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媽說
哪有醫生不希望治好自己的病人呢?他們最需要的是病人和家屬的理解。
2020年的開篇是魔幻的,誰也不曾想過本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卻被一場突然爆發的疫情打破美好的假期。
在肆虐的病毒時期,大家呆在家裡、囤口罩、囤糧食,守在電腦前心驚膽戰刷著疫情的消息·····
唯獨有這樣一群白衣天使奔波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成為了平凡百姓與病毒之間的一道防線。
就在這個特殊的時候,一部聚焦中國醫生護士的工作點滴和生活寫照的紀錄片上線——《中國醫生》。
目前《中國醫生》已更新至第8集。紀錄片將鏡頭對準了全國6家大型的三甲醫院的手術室、急診室、婦產科等不同科室。
並通過普通人與醫院的日常交集,多視角呈現出醫生在救死扶傷路上經歷的辛酸與無奈!
1
怕死的醫生
深夜12點多,腦卒中主任醫師朱良付剛走下手術檯。
對於朱良付來說,一臺手術做到深夜12點的強度不算什麼,他早已經習以為常。
朱良付曾經創下一個記錄:連續做16臺造影手術,從早上一直做到次日凌晨五點才下手術檯。
深夜下班是朱良付的日常,身為醫生,他總是囑咐患者注意生活的作息,而自己卻沒辦法做到,他也會害怕不規律的作息會讓自己突然猝死。
朱良付說到:“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2
我都要殘了,但是我挺幸福的
被稱為拆彈專家的心胸外科主治醫生王東進,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一直泡在手術室裡,剛結束完一場手術又要馬不停蹄趕下一場。
“一直做了十幾個小時的手術,都說心臟外科的身體最好,身體不好了連站也站不住,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實際上,王東進的身體並沒有他說的這麼好,三十多年的執刀生涯使他烙下了嚴重的“職業病”。
因為長期要低頭做手術,他的頸椎很不好,常常疼得睡不著覺,最嚴重的時候,需要帶著頸託才能上手術檯。
由於長時間的站立手術加重了王東進的小腿靜脈曲張,每次上手術檯他都需要穿著彈力襪。
在高強度的工作下,只有在下手術檯的片刻休息時間,才能在按摩椅上享受著“特殊的待遇”。
“我這還挺幸福的!很多外科醫生都沒我這個待遇!”
在《中國醫生》紀錄片中出境的醫生們,幾乎都是整日整夜的連軸轉,一臺手術下來七八個小時都是家常便飯。
而且他們在週六日也沒有休息的時間,胸外科的主治醫生王東進利用週末的時間,參加下鄉義診、學術會議,去到城鎮的基層醫院做科普講座。
可實際上,他們所完成的大大超出了工作上的範疇,不僅如此,他們還要面對著外界的各種不理解和質疑。
影片的一開頭就講述了朱良付醫生遇到過蠻不講理的患者。
一位老人家因為併發症去世了,他的家屬指著醫生的鼻子罵道:“我真想把你撕爛成碎片。”
“醫生肯定是200%想救自己的病人的,哪有醫生會希望自己病人死呢?”朱良付醫生略有些無奈望著鏡頭
還有一位讓他頭疼的老太太,一邊罵一邊說:“我最近血壓高了,你找天給我看看。”
朱良付醫生說:“她知道你是個好醫生,但是這不妨礙她罵你啊。”
3
他們想聽的是一句“我理解”
有一些情緒失控的親屬會採取些極端的措施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我們時常會看見新聞上出現的傷醫事件,就連最新疫情爆發的階段,也發生了不少針對醫生的惡性傷害事件。
在武漢某醫院,一名患者在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明知道自己患上新冠肺炎,故意扯下口罩,往醫生身上吐口水····
可大家都知道,在疫情肆虐的時期,是醫護人員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戰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們幹著最多的活、處在最危險的地方,隨時都有可能被病毒感染。
金銀潭醫院的院長,患有漸凍症,不顧同樣染病的妻子,堅持留守在醫院30多天。
“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要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把病人搶回來。”
在武漢市兒童醫院,86歲老專家董宗祈教授,照常坐著輪椅上班,坐鎮一線。他說:“我這一輩子,看病救人習慣了。”
在湖南永州的醫院,一位護士穿著一件寫有非典字樣的防護服,時隔七年,她再一次站在戰鬥的最前線。
《中國醫生》紀錄片記載的只是醫療界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像上面這樣的醫生奮鬥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每天面對不同的病患,經歷著人生的冷暖,但是他們不變的仍然是內心中救人於水火的仁愛之心。
小童麻麻我衷心祝願所有的在和病毒“戰鬥”的醫生都要平安歸來!也請大家善待理解這些救人的白衣天使!
閱讀更多 童童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