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知情意行”的心理學原理及其應用

歡迎來到李老師心理說說!

心理學研究什麼?經常有人問。

心理學就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英文Psychology,是從希臘符號演變而來的,最初就是靈魂的意思。心理學家從基礎的研究來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最終目的是:提高人類心理素質,提高人類生活質量。

這就是心理學的事業!

01“知情意行”

行為是個體外在可觀察的結果,我們經常說某某人看起來不正常,就是指這個人的行為不正常,而其內在的東西,如思想、意志啊,我們可能還不易觀察到的。

研究個體的行為,要看背後的心理活動。

“知、情、意”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

在心理學理論中,“知”指的是認知、觀念,認知包括感知覺、意識和注意、記憶、思維,整個是一個逐步上升逐步整合的過程。人的認知和觀念,有的是正確的、合理的,有的是不正確的、不合理的。

“情”指的是情緒、情感,情緒和情感是由獨特的主觀體驗、外部表現、生理喚醒等三種成分組成。人的情緒有正性的、有負性的。

“意”指的是意志。人的意志品質也各有不同,意志的本質就是人對於自身行為關係的主觀反映。

“行”指的是行為。

02心理活動

可這麼講,人的內心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都屬於心理活動,人們對周圍世界的觀察、注意感興趣的事物、體會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克服困難完成一項工作或任務等等,這些都是人的心理活動。

這就是“知、情、意”。

心理活動亦稱心理現象或心理因素,簡稱心理。是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總稱。一切心理活動均有它發生、發展和完成的過程,稱為心理過程。它有認識、情緒和意志三個過程。

其中,個性心理特徵即人格。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人的心理活動範疇的看法偏重於二分法:知與行,行在此歸屬於意志,並提出了“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知行觀。

03行為的“生產”

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知、情、意”的心理活動在背後作為支撐,就如同一個桌子三條腿兒支撐著桌面。

所以,有人形象的稱作“知、情、意、行”是一條“流水生長線”,行為就是這樣被“生產”出來的。

“知情意行”,這就是“行為的生產線”。

淺談“知情意行”的心理學原理及其應用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藝術

行為的發生與改變來自人的“知、情、意”,很多行為遲遲沒有發生,很多人遲遲不能邁出行動的第一步,背後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要麼是認知上存在問題,要麼是情緒上沒有正面體驗,要麼是意志力不夠,要麼是三者都存在問題。

“知、情、意、行”之間存在辯證關係:

統一性:四者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轉化。

“知”是基礎。沒有“知”,就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就會出現行動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衝動性,意志上的動搖性。

“情”是動力。沒有“情”,“知”就很難發展到堅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內在力量。

“意”是支柱、槓桿。沒有“意”,“知”容易動搖,情難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堅持。

“行”是關鍵。沒有“行”,“知、情、意”無法得到檢驗;反過來,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強“情”,鍛鍊“意”。

矛盾性:“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各因素可因環境、教育和個人實踐的不同,呈不平衡的發展狀態,以至會出現情通理不達,或理達不通情等現象。

04 古代“知情意行”的思想

人的一生就是在舞臺上表演著,由內心的“知情意”到奉獻給觀眾朋友的外部“行為”。

所以,自古就有“知情意行”的思想。

半部《論語》治天下,學習《論語》,就是要有好的君子的思想,君子的情操,君子的毅力,君子的所作所為。

《論語》裡的“知情意行”很多,兩千多年了,仍然熠熠生輝。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這些告訴我們,一個人獲得認知,正確的認知,並不容易。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如果幹事情,不能投入情感,就會沒有滋味,感到非常枯燥,這樣很難堅持。

子曰: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這就話把人的意志說的非常重要,非常到位。沒有意志力,就不要完成任何事情了,別談理想和事業。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孔子非常重視知識的實踐,在實踐裡不斷成長。

05“知情意行”的統一

“知情意行”是相互影響的,統一的。

“知、情”促進。心理學家研究指出“知”也是一種隱形的一系列的行為,如果參入個體的情感,肯定會促進“知”的系列活動的。反過來,“知”的思想引領,肯定也能激發個體的“情”。

“情、意”相容。古代的二分法,就是“情”歸入“意”。

“意、行”促進。沒有意志力,人就會搖擺,行為就不能持續完成。反過來,在完成的過程裡,鍛鍊了意志,積累了毅力。

“知、行”合一。這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我們要致良知,接著我們要知行合一。

06“知情意行”的實踐應用

“知情意行”的心理學原理在實踐裡應用廣泛,給了我們很多的理論支持。

在學校教育方面:人人都想抓孩子的學習,抓孩子的行為習慣。但是要從孩子的“知情意”入手,不能只抓最後的結果“行”。我們常見的都是功利性的教育模式:學校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等都是恨鐵不成鋼,逼著孩子學習。但是忘了首先改變孩子的“認知”、“思想”、“觀念”等,還要讓孩子投入真情,愛學習,鍛鍊孩子做題的毅力。拿我的教學實踐來講,我在學校裡代數學課,有的孩子不愛數學,談不到毅力的培養。有的孩子雖然愛學習數學,但是缺乏做題毅力,三分鐘熱度,不能靜下心來,探究難題。所以,“知情意行”是一條龍,要從源頭上抓起,改變學生的認知,培養學生的興趣,鍛鍊學生的毅力。

在家庭教育方面:夫妻關係是核心,只要家長做到“知情意行”,孩子的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具體來說,家長自己的“知”,就是現代理念,家長能夠保持正常情緒、情感變化,做事有始有終,有毅力,有行動力,完成較好,這就是無形的榜樣。所以,家長自己是孩子在“知情意行”方面的朋友,或者偶像。

在現代管理方面:要具有領導力,讓團隊緊緊團結,有向心力。那麼領導自己就要有向自己的下屬展示自己“知情意行”魅力,超前創新點的意識,對事業的真心、真情,有一股頑強的毅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領導身先士卒,做出榜樣,強將手下無弱兵,自然就會形成一個好的團隊。

在人際關係方面:要想人緣好,人脈廣,情商高。好多人都是練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其實這是短時間曇花一現,總被人識破。人際交往的最大魅力就是“知行合一”,說到做到,體現誠信,你的朋友自然會遍天下。

感謝光臨李老師心理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