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有什么本质区别?你更欣赏哪一种?

老孙遁世无闷


没有区别,话看你怎么理解,关键是《人》,无并非空无一物,无为而治理解上相对政策放得宽点,但是,仁政!德政!王政!终究还是离不开法治的相辅相成。主政者多务实少务虚,给民多些自由少些约束,人民就容易创造更多财富,大概就是《老子》口中的,无为而治。


道之人137113144


“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的本质区别在于尊道还是违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是自然而然、清静无为的。因为万物的生发变化自有其运行规律,在治国方面,能遵道而行即是“无为而治”,背道而驰即为有为而治。老子以圣人为例,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无为而治,不是要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做就什么也成不了。无为的意思是统治者要遵循自然规律,摆正人和天地万物的关系,不能为所欲为,恣意妄为。

道是无为自然的,所谓“为”,就是人为的、任性的做作,无为就是“无违”,不违反道的自然运行规律。庄子说“人为,伪也”,就是背离道的自然无为,搞政绩主义、形式主义,将个人意志通过权力机构变成天下人的共同遵循,制定名目繁多的礼法制度,约束人性,压抑天性,排斥个性,将天下百姓统御在自上而下的君主意志之下,这是政治上的有为而治。

有为而治的结果只能是,以皇权为核心的统治集团成为高高在上的神权象征,皇权超脱百姓,成为“天子”而为所欲为,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死也不能申辩,并且要山呼万岁,谢主隆恩。

文武大臣狐假虎威,层层盘剥百姓,鱼肉人民,人民不得反抗,反之抗之则被冠以逆民、刁民的名号,予以残酷镇压。执行过程中,又完全视亲疏远近和统治者的感情好恶而定,杀无赦,没法申辩。这都是有为而治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秦国末期,赵高、胡亥制定严刑峻法,以统治人民,造成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被征发去北方戍守,因大雨延期。秦法规定,误期当斩。继续前行也是死,造反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于是造反。严刑苛法就是有为而治的典型。所以老子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汉初,刘邦、文帝、景帝等皇帝及其张良、萧何、曹参、等名相大臣以秦亡为戒,多崇尚黄老无为思想,宽徭薄赋,与民休息,节欲崇俭、爱民养民,保证了汉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道,不是不要律法,而是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一切行为规范,包括律法制度都要遵循天道,照应到天下百姓的情感意愿,不能强加个人意志,违道而行。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与百姓心相通,不苛刻百姓,纯任自然而法之,则百姓归心,天下太平。

举个现实例子。当前疫情严重,如何理解有为与无为?并非说积极应对就是积极的“有为”,“有为”没有什么积极和消极之分,凡“有为”,都是妄为,都是“有为”。

疫情的爆发是人类盲目自大,“勇于敢则杀”的必然结果;战疫正是“无为”而治的必然选择。我们对中、西医有一个普遍的看法,那就是西医哪疼切哪,中医总是望闻问切,探寻病原,辨证施治。所谓无为,就是积极溯本求源,寻找病毒生发的根本原因,在遵循病原体发生变异规律基础上,科学地制定预防措施。

此次战疫积极引进中医中药,不盲目迷信人造机器,而采用中西结合,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案,正是中医“大医治未病、综合施治”的无为而治思想。擒贼擒王,治病找根才是无为之治的精髓所在。

老子说“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大治也。治病何尝不是如此?


问道黄老



诗意人生Y


有为而治,明也,无为而治,庸。


疾恶如仇13579


《有为而治》:(著相生心~无事找事),故生(烦恼忧愁~伤害自它)。

《无为而治》:(清净平等~随缘而应),故能(智慧常居~安详恒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