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導語:作為中華文化史小說中的巔峰的《紅樓夢》,可以說在人物刻畫以及所映射上達到了一個讓人望塵不及的地步。

他用一種特有的方式,還原出來了一個最為真實的社會。社會百態,人間疾苦,人性的奸惡以及封建禮制等都體現在了寧國府與榮國府之中。他的作者曹雪芹將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前人影響都體現在了這本書中,其中可以說曹雪芹對於秦觀最為接受。

紅樓夢》中的秦可卿可以說是最為作者曹雪芹所偏愛之人,曹雪芹將對自己影響最深的詩人秦觀與秦可卿建立許多若隱若現的聯繫,在賦予秦可卿生命的同時,又將自己的對於秦觀文學,思想的接受刻畫在了上面,自此兩個人之間便擁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當然第一點表示兩個人都僅體現在是二者都姓秦,這過於牽強,但是在《紅樓夢》中他與她的聯繫顯得更為證據確鑿。其中秦觀寫有宋詞《海棠春》,與之相對的是秦可卿將唐寅的《海棠春睡圖》掛在了自己的臥榻之側。秦觀,字原本又字太虛,而賈寶玉在"神遊太虛境"中夢見了秦可卿,這兩者之間的聯繫,不言而喻。同時秦觀與秦可卿皆為江南之人,兩人皆為用情至深之人。這些蛛絲馬跡無疑不體現出了曹雪芹對於秦觀的接受。

《海棠春》與《海棠春睡圖》

《紅樓夢》兩次提到秦觀,第一次提到秦觀是在第二回,曹雪芹在描寫賈雨村的時候提到了秦觀 :"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如前代之許由……。"其大概之意便是說對於秦觀的為人而言,不論是出生於富貴或者貧窮,他都會成為一個品行高尚的人。賈雨村的將秦觀比作陶潛,阮籍,嵇康等人。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秦觀畫像

之後《紅樓夢》又再一次第五回再次提及秦觀,寫的是:

秦太虛說著大家來至秦氏房中,剛至房中,使是股細細的甜香襲人。寶玉覺得眼錫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雲"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而這次的提及是關於一幅畫與一首詩,其中《紅樓夢》中秦可卿臥室牆上的《海棠春睡圖》為唐寅所做。而秦觀《海棠春》為他做的詞的詞牌名,雖然說作這兩者之間有兩字的差別,但是《海棠春》這個詞牌最初就是由秦觀所寫。而《海棠春睡圖》中所蘊含的詩句又與《海棠春》中"曉鶯窗外啼聲巧"一句所創造的意境不謀而合:

曉鶯窗外啼聲巧,睡未足、把人驚覺。翠被曉寒輕,寶篆沉煙嫋。

宿酲未解,雙娥報道,別院笙歌宴早。試問海棠花,昨夜開多少。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紅樓夢》中的秦可卿

"睡未足、把人驚覺。翠被曉寒輕"中不與"嫩寒鎖夢因春冷"兩句都對春天將至,也就是初春的描寫"曉春"意境。許多人覺得這過於牽強,並且這副對聯與秦觀的風格極為相似,但是對於唐寅而言則略顯突兀。所以在這上面體現的是作家曹雪芹對於秦觀文學上的一種欣賞,體現出來曹雪芹對於秦觀文風的喜愛與接受。

"秦太虛"與"太虛幻境"

在傳統思想的薰陶下,到了程朱理學建立,後,我國的知識分子思想再也不一家之想,而是融合了,儒,釋,道三家兼容並緒的思想中原古代的知識分子,大都儒釋、道三家思想雜糅並存。雖然說集三家之間兼收幷蓄,但自古以來流淌於知識分子血液中依舊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想法。秦觀本就是一個傳統文人,他交友廣泛,不論出身,其中也不乏一些達官顯貴,雖然秦觀渴望做官,但是他的內心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所以到了後期他與佛道交往甚多,在他的思想中直貫穿著濃重的釋道思想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關於曹雪芹《石頭記》國畫

秦觀前期字太虛

,後改字少遊。而其實秦觀字號的改變體現的也是他思想的轉變。"太虛"兩個字雖然秦觀說這是表達自己希望入仕報國的願望,但他用這一個名字也是道家影響的結果。秦觀在自己《反初》詩中寫道:"一落世間網,五十換嘉平。"就這兩句詩而言,可以說體現的是最為本真的是的道家思想。人世為塵網,每個人都身在其中,只有自己達到了太清之境,方可跳脫,這便是得道。而《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也是空寂玄奧之境。與秦太虛的"太虛"恰恰相合

"我宗本江南"與"家住江南姓本秦"

秦觀有《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詩:"我宗本江南,為將門列戟",詩中提及到的江南,其實並不是指江南一帶地區,而是指南唐。南唐於公元958年被周世宗所滅,自此南唐地區易主,南唐也改名為江南。南唐做為十國之一,並且定都於多朝古都金陵。再說秦可卿,《紅樓夢》第七回脂硯齋回前詩有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古代的金陵,如今的南京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存在著多次變遷,自古以來,對於江南的界定亦多有分歧。清代所謂"江南",是指今長江下游的江蘇、安徽兩省似乎不能與南唐的江南完全吻合而《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住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卻似乎為秦可卿的"家住江南"鎖定了地域。

可見,從五代十國的南唐都城金陵到清代的江寧府都是今江蘇南京,這兩個"江南"的所指是一致的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影視劇中的秦可卿

再看曹雪芹"家住江南姓本秦"的語言表述,又似乎透露出秦可卿名門之後的血統,"姓本秦"三字暗含了無限的優越感。至此,不免會有人匆忙得出結論——

秦可卿的原型是秦觀或其宗親的後代。但生活不是詩、小說也不是歷史。有人把金庸小說中人物的年齡都拿來做考證,並煞有介事得出結論,就更有些滑稽可笑了。曹雪芹用這樣一句話來指引讀者,符合其匠心獨具的創作風格,紅樓夢"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筆法,常常用來暗示事件的發展甚至是預示人物的結局。

"專主情致"與"情天情海幻情身"

秦觀創作了大量描寫愛情的詩詞,最為膾炙人口的如《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羸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秦觀《滿庭芳》書法作品

再如《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而人們可能較多的關注其"情詞",卻相對較少的關注其"情詩",再看《遣朝華》:

夜霧茫茫曉柝悲,玉人揮手斷腸時。

不須重向燈前泣,百歲終當一別離。

再看《再遣朝華》:

玉人前去卻重來,此度分攜更不回。

腸斷龜山離別處,夕陽孤塔自崔嵬。

從秦觀的詞"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到秦觀的詩"百歲終當一別離"看,秦觀很擅長做女人的思想工作,分手都是那樣的有型有款有理由。而從四首詩詞的內容看秦觀又是一個

"主情"之人。眾所周知,秦觀創作了大量的"情詞",而其四百多首詩歌創作中,約有四分之一是"情詩"——都離不開一個"情"字。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插畫版《紅樓夢》中的秦可卿

再看秦可卿,脂批迴前說她"情天情海幻情身",曹雪芹在這個人物身上有著深深的寄託。秦可卿在第五回出場,是通過賈母的視角刻畫的:

"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的人,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見他去安置寶玉,自是安穩的。"在曹雪芹筆下,她同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樣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脂批中,"乳名英蓮"批作"應憐";"嬌杏"批作"僥倖";"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批作"原應嘆息"……都用名字的諧音勾勒出人物的性格、身世、命運、結局等等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賈寶玉與秦可卿入太虛幻境

曹雪芹是用一種欽佩的目光去看秦可卿這個人物的,秦可卿諧音"情可欽"。第五回曹雪芹借警幻仙姑之口說賈寶玉"乃天下第淫人也"。《紅樓夢》第五回秦可卿將寶玉引入太虛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在秦可卿即將歸人情天的時候,曹雪芹將永葆賈府產業的方法託她之口告訴王熙鳳,可見曹雪芹對這個人物寄託著深刻的美好想象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古代《紅樓夢》繪圖本插畫

將秦觀與秦可卿作對照,不是要考證後者的血統家族。小說中的人物,不能較真兒,"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乃是對文學創作的一種妖魔化罷了。正因為秦觀的詩詞往往纏綿悱惻,與《紅樓夢》文學基調暗合。而曹雪芹塑造秦可卿這樣一個"情可欽"的形象,選取秦觀這樣一個多情之人作為映襯,更能抒發其對秦可卿這個人物的愛憎褒貶、內心寄託

曹雪芹對秦觀其人的追慕

《紅樓夢》前後兩次提到秦觀,第一次提到秦觀是在第二回。曹雪芹將秦觀與陶潛等一眾文人相提並論。其中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去職,歸隱田園,至死不仕;阮籍、嵇康、劉伶等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王謝二族是六朝時望族王氏與謝氏的並稱,都是東晉書壇上的大家;顧虎頭即東晉畫家顧愷之,世人說他畫絕、文絕痴絕;陳後主是南北朝時陳國皇帝,偏尚淫麗、寄情文酒;唐明皇寄情樂舞,亦為情種;宋徽宗是北宋皇帝,被稱為"青樓天子",是餘音百世的書畫大家;劉庭芝是唐朝詩人,其詩多寫閨情,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溫飛卿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米南宮為北宋書畫家,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多蓄奇石;石曼卿為人豪放曠達,不拘小節,喜飲酒宴樂;柳耆卿常出人歌妓館,為樂工歌妓撰寫歌辭,死後諸多紅翠為他合金葬之。

以上諸多人物,大都具有閒散、曠達、自由、灑脫、本色的的個性特徵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

秦觀亦如此,秦觀有大量的豔情詩詞,其一生與歌妓們有著剪不斷的瓜葛。在開國皇帝趙匡胤公然讓其臣下"歌兒舞女以終天年"的社會背景之下,文人士大夫與歌妓的"交往"多是尋以歡作樂和獵奇洩慾為目的,而

秦觀與歌妓的交往,庶幾是有幾分真摯的感情在其中他屢遭貶謫,對飽受摧殘的下層歌妓充滿同情;他情感纖細,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前於秦觀的一些詞人,總喜歡對女性的身姿美貌作偏於俗濫的庸俗描寫,如柳永,歐陽炯、甚至是歐陽修。而秦觀的詞,是從同情與愛憐出發,雖偶有對女性體貌的描寫,然基本摒棄了"花間"以來俗濫的描寫,使用了描寫離別相思的筆法。可以說,秦觀是把女性視為獨立的生命主體。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影視劇中的賈寶玉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首,就用秦觀等人映射賈寶玉,是對寶玉其人的一種勾勒。賈寶玉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不受拘束,尊重女性這一點與秦觀尊重女性的特點相契合。他的行為叛逆而乖張,是古代社會的叛逆者。《紅樓夢》賈寶玉的判詞是"情不情",秦可卿是"情可傾"從賈寶玉到秦可卿,從"情不情"到"情可傾",二人均與秦少游有著勾連。可以說曹雪芹對少遊的追慕,已經瞭然。秦可卿之於秦觀是一種映射,賈寶玉之於秦觀卻是一種寄託。生活之有秦觀,小說之有寶玉。都是為女性立言、代言,把女性視為有獨立人格的不合於時代的人。

曹雪芹對秦觀創作的接受

曹公之於秦觀的接受,不僅僅體現在對秦觀其人的追慕,更是對其作品的承襲

。其中不僅僅體現在《紅樓夢》中秦可卿與秦觀的映射,也更體現在曹雪芹對秦觀的詩詞創作的承襲。看《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中,蔣玉菡那句"花氣襲人知晝暖"是化用了陸游《村居書喜》詩中的詩句,看陸游此詩:

紅橋梅市曉山橫,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坊場酒賤貧猶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賦足,經年無吏叩柴荊。

陸游這首《村居書喜》中的"花氣襲人知驟暖"正是化用秦觀《遊鑑湖》詩中"花氣侵人笑語香"句。從這個現象看,曹雪芹之於陸游的繼承屬於近源,之於秦觀的繼承屬於遠源。而從《紅樓夢》兩次提到秦觀的情況看,曹雪芹也必然受到了秦觀的直接影響。《紅樓夢》同回,以賈寶玉那句

"雨打梨花深閉門"作為終結。此句出自秦觀《鷓鴣天》"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而秦觀此句又與唐代詩人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詩境暗合。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陸游畫像

不僅僅是秦觀的詩,對於秦觀的詞,曹雪芹也深受其影響。秦觀有詞《南鄉子》:

妙手寫徽真,水翦雙眸點絳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頭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外,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其中"任是無情也動人"句是曹雪芹《紅樓夢》薛寶釵的判詞,《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豔理親喪》中:"寶釵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個什麼來。說著將筒搖了一搖,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見簽上畫著一支牡丹,題著"豔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鐫的小字一句唐詩,道是:任是無情也動人。"其實秦觀此詩正是化用了唐人羅隱《牡丹花》中的詩句: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秦觀對於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與秦觀千絲萬縷的關係

關於賈寶玉與秦可卿的畫作

這裡曹雪芹模糊了時代年紀,把宋人秦觀的詞說成是唐詩。曹雪芹一定是知道秦觀的"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詞句,更知道秦觀是化用了羅隱的詩句"任是無情亦動人",故而將少遊的詞故意說成是唐詩,這與其故意模糊時代年紀等創作風格契合。在這裡,

秦觀之於曹雪芹,是近源,羅隱之於曹雪芹,則是遠源。除此之外,黛玉的"絳珠仙子"的前身,她玉與寶玉見面,寶玉為她取別字"顰顰",這些關鍵詞用材也都是來源於秦觀《南鄉子》詞。

結束語:秦觀經歷了宋神宗、哲宗兩朝,官場上跌跌撞撞,王安石變法的政治背景下,舊黨起起落落,他一生坎坷磨難身為情種秦可卿,《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一,寧國府賈蓉之妻,英年早天。縱觀《紅樓夢》中秦可卿與宋學士秦觀的種種聯繫,可以說是映射出秦觀其人其創作對後世文人的巨大影響。尤其是對於曹雪芹的影響曹公之於秦觀,可以說不止是追賽,更是對其詩詞創作的接受,實證可謂遍佈"紅樓"處處皆是。可見,曹雪芹之所以能寫出《紅樓夢》這樣偉大的作品,亦是承襲了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優秀文學作品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