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魏延謀反是確有其事,還是子虛烏有?

逍遙酒一壺


說魏延謀反,說魏延謀反確有其事是不正確的,說子虛烏有也不正確。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得看怎麼分析了。首先,魏延對蜀漢忠心耿耿,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怎麼看魏延謀反呢?實際上在諸葛亮快死的時候,他是對他以後的事情做了詳細的安排的。在他的安排下,他死之後的蜀漢政權,北伐就停止了。原因有二。第一,諸葛亮在世時,幾次北伐,毫無建樹。他在世時,可以控制北伐帶來的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他死後,如果再北伐。顯然沒有人能夠控制住局面。最主要的是沒有人能夠面對司馬懿。再者,六次北伐,蜀漢損失的人力物力急需要得到補充。說白了,蜀漢經不起任何折騰了。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恢復實力。第二,在國家休養生息的同時,用時間耗死司馬懿。等司馬懿耗死了,蜀漢的國力也恢復了。幼麒麟姜維也已經經過十多年的成長而長大了。這個時候,司馬懿已經耗死了。姜維已經長成了。蜀漢統一天下的時機也來臨了。這是諸葛亮的主要計劃。也就是說,他死以後,北伐終止。進攻變成防禦,國家休養生息。積蓄力量。

接下來再說魏延。魏延肯定不會接受諸葛亮的安排。在他看來,北伐大業不能因為諸葛亮一個人的死就終止。所以他要阻擋,他要反抗。而他的反抗並非是反叛,這只是意見不同而已。坦白說,魏延的反應諸葛亮在死前就已經預料到了。為了國家的將來,魏延的思想行為是極其不行的。第一,魏延能打仗是不假。但他的智謀和謀略根本就不是司馬懿的對手。說白了,魏延的行為會使得蜀漢政權雪上加霜都不止,很可能會直接導致國家政權的崩塌。這個後果是蜀漢政權所不能承受的。所以,魏延必須死。第二,那麼,諸葛亮死後,魏延什麼時候會反呢?不知道。也就是說,諸葛亮死後,魏延實際上已經成了一顆隨時都會爆炸的炸彈了。既然他是個不確定的危險係數。那麼不如疏導一下,讓他在可預知的情況下爆炸。這屬於可控範圍。於是,諸葛亮安排了臥底,馬岱。然後又給揚儀如此這般的吩咐了一番。在諸葛亮看來,將令不行就是反叛,將不聽號令就是謀反。所以說,說魏延的謀反並不成立。要說魏延不尊調令而被殺。應該是比較符合實際的。面對諸葛亮給魏延挖好的坑。我估計諸葛亮也會在內心懺悔,魏延那,不是你謀反,我也知道你沒有謀反,這是當下的國家再也經不起折騰了。而你折騰的代價太大了。所以,不好意思。只有讓你死了。對不起了,別怨我。一路走好。至於後來魏延的家族被滅,則是他的仇人揚儀的讒言所致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劉禪是個什麼樣的皇帝了。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任命大將魏延作為北伐的前鋒,諸葛亮親統大軍最後一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當時諸葛亮才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蜀漢大軍內部發生了內訌,長史楊儀以魏延謀反為由,秘密派人將魏延斬殺。在影視劇《三國演義》中,魏延被刻畫成了一個天生反骨、反覆無常的小人。但真正的歷史並不是這樣。

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臨死之際留下了一道密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不從,軍便自發斬殺。”諸葛亮死後,楊儀便派費禕去打探魏延的口風,魏延答道:“丞相雖亡,吾自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並且魏延還想讓費禕與自己聯名向諸將宣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魏延並沒有造反的意圖。

當時魏延知道大軍已經撤退之後,他非常的憤怒,於是他日夜兼程,趕到楊儀大軍之前,將所有的棧道燒燬。楊儀和魏延先後向劉禪上書都說對方想要謀反。但魏延是一個武將,所有朝中很多文官們都擔保楊儀不會造反。當時魏延將棧道燒燬之後,大將王平罵魏延是奸臣,由於魏延的軍隊不明情況,所以四處逃散。

魏延被迫逃亡,但是魏延率大軍是逃亡到漢中,並不是逃向曹魏一方。隨後楊儀派遣大將馬岱追殺魏延,最終將魏延斬殺。當馬岱將魏延的頭顱交給楊儀時,楊儀罵道:“庸奴!看你還能再作惡麼?”就這樣魏延謀反的罪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立了。

根據《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當時魏延只不過是想殺了楊儀,起真實意圖並不是謀反。這一點元代的郝經也可以證明:楊儀是以私忿殺了魏延。魏延謀反的確是千古冤案,並且經過《三國演義》的渲染,魏延小人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

最後楊儀的下場是什麼呢?公元235年,楊儀因口出狂言,被撤職流放。但楊儀仍不以為然,最後被下獄,自殺身亡。


公元前


真正死因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

  

  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可見,三國中應該是把魏延給醜化了,而且還順帶著最後美化一把諸葛孔明,魏延或許是死於蜀國的內部陰謀和爭鬥。我們可以在電視劇中看到魏國,曹家,司馬,夏侯家明爭暗鬥,難道蜀國和吳國就一點內部矛盾都沒有嗎?這是不可能的。




大鵬1390999969


《三國演義》中魏延因為反叛,被諸葛亮預留馬岱一刀斬殺。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不能當信史看。在真實的歷史上,魏延其實並沒有謀反,他其實死於蜀漢內鬥,但最終結局確實很悽慘。

魏延被劉備重用

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受到了劉備的重用。當劉備得到漢中之地後,需要勇猛的大將前去鎮守。所有人都認為張飛會被任命為漢中太守,就連張飛本人也是這樣想的。

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劉備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所有人都非常吃驚。為了打消眾人疑慮,劉備當眾問魏延:“現在讓你肩挑重任,你到了漢中之後會怎麼開展工作呢?”

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

魏延回答:“要是曹操親自領大軍而來,我只能防守住;但如果是其他將領前來,哪怕有十萬之眾,我也替大王消滅他們!”這還是魏延稍微自謙了一下,沒把自己放在和曹操、劉備一個等級上,但內心的驕傲也是一覽無遺。

劉備對這個答案很滿意,眾人也“壯其言”。魏延雖然狂妄,但確實有真才實學。在漢中鎮守期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這也說明劉備有識人之能,且能壓制住魏延,使他甘心受驅策。但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已經有點壓不住魏延,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產生。

魏延受到諸葛亮壓制

劉備去世,諸葛亮領軍政大權,駐紮漢中準備北伐。此時的魏延被諸葛亮壓制,從一方主帥而成為諸葛亮下屬,對於性格桀驁的魏延來說,內心是十分痛苦的。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不盡。(《三國志》)

魏延私下認為諸葛亮太膽怯,使自己的才能不能發揮出來。因為每次出兵之時,魏延都想分兵萬人,自己單獨行動,不受“膽怯”的諸葛亮統領。

魏延就像李雲龍那樣的刺頭,膽子大、能打仗、難管理,但和李雲龍圓滑的性格不同,魏延過度自傲,使得他人緣非常差。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三國志》)

魏延的性格,使得當時蜀漢陣營中的人們都不願和他交往,這也註定了魏延的悲劇。等到後來發生矛盾後,沒有人替魏延說話。

當初,諸葛亮也只是抑制魏延的性子,並沒有認為他會造反。等到諸葛亮快去世的時候,秘密與楊儀、費禕商量後事。

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三國志》)

諸葛亮預料到魏延會抗命,所以他告訴長史楊儀:“讓魏延斷後,如果他不從命撤退,你便領軍先行,不用管他。”由此可見,諸葛亮也只認為魏延會抗命,但從沒懷疑魏延會投靠曹營。

魏延最終結局

等到楊儀前去試探魏延的時候,情商低的魏延果然露出了不忿。

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之死廢天下之事邪?”(《三國志》)

魏延讓丞相府的屬官,把諸葛亮運回安葬,他自己可以帶領大軍繼續北伐。而且,他魏延本人,也不服隸屬於長史楊儀。但後來,楊儀按照諸葛亮吩咐,不等魏延而自歸。魏延得知情報後,非常生氣,自己搶在楊儀前面,燒掉棧道。

延大怒,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三國志》)

從魏延的行為中,也能看出他並沒有謀反之意。魏延如果想要謀反,就會往北走去投靠曹氏集團。而如果他想殺掉楊儀做投名狀,也會從背後掩殺楊儀的軍隊。但魏延偏偏搶在楊儀前面,往成都方向走。

此時的魏延,就像一個賭氣的孩子,把棧道燒掉,大家誰都別回去,一起去北伐攻打曹氏集團。而且,此時魏延、楊儀兩人,紛紛向後主劉禪上表,指責對方謀反。只是魏延平時人緣太差,眾多大臣相信楊儀而不信任魏延。《魏略》中對此,也有記載。

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之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魏略》)

和《三國志》不同的是,《魏略》中記載諸葛亮把後世託付給魏延,一向和魏延不合的楊儀擔心受到迫害,所以才把謀反的罪名扣在了魏延頭上。

魏延帶軍阻住楊儀等人的歸路,何平被楊儀派去抵禦魏延。

平叱曰:“公(諸葛亮)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三國志》)

魏延在軍士離散之後,還是向漢中方向逃跑,而不是向北方曹氏集團逃跑,足證魏延本無謀反之意。無論是《三國志》還是《魏略》,都記載是魏延和楊儀平素不合,諸葛亮死後,楊儀擔心受到魏延迫害,所以把謀反的汙水倒在了魏延頭上。

所以,反曹鬥士魏延之死,死在蜀漢集團的內鬥,而他並沒有真正謀反。只是最終的勝利者是楊儀,被滅掉三族的魏延,已經沒有地方去伸冤了。後來再加上《三國演義》的渲染,使得更多人認為魏延是死於謀反了。


飛熊說歷史


有的人認為,魏延確實要謀反,而諸葛亮神機妙算,猜出了他的心思;可有人卻說魏延之案乃天下奇冤,他非但沒有謀反之心,反而是堅定不移的反曹魏者。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先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諸葛亮在北伐途中,臨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讓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密不發喪,令魏延斷後,如果他不聽的話,大軍就直接班師回朝,不要管他了(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楊儀就讓費禕到魏延那去打探消息,看看他怎麼想。魏延卻說:”丞相雖然死了,可我魏延仍在呀,怎麼能因丞相一人就壞了北伐大計呢?更何況我魏延是什麼人,憑什麼給他楊儀斷後?“說完,魏延就跟費禕商量著,要聯合起來通知三軍,繼續北伐。費禕以跟楊儀周旋為由,告退了。後來,費禕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楊儀,說魏延要謀反,楊儀就領著三軍返回蜀漢。魏延得知後,就立馬去追,並率先趕到南谷口。楊儀派何平去擊殺魏延,兩軍對峙。王平說:”丞相屍骨未寒,你魏延居然就要圖謀不軌,豈有此理(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說完,魏延部隊自知理虧,紛紛放下了武器。魏延見勢就逃跑了,最後被馬岱所斬。

這大概就是故事的梗概。也就是說,魏延謀反是有點根據的,畢竟在古代,將領以服從主帥為天職,魏延不服從丞相的命令,終歸有點說不過去。

但就憑此說魏延謀反,也查無實據。

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如果魏延要謀反,為什麼不直接投降曹魏,反而南歸,去追擊楊怡等人,這樣做豈不是多此一舉?

《魏延傳》也說,魏延那樣做,無非是想要追殺楊怡,替代諸葛亮,不便於背叛。(原延意不北降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不便如此。)

此外還有一個證據,試想假如魏延真的要謀反,楊儀可是立了大功,一定會加官拜爵。可結果呢?楊儀僅僅被拜為中軍師,是個有名無實的官位,沒有一兵一卒。楊儀對此憤懣不平,旁人都若無其事,只有費禕安慰他。楊儀跟費禕絮絮叨叨,說早知如此,就乾脆聽從魏延的算了,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地步(往者丞相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

也就是說,史學大師陳壽,認為魏延是被冤枉的。

但是,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卻認為,《魏延傳》記載不實,此事另有真相,他說諸葛亮是暴斃而亡,臨死之前壓根沒下過那樣的命令,他還補充道:”豈有和楊儀、費禕、姜維私相計議,置先鋒軍於不顧之理?“

而史學大師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卻認為,魏延謀反一事是諸葛亮一手炮製出來的,魏延並無反意。

這可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果同意《三國志》的觀點,就要冤枉楊儀;而如果同意呂思勉先生的觀點,就要冤枉陳壽;但如果同意張作耀先生的觀點,可就要冤枉諸葛亮了!

我認同陳壽的觀點,畢竟他是位非常嚴謹的史學大師。





H說扒道


歷史上魏延謀反的事是否真的存在,我個人認為是子虛烏有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看看這段歷史,然後再聊一下原因:

猛將成長史

魏延字文長是河南義陽人。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是一個腦後天生具有反骨、智勇雙全、驍勇善戰但去不太安分的人,他的最終結局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因為反叛而被斬首的負面形象。歷史上記載的魏延最後確實是被馬岱斬首,但是他到底有沒有反叛的心思,其實歷史上並沒有肯定的記載。

而和他有關的最著名的事件一個則是魏延斬門吏想把襄陽給劉備,但最後因為文聘阻攔沒有成功,第二件事則是斬了韓玄又救了黃忠,將長沙的大門給劉備打開,雖然他讓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就進了長沙,併成功掩護住裡關羽運送水兵的行為,理論上他應該是立了大功的,可是到底是抵不過諸葛亮,諸葛亮的一句“天生具有反骨”,為他以後的結局埋下了隱患。諸葛亮發現魏延的腦後有反骨,認為魏延在日後必定會起兵造反。

而且,魏延一直都是張魯的手下,本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但是魏延卻拿著張魯的俸祿,背叛了張魯,這是魏延不忠的表現,而這也是諸葛亮為什麼不喜歡魏延的原因。但是劉備出於仁慈之心,還是魏延給留了下來。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永安宮,他死後,蜀漢政權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首先是馬謖被斬,然後是李嚴被廢,接下來的魏延謀反更是震動了蜀漢當局。魏廷是蜀漢中後期屈指可數的勇將,多次委以重擔。

關於魏延謀反,人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描繪,說他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而謀反也在意料之中。那麼魏延謀反是子虛烏有,還是確有其事?諸葛亮和魏廷謀反有什麼關係?魏延謀反為什麼會觸及到諸葛亮呢?魏延謀反,這是三國時期的一大疑案,關於這一段歷史,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魏廷忠心耿耿,無故受害;也有人說魏延是亂臣賊子,死有餘辜。更有人說,這是諸葛亮一手籌劃的圈套,那麼哪一種說法更接近歷史的真實?魏廷究競有沒有謀反?

是否真的謀反?

歷史上有三種解釋:

第一種說諸葛亮料定魏延會反,這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歷史來看,千萬別把《三國演義》當歷史。

第二個說法是呂思勉先生、陳邇東先生他們的說法,說諸葛亮就沒有下這個命令,這是楊儀等人假傳丞相遺命。反正死無對證,口諭嘛,又沒有錄音,又沒有錄像,又沒有字條,說不清楚。但是這個說法雖然有道理,但是沒有證據啊,你還是推理,還是猜測。也就是說歷史學家也是要猜測的,只要你的猜測符合邏輯,至少就可以作為一家之言。但是陳壽也是良史,陳壽記錄在案的事不能輕易地推翻,這個裡面還是有些問題。

那麼我們剩下的就只有第三種選擇了,就是諸葛亮確實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為什麼呢?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的解釋是,諸葛亮和魏延在軍事路線上有分歧。“子午谷奇謀”這個事是發生在第一次北伐戰爭,我們知道諸葛亮率軍從漢中出發,北伐曹魏,必須翻過秦嶺。翻過秦嶺有三條路,東邊的一條叫子午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長安;中間的一條叫駐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在武功;第三條路叫斜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在陳倉。

那麼魏延提出的辦法是什麼呢?說請丞相給魏延一萬人馬,當中五千精兵,還有五千人幹什麼呢?運糧食。我魏延帶著這支人馬,走子午谷北上,十天功夫就可以到長安。長安是誰在守著呢?是曹操的女婿,叫做夏侯楙。這夏侯楙是個公子哥兒啊,紈絝子弟,吃喝玩樂可以,打仗不行的,如果夏侯楙發現末將的軍隊從天而降,肯定嚇得屁滾尿流,棄城而逃,末將就可以拿下長安,丞相自己呢帶著大軍從斜谷北上,這樣我們兩軍會合,咸陽以西都搞定了。諸葛亮不聽,設有采納魏延的這個計策,這個就叫做“子午谷奇謀”。

這個子午谷奇謀是一項極具應戰性的北伐戰略,跟當年韓信的暗渡陳倉沒有區別,全都風險萬分,但是打仗貴在出奇,出奇才幹制勝。但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最終卻沒有采用。 北伐,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最重要的事業。但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據《三國志·魏廷傳》的記載,臨終前,諸葛亮召開了一個機密的榻前會議,參與會議的有楊儀、姜維、費禕等人,諸葛亮遺命.他死之後,不要繼續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國,撤離的時分,讓魏廷斷後,姜維次之。

並且說:“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即假如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不要管他,軍隊本人開拔。做了這個佈置後,諸葛亮就病故了。魏延是個堅持不懈的抗曹分子,諸葛亮料定他不會放棄北伐,他一定還要堅持打下去。而且諸葛亮很理解魏廷,他自高自大,自視很高,諸葛亮在世的時分,他總覺得不得志,但是礙於諸葛亮的聲威。他也不敢膽大妄為,如今諸葛亮病故,楊儀等人哪裡還鎮得住魏延?沒有方法,只能隨他去了。由於此時最重要的事情是趕快把大軍撤回成都,捍衛蜀漢政權。只要保住了蜀漢,未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才有希望。這就是諸葛亮的一片良苦用心。為了阻止魏延繼續北伐,諸葛亮知道魏延與楊儀早就水火不容了,故臨終前召開機密會議,讓魏延斷後,諸葛亮認定自己身亡後,魏延必定會不滿自己的遺命。果真魏延一聽就跳起來:“讓我斷後?不對吧。丞相逝世了,可我魏廷還活著,還能夠率領部隊繼續北伐,為什麼由於一個人死了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擱了?再說,我魏廷憑什麼要給楊儀斷後?”魏延趕快派探子去刺探,探子報楊儀準備依照諸葛亮的部署,先帶著部隊撤回成都。魏延怒火萬丈:你撤我也撤!於是魏延搶在楊儀的前面往南撤,而且還走一路燒一路,把橋、路都給毀了,不斷撤到了南谷口。楊儀帶著部隊往回撤的途中,發現路橋都被破壞了,兩個人的積怨更深,於是都上書朝廷告對方謀反。

但一來魏延的人緣一直不好,二他撤兵的方式以及給楊儀大軍使絆的行為惹了眾怒,所以眾將領一直認為魏延才是造反的人。於是,劉禪命令蔣琬帶宿衛營北上攔截魏廷,楊儀也帶著部隊南下,去追擊魏廷,兩路軍隊把魏延堵在南谷口。魏廷帶著幾個心腹逃到漢中,被馬岱所殺。馬岱殺了魏延以後,把魏廷的首級送到楊儀的面前,楊儀把魏廷的腦袋扔到地上,用腳踩,然後誅殺魏延三族。最後這位蜀國後期勇冠三軍的猛將最終冤死。


歷史之殤以之為鑑


據三國志記載:魏延並不是謀反叛漢,而是與楊儀有矛盾,所以楊儀造謠說魏延向北降魏,而且發兵攻打魏延,魏延只逃不戰,最後被追殺。而魏延其人, 深受劉備器重,是劉備麾下一員猛將,屢立戰功,攻下漢中後劉備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並鎮守漢中將近十年。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也是功績顯著,但得不到諸葛亮的重用,鬱郁不得志。魏延善待士卒,武力過人,但性格孤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芒。唯獨楊儀從來都不屑魏延,與他水火不相容,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要殺楊儀的舉動;而諸葛亮愛惜二才,經常為二人調解。在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最後魏延敗逃,而不是謀反,被馬岱追斬於漢中北門外,並被滅了三族。





觀史鑑今


魏延謀反應該不是真的。這點上我比較贊同易中天教授的觀點,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回撤成都,當時蜀國能正面戰勝魏延的人幾乎沒有,而魏延在回撤的路上並沒有展開軍事行動,應該說他沒有想到會給他安上一個謀反的罪名,否則以他的實力縱使兵敗,也不至於落得最後的下場。


正直的人1978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三國時期的魏延謀反案應該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從本質上這是魏延和楊儀的政治鬥爭失敗,被楊儀汙衊為謀反叛逆,最後被夷滅三族。參考的是歷史學家呂思勉的論斷。在歷史記載裡“魏延謀反案”有兩個版本,第一個《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的版本,另一個則是《魏略》記載的版本。我們先看看歷史文獻的記載。

“魏延謀反案”的兩個版本。

《三國志》版本

在234年,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去世,他臨終時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商議撤軍的事宜,諸葛亮做的安排是魏延斷後,姜維排在魏延前面。諸葛亮還做了另一個指令,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大軍可以自己出發,諸葛亮去世後,撤軍的計劃開始秘密進行。

楊儀作為丞相長史,他和魏延素來不對付,於是派費禕去打探魏延的情況。結果魏延對費禕說:“丞相雖死,我自活著在這裡。相府裡親近的人和官屬,自可將護他的棺柩回去安葬,我自當帶兵擊賊。如何因一個人之死,廢掉天下的大事呢?況且我魏延是什麼人,要聽楊儀的命令,替他做斷後將?”魏延還拉著費禕一起商議蜀漢軍隊去留分配,並且做好了計劃,並且要求費禕和他連名,把這命令傳達各將領。

結果費禕找藉口出了魏延的軍營跑去向楊儀告密,楊儀知道後立刻帶著軍隊返回漢中。與此同時魏延在放走費禕之後也覺得不對勁,於是派人追趕費禕,但是為時已晚,他急忙打探楊儀的消息,結果楊儀帶著大軍已經走了。魏延大怒,就帶著自己的部隊先走,把經過地方的棧道都給燒燬了,並且佔據了南谷口,而楊儀也帶著部隊趕到這裡,魏延狙擊楊儀。同時兩人都上書後主,說對方造反。後主詢問董允和蔣琬的意見,董允和蔣琬都支持楊儀,說魏延要造反。

最後楊儀帶著大軍和魏延戰鬥,何平攻入魏延軍中大呼“諸葛丞相屍骨未寒,你們竟敢造反。”,何平的話一出,魏延的軍隊崩潰,魏延在戰鬥失敗後逃亡漢中,在路上被馬岱追上,夷滅三族。

《魏略》版本

《魏略》的記載十分簡略。諸葛亮去世後是讓魏延擔任全軍的統帥,魏延秘密帶著軍隊返回,等帶著大軍返回褒口,才發喪。楊儀宿來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暫時成為蜀漢的軍事首領,害怕被魏延所害,於是聲稱魏延想要帶著軍隊北上投降曹魏,楊儀還帶著部下攻打魏延。魏延於是沒有戰鬥就帶著軍隊離開,被楊儀追殺。


根據史料的分析結論

觀察兩個版本的“魏延造反案”。《三國志》的版本的記載詳細,它明確地解釋了事情的前因後果,要知道陳壽作為蜀漢人,他本人肯定對於蜀漢的歷史的是十分精通的,但是在敘述這件事情的時候,依舊有很多解釋不明的地方,比如魏延和楊儀互相說對方是叛賊,最後魏延的軍隊僅僅是何平的一聲怒喝就崩潰了。而《魏略》的說法也十分奇怪,《魏略》中楊儀作為一個文官,居然可以帶著部隊直接進攻魏延,最後還迫使魏延逃亡被殺。很顯然這些例子都不符合常理。

這兩個版本故事中最為重要的是一點事,我們可以看到魏延本人是沒有造反的意圖,無論是《三國志》還是《魏略》都是訴說魏延和楊儀相爭,並沒有魏延要攻打成都或者北上依附曹魏的行為,他本人如果造反也不應該先回去南谷口,再去狙擊楊儀,因為按照諸葛亮的信件,蔣琬才是諸葛亮的繼承人,魏延前去攻打楊儀的大軍,且不說勝算不大,而且攻擊目標也放錯了位置。所以魏延本人是不可能造反,這個罪名很有可能是捏造的,《三國志》也有原文:

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那麼魏延這麼多反常的行為怎麼解釋呢?要知道他拒絕接受諸葛亮的遺命,私自帶著軍隊返回蜀漢,又和楊儀主持的大軍之間相互攻打。這種行為該如何解釋呢?

猜測的結論

其實按照史料推測,這可能是蜀漢政權在諸葛亮去世後發生了一場內訌,就是魏延和楊儀的爭權奪利的行為,而且諸葛亮很可能是突然去世,導致了軍中無主。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諸葛亮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所以在諸葛亮病危時,他肯定會制定一個完善的撤軍命令,並且下令給全部的軍事將領。即使是秘密撤軍,也需要下達命令給高級將領知道,因為北伐大軍的撤退並不是幾句話的事,而且需要安排後勤,行進路線,斷後的諸多事宜。諸葛亮怎麼可能就匆匆和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就商議完成,而且還留下一個不穩定因素,那就是楊儀和魏延的不和,要知道在諸葛亮生前,楊儀和魏延就已經鬧得很僵,讓楊儀擔任主帥,必然很引起魏延的不快。而且魏延本人還是先鋒軍的統帥,所以諸葛亮肯定製定詳細的計劃。但是《三國志》和《魏略》的記載都看不到這一點。

所以依據事實可以推測的真實情況很可能是:

諸葛亮並沒有預定退兵的計劃就去世了,由於諸葛亮去世的突然,作為丞相長史的楊儀知道這個情況後,他和費禕等人制定了一個撤退的計劃,但是怕和自己不對付的魏延不聽,於是楊儀派費禕去探問魏延的態度,魏延果然不聽楊儀的安排,要與費禕重新制定計劃,但是費禕卻支持楊儀,他藉口逃出魏延的大帳後。費禕和楊儀直接丟棄魏延走人。魏延於是帶著軍隊在南谷口狙擊楊儀,但是寡不敵眾,魏延被打敗殺死。

所以魏延是和楊儀爭奪諸葛亮去世後的繼承權而相互爭鬥的,只是魏延被楊儀打敗殺死,但是楊儀自己也沒有享受到勝利的成果,因為楊儀不僅殺死魏延,還滅亡魏延的三族,手段殘酷,加之本人在戰勝魏延後,狂妄自大。但是依照諸葛亮的指令繼承人是蔣琬,楊儀在怏怏不快中被放逐。

所以依照事實的結論是魏延確實被冤枉的。


人者仁義也


關於魏延謀反一事,很多網友都傾向於確有其事。這主要還是《三國演義》寫得太精彩,什麼腦後有反骨、諸葛亮臨死之前留下錦囊妙計、喊3聲“誰敢殺我”等等。

但這畢竟是小說,不可當真,歷史上的真相也並不是這樣,“魏延謀反”實際上是蜀漢集團的內鬥:

《三國志·魏延傳》中就記載: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

諸葛亮在臨終之前召開了會議,當時參會的有楊儀、費禕、姜維等人。諸葛亮的臨終遺言是:我死後就不要繼續打了,趕緊撤兵,撤兵的時候要讓魏延斷後。另外,諸葛亮還加了一句: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的話,你們就自己走吧。


說完這句話之後,諸葛亮就逝世了。這幾個人一琢磨,覺得這件事情不太好辦,於是決定讓和事佬費禕去通知一下魏延。


魏延得知諸葛亮的命令之後,果然暴跳如雷,說什麼也不肯最後走。此時的費禕只能陪笑臉說道:“楊儀那小子不過是個書呆子,怎麼會可能會懂得打仗的事情呢?我回去做一下他的思想工作,將軍您就恭候我的消息吧。”


魏延同意了,但他轉頭一想,又覺得有點不對勁,於是連忙派人去查看費禕、楊儀他們的行動。結果這一幫子人也不管魏延,直接就撤軍先走了。


魏延這才知道被人騙了,於是火冒三丈,立馬就自行撤兵,而且還要搶著走在楊儀隊伍的前面。魏延在向南邊進軍的同時,一路燒燬了橋樑道路,分明就是不想讓楊儀回成都。


蜀漢的一場內鬥就此開幕。此時楊怡和魏延都上書指責對方謀反,兩個人的信件在同一天到達了劉劉禪那裡。


劉禪也是一臉懵逼,搞不清情況,於是和董允、蔣琬一商量,都覺得楊儀是個書呆子,是不會謀反的,要謀反也肯定是手握兵權的魏延。

於是劉禪就派蔣琬帶著宮廷禁衛軍,聯合楊儀的軍隊一起把魏延堵在了南谷口。雙方一見面,楊儀隊伍中的王平就出來大吼一聲:“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這番作亂,對得起國家嗎?”魏延的軍隊都覺得是自己錯了,於是一鬨而散,魏延寡不擊敵,只能帶著親信逃往漢中,並在漢中被馬岱所殺,事後魏延還被滅三族。


以上就是所謂魏延謀反的整個過程。縱觀整個事件,魏延是絕對不可能謀反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魏延撤軍的方向是南邊。


第二,如果魏延真的是要謀反,他肯定不可能一人對抗整個蜀漢集團,顛覆蜀漢的行動也不會得到支持,因此他只能選擇投靠曹魏或孫吳。但是魏延既沒有向前線的曹軍投降,也沒有向東投奔孫吳。第二,魏延撤軍的路上燒燬橋路,其目的是為了幹掉楊儀。


《三國志》中陳壽針對魏延謀反一事,就做出了一個結論: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意思是:魏延沒有向北投降曹魏,而是往南走,他真正的目的就是想殺掉楊儀。魏延和楊儀兩人本來就水火不容,兩人互相都瞧不起對方,關係鬧得很僵,而且當時諸葛亮病逝不久,魏延覺得只要殺掉了楊儀,憑藉自己的地位和聲望,諸葛亮的接班人就將會是自己,到時候就可以大權獨攬。

從陳壽的判斷可以得知,所謂魏延謀反其實就是蜀漢集團的一場內鬥。相反地,正是因為諸葛亮知道魏延對蜀漢忠心耿耿,因此他才下達了不管魏延、先行撤軍的命令。


諸葛亮知道,魏延不會因為自己病逝而中途放棄北伐的戰事,這從他屢次向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謀就可以看出。這樣的一個人,又怎麼可能會背叛蜀漢呢?


當然,這場內鬥的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楊儀雖然除掉了魏延,但他最後也被廢為平民並自殺了。


總的來說,魏延是蜀漢官場鬥爭的一個無辜犧牲品,蜀漢集團因此損失一位獨當一面的大將,得利的反而是曹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