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烏合之作》中的智慧與偏見


淺談《烏合之作》中的智慧與偏見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著有《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戰爭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其中以《烏合之眾》最著名。《烏合之作》的書名全稱《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最早的一版出於1895年。

對本書的內容概括分析

01 《烏合之眾》是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著,雖然是一部學術性著作,但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辟入裡。它顛覆了人們通常對群體的認識,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漓盡致,讓人先是驚異,後是佩服。

既然本書是群體心理學的經典之作。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群體?

首先需要明確"群體",它並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就是一個群體,只有當這群人用了相似的心理特徵,才是一個群體。


淺談《烏合之作》中的智慧與偏見

這個怎麼去理解呢?

舉個列子:拿現在網絡熱點事件說,每當出現一個網絡事件的時候,都會有很多ABCD等吃瓜群眾,在評論區議論,點評自己的觀點。雖然大家都在議論同一件事,但是在這個討論區的,也不是一個群體。

而是當評論區針對熱點事件,有正方觀點一派的A BCD等,也有反方派ABCD等。就形成一個群體。而這種形式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網絡群體。

書中還特別說明:群體未必一定是同一時間彙集在同一處地點的人,當某個心理一致性形成後,很多散佈在社會各個角落裡的、各式各樣的人,儘管他們沒有直接面對面湊在一起,他們可能彼此之間互不認識,但他們依舊可以成為一個群體,展現出群體特有的特徵。


淺談《烏合之作》中的智慧與偏見

02 看完本書,才明白自己原來也是芸芸眾生中的“烏合之眾”的一份子,也明白了自己隨群體一起表現出來的振奮或激憤,歡笑或哀傷,並不是自己輕信,易受蠱惑,而是作為群體的一員,自己不自覺地會失去個體的思維和判斷能力,陷入群體思維的泥潭之中。

就如書中所說的:一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所以每當有明星或者風雲人物獲得獎項總有網友發起群體不分青紅皂白就罵聲一片,一竿子打死。這種都是受群體行為的影響而導致的。

當人們步入網絡科技時代,這種被放大的“蝴蝶效應”有時候會顯得更加瘋狂。但我們也應該冷靜下來,辯證地看待。

本書對群體心理和群體行為的解析充滿了智慧,同時對領袖如何領導群眾具有較實用的借鑑作用,所以儘管本書寫於120多年前,書中描述的眾多事件早已化為歷史塵埃,但是這些事件帶來的啟示並沒有一起消亡,類似的事件反而在之後的歷史時期不斷重演,一次次彰顯出民眾力量之大。而且還被一些知名的心理學家用來研究。


淺談《烏合之作》中的智慧與偏見

比如被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說: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最有影響者,也許非勒龐的《烏合之眾》莫屬。

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勒龐的這本書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勒龐的《烏合之眾》是一本當之無愧的名著,他極為精彩地描述了集體心態。

這些都可以辯證地說明它是智慧中的結晶。

就如我上面說的,自己有時也會被群體的行為陷入泥潭之中,但是我們只要做好以下三點,同樣可以避免進入“烏合之眾”的圈子。

如何避免進入極端的群體圈子

具體方法:

1 明確自己的方向,確立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因為在面對群體的時候,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被群體的觀點所影響,做出一些有違背自己原則和底線的事情。所以當遇到這個情況的時候,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警惕,不要被他們的行為所影響到。

2 不管是什麼事情,我們要樹立明確

方向,不能被旁人所左右,需要冷靜思考,再作出判斷。

因為群體的行為它是有攻擊性的,有可能會被他們的節奏而帶上去,而做出一些急躁,衝動,不理智的行為。所以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讓自己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冷靜思考,設想下如果你不是在這個群體內,你會怎麼去看待這個事情,深度思考之後再作出判斷和自己的觀點。

3 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多閱讀,多觀察,刻意練習

安提斯德內曾說過:思想是比任何貨色都牢固的城牆,因為它毫不會倒塌,也不會交到敵人手中去。這說明獨立思考的能力真的非常重要。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那些經常不思考的人,他的行為和思想會更容易被他人所影響,人家說1就是1,說2就是2,從來不舉一反三,也不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而那些常閱讀,勤思考的那些人,他們一般很難被一個不理智的言論或者行為所影響。往往會去分析背後的原因。再去做出理性的判斷。


淺談《烏合之作》中的智慧與偏見

結語

雖然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但無論如何,步入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細讀一下百年前的群體心理的經典著作,取之所長,避其所短,對我們自身而言,在群體行為中保持冷靜和剋制,“潔身自好”,而不隨波逐流,做出自殘、犯法和莽撞的行為,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我是@美琳琳Ling,一個喜歡文字,寫作的90後全職媽媽。希望我的文字能給你帶來快樂和啟發。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