02.27 古代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洪浩江蘇南通


悠悠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所出現的巧合不勝枚舉,以下是幾個比較熟知的:

1.三家分晉和三國歸晉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曾經稱霸的晉國被趙、魏、韓三家臣子瓜分,晉國宣告滅亡,“戰國七雄”的格局開始形成。三國(220年-280年)後期,曹魏大權被司馬家控制,司馬昭主政期間滅掉了蜀漢政權,其子司馬炎稱帝后又滅掉了東吳政權,紛亂百餘年的漢末三國被晉國統一。

2.漢朝興起於巴蜀,滅亡於巴蜀

推翻秦朝後,劉邦被封為漢王,割據漢中和巴蜀地區。通過一系列征戰,劉邦奪取了天下,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基業。東漢末年,劉備割據巴蜀漢中一帶並建立蜀漢。在政治血統上,蜀漢是劉邦漢朝的延續。到劉備劉禪父子並沒有再興漢室,漢朝也算是徹底消亡在了巴蜀。

3.秦朝和隋朝

秦朝滅亡六國實現了天下一統,隋朝滅亡了南朝陳再次統一了南北,但兩個王朝都是二世而亡。秦二世之後有子嬰繼位,隋煬帝之後有隋恭帝繼位,但都屬於傀儡性質。兩個王朝都留下了功在千秋的工程,秦朝的長城和隋朝的運河。兩個王朝滅亡後,都有一個長壽且強大的王朝,漢承秦制、唐承隋制。秦朝採用郡縣制奠定了兩千多年的行政制度的基礎,隋朝開創科舉制被沿用了一千多年。

4.北周宇文邕和後周柴榮

北周是亂世之中建立的政權,武帝宇文邕也是最有才能和抱負的皇帝,在位期間誅權臣、南征北戰、讓北周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後周是五代十國中的最後一個朝代,也是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朝代,柴榮則是難得一見的明君,在位期間也讓後周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但宇文邕和柴榮卻紛紛英年早逝,一個36歲、一個39歲。二人駕崩後江山被臣子奪取,楊堅建立了隋朝、趙匡胤建立了宋朝。

5.唐朝和明朝

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李柷被朱溫所殺,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被李自成逼到上吊自殺。唐朝被朱姓所滅,明朝被李姓所滅。

6.清朝興亡都是因為太后和攝政王

皇太極駕崩後幼主福臨登上皇位,在孝莊太后和攝政王多爾袞的輔佐下入主中原,並不斷髮展以至於統一全國。清末幼主溥儀在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的輔佐下退位,清朝滅亡。


百曉生侃中國史


劉邦斬蟒蛇,王莽篡權斬漢朝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秦始皇末期,劉邦做亭長時,往酈山押送勞工,但在路上,勞工大多在路上死亡,到了豐西澤中,將勞工放走,結果只有十來個壯士願意跟隨劉邦。夜裡,劉邦喝醉了酒,探路者者回報道,前面有一條大蛇阻擋在路上。劉邦藉著酒勁,勇往直前,揮劍將擋路的大白蛇從中間斬為兩段,路開通後,劉邦困了,倒頭就睡著了。夢到一老婦在路邊哭,說劉邦斬殺了他的兒子白帝。后王莽篡漢,建立新朝,西漢就此結束,直到十幾年以後東漢建立。民間傳說白帝成仙未果,化為王莽將漢朝從中間斬斷。巧合的是東漢西漢各二百多年,正好從中間隔開,劉邦奪位與子嬰,也從子嬰處被王莽篡漢。 宋朝起於“恭”而亡於“恭”,兩個恭帝都七歲

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後來脅迫年僅七歲的周恭帝禪讓,宋朝建立,趙匡胤封封他為王,賜他丹書鐵券善待。三百多年後,蒙古攻到臨安,年僅七歲的宋恭帝投降元朝,忽必烈封他為瀛國公,加以善待,歷史如此巧合。 俄國彼得大帝與中國康熙皇帝

俄國彼得大帝與中國康熙皇帝幾乎同時登位,相繼去世(康熙死於1722年,彼得死於1725年)。彼得大帝開創了俄羅斯帝國,康熙皇帝奠定了東方最強大的王朝,兩人俱為一世雄主。 《荷馬史詩》與《詩經》

西方偉大的歷史鉅著《荷馬史詩》產生於公元前9~8世紀,與中國偉大的詩歌典籍《詩經》產生時代恰好相同。兩者東西相映,俱為世界詩壇發出最為璀璨的光華。


LHC否極泰來


在中西方歷史上曾經發生過許多巧合事件,不僅性質、規模極其相似,而且還發生在相同時期,東西相映,十分有趣。

巧合一:埃及金字塔王朝與中國炎帝、黃帝

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金字塔王朝建立,恰與司馬遷著《史記》中記載的中國炎帝、黃帝產生在同一時間。兩者俱為東西方古代文化的始源。

巧合二:古巴比倫太陰曆與中國陰曆

公元前20~18世紀,古巴比倫創建了以月亮圍繞地球旋轉週期計算的太陰曆,與中國夏朝所使用的陰曆,不僅同時,而且都是每隔2~3年置一閏月。二者如出一轍。

巧合三:希臘、古羅馬文化鼎盛時期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6~3世紀,為希臘、古羅馬文化鼎盛時期,也正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東西方都處在學術上百家爭鳴(西方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中國有孔子、墨子、老子、莊子等),軍事上天才輩出(西方有波斯居魯士王、馬其頓亞歷山大帝,中國有孫武、吳起、孫臏等)的輝煌時代。

巧合四:中國孔子與印度釋迦牟尼

中國孔子與印度釋迦牟尼生於同時,兩人年齡只相差14歲。一個開創了延續3000餘年的東方傳統文化——儒學;一個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佛教。兩人一東一西,一儒一佛,都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巧合五:大羅馬帝國崩潰與南北朝對峙

公元4世紀,西方野蠻民族入侵,大羅馬帝國崩潰,中國正值五胡亂中原,西晉王朝覆滅。公元395年,羅馬分裂為東西羅馬;公元398年,中國分裂為南北朝對峙。兩者相距僅3年。

巧合六: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

公元632年,李淵、李世民父子統一全國,建立大唐帝國;穆罕默德進攻麥加城,創建阿拉伯帝國。兩國分別雄踞東西方,同樣強大,同樣繁榮,疆域也同樣寬廣。

巧合七:十字軍東征與中國金兵南侵

歐洲組織十字軍東征阿拉伯國家,與中國金兵南侵宋朝幾乎同時。均起於12世紀初,蔓延200年,結束於13世紀末。

巧合八:俄國彼得大帝與中國康熙皇帝

俄國彼得大帝與中國康熙皇帝幾乎同時登位,相繼去世(康熙死於1722年,彼得死於1725年)。彼得大帝開創了俄羅斯帝國,康熙皇帝奠定了東方最強大的王朝,兩人俱為一世雄主。

巧合九: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與中國劇作家湯顯祖

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與中國傑出劇作家湯顯祖不僅是同時代人,而且同於公元1616年去世。莎士比亞被譽為西方戲劇之父,湯顯祖則為中國戲劇之祖。

巧合十:《荷馬史詩》與《詩經》

西方偉大的歷史鉅著《荷馬史詩》產生於公元前9~8世紀,與中國偉大的詩歌典籍《詩經》產生時代恰好相同。兩者東西相映,俱為世界詩壇發出最為璀璨的光華。











歪嘴說歷史


西漢末年的時候,外戚當權,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西漢王朝已經快走到尾聲了,民間也開始流傳“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的讖言。意思就是上天要排一名叫劉秀的人來當新的天子。

當時王莽新朝的國師劉歆聽到這個讖言後,居然趕緊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秀,然後喜滋滋的坐等上位。

說起來這位劉歆也算是漢室宗親,楚王劉交之後,曾經編過三統曆,研究過圓周率,在政治上也吃的開,先被漢哀帝當成心腹近臣,接著又幫全力以赴王莽篡了漢,成為新朝的國師。

他的父親劉向同樣厲害,是漢宣、元、成三朝元老,寫過《說苑》、〈列女傳〉、編輯過〈戰國策〉,連那個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也是經他手裡傳下來的。

按說這樣一個書香門第不應該出智障,而且這倆父子本來就是研究讖緯之學的,販毒的一般不應該吸毒。

但這個劉歆就是做出了這樣塗改彩票號碼試圖領獎的奇葩行為,只能說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更可憐的是,這位爺就連叛亂還要先算卦。先是推算出來只有在東方才能成事,臨出兵了又說等太白金星出來咱再走,結果拖拖拉拉之間貽誤了戰機,失敗被殺。

而就在劉歆改名的同一年,在濟陽有一個小孩恰好出生,他的對讖言一無所知的父母給這個小孩起了一個名字:劉秀。

而這個小孩就是後來的東漢光武皇帝!


大白白俠


1938年蔣介石下令炸開花園口大堤,造成黃泛區。

1947年夏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解放軍戰略反攻第一步,因為黃泛區道路難行丟棄了絕大部分重武器。

1948年國共戰略決戰淮海戰役,國軍五大主力之黃維兵團因黃泛區道路泥濘,寸步難行,被劉鄧統帥的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殲滅,五大主力之第五軍因在戰場搖擺不定,最後被解放軍反撲,在陳官莊被包了餃子。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青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看似巧合,實際上有很多是冥冥註定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那個時代連肚子都吃不飽,所以起名也非常隨意。朱元璋爺爺叫朱六九,父親叫朱五四,朱元璋因為在家裡排行第四,在家族弟兄中排老八,所以就叫朱重八。

無比巧合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明朝真的只是經歷了二八十六個皇帝,這真是乙非夷所思。

楊廣本來不是太子,他的哥哥楊勇好學,善於寫詩,可惜不會表演。在獨孤皇后楊素,楊廣的陷害下,楊勇被廢。等到楊廣繼位後,立刻偽造楊堅的詔書,將楊勇賜死。

巧合的是,幾千年後的今天,一個揚州的開發商為自己的商場挖地基,一不小心就挖出了楊廣的墓地,而這個開發商正好叫楊勇。這可是"不是不報,時侯未到"啊!

據史書記載,諸葛亮和漢獻帝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還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兩人名字還都帶一個"龍"字。不過不同的是,漢獻帝年少出名,之後默默無聞:諸葛亮年少隱居,成年後出名。

所以,現在史學家都猜測,漢獻帝是便衣跑到南陽,隱居壁世,等待劉備的召喚。原來的諸葛亮,早已被掉包了。

早前劉邦起義時,遇見一條白蟒蛇,將它一劍劈成兩半。蟒蛇不服氣,臨死前還說要來報仇。兩百年後,果然漢朝分為東漢,西漢中問夾著王莽,真的是無巧不成書。


徐國華


分享一下從文庫裡瞭解的一個歷史背景,韓信和李靖,一位是大漢兵仙;一位是大唐軍神。兩人雖然異代而立,家世背景不同,但卻有著兩處驚人巧合的相似經歷。

臨刑大呼 刀下逃生韓信以前是跟項羽混的,混了三年而不見重用,垂頭喪氣改投劉邦去了。然而劉邦也沒正眼瞧他,安排他一個後勤糧草小官。沒想到就這樣,還一不小心犯了軍法,以律要殺頭。腦袋快要挨刀的時候,韓信喊了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劉邦的貼身好“司機”夏侯嬰當時在場,“壯其言”且看其相貌不凡,免其一死。韓信得以刀下逃生。

這樣的故事到了隋唐,在李靖身上同樣上演,只不過情節略有不同。隋末天下大亂,太原留守李淵暗中招兵買馬、陰結豪傑。李靖當時為隋朝的馬邑郡丞,感覺李淵這老小子是要造反啊!於是,把自己喬裝打扮囚徒,一路向江都進發,準備向隋煬帝楊廣檢舉揭發李淵反叛。沒想到,李靖剛走到長安,李淵就一路打到長安城了。城陷,李靖被抓,被李淵定罪殺頭。腦袋快要挨刀的時候,注意,又來詞了!李靖大呼:“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這臨死之詞,幾乎和韓信一模一樣。當然結果也是李淵“壯其言”,李世民為之求情,免其一死。李靖得以刀下逃生。

共同點:都是臨死一呼,其言神似,得以死裡逃生。歷史就是如此巧合不受敵降 只求滅國韓信破趙之後,引兵東向,準備削齊國。還沒走到平原,就傳來說客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已經勸服齊國投降的消息。在辯士蒯通的鼓動之下,依然決定進攻齊國。齊國此時已打算投降了,沒有任何防備,韓信乘機直入,打到齊國都城臨淄,繼而襲破齊楚聯軍,殺龍且,攻滅了齊國!

無獨有偶,唐朝李靖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貞觀四年,李靖率騎兵三千攻破定襄,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有點發蒙害怕,派遣使者入朝謝罪,請求投降,內附於唐。唐太宗於是接受其降,派唐儉、安修仁去安撫慰諭東突厥。李靖卻在此時挑選精騎一萬,準備偷襲東突厥國。將軍張公瑾說:“皇上已允許其投降,現在還有朝廷使者在那裡,此時進攻不太好吧?”李靖說:“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大意是“良機不容錯過!這正是韓信當年一舉破齊的路子!像唐儉、安修仁等輩,死就死唄!又有何惜!”於是,乘機急速進發,攻破東突厥,繼而擒獲突厥頡利可汗!


hai果


西漢兩位平陽公主,兩位家奴皇后衛子夫和趙飛燕

西漢最出名的兩位平陽公主:一位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西漢平陽公主;一位是漢成帝劉驁的姐姐,西漢後期的平陽公主;這位平陽公主的兄弟是漢成帝劉婺。

西漢後期的平陽公主在歷史上其實並不為人所知,她之所以有名實在是因為她原原本本玩了一次和他的遠曾姑奶奶—上一任平陽公主—漢武帝的姐姐一模一樣的把戲。收養美女在家,培養成歌舞伎;一日她的兄弟漢成帝劉婺來家做客,家伎出來歌舞以助酒興,皇帝又喝高了,獨獨看上一個歌伎,臨幸了她。

歷史就是如此驚人的巧合,同樣叫平陽公主,又幹出了如出一轍的事情!相隔一百多年,她們是商量好了嗎?就算是商量好故事情節,也不能決定故事的結果。

可就是那麼巧!就連結果都如此相像!這次的這個歌伎後來同樣成了皇后,同樣是鼎鼎有名,她就是能為掌上舞的趙飛燕。她和唐朝的楊貴妃楊玉環在歷史上並稱“環肥燕瘦”,但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紅顏禍水的典型。順便說一下,這兩位家奴皇后同樣沒有什麼好下場。


淡煙流水16


1.清朝

歷史上清朝第一位皇帝努爾哈赤在撫順起兵,進而入主中原,而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歷史上被從中原趕回東北,最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

2.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個政權又歸於一統,而此刻一致天下的,恰巧即是晉朝。

3.秦朝和隋朝都完成了我國曆史上兩次主要的大一統,都建立了強盛的東方帝國。但是愈加偶然的是,這兩個一致強盛的王朝都相同的短壽,都死在在了二世的手中,並且這兩位二世皇帝還都是被自個的臣屬害死的。

4.五胡亂華十六國並起今後,我國曆史進入了南北長時間割裂堅持的歷史階段,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廣闊區域,呈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政權更迭的景象。這些政權更迭都是把握軍權的重臣發起政變而形成的,故事情節千篇一律。

6.劉邦興於蛇,而亡於“蟒”;西漢從秦朝的子嬰處奪得江山,王莽亦從西漢的子嬰處奪得江山,且兩位子嬰均得以“寬宥”。可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7.晉分兩晉,宋也分兩宋,都是由於外族侵犯而分的。西晉和北宋都一致了但都不強壯,飽嘗外族侵犯的憂患。

8.清太祖努爾哈赤鼓起在東北,而關押清朝末帝愛新覺羅溥儀的戰犯管理所也在東北。

9.清太祖努爾哈赤鼓起在東北,而關押清朝末帝愛新覺羅溥儀的戰犯管理所也在東北。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並且不斷輪迴著,一個個巧合,自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歷史故事知多少


夏以啟取代公天下為家天下開始,以傑為結束諧星結束的結;劉邦斬白蛇開始,西漢以王莽篡漢結束;秦朝只經歷二世而亡只存在15年,隋朝也是以二世而亡,他們以後的漢朝和唐朝都是繼承前朝發展成我國最強大的封建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