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重心下移護民安——江蘇推進“法官進網格”服務疫情防控

“推動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務下傾,切實將‘法官進網格’機制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期間的社會治理效能,為提升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近日,江蘇省高院下發相關《實施意見》,要求全省法院大力推進“法官進網格”服務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加強疫情聯防聯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引導、法律諮詢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動對接基層

深度參與疫情聯防聯控

“劉書記,咱們村有無從自武漢返回人員或接觸人員?在新沂華宏鋼廠工作的村民有多少個?有沒有被隔離?生活方面如何保障的?”得知在新沂華宏鋼廠工作的周某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確診人員後,徐州新沂市法院瓦窯法庭審判員肖影第一時間與瓦窯鎮周莊村書記劉姜進行了對接,瞭解村裡群眾的基本情況,並與法庭幹警們迅速投入了與周莊基層黨組織的共同抗疫。

疫情防護,社區幹部的堅守和保護力就像過年時老百姓家裡門上貼的“門神”。同另外三名青年黨員一同支援湯泉街道金泉社區,南京浦口區法院執行局法官助理馬麗決心當好這個“門神”,不僅要防控疫情,還要看護住社區居民。整個防控期間,她和幹警們拿著小喇叭沿街巷巡邏,對未戴口罩的居民進行勸阻,向店鋪發放宣傳手袋和出行告知書,在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路口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登記。

非常時期,法院幹警要做最接地氣的“逆行者”。貫徹省高院要求,全省法院健全防控對接體系,深度參與基層疫情聯防聯控。各級法院組織法院、審判輔助人員等法院幹警主動融入基層社會綜合治理網格,按照“一員多格”的配置要求,確保社區每個網格單元都有一名“網格法官”對接,全面構建起覆蓋城鄉網格、企業單位、行業組織等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司法服務網格體系。

公正司法不掉線

加強在線矛盾糾紛化解案件審理

近日,鹽城經濟開發區法院採用電話、視頻調解的方式,成功調結一起涉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案件。

該案的當事人陳某系某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疫人員,現正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春節前夕,陳某遭遇了重大家庭變故,家庭經濟隨之陷入了困境。

瞭解到上述情況後,承辦法官意識到,必須儘快妥善化解矛盾糾紛,讓陳某能夠消除後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隨後採用電話和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非接觸式”調解。經過多次電話、視頻溝通,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並在線簽署了調解協議。鑑於陳某經濟困難的實際情況,法院依法為陳某辦理了訴訟費免交手續。

疫情期間,徐州銅山區法院“網格法官”充分利用線上手段,快速化解矛盾糾紛。此外,還密切關注疫情防可能產生的影響,分析研判潛在的矛盾糾紛,適時與政府職能部門、基層網格員等對接,避免疫情過後社會矛盾的集中湧現。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流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保證正常訴訟秩序,疫情防控期間全省法院訴訟服務、案件審理、執行和申訴信訪全面啟動智慧法院在線服務。並專門下發通知,建議當事人登錄江蘇法院訴訟服務網、江蘇移動微法院(小程序端)、江蘇政務服務網“江蘇法院旗艦店”和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等在線方式辦理立案申請等相關訴訟事務。並建議當事人優先選擇“江蘇微解紛”(PC端和小程序端)在線調解糾紛。

數據顯示,2月3日至19日,全省法院網上立案1523件,網上開庭1794件,網上調解1647件,電子送達12440次,網上證據交換548次,12368熱線接聽電話13890次,審判案件立案(郵寄+網上)9773件,審判案件結案14628件,執行立案(郵寄+網上)10207件,執行結案8879件。

依法穩妥處理

減少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

剛松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防護服裝,防護面具,醫用紡織品的企業,因為股東和關聯企業提供擔保而陷入債務危機,2018年下半年停止生產經營。2019年12月18日,蘇州吳江區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剛松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於同日指定蘇州方本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人,並確定於2020年3月12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疫情爆發後,全國醫療防護物資緊缺,吳江法院清算與破產審判庭庭長張有順看到了新聞,立刻想到這家公司,他及時向院黨組彙報了相關工作想法。在院黨組指導支持下,大年初四上午,張有順庭長緊急聯繫破產企業剛松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趕赴汾湖高新區管委會商討債務人恢復生產事宜。張有順力主許可公司恢復生產,基於管理人的申請,經合議庭現場合議,吳江法院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當即許可剛松公司可以發包方式繼續營業,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2月7日,經過各方的努力,剛松公司重新恢復生產,第一條生產線每天可生產KN90口罩5萬個、一次性無紡布口罩2萬個。

後疫情時期,隨著全方位復工復產推進,省高院相關《實施意見》要求“法官進網格”機制能夠充分發揮法官特長,有針對性地與行業協會、企業等建立法律諮詢輔導機制和在線工作聯絡機制。要求法官全面研判在辦涉企案件中企業生產經營受疫情影響情況,依法穩妥採取或變更強制措施,加大案件協調化解力度。全面研判因企業暫時關停、復工復產、物資供應管控等措施已經引發或潛在的各類合同糾紛或勞動爭議糾紛,實時掌握企業訴求,主動評估法律風險,適時與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行業商會、基層網格員等共同做好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最大限度減少糾紛成訟。

“勞動者工作期間感染新冠肺炎算是工傷嗎?”“所在企業因疫情影響停工停廠,勞動者工資怎麼發?”無錫惠山區法院勞動爭議審判庭副庭長舒秀琴作為防控志願服務隊一員,疫情防控期間被分配至企業復工小組,配合轄區內鄉鎮工業園區的企業復工工作。參加志願者活動期間,她1人對口17家企業,為了能夠及時、快速回復企業提出的各項問題,她認真學習、研究領會關於企業復工的各項政策要求,熟練掌握企業復工條件。配合園區安排,每天主動電話聯繫17家對口企業,詢問是否申請復工,是否符合復工條件,復工存在何種困難,並一一登記備案,向相關部門彙報,做好統籌協調工作。

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復產復工保衛戰,江蘇省法院幹警們正前行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