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取消SCI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你怎麼看?

婷娘子


這個做法好!

高校首先是教書育人的,首先教學生做人,然後教學生做學問。論文指標(科研工作量)的存在,讓高校教師沒有把所有精力放在教學上面,相反把發文章放在首位了,有些學校還設置專門的科研崗(不承擔教學任務),做法有點本末倒置。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是目光集中在利益上,做人就差多了。


江南燕兒飛


今天看到有人在說,教育部發文取消SCI論文作為評審職稱的依據。為此,寫一篇文章說明一下,這個提法是錯誤的。教育部取消的是SCI指標跟評審職稱的直接掛鉤。

一石激起千尺浪。教育部、科技部這兩天投下了兩塊巨石。


2月21日,教育部和其他兩個部委,先發了一個意見,是關於專利的。裡面說,高校停止資助專利申請,停止專利申請的獎勵,要考核專利的質量,專利的轉化率。

這個《意見》大家都容易理解,下面主要討論另外一份《意見》。


2月22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再次發了一個意見,是關於SCI論文的。裡面說,要正確看待SCI論文,正確看待高引用文,職稱評審、學科評審等不能把SCI指標作為評審依據。

<strong>

注意,這裡面提的是”SCI指標“,不是SCI論文。


在《意見》裡,SCI論文和SCI指標的定義指: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科技文獻索引系統。SCI論文是發表在SCI收錄期刊上的論文,相關指標包括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等,不是評價學術水平與創新貢獻的直接依據。

大家注意其中三個名詞:SCI、論文和SCI指標。


論文

論文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一個科研人員,尤其是搞理論的,像數學、物理、生物等,最終都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文字,有的寫成書,有的寫成論文。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那時印刷比較貴,很多人做出了成果根本不發表論文,也不出書。像高斯,別人辛辛苦苦搞出了一個定理,然後他輕描淡寫地在某封信裡面說了幾句,那個成果就歸高斯了,讓別人極為鬱悶。19世紀以前這種事特別多,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後,大家都基本不這麼幹了,都是寫書和發論文。

現在溝通方便,很多人研究的東西都一樣,為了搶佔自己的發明權,都是第一時間發論文。有時候發論文還會出現打架的事件,像清華、北大兩位生物學教授曾經為了搶發論文引發口水戰。

SCI

SCI的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編制的。SCI論文就是發表在SCI收錄的期刊裡面的論文,除了SCI,還有EI(工程索引),也是著名的索引系統。在中文期刊裡面,有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也有好幾個單位創建研製,最有名的就是北大核心期刊。


一般說來,大家公認的雜誌就是一流雜誌,SCI大家都比較公認,所以說SCI比較權威。但一定在SCI上發表的文章高於其他期刊的文章嗎?不一定。像日本很多諾獎工作的論文都沒有發表在SCI上,只發表在日本國內的雜誌上。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他發表的論文只是張貼在一個很小很小小的研討會上。還有,2014年的諾獎得主中村修二,他所有的文章幾乎都發在日本一本刊物上,都不是SCI期刊。

田中耕一

所以,最根本的是論文的內容,而不是刊登論文的期刊。期刊是出版社經營的產物,出版社經營得好,別人願意把好文章投到這些期刊來。因此,國內不少有見識的人說,中國現在的評價體系,看SCT指標就是給國外的期刊打工,發論文是需要錢的,參加會議,發表頂刊和頂會論文都是需要錢的。


SCI指標


教育部對SCI指標有明確定義,包括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排名等。

這次教育部明確的是在職稱評定中,不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判斷的直接依據。這句話什麼用意思?

在職稱評定中,不看論文數量。原先論文數量是一個關鍵指標,不單單學校對教授們有論文數量要求,老師對博士也有論文數量要求。現在看的就是你的成果大小。


比如,我曾經看過一位破格提拔的教授,從博士到教授,大概花了3年時間,發了40多篇SCI文章。我都呆了,問了下教授們,教授們說沒問題,寫論文有一定套路,滿足了非常快。這個數量遠遠多於愛因斯坦的論文數量。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5篇論文.這每一篇論文都開創了一個新領域,每篇的分量都極重。那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的奇蹟年。而我們的教授發表了40篇,即便了400篇,也比不上愛因斯坦半篇論文的分量。


還有高影響因子,被引次數。自媒體作者都明白,緊抓熱點的文章總是被引的次數多,這跟文章的水平沒有直接關係。在科學研究裡,也有熱點問題,我們的科研工作者極擅長抓熱點,世界上流行納米,就研究納米,流行石墨烯,就研究石墨烯。

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培養出我們的大師?大家一般說,不能自我思考,缺乏獨創性。我想,有指揮棒,唯SCI論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大家沒法思考,不想吃虧。大問題都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像袁隆平、屠呦呦做成了大事,但在現有的評價體系中,他們連院士都當不上。這樣的”傻子“不多,而且現在你想當傻子都沒條件,因為不滿足評估條件,連聘用都不會聘用。


像張益唐也是如此,考慮大問題,顛沛流離,當超市收銀員,送快遞,這還是在美國,對考核還沒這麼誇張的國家。

因此,教育部這篇《意見》希望大家不要只盯著SCI指標,要分類評估,對於工程類的學科,要評價產業化的實際效果,不以論文作為單一評價。就是因為用論文作為單一評價,袁隆平一直評不上院士。就是因為用論文作為單一評價,我國醫學界的論文造假非常觸目驚心。本來醫生把病人治好就算是水平的體現,但現在不夠,需要寫論文,因此很多國外刊物爆出了中國造假論文,裡面最多的就是醫學界。如果醫學界能不看論文來晉升職稱,估計醫生們會鬆一口氣。


這個《意見》來得很及時,我們極為扭曲的”唯SCI論文“確實需要糾正一下了。


五道口的顏學姐


首先要指出的是,題主的這個提法是一種誤解。教育部並沒有說要取消Sci作為職稱評審依據,而是提出: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

何為直接依據?我們的理解是“不唯”,具體來說有這麼幾個層面:

第一,Sci不能作為必要條件,沒有SCI論文不一定不能評,有也不一定就能評。一般來說,基礎學科可以主要看論文,工程技術則不能主要看論文,至於軍工等核心科研,不能看論文。

第二,實行代表作評價和同行評價,不能以對論文的評價代替對人的評價。比如有些學者在知名SCI上發表論文,期刊審稿人會給出評價,但這些評價不能作為對學者本人的評價。

第三,發SCI可以,但不看期刊只看論文,也就是淡化分區。也可能出現靠四區論文可以評上,但靠二區論文反倒評不上的原因。


和近日印發的關於提升專業質量的意見一樣,《意見》的初衷都是讓高校迴歸科研的本質,不能為了專利而專利,也不能為了論文而發論文。當我們把專利和論文的獎勵導向都取消後,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自然就露出原形了,留下的才是真正熱愛科研的學者。


高校人才真經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突然有種很輕鬆的感覺。這一個寒假基本上沒怎麼休息,一直苦哈哈的寫論文,看到新聞後,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1、目前存在的唯SCI論弊端,浪費了絕大多數老師的時間

現有的職稱評審制度,大部分以論文和項目經費為主要的指標點,而申請項目也基本上以論文作為重要的參考,所以說,得論文者得天下。

很多學校年終獎金中sci論文獎金也會佔很大一部分比例。比如我校年前發的科研獎金就是按論文算,一篇1區的sci論文能夠獎到3萬,4區的也有5000元。

這部分獎金都讓誰拿去了?大部分是剛畢業的博士,因為剛畢業的博士延續博士期間的課題,很多博士期間的成果當時並沒有整理發出來,工作後稍加整理就能發幾篇sci。年終獎多的能夠拿到10萬元,少的才1-2萬,差距還是非常大。

正因為如此,有些教師把大量的精力放到論文上,甚至沒有時間備課,導致教學質量不高,但是,只要能發論文,就是教學質量不高,也不會影響評職稱,更不會影響收入。

有些人可能會說,發論文就是搞科研,提高了學校乃至國家的科研水平。可實際上,多數的sci論文就是灌水,根本沒有多少價值。

2、職稱評聘不以sci論文為依據,讓很多老師看到希望

教育部取消sci論文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是好事。

並不是所有老師都有能力發sci論文,有些老師就是不喜歡搞科研,只想一心一意的搞教學。這在以前是沒有出路的,沒有sci論文,職稱評不上,可能一輩子就是講師,工資提不上去,還會覺得沒有面子。

如果職稱評審取消sci這項指標,讓專注於教學的老師也能有機會參與職稱晉升,確實是一件好事。

總之,唯sci論的弊端大家都看在眼裡,取消sci論文指標呼聲一直很高,這次終於有了定論。關鍵是在於制度落到實處,如果能夠真正的執行起來,對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非常大的促進。


小馬老師說


本人從事高等教育人才評估近二十年,歷經了我國高等教育對教師科研工作評價變遷。曾幾何時,2000年前後,發五六篇sci就是很優秀的拔尖者,大多數高校老師評職稱有幾篇一作國內核心就不錯了。又曾幾何時,大學排名甚囂塵上,量化數據佔據主流,高校一年sci總量成了拿來宣傳的亮點,1000,2000,3000……,大多數高校的教師們無暇考慮教學方法,更莫提思考科學突破,教學成績可有可無,與待遇幾不掛鉤,一年保證課時即可。高等教育在量化指標裹挾下,越來越背離初衷,高等教育發展只是成為大學領導們作報告時ppt的一堆數字而已。

科技部去年在西安的三評會議點名了一些單位,也表揚了一些單位,教師分類,破除四唯。。。為了高等教育順應教育規律,這個思路非常正確,但目前這個政策出臺其實已經喊了一年左右了,也一直沒有拿出個具體替代辦法。

作為一線人力資源工作者,拭目以待吧。

再多囉嗦一句,一些發牢騷的大學教師,也不必要太激烈,一方面,事物發展總有其必然規律,改革也從沒有一蹴而就的;另一方面,怎麼改你說再多也沒有用,咋回事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


qdsuperjjk


題主的這個提法不正確。教育部並沒有說要取消Sci作為職稱評審依據,而是提出: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提條件。就是Sci不能作為必要條件,其實就是淡化SCI論文。

這些年來,有一種不好的風氣,為評審職稱而寫作論文,發表論文。國家目的是讓高校迴歸科研的本質,不能為了專利而專利,也不能為了論文而發論文。

論文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更是無關緊要。為了評職稱,克隆、複製、粘貼一篇“論文”,再求爺爺告奶奶“發表”“出去”,弄個什麼“國家級”“省市級”加一分半分,真是可憐。“論文”坑害了許多教師。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如何評價?

成績?自我評價?學生評教?同事打分?領導評估?

不論用什麼,總要有個尺度!排座座,吃果果,要有個順序。沒有絕對的公平,更沒有萬能公式。


閒雲野鶴622624


這個問題的來源,是《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 不用懷疑其真實性,這是真正的文件,但用的是草稿流出、重點標紅的方式,可以看作對於學界的試探,也可以看作改變遊戲規則之前的預熱,萬事俱備,只欠官宣。

細讀這份流出的文件,我們可以看到教育高層,對於高校改革的一種態度與決心。初衷很好,也是在進行職稱去論文化的弊病,但能趟到多深的水,能否踩到墊腳的石頭,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能夠達到預期的收穫。

論文對於高校來說,究竟有多重要?

也是最近兩年,受益於網絡的推廣普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漸漸瞭解到論文的重要性,尤其是SCI這樣的頂級期刊的重要性,以及影響因子的意義。這也是去年上海一高校導師,送論文給女學生的事件,為什麼那麼火爆的原因。因為一篇論文,編得雙淚流,送論文,那是真愛啊!

天下苦秦久矣,高校職稱的唯論文化,已經形成了考核制度的僵化

經常關注高校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生化環材是最容易出論文的專業,但也是最被人勸退和棄坑的專業。這是巧合,還是必然。很多憑著愛好與興趣,踏進這些專業的人,反而紛紛棄坑。

即使是一些大團隊,也經常出現被舉報抄襲、P圖等學術不端的事情。沒辦法啊,論文是唯一可以量化的指標,影響因子是可以建立統一場論的利器,這也只能逼得高校老師們,只能把論文放在教學之前。


結束語:這次關於去論文化的職稱改革,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反思,在反思唯論文化的評審標準,是否正確。對的堅持,錯的改進,只是在實施方案中,教育部將皮球踢給了學校,讓學校自己拿出解決方案。我們也期待著這樣的方案,早日出臺,讓論文實用,而不是僅僅是有利於評職稱和爭奪資源。


教育練真堂


幹了教育十四年,評審的依據在於,規則適合,還有證書效力,含金量指通過率,新的取消,會有新的上來。新的上來,沒有含金量,只能換湯不換藥


安建麒


近日,教育部取消了Sc|作為職稱評審衣據,你怎麼看?

答:這個應當早就去消。而職稱的評判是根據你在本崗位多年來的工作成具,並對社會的貢獻大小來認定你工作能力的高低標準,而不是通過一兩篇學術論文,這是不切實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