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导读

全国性与地方性AMC的职能基本一致,即是为了解决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其中地方性AMC常被称为“坏账银行”,四大AMC也曾被戏称为“破产银行”。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全国性与地方性AMC的属性略有不同,前者隶属于银保监会管辖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一类,但地方性AMC是否属于金融机构则存在不确定性,至少银保监会在公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名单时并没有将地方性AMC纳入。

此外,地方性AMC的股东属性多为地方政府(多数地方AMC的股东为地方国资委、财政厅、财政局、发改委等等),通常其作业区域和业务范围也被限定在地方(6号文和45号文所明确规定),同时这里的作业区域是否仅限于注册地则另有一番解释(部分地方性AMC的作业区域仅局限于辖内,部分则可以跨区)。不过2016年的1738号文放松了这一政策约束,即收购债权的受让方可以不受地域限制。


一、产生背景

全国性四大AMC产生的背景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银行上市剥离不良资产的需求,当是国有大行的不良率多在30%以上。

1999年4月,承接建行3730亿元不良贷款的信达资产在北京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AMC。紧接着华融资产、长城资产和东方资产也相继成立,分别承接工行、农行和中行4007亿元、3458亿元和2674亿元的不良贷款,四大AMC正式成立并

合计接收了1.5万亿元的不良贷款

四大AMC成立之初的任务异常明晰,即承接和处置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并以十年为限,逻辑上看2009年应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但在2009年刚好赶上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新一轮不良资产处置浪潮,于是四大AMC纷纷向市场化进行转型,避免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2019年12月31日,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官网发布了银河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梅的2020年新年贺词,贺词中提及“在中投公司党委和股东单位的坚强领导下,公司成功获得股东增资,建投中信转型为全国性第五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顺利推进”,意味着第五家全国性AMC要来了

虽然地方性AMC最早于1999年便已产生,但其真正放量是源于2007-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主因是国内商业银行在2009年四万亿之后形成大量的坏账问题自2012年开始有所暴露,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前者会被称为“破产银行”、后者则被称为“坏账银行”的最主要原因。



二、发展现状

(一)全国性AMC

1.逐渐发展成为拥有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各类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

四家全国性AMC成立之初的目的比较单纯,即承接处置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且约定 了10年存续期,但是在十年存续期(也即2009年)届满时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由国有独资转为财政部控股的国有金融机构(引入其它资本),且业务范围并进一步扩大。

成立之初四大AMC均为财政部100%控股,注册资本均为100亿元,目前四家AMC的注册资本目已合计由400亿元增至1900亿元左右,且有2家全国性AMC已经实现了上市目标,其中信达资产管理于2013年12月在香港上市(1359.HK),华融资产管理于2015年10月在香港上市(2799.HK)。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四大AMC的辉煌的发展历程中,2009年与2015年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时间点。2009年之后,四大AMC紧紧抓住了政策机遇,积极收购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消费金融、金融租赁、期货、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牌照,同时还广泛涉足私募基金、房地产开发等业务。

如信达资产拥有南洋商业银行、金谷国际信托、信达证券;华融资产拥有华融湘江银行、华融国际信托、华融证券,长城资产拥有长城华西银行、长城新盛信托、长城国瑞证券,东方资产则拥有大连银行、大业信托、东兴证券等。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2.近10年年均增速高达40%,总资产接近5万亿元

四家全国性AMC在过去十年规模从2009年的250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8年的4.96万亿元,其总资产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华融资产(1.71万亿)、信达资产(1.50万亿)、东方资产(1.09万亿)以及长城资产(0.67万亿)。

但另一方面,四大AMC的资产负债率由过去的80%左右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至90%(尤以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最为明显),已经和商业银行93-95%的资产负债率水平相当。

3.ROE:一度高达205,在2018年终为过去的疯狂买单

正是由于杠杆水平的大幅提升,才使得四大AMC的ROE水平在过去很长时期内保持高位,特别是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的ROE曾一度接近甚至高达20%,ROE水平最低的信达资产也长期稳定在13%左右。

但是2018年由于银行体系受到严监管的冲击、四大AMC受到严厉监管以及实体经济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时,其ROE水平也纷纷塌陷。特别是中国华融资产和中国长城的ROE分别降至5%以下,而东方资产与信达资产也均降至10%以上。

以华融资产为例,2018年华融资产投资亏损严重,2018年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864亿元,此外,华融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占比也从2017年的10%以上降至5%以下。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和问题爆发后,四大AMC于2019初纷纷强调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二)地方AMC

1.近5年(2014-2019年)迅速扩容

2019年末,地方AMC迎来再次扩容,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长沙湘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益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成为所在省市的第二家持牌地方AMC。至此,明确获得银保监会批准的地方AMC共有56家。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此外还有7家地方性AMC未获得关注,翼资唐山资产管理、平安普惠立信资产管理、中原豫北资产管理、榆林金融资产管理4家已在工商部门完成登记设立但未获得银保监许可,3家尚停留在纸面上但已经明确设立,即河北、陕西与大连的3家地方性AMC。

2014-2019年这五年期间,地方AMC迅速扩张,具体来看2014年10家、2015年9家、2016年13家、2017年11家、2018年10家、2019年3家。

2.实力参差不齐,差别较大

56家地方性AMC的注册资本合计为1590.19亿元,对标四大AMC的注册资本为1886.28亿元。

地方AMC中注册资本最高时的宁夏顺亿资产管理(102亿元),另有注册资本超过100亿元(含)以上的有3家,分别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101.10亿元)、泰合资产管理(100亿元)和成都益航资产管理(100亿元)。

56家地方性AMC中有16家的注册资本为10亿元,另有30家地方性AMC的注册资本在10(不含)-50亿元(不含)。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目前56家地方性AMC中仅有28家公布了财务数据,其总资产规模合计不到5000亿元,净利润合计77.87亿元。具体来看,总资产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有2家,即上海国有资产经营(774.23亿元)和中原资产管理(733.87亿元),占比超过30%。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3.地方AMC的业务范围较为不规范,多数在从事着影子银行业务。

政策文件上规定其经营范围主要为不良资产的批量收购和处置。2013年的45号文明确指出地方AMC可以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这里的收购对象一般仅限于金融企业,处置方式包括债务重组和转让(2016年的1738号文),且对象不受地域限制。

但实际上来看地方AMC的的经营范围远远超过了政策文件的规定,远远超过政策文件规定的范围,这大概是因为绝大多数地方AMC主要受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监管局管理,因此其业务范围相对而言常被作为一般企业而大量金融机构看待。

三、外资AMC:已经来了

2019年10月25日国家外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19)28号)和《关于精简外汇账户的通知》(汇发(2019)29号)时,便已明确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开展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同时2019年12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明确要开展银行不良债权和贸易融资等跨境转让试点。

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定第四部分“金融服务”第五条明确将放开金融资产管理(不良债务)服务,意味着外资AMC不久将正式进入中国不良债务市场,参与不良债务相关业务,也即后续在跨境金融服务中所形成的不良债权以及境内相关信贷资产可以在境外寻找接收方。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2020年2月1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橡树北京的业务将涵盖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这也意味着外资AMC真的来了。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四、政策梳理

(一)全国性AMC:7份政策文件搭建基本监管框架

如果只考虑2011年以后的政策导向,那么截止到目前共有7份政策文件用来指导四大AMC的规范运作,分别为2011年的20号文、2014年的41号文、2015年的56号文、2016年的38号文和56号文以及2017年的20号文和56号文。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二)地方性AMC:6号文、45号文、1738号文以及153号文等四份政策文件构建基本监管框架

1、2012年财政部印发的6号文:明确地方AMC作业范围仅限于省内且只能以债务重组方式开展业务

虽然1999年我国便有了第一地方性AMC,不过直到2012年,财政部才发布了第一份关于地方性AMC的规范文件(即6号文),6号文针对全国四大AMC和地方性AMC,并且明确地方AMC作业范围仅限于省内并且只能以债务重组的方式开展业务。

2、2013年银监会发布的45号文:进一步明确地方AMC的设立条件

2013年11月28日,银监会发布的45号文,在6号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地方AMC的一些设立条件(不过只是审慎并非强制),如注册资本最低为10亿元。不过对于省内作业和仅能以债务重组方式开展业务等要求则保持不变。

3、2016年银监会发布的1738号文:松绑地方AMC相关政策约束

债转股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地方AMC的职能被重新唤醒。2016年10月14日银监会发布1738号文,允许各省可以增设一家地方AMC,并且在债务重组之外允许以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且对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

4、2019年银监会发布的153号文:地方AMC迎来严监管元年

1738号文的松绑使地方AMC彻底放飞自我,并大肆开展类银行甚至通道类业务,包括帮助金融机构掩盖不良、大肆收购各类债权资产、暴力清收以及大量关联内幕交易等等。基于此银监会在2019年初便发布153号文的征求意见稿,2019年7月5日正式稿正式发布(也即153号文),153号文明确地方AMC的六个“不得”,具体为:

(1)不得设置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款。

(2)不得以任何形式帮助金融企业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

(3)不得以收购不良资产名义为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

(4)不得收购无实际对应资产和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债权资产。

(5)不得向股东或关系人输送非法利益。

(6)不得以暴力或其他非法手段进行清收等。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展望: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空间广阔

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空间很大,每年约有10万亿元。

一文读懂4家全国性AMC与60家地方性AMC

1、截止2019年9月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37万亿元,如果考虑到不良资产的话,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可能会有4万亿元左右,而如果考虑到被低估的部分,商业银行体系应该会有5万亿元左右的不良资产处置空间。

2、同时2017年以来,商业银行的贷款核销力度明显加大,2017-2019年三年的年累计核销规模分别为7586亿元、9880亿元和2万亿元,因此仅商业银行自己核销的规模便有2万亿元,在保持不良率稳定的情况下,意味着每年不良贷款的生成额便有2万亿元以上,这同样是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发展空间。

3、上面只考虑到商业银行体系,如果将非银金融机构体系纳入,特别是考虑到未来数年我国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兼并重组、地方隐性债务的处置等等,这一部分保守提供的不良资产处置空间至少也应该会有2万亿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