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之子刘盈,上台之后为何选择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无为而治”?

王君蓝


刘盈上台后,萧规曹随,奉行“无为而治”,有人说刘盈才能平庸,没有她父亲的雄才大略,也有人说是因为吕后当政,刘盈无所作为。

不过这都有点冤枉刘盈了,他的“无为而治”有着汉帝国当时的政治需要和大势所趋。他本人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也和他的母亲吕后没什么关系。


真正“无所作为”的另有其人

要说在当时一天到晚吃喝玩乐、不理政事的人是有,但不是刘盈,而是刘邦临死前推崇接任萧何的曹参。

曹参做了相国后,把好名弄巧之人全部撤走,只留下老成木讷之人。这类人的缺点是故步自封,不敢变新,但优点却是老实可靠,脚踏实地,不像一些争名夺利之辈,会为了扬名立万而撺掇皇帝去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

至于曹参本人,则每天饮酒作乐,谁来劝他,就得被他可劲地灌,不灌醉就不放人。刘盈对此也是忧心忡忡,毕竟当时外部匈奴为患,南方南越割据,与朝廷对抗,内部百业待兴,他是很不理解曹参此时做法的。

不过刘盈也不敢也不忍当着朝堂众人之面指责曹参,而是私底下对他的儿子曹窟所说:“相国是不是看朕年少不懂事,不愿辅佐我啊!你回家的时候劝劝你父亲,让他以天下为重”。

结果曹窟回家一说,反被曹参狠揍了一顿,第二天上朝,刘盈看到带着伤害、欲言又止的曹窟,知道连他也吃了鳖了。无奈之下,只好当面问曹参,解开心中的疑惑。



曹参向刘盈请罪,并说:“陛下自认为跟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这想都不用想自然是刘邦圣明了。再问:“那陛下看看,我与萧何丞相谁更贤能?”刘盈不好意思下曹参的面,婉转回答:“曹相国好像比不上萧相国吧!”

曹参很满意这个回答,因为事实确实如此,他回答了刘盈的疑惑:“这就对了,高帝和萧相国平定天下,法度、制令等已经非常清楚了,陛下只需拱手而治,臣下只需各安其职,国家休养生息即可”。

刘盈这才疑惑全解,是啊!父亲和萧相国已经制定好了一切,国家现在虽然一统,但实际是外强中干,建国之初全国连五匹同颜色的马都凑不齐,有些大臣上朝还得坐牛车。至于南方赵佗、北方匈奴,在没有绝对的军事势力面前一切都是虚的。所以现在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外部停战,内部发展,不需要折腾了。

所以刘盈的“无为而治”,和他本人的性格没关系,也和吕后没关系,只是出于局势的考虑而已。刘盈死后的吕后、文帝等,也是延续着“无为而治”的政策,基本不变。



一贰一橙


在回答这个问题离不开曹随萧规,黄老思想。

一:曹随萧规

其实刘盈继位后,吕后掌控朝政大权,萧何继续为相国,朝政大事内决于吕后,外决于萧何。



因为刘邦在位时,为了对内平定叛乱,对外迎击匈奴,所以增加了一些赋税,等刘盈时,内乱已经平定,匈奴也因为和亲政策不再骚扰边境。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

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如此,因此曹参审时度势,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

二:黄老思想

高祖即位以后,就奉行黄老的道家思想,与民休息。宰相萧何、曹参也都力行黄老之术以治国家。 后来当政的汉惠帝、吕太后、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这些天子、太后,基本上都是以黄老之术执政的奉行者。 直到汉武帝听董仲舒之言,独尊儒术以后,汉代黄老之风才移转至民间。


王朝兴替


汉朝建立之初,经济凋敝,即使皇帝也不能凑齐四匹纯色的马,到了将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汉高帝刘邦为此颁布法令约束节俭,减轻田租赋税,实行“十五税一”制度。刘邦在位后期,因为消灭异姓王和抗击匈奴等战事,田租有所加征。刘盈即位后,下诏减少田租,恢复十五税一。这种举措减轻了农民一些负担,有助于休养生息。前191年1月,为劝勉农桑,刘盈下诏在各地选拔孝弟力田的贤者,免除其徭役负担。又在前191年4月1日趁着加冠之时,减免刑罚,下诏省去妨害吏民的法令,以减少繁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前194年2月,开始修筑长安城。前192年春天,征发长安六百里之内的男女民工十四万六千人筑长安城,修筑了三十天。7月,又调发诸侯王、列侯的家人奴隶二万人到长安筑城。前190年2月,再次调发长安六百里之内的男女十四万五千人修筑长安城三十天。9月,长安城最后竣工。赏赐民爵,每户一级。前189年7月,起长安西市,修敖仓。11月修成,诸侯都来京聚会,入朝祝贺。

为了使人口迅速繁殖,刘盈在前189年12月23日借兄长齐悼惠王刘肥去世的时机,下诏规定女子年龄在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不出嫁的,罚款五算。据东汉时期的应劭解释,汉代凡十五以上的成年人均需交人口税,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为一算,称为“算赋”。刘盈这一时规定,实际就是强制妇女到了十五岁便要结婚生息。这对于繁衍人口和恢复、发展经济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汉初,国家贫困,经济萧条,为了巩固雏鹰般的汉朝,刘邦采取了减轻钱重,以便利流通,求得商业发展的政策,结果反而造成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局面。全国统一后,刘邦对商贾采取了一定的抑制政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刘盈在位时,为繁荣工商业,便下令进一步放宽对商贾的限制,“复弛商贾之律”。除了不准做官、商贾的人口税比平民重一倍外,其他多予废除。这对于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对商品经济的活跃,起了很大作用。


SeaArm


刘季在上台后,举起了屠龙刀,刀光过处,一颗颗人头落地,异姓王,基本上清洗干净。刘季这样做的目的,一,刘盈不类我,如意类我,又未通过,所以,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些难题,通通给做了。二,从刘盈保护刘如意来看,刘盈是个心理正常的,有温度的人。三,无为而治,其实就是一个休整期,大清洗后也需要安宁。四,吕后的强悍,只在宫内,无为的背后,有朝臣与后党在另一方面的妥协。

从个体而言,刘盈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兄长,但,他并不会玩政治。如果不是吕后时代,会是一个合格的,守成的君主。


穿越中的书生


汉惠帝刘盈,继位后,最初朝政实际上是把握在吕后与萧何手中。后来萧何死后,曹参为相国,刘盈和曹参谈论政事,曹参给出的意见就是萧规曹随。说白了就是现在汉朝初立,需要休养生息。刘邦和萧何制定的一系列国策很符合现状不需要什么改变,保持下去就行。所以刘盈也深以为然。这个做法在当时来说还是很正确的。刘盈继位后汉朝的高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事实上真正让刘盈无为或者说心死放弃有为的是他的那位专权狠毒的生母——吕后。吕后一直嫉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并且屡次设计加害。刘盈可以肯定是一个心慈重情的皇帝。他把赵王接进皇宫,日夜守着就是为了保护这个兄弟,可惜还是一个疏忽让吕后得逞。后来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专门让刘盈前来观看。接二连三的刺激让刘盈倍受打击,估计刘盈也是看透了自己母亲的狠毒,心里或许也怕自己有一天惹得吕后不爽会被加害,所以在大病一场后,再也不问政事,每天借酒消愁。

刘盈谥号为惠也正是说明了他是一个仁慈之人。


芹菜刺身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刘盈为什么要选择“无为而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他的母亲。他的生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吕雉,人称上下五千年最残暴的女人之一。说她残暴是指她在帮助刘邦铲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时,异常的奸诈、狠毒;另外就是毒死赵王刘如意。刘如意是刘邦与至爱戚夫人所生。骇人听闻的“人彘”就是吕雉在残害戚夫人时发明的酷刑。据传吕雉又故意让刘盈看到了被折磨成“人彘”的戚夫人后吓得一病不起的,以至于年仅二十三岁就去世了。 十六岁登基的刘盈,生性仁弱良善、与世无争,也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而母亲吕后则是治国理政的高手。她能利用像萧何、曹参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来帮助处理朝政,所以当时西汉的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社会秩序,井井有条…有这样的母亲把持朝政,他正好落个悠闲自在,何乐不为。另据史料记载,一次刘邦吃了败仗,落荒而逃,为了使马车跑得更快一些,几次三番欲把刘盈和姐姐鲁元公主扔下车,多亏老臣舍命相救才保住性命,由此可见,帝王家的冷酷真的令人不寒而栗。这也是刘盈选择“无为而治”主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汉惠帝二年,刘盈听闻宰相曹参,常常带领大伙喝酒怠工,甚为不满,一天问其缘故,曹参跪曰:“请陛下好好想一想,您跟先帝比谁更贤明英武呢?”刘盈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那么陛下看我的德才和萧相国相比谁更强呢?”惠帝笑说“我看你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的非常正确,即然您的贤能不及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他们统一后制定的法令法规又相当完备,如今并不需要去改变什么,又何必自找麻烦呢…”惠帝听了曹参解释,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的“无为而治”就一直延续到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