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導讀

全國性與地方性AMC的職能基本一致,即是為了解決不良資產、防範金融風險。其中地方性AMC常被稱為“壞賬銀行”,四大AMC也曾被戲稱為“破產銀行”。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全國性與地方性AMC的屬性略有不同,前者隸屬於銀保監會管轄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的一類,但地方性AMC是否屬於金融機構則存在不確定性,至少銀保監會在公佈銀行業金融機構名單時並沒有將地方性AMC納入。

此外,地方性AMC的股東屬性多為地方政府(多數地方AMC的股東為地方國資委、財政廳、財政局、發改委等等),通常其作業區域和業務範圍也被限定在地方(6號文和45號文所明確規定),同時這裡的作業區域是否僅限於註冊地則另有一番解釋(部分地方性AMC的作業區域僅侷限於轄內,部分則可以跨區)。不過2016年的1738號文放鬆了這一政策約束,即收購債權的受讓方可以不受地域限制。


一、產生背景

全國性四大AMC產生的背景是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銀行上市剝離不良資產的需求,當是國有大行的不良率多在30%以上。

1999年4月,承接建行3730億元不良貸款的信達資產在北京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家AMC。緊接著華融資產、長城資產和東方資產也相繼成立,分別承接工行、農行和中行4007億元、3458億元和2674億元的不良貸款,四大AMC正式成立並

合計接收了1.5萬億元的不良貸款

四大AMC成立之初的任務異常明晰,即承接和處置國有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並以十年為限,邏輯上看2009年應自動退出歷史舞臺,但在2009年剛好趕上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國新一輪不良資產處置浪潮,於是四大AMC紛紛向市場化進行轉型,避免了退出歷史舞臺的命運。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2019年12月31日,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官網發佈了銀河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的2020年新年賀詞,賀詞中提及“在中投公司黨委和股東單位的堅強領導下,公司成功獲得股東增資,建投中信轉型為全國性第五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順利推進”,意味著第五家全國性AMC要來了

雖然地方性AMC最早於1999年便已產生,但其真正放量是源於2007-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主因是國內商業銀行在2009年四萬億之後形成大量的壞賬問題自2012年開始有所暴露,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前者會被稱為“破產銀行”、後者則被稱為“壞賬銀行”的最主要原因。



二、發展現狀

(一)全國性AMC

1.逐漸發展成為擁有銀行、信託、券商、基金、信託、金融租賃、消費金融等各類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團

四家全國性AMC成立之初的目的比較單純,即承接處置國有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且約定 了10年存續期,但是在十年存續期(也即2009年)屆滿時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是由國有獨資轉為財政部控股的國有金融機構(引入其它資本),且業務範圍並進一步擴大。

成立之初四大AMC均為財政部100%控股,註冊資本均為100億元,目前四家AMC的註冊資本目已合計由400億元增至1900億元左右,且有2家全國性AMC已經實現了上市目標,其中信達資產管理於2013年12月在香港上市(1359.HK),華融資產管理於2015年10月在香港上市(2799.HK)。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四大AMC的輝煌的發展歷程中,2009年與2015年是兩個極其重要的時間點。2009年之後,四大AMC緊緊抓住了政策機遇,積極收購銀行、信託、券商、基金、保險、消費金融、金融租賃、期貨、資產管理等各類金融牌照,同時還廣泛涉足私募基金、房地產開發等業務。

如信達資產擁有南洋商業銀行、金谷國際信託、信達證券;華融資產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國際信託、華融證券,長城資產擁有長城華西銀行、長城新盛信託、長城國瑞證券,東方資產則擁有大連銀行、大業信託、東興證券等。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2.近10年年均增速高達40%,總資產接近5萬億元

四家全國性AMC在過去十年規模從2009年的2500億元迅速增長至2018年的4.96萬億元,其總資產規模從高到低依次為華融資產(1.71萬億)、信達資產(1.50萬億)、東方資產(1.09萬億)以及長城資產(0.67萬億)。

但另一方面,四大AMC的資產負債率由過去的80%左右大幅提升10個百分點至90%(尤以華融資產和長城資產最為明顯),已經和商業銀行93-95%的資產負債率水平相當。

3.ROE:一度高達205,在2018年終為過去的瘋狂買單

正是由於槓桿水平的大幅提升,才使得四大AMC的ROE水平在過去很長時期內保持高位,特別是華融資產和長城資產的ROE曾一度接近甚至高達20%,ROE水平最低的信達資產也長期穩定在13%左右。

但是2018年由於銀行體系受到嚴監管的衝擊、四大AMC受到嚴厲監管以及實體經濟流動性危機全面爆發時,其ROE水平也紛紛塌陷。特別是中國華融資產和中國長城的ROE分別降至5%以下,而東方資產與信達資產也均降至10%以上。

以華融資產為例,2018年華融資產投資虧損嚴重,2018年其他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864億元,此外,華融資產的手續費及佣金佔比也從2017年的10%以上降至5%以下。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經歷了前幾年的快速擴張和問題爆發後,四大AMC於2019初紛紛強調迴歸不良資產主業

(二)地方AMC

1.近5年(2014-2019年)迅速擴容

2019年末,地方AMC迎來再次擴容,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長沙湘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益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批成為所在省市的第二家持牌地方AMC。至此,明確獲得銀保監會批准的地方AMC共有56家。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此外還有7家地方性AMC未獲得關注,翼資唐山資產管理、平安普惠立信資產管理、中原豫北資產管理、榆林金融資產管理4家已在工商部門完成登記設立但未獲得銀保監許可,3家尚停留在紙面上但已經明確設立,即河北、陝西與大連的3家地方性AMC。

2014-2019年這五年期間,地方AMC迅速擴張,具體來看2014年10家、2015年9家、2016年13家、2017年11家、2018年10家、2019年3家。

2.實力參差不齊,差別較大

56家地方性AMC的註冊資本合計為1590.19億元,對標四大AMC的註冊資本為1886.28億元。

地方AMC中註冊資本最高時的寧夏順億資產管理(102億元),另有註冊資本超過100億元(含)以上的有3家,分別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101.10億元)、泰合資產管理(100億元)和成都益航資產管理(100億元)。

56家地方性AMC中有16家的註冊資本為10億元,另有30家地方性AMC的註冊資本在10(不含)-50億元(不含)。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目前56家地方性AMC中僅有28家公佈了財務數據,其總資產規模合計不到5000億元,淨利潤合計77.87億元。具體來看,總資產規模在500億元以上的有2家,即上海國有資產經營(774.23億元)和中原資產管理(733.87億元),佔比超過30%。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3.地方AMC的業務範圍較為不規範,多數在從事著影子銀行業務。

政策文件上規定其經營範圍主要為不良資產的批量收購和處置。2013年的45號文明確指出地方AMC可以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和處置業務。這裡的收購對象一般僅限於金融企業,處置方式包括債務重組和轉讓(2016年的1738號文),且對象不受地域限制。

但實際上來看地方AMC的的經營範圍遠遠超過了政策文件的規定,遠遠超過政策文件規定的範圍,這大概是因為絕大多數地方AMC主要受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監管局管理,因此其業務範圍相對而言常被作為一般企業而大量金融機構看待。

三、外資AMC:已經來了

2019年10月25日國家外管局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匯發(2019)28號)和《關於精簡外匯賬戶的通知》(匯發(2019)29號)時,便已明確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開展境內信貸資產對外轉讓試點。同時2019年12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明確要開展銀行不良債權和貿易融資等跨境轉讓試點。

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定第四部分“金融服務”第五條明確將放開金融資產管理(不良債務)服務,意味著外資AMC不久將正式進入中國不良債務市場,參與不良債務相關業務,也即後續在跨境金融服務中所形成的不良債權以及境內相關信貸資產可以在境外尋找接收方。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2020年2月1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網站發佈的消息顯示,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工商註冊。橡樹北京的業務將涵蓋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等方面。這也意味著外資AMC真的來了。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四、政策梳理

(一)全國性AMC:7份政策文件搭建基本監管框架

如果只考慮2011年以後的政策導向,那麼截止到目前共有7份政策文件用來指導四大AMC的規範運作,分別為2011年的20號文、2014年的41號文、2015年的56號文、2016年的38號文和56號文以及2017年的20號文和56號文。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二)地方性AMC:6號文、45號文、1738號文以及153號文等四份政策文件構建基本監管框架

1、2012年財政部印發的6號文:明確地方AMC作業範圍僅限於省內且只能以債務重組方式開展業務

雖然1999年我國便有了第一地方性AMC,不過直到2012年,財政部才發佈了第一份關於地方性AMC的規範文件(即6號文),6號文針對全國四大AMC和地方性AMC,並且明確地方AMC作業範圍僅限於省內並且只能以債務重組的方式開展業務。

2、2013年銀監會發布的45號文:進一步明確地方AMC的設立條件

2013年11月28日,銀監會發布的45號文,在6號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地方AMC的一些設立條件(不過只是審慎並非強制),如註冊資本最低為10億元。不過對於省內作業和僅能以債務重組方式開展業務等要求則保持不變。

3、2016年銀監會發布的1738號文:鬆綁地方AMC相關政策約束

債轉股以及防範金融風險的背景下,地方AMC的職能被重新喚醒。2016年10月14日銀監會發布1738號文,允許各省可以增設一家地方AMC,並且在債務重組之外允許以對外轉讓等方式處置不良資產,且對受讓主體不受地域限制

4、2019年銀監會發布的153號文:地方AMC迎來嚴監管元年

1738號文的鬆綁使地方AMC徹底放飛自我,並大肆開展類銀行甚至通道類業務,包括幫助金融機構掩蓋不良、大肆收購各類債權資產、暴力清收以及大量關聯內幕交易等等。基於此銀監會在2019年初便發佈153號文的徵求意見稿,2019年7月5日正式稿正式發佈(也即153號文),153號文明確地方AMC的六個“不得”,具體為:

(1)不得設置任何顯性或隱性的回購條款。

(2)不得以任何形式幫助金融企業虛假出表掩蓋不良資產。

(3)不得以收購不良資產名義為企業或項目提供融資。

(4)不得收購無實際對應資產和無真實交易背景的債權資產。

(5)不得向股東或關係人輸送非法利益。

(6)不得以暴力或其他非法手段進行清收等。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展望: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空間廣闊

中國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空間很大,每年約有10萬億元。

一文讀懂4家全國性AMC與60家地方性AMC

1、截止2019年9月底,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到2.37萬億元,如果考慮到不良資產的話,意味著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餘額可能會有4萬億元左右,而如果考慮到被低估的部分,商業銀行體系應該會有5萬億元左右的不良資產處置空間。

2、同時2017年以來,商業銀行的貸款核銷力度明顯加大,2017-2019年三年的年累計核銷規模分別為7586億元、9880億元和2萬億元,因此僅商業銀行自己核銷的規模便有2萬億元,在保持不良率穩定的情況下,意味著每年不良貸款的生成額便有2萬億元以上,這同樣是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發展空間。

3、上面只考慮到商業銀行體系,如果將非銀金融機構體系納入,特別是考慮到未來數年我國部分地方融資平臺的兼併重組、地方隱性債務的處置等等,這一部分保守提供的不良資產處置空間至少也應該會有2萬億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