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記憶13」文學現場:2020年第47期總888期

「春天的記憶13」文學現場:2020年第47期總888期

石心然 繪


「春天的記憶13」文學現場:2020年第47期總888期

文學現場(ID:wenxueip)

【春天的記憶13】小輯作品目錄

【詩會】

■高新區 陳田迎/孩子,請記住這個春天

■張店 王明光/雨水已臨,且聽燕語

■桓臺 胡華業/春天的雨水

■鄒平 大眼貓神/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臨淄 王紀強/七絕 鄉村迎春圖(外一首)

■張店 楊玉勇/春景

■沂源 張光福/庚子雨水(二首)

【隨筆】

■張店 彩蝶伊莎/像花兒一樣

■臨淄 宋慶法/不信東風喚不回


【詩會】

▋孩子,請記住這個春天

■高新區 陳田迎

「春天的記憶13」文學現場:2020年第47期總888期

孩子,請記住這個春天

它沒有色彩

那些鵝黃嫩綠,那些奼紫嫣紅

都在我們逝去的記憶裡

眼前只有白大褂和藍口罩

組成的圖案

看,這就是春天的力量和希望

孩子,請記住這個春天

它沒有音樂

那些破土而出,那些悄然綻放

都跑不進我們的耳朵

那些親人的呼喚與英雄出征的吶喊

時時迴盪在耳邊

聽,這就是春天的期盼與選擇

孩子,請記住這個春天

它可能沒有以往的多姿多彩

但有的是付出,有的是義無反顧,

不止是汗水

哪怕是生命


孩子,你看

那裡沒有硝煙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已然奔赴前線

那些真話與專業是這個春天的最耀眼的光芒

成為我們億萬人的倚靠


孩子,你看

那裡沒有戰場

那些剛剛成年的白衣天使們

在摘下口罩的勒痕與按滿紅手印的挑戰書裡

寫滿了所有醫者的仁心奉獻,他們用自己的身軀

去拯救眾生


孩子,你看

不僅那裡,還有這裡

包括我們祖國所有的地方,

那些為抗疫付出的人們和海外所有關心我們的友人們

或忙著捐贈,或忙著建設,或忙著學習

那都是這個春天最美、最動人的圖畫


孩子,我們不會忘記每個春天

柳芽剛剛睜開的惺忪的睡眼

我們更會記得,2020的那個春天

我們的祖國正在經歷的

那些英雄們正在奉獻的

我們記得那些使命,我們學會感恩

我們堅信,每一個春天一定都如期到來


▋雨水已臨,且聽燕語

■張店 王明光

「春天的記憶13」文學現場:2020年第47期總888期

期盼雨水早到

草木萌動,潤物無聲

風輕揚,花漸開

北雁南歸

燕尾剪出一派春景


放目天闊雲淺

草長鶯飛 群鴨戲水

紙鳶掛雲間

振翅 銜泥

房簷下聽些許燕語


▋春天的雨水

■桓臺 胡華業


明天就是雨水

房簷上的冰凌還在哭泣

炊煙裊繞,訴說著南方的疫情

紫燕呢喃,在陽光下看到拐點

一夜東風,化為春雨

成為世間的精靈

南面的山,蓄滿了青色

北面的湖,已花紅柳綠

雨後春筍,漢城沸騰

鮮甜醉人。剛抽芽的青蔥

二話沒說,蘸著豆醬

在麵餅上潑墨,寫下

大地回春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鄒平 大眼貓神


和風細雨綿,

今始漸入繁。

無聲潤物澤,

綠意春盎然。

草長鶯紛飛,

溪流青石間。

作別枯寒色,

笑披五彩顏。


▋七絕 鄉村迎春圖(外一首)

臨淄 王紀強


歲月如歌入九霄,

茴香水餃老孃包。

濃湯滾動兒時味,

都在家鄉夢裡飄。

七絕 環衛工(新韻)

風霜歷盡起三更,

殘月回眸數路燈。

落下汗滴成暴雨,

長街滋潤柳條青。


▋春景

張店 楊玉勇

豔陽當頭滿眼新

桃李迎春繪朝霞

風光透影映水濱

壁草曼舞戴綠紗


▋庚子雨水(二首)

沂源 張光福

(一)

曉起曦光現,

熒屏麗語多。

年年親雨水,

今歲少歡歌。

(二)

東風送雪歸,

水潤草初葳。

雨掃冬雲去,

迎來遍地暉。


【隨筆】

▋像花兒一樣

■張店 彩蝶伊莎

「春天的記憶13」文學現場:2020年第47期總888期

連日來,晴空萬里,豔陽高照,春天的氣息隨風撲面而來,多麼令人心情愉悅啊!一場雨雪過後,天氣也越來越暖了。宅在家裡,看著我養的:麥苗兒茁壯成長,老公養的錦鯉在水裡游來游去,看著小外孫女(暱稱“小老外”)活蹦亂跳的唱著,心裡感覺:幸福滿滿呢!

每到春天,只要我家“小老外”休息,我都會帶著她去公園遊玩,一邊喝酒助興繞著彎彎曲曲的小路遊走,一邊欣賞著路兩邊的各種花草、拍照,看到有非常漂亮的花兒,“小老外”就會讓我給特拍照,然後說:“姥姥快來,我也給你拍一張。”看著“小老外”有模有樣的拍照動作,我由衷的笑了。轉了一圈,“小老外”又去玩滑梯了,一會爬上一會溜下,忙得滿頭大汗,小臉熱得就像熟透了的紅蘋果。等孩子玩夠了,我們才啟程回家。

今年的春節過後,因疫情不能出門,我們就宅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小老外”用她媽媽不用的手機自己下載了不少的兒童娛樂節目,每天她都會打開手機選屬於她的選項,玩得不亦樂乎。基本每天都會打開手機,學著手機上教孩子們跳舞的頁面,為我們跳舞,還一邊跳、一邊唱,有時候,她媽媽因為上夜班需要休息,孩子才不管呢,繼續在那跳啊唱啊,大女兒煩了就會大聲吼她,這時候,孩子就會很委屈的對著我大聲說:“姥姥,你快管管我媽媽,她不讓我跳舞!”看著孩子委屈的小模樣,我就告訴她:“寶寶,媽媽上夜班會很辛苦,你要體諒媽媽,讓媽媽多多休息,要不她咋上班呢?媽媽上班掙錢,用來給你交上幼兒園的費用,還給你買好多的書和好吃的。”孩子聽我說了後,就小聲和我說:“姥姥,那我們去你屋裡玩吧!我不打擾媽媽睡覺了。”看著懂事的孩子,我能不感覺幸福嗎?

因為再過幾天就是我的生日了,兩個女兒就商量著:現在沒法去飯店了,我們就在家裡每個人為媽媽做兩個菜,媽媽平時每天都給我們做飯,她的生日就不讓媽媽做了,我們來做,讓媽媽開開心心的就是我們的快樂。“小老外”聽到我要過生日,就插嘴說:“我要給姥姥買一個生日蛋糕!”小女兒就逗她說:你給姥姥買蛋糕,你有錢嗎?孩子想了一下說:我沒錢,但是可以讓我媽媽出錢啊!我和老公在一邊看著幾個孩子在那商量、說話,看著“小老外”人小鬼大的樣子,我們都樂了。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疫情在全國人民大力的抗擊下,一定會落敗而逃。那時候,我們又像原來一樣,開心的出門欣賞春暖花開的日子了。堅持就是勝利,我們雖然不能去前線,宅在家裡也是貢獻。加油,中國!我們一定會一起待到勝利的那一天。


▋不信東風喚不回

■臨淄 宋慶法

「春天的記憶13」文學現場:2020年第47期總888期

春風又起。不管誰願不願意,春風終究是要來的。它來絕不是悄無聲息,而是儘量帶出些優雅動靜。風纏綿樹梢,兩者毫無顧忌對話;在公共場所,遇牆面兒貼身熱吻;與孤獨的花枝私語,鼓勵它放下包袱,將美無私奉獻;和行人糾纏不休,叮囑路途不平坦,要邁過一道道坎坷。

總之,它要用一己之力,吹去籠罩的塵埃,鼓起腮幫子吹拂,改變冷凍過後的一切。

我們生活已經夠沉悶和沉重了,生活中缺乏幽默的因子,缺少調侃,故而總是揹著一盤磨盤,那樣又怎麼能邁開步呢?

方方說,我是一個個體寫作者,我只有小的視角。我能關注到能體會到的,只有身邊一些碎事,以及一個個具體的人。

有位女市長在同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交流時,講到動情處她禁不住哽咽流淚。因新冠肺炎去世的醫院院長,叮囑妻子認真工作,不希望插管搶救。武漢,一箇中產家庭12天消失……

“煙波江上使人愁。”“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疫情防控是場阻擊戰,是場惡戰,必須有一種壯士斷腕不計成本的擔當,有一種不取得勝利絕不收兵的必勝自信。

有一幅畫面,是戰疫進行時,雪中一場簡約婚禮。一個紅蘋果,兩位有情人,雪花翩翩送祝福。新郎和新娘正在舉行簡單而浪漫的婚禮。兩人本來打算去年年底舉辦婚禮,可是受疫情影響婚期被推遲了。考慮到家裡長輩的建議和當地風俗,兩個年輕人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辦一場特殊婚禮。婚禮沒有迎親隊伍,沒有結婚典禮,新郎自己開車把新娘接到家裡。在兩位老人的見證下,迎著漫天的飛雪,僅用3分鐘時間,走完了一遍婚禮程序。

新郎說:“特殊時期,咱就特殊辦,絕不能給國家添亂!”

沒有做作的豪言,家裡人也通情達理,不辦婚宴,也沒人送親迎親,這是一個所有人全程都戴著口罩的特殊婚禮。

“君子不憂不懼。我們堅信,雨過便是芳菲十里。”一個湖北人給鍾南山寫信,說他不是人,是去拯救他們的神。我們如同螢火蟲一般發出自己微弱之光,生命輪迴中,時間終將每個人化為塵埃。但我們努力過,前行過,奮鬥過,人生不虛此行。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一位在路口執勤的朋友,作了一首《答群眾問》:“社區防控路邊站,常有群眾問上前。疫期啥時才能完,正常生活何時返?我慰大家多樂觀,有黨領導心放寬。十三億人齊努力,不信人間春不還!”

誰也不喜歡在極度痛苦的時候,有人在一旁吟誦讚美詩。讚美詩是基督教舉行崇拜儀式時,所唱讚美上帝的詩歌,是對上帝的稱頌、感謝、祈求。“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雖說新冠肺炎是個冷酷無情殺手,但也不用悲天憫人,它最懼怕的銳器是溫暖陽光,曝曬之下自然就歸宿進地獄之門。眼下很多企業工人已經陸續返崗,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將恢復如初。

空中花兒自搖曳,君可踏春來採擷,一絲暖陽,慰藉著生命的山高水長。春風牽手春天,真的一步步朝我們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