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的“无为而治”是消极还是积极?为什么不是非要“无为而治”呢?

老孙遁世无闷


导语:几千年后的今天,当年的李耳或许没有想到,他的《道德经》会被后人如此的推崇,尊称“万经之王”。自汉朝后,封建统治者对老子开始推崇有加。唐朝时,这种推崇达到了顶峰。唐玄宗不但称老子为先祖,还将《道德经》列在六经之上。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为御注《道德经》立碑,碑名全称为“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该碑七十年代出土后仍在。《道德经》可助处世,亦可修身,读懂经书,明了天下。《道德经》到底厉害在哪里?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如何诠释?今天我们来详细解读:

一、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字聃,本名李耳。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和学说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王室的图书馆长,负责管理图书。看到周王室越来越腐败,老子准备出函谷关云游四方。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的学识,留老子在关内住下,迟迟不肯放老子出关。几天后,老子要离去,尹喜非常不舍,让老子留下一部著作再走。老子走前交给尹喜一部五千字的著作,便是传世至今《道德经》。

《道德经》共计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上篇1-37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38-81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世人传诵,老子也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孔子和老子同为春秋时期人,孔子做学问遇到困难时,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并对老子的思想大加赞赏,可见民间所传“老子天下第一”之称并非虚名。自汉朝起,各代皇帝对老子十分推崇:汉桓帝时,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唐玄宗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老子,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

孔子对老子评价非常高,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二、《道德经》的理念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核心价值观。自然和无为是一切价值观的根本和核心。我们学习《道德经》一是明确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认识自然的规律;二是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三通过学习,指导自己更好的为人处事。

1、认识自然的规律,明确价值观

自然皆有规律,天地万物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轨迹。《道德经》对自然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启示我们找到认识的方法。《道德经》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起始,和是中轴,道是核心。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是自然的规律,遵循自然规律,便遵循了道。和为贵, 和为美,万物都在行动,和而不同,又相辅相成。我们学习道,认识道,理解道,就是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明确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了解到事物的运行轨迹,便知道了万物的构成和起始,也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

2、提高思想,认识自己

《道德经》中的思想精髓太多,需仔细品读,从而提高思想,认识自己。

《道德经》第九章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所谓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

《道德经三十三章》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个人最喜欢的名句,很受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老子认为个人如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那便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积极的,是对后人有启发的。

3、处世之道

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处世要像水一样,不争,自在,便不会有困惑。

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欲望太多,便不会知足。懂得知足,便可常乐。懂得知足,便会从容处世。

《道德经》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他有三宝: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为天下先。慈爱来自内心,简朴体现行为,不敢先乃自知,明白了这三点,我们处世时会认真的查看自己的言行,不断自省。

三、无为而治的解释和意义

1、无为而治的解释

《道德经三章》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所以圣人治理政事,会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其温饱,削弱其争夺名利之心,强健其筋骨体魄,使百姓无奸巧之心,无非分之想,内心纯净淡薄,使那些争夺名利的智巧之人不敢为非作歹。所以圣人治世,按照“无为”的原则来做事,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2、无为而治是积极的。

无为而治是积极的,如果能达到无为而治的状态,百姓定会安居乐业,国家一定是太平盛世。无为而治是最理想的状态,人民的欲望淡化,人民的心态平和,人民的体魄强健,国家自然富强。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治理国家、管理百姓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比儒家过于强调人的理念,道家进行了更好的补充,以柔弱缓和了刚强,以淡泊化解了名利,以旷达弥补了拘谨。

3、对无为而治的误解

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无为而治是消极的,是不存在的,是老子的过于理想化。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对无为而治的误解。试问,任何观点只要推出,都会达成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观点都需要人们的理解、认知和执行。对于无为而治,理解的人自然会深受其益,学以致用。那些误解的人以片面之词来辩解,只能证明其对经典的理解过于狭隘了。

四、结语

怀着对老子的崇敬,对《道德经》的感激,总结无为而治精神,献拙作一首,与大家共勉:


道教始祖,名曰老子,单字聃名李耳,传大道。

春秋末期,生于楚国,主张无为而治,亦为道。

道为何物?各有理解。道常无名,无为自化,不可感知,听之不闻,扶之不得,道即是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有四大:天、地、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为道。

最爱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读罢感同深受,勤而学之,当用其之精要。

柔弱胜刚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柔弱为道。

无为而不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先,无为是道。

大爱老子,道德经书,万经之王。最爱李耳,上善若水,甚是可靠。

道德经书,经年阅读,常读常新。如有兴趣,欢迎关注,一起论道!


大志读书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政治观点,它来自于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无不为是德,无为是因,无不为是果,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不为就是顺应规律后的结果。

无为而治是老子针对儒、墨、法三家的积极有为而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一切有为的政治都不符合自然,都违反人的天性,都与道相违。比如:一个农民能够顺应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就叫做无为,如果他拔苗助长就叫有为,无为的结果是丰收,有为的结果是颗粒无收。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是指一种政治艺术,无为就是顺应人的天性,老子认为人有追求自由和摆脱奴役的天性,所以老子反对一切奴役、管教,强迫和战争行为,因为这一切都是在剥夺人的自由和生存的权利,它显然与人性相反,是不可能持久的。

无为而治的本质是顺应人的天性,而后换来天下太平,一切违反人性的作法都不可取,因为儒家要用仁义道德来约束人的自由,并且一定要用说教来教化人心,法家则是要用暴力和严刑峻法来强迫民众,用功名利禄来驱使民众,在老子看来他们所做一切,只能让世界越来越乱。


沉醉的文人


我是颜小二述哲文,我来回答。

就个人对道家的研究来看,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有消极外衣,积极内在的理论。

至于为何要“无为而治”?原因并不难分析,老子之“无为”针对的是利己之欲过剩的“有为”,太过利己的人去“治国”,大抵会造成历史上商纣王那般的结果。

一个君主,或者说一个为上者之大忌,便是自私自利而又刚愎自用。所谓的“无为而治”,其要为上者压抑的,便是个人私欲,这种个人私欲包括生理上过多的物欲需求,和心理上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样说,想必应该好理解一些。

1、老子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也叫《道德经》,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经典作品,老子以“道”的角度,来看待世间万物,继而发出了许多呼吁,其中一条呼吁,便是叫为上者注意做到“无为而治”。

关于“无为而治”,《老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议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句话中的“我”,实则象征着道家的理想人格,姑且可以说圣人,而圣人,则是理想的治国者。

下面我们来分别探析一下,为什么“我”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生活和美?

(1)为何“我”无为,民就能“自化”?

理解“我无为而民自化”,建议反过来理解。百姓可以自我化育的时候,说明百姓的道德水平都比较高了,这必定是太平盛世。

而在太平盛世里面,百姓都自我化育了,还用得着为上者去教化百姓吗?同时,一个能够统领“素质高到可以自我化育之百姓”的君主,自然也拥有极高的素养,是犹如圣人一般的存在,自然是“无为”的。

(2)为何我“好静”或者“无欲”,民就能“自正”或者“淳朴”?

要理解“我好静,而民自正”与“我无欲,而民自朴”,举个例子就比较简单了。比如,为上者内心安静,不贵难得之物,不以黄金之稀少而珍贵它,将黄金看做和路边的石头一样的存在,这个时候,举国上下皆是如此,那么哪里还会有小偷去偷和石头无异的黄金呢?

所以,为上者内心安静,民心自然匡正,为上者不贪慕虚荣,不贵难得之货,为下者继而也能保持淳朴,将“黄金”当做“石头”。

(3)为何我“无事”,民就能“自富”?

为上者不下达各种政令,则说明没有下达政令的必要。什么时候没有下达政令的必要,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为上者有高尚的品行,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干扰百姓生活;第二,天下太平。

于是,具备了如上两个条件,为上者自然“无事”,而为下之民,在高尚的君主领导下生活在太平盛世中,自然也会变得富足。

通过上述分析,想必大家大抵能够体会“无为而治”的逻辑合理性了吧。老子以圣人治国,圣人不会有利己排他的私欲,继而不会有“不合理”的徭役赋税。为上者不在奢靡生活上的起“带头作用”,而且还带着全国百姓淳朴,百姓能有不安居乐业吗?

2、“无为而治”思想的现实关照,以及“无为而治”的合理性

老子这一思想看起来虽然有些趋于理想化,但是也有其现实关照。比如,在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中强调的为上者之“无欲”等等。

但是,要运用一个思想,绝对不能脱离该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来生搬硬套,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而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每个时代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即便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也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

但是,经典的学说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对于现实的关照,可以超越时空。

老子“无为而治”这一思想,思想内核比较庞大,虽庞大,也是可以总结几条对于现实生活十分有指导意义的处世之道。

比如,“无为而治”里面透露出一种“知止”的智慧。这种“知止”,是让人们懂得维系“平衡”。如果从为上者治国的角度来看,则是告诫为上者,下达政令也好,对于自身欲望的态度也罢等等,都要懂得“度”,都要“知止”。

过度,实则便是对于个人之欲的过度发展,这样,不仅对于个人的身心和谐有害,如果欲望过度发展的人成为领导者,自然也会危害到整个团队。

再比如,为上者的“无所事事”,实则是彰显了为下者的井然有序。而“无为而治”这个理论里面,有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这种“逆向思维”,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活用“逆向思维”,继而透过现象,接近“本质”。

3、总结

道家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表现上看上去是为上者“无所事事”,实则是老子借着为上者之“无所事事”,来体现百姓之“安居乐业”。百姓都生活得井然有序了,为上者自然就没啥可干的了。老子之“无为而治”是有其逻辑合理性的。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无为而治”看似消极,实则积极。

另外,“无为而治”对于一个为上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智慧,

他告诫为上者制衡自身的欲望,避免因为私欲而扰乱了团队发展的合理秩序,以至于给整个“团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当然,“无为而治”对于人之现实生活的关照肯定不止这些,其中的处世智慧,还需要各位自己在生活中体悟。



颜小二述哲文


我认为“无为而治”是一种积极的治国理念。为什么呢?

第一,无为而治,绝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第二,无为而治是一种治理理念,是给统治者提出的要求,而不是鼓励老百姓“无为”。

以上提出的两点,也是后世对“无为而治”思想产生的两大误区。理解了这两点,消除误区,也就不会认为“无为而治”是消极的了。

“无为”不是不做事

这里的“为”,应当理解为“干预、干涉、控制”。这里的“无”,也并非完全不要,而应该理解为“减少、降低、有节制的”

整合起来看,无为,就是减少控制和干预,进行有节制的管理。

这个道理,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教育为例。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正是提倡无为,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思维,大人只要进行有限度的管理就可以了。倘若对孩子控制太严,则弊大于利。

以经济为例。健康的经济模式,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以行政管理为辅。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早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倘若控制得太严,则市场没有活力,缺乏竞争,就会成为一潭死水。

可见,无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一个金道理。

“无为”是治理理念,而不是生活态度

常常有好吃懒做、不劳而获者,以“无为而治”作为挡箭牌。实际上他们跟“无为而治”没有一点关系。

先秦诸子百家提出的各种思想,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治国。所以才说是无为而“治”,核心在“治”。

这种无为,是针对法家的严刑峻法,以及儒家的繁文缛节,而提出的。老子认为,这些都是在折腾老百姓,是强行改变人的天性、限制人的自由,非常不好。

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是经历过时间检验而逐渐形成的,不去过多干涉,则人民自然可以安居乐业。

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思想的奇妙,就在于它没有绝对。有阴就有阳,有善就有恶,有福就有祸。事物存在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无为而治的思想,当然也包含着两个方面。有“无为”,就有“无不为”。要正确认识无为而治,就必须完整地看到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管是“无为”还是“无不为”,前提都是要遵循客观规律。

无为,就是要顺应规律,不人为地去强求和改变;无不为,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那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

这样理解,是不是很像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没错,这就是古老的辩证法,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这种思想,放在今天,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一个部门、一个企业,都是适用的。

作为领导者,更是要懂得无为而治。把握大的方向,顺应客观规律,而不要过多地干涉底层员工。这样一个组织就能健康发展。

综上,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不但不是消极的,而且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积极思想,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黑色大炮


“无为而治”是非常积极的道家理念。

道家讲求“道法自然”,就是一切要顺应客观规律,顺应大道,顺应趋势,如果逆势而动,必然得不偿失。

“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就能天下大治,而是说不要过多的去干预人民大众自发的生产生活,要充分发挥和相信民众的创造力,使社会自然而然的步入正轨,即“无为而无不为”。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大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比如汉初的“文景之治”。

春秋五霸相争、战国七雄相斗,始皇横扫六合,楚汉争霸连年,不断的战争已使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汉高祖死后又发生了“诸吕之乱”,社会民不聊生。产灭诸吕后汉文帝刘恒继位,他和后世的汉景帝刘启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遏制贵族奢靡,节制国家开支,重视农业,推崇“以德化民”,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形成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无为而治”的理念不但可以用于政治上,还可以用于生活中,比如教育。梁启超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家庭教育就秉承了“无为而治”的理念。梁启超的基本思路是:遇到失败或挫折首先要平静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作是磨炼自己的好机会,妥善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克服困难中更上一层楼。

本来,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思庄尝试之后,自觉兴趣不大,他便又忙写信道:“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一定听爹爹的话。”

梁思庄在刚到加拿大时,一次考试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丧。梁启超得知后,立刻写信说:“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后来,思庄经过努力,成绩一跃成为班上前几名。梁启超高兴之余,特意写信嘱咐:“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着急……你们弟兄姐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功课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在这种宽松的教育环境下,梁启超的9个子女都成为了国家栋梁: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令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然,天下如此之大,还有很多其他的治国治家理念,而如题所说,“非要无为而治”又变得刻意了。一切顺应规律发展才是大道。


鼠眼观世界


您好!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消极思想,“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道德经》最后一章写的很清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老子的思想是要为,而不是不为。

无为是“中庸”的一种高超艺术发挥,即外柔内刚的实际运用手法。是不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见,不以自已过度的私欲和利益为目的,用客观规律去为之。无的是自我,为的是大家,最终大家反过来成就自己而实现"有为",(见《道德经》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无为是手段,有为才是目标。因为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往复的(见《道德经》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播下了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果实!也就是舍与得的循环,即佛教讲的“轮回”。

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目的;以柔弱的姿态实现真正的刚强。老子的哲学观整体上是一种辩证法思维:诸如长短、 高下、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祸福、刚柔、 等看似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其实都是相对的而言的,可以相互转化也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前后相随等等。看似无为、柔弱,实际可能是真正的有为、刚强;而看似有为、刚强其实际可能非常脆弱!


缠中说浪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我们先来肯定一点,就是《道德经》之中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思想,反而是一种积极。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的鼻祖,也是道家思想的发源地,其中的智慧核心就是无为而治。

所谓“无为”,就是不以自己主观妄为,一切顺应自然。

《道德经》中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不能凭着主观意愿实为而改变,凭主观意愿施为,必定会失败。

这一句话论述的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也是顺应自然的意义,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方式,不能人为的强加干涉,不管是我们对待世间万物的敬畏心,还是在与人处事之中尊重任何个人的意愿,都不能进行人为的干涉,如果强加干涉就是违背大道,会受到道的惩罚,注定要遭受失败,任何事物都是这样。

那么不以主观意识妄为,就是消极的应对吗?

并不是如此,无为而治的顺应自然,是顺应客观之后的积极应对,认知世间万物的规律之后,顺应而为之,以符合自然的睿智,来处理和对待万事,这反而是另外一种积极。

雷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一句话体现了顺应自然对于人生的作用,站在风口上,趁着风口才能够做成一番事业,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都需要适应大的局势而为之,才能够在一件事情上有好的结果,否则自己的努力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更糟糕。

就好像一个人逆风前行一样,他不但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会因为顶风而行,让自己感觉到痛苦,而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找准适合自己的风口,顺着风口前行,反而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这就是顺应的力量和智慧,可以说顺应是另一种状态的积极。

最后大家要明白的一点就是:人生的好与坏,并不会依靠自己的主观思想进行,我们认为的积极或者好,未必能够成就好的结果。

而且对于人生来说:最大的愚昧,就是自己主观对于世界的认知。

自以为是的聪明,自以为自己能够控制和左右这个世界,但这却是让自己人生糟糕的根源。

刚好,我最近正在写一份专栏,叫【天道谋略,修心的艺术】,就是从抛开主观妄为的角度阐述智慧,遵循天道规律。

所以我们换一种思路,以大智若愚的睿智态度去处理人生,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国学书舍


看了已有的回答,愚者也来表述自己对“无为而治”的理解。谈这个话题前,先扯淡个无关话题。在电器设备中,有种设备叫电容器,其用途是对感性电器负载进行无功补偿,具体可以网搜,这里就不多述。于这种设备有三个概念,即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无功功率,并不是没有做功,也不是无效之功,而是由电器设备的感性这种特有属性决定的。比如,家里常用的电风扇,若没有相应规格的电容,电风扇是转不了的,即便可以转动,也是很慢,时间也不能长。电风扇能转是根据感应电动势原理电生磁,磁生力而产生的,若没有电容装置,电机的力矩就不够。

“治”是以结果为治,“无为”对其过程本身负责,不对结果。这与电容不对风扇是否转动负责,而对感应磁场负责,其逻辑有共通处。

有为与无为都能产生治的结果,也就都有与“治”关系,有为是直接关系,无为并不是直接关系,而是“玄”关系。对于这个“玄”的解释,《道德经》有所注,估计很多人是一头雾水。愚者就借上叙“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来说说。这仨者之间是“勾三股四玄五的三角形”关系,也就是“勾股定理”。若把直接关系比平面关系(直接是点对点,两个点决定一个平面),则三角形就有仨个平面,把这仨“平面”和在一起,“玄”关系是一种方法。小窃对“玄”之理解,就是把不同维度认知合于同一维度的认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就是“降维打击”。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再回到“无为而治”这个话题:

其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把这一句与“无为而治”联系起来,劣者认为有这样一种逻辑,或许是瞎扯、歪歪。治因有为而果,有为是无为的呈现,因为“有生于无”,无是初生,“无为”就是找“初心”。其初有二,一则内在之初心;一则万物同源,这需要面向“虚无”,方有可能。这套认知,只在“有为”层面是玩不出来的,只有借“有为”面向无尽,方能达。所谓面向虚无,就是说,通过寻找与已有事物的无关链接,来扩大该事物的有用范围。


战略扒井虾


老子的“无为而治”历来都有饱学之士做过具体的阐发: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它,小到居家执事,大到治国安邦,都很适用。

如西汉时期,就有“萧规曹随”的说法,汉初三杰之一的宰相萧何创立了当时的规章制度,在其死后,曹参接着做了宰相,仍然照着萧何制定的制度行事,不作任何改变。每日都是饮酒作乐,不怎么具体管理政务,一天两天尚可,时间长了有些下属就看不下去了,纷纷去劝说,但是去一次曹参就拉着别人喝一次,而且不醉不放还,慢慢的,后来别人也就不去了,只到有一天他的儿子实在忍不住了,劝说了几句,不料曹参二话没说上去就打……

后来汉惠帝知道了此事非常生气,在朝堂上当面斥责曹参。曹参却说:“斗胆问陛下,陛下的文韬武略比得上汉高祖吗?”惠帝答:“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曹参接着又问:“陛下你看我与萧何相比较哪一个能力更强?”惠帝说:“在我看来,你好像有点不如萧何。”曹参笑着说:“陛下所言极是,当年高祖与萧丞相平天下时制定的律法已经很完善了,而且行之有效,现在的陛下只需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我们这般朝臣安守职位,遵循原来的制度不改变,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是很好吗?”惠帝及满朝文武听罢均心悦诚服,不再言语了。

“无为而治”却并非绝对的放任不管,任凭事态往坏处发展!


楚襄蛮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精髓,“无为”是道的体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

”用三十根辐条造一个车轮,当中空(无)的地方,才有车子的作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窗户建造房屋,当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的器具,用的是空间。

“辐”就是支撑车轮的车条,车轮当中有一个孔,圆孔是空的,才能通过车轴,有车轴才能转动,起到车子的作用。碗、碟等器皿要有空的地方,才能装东西。房屋的作用在空间。这是说:“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而有其重要作用。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当中好象一个大的风箱(橐龠),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这也说明“无”的作用,所有“无为,无不为”的“无”,都要从这一角度来理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永久存在(常)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能照字面直译作“没有作为”,或误解为“无所谓”。 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

人们对待自然(客观现实),以至处理政治,必须依照自然发展规律(道)办事,而不加以任何人为的措施。这颇有“客观存在,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意味。“为”是指“人为”的事,“无为”不是一动也不动,什么也不干,而是不作违反自然的事。

老子还体会到:天地万物,包括人民生活在内,有其自然发展规律,而不能加以任何人为的限制。可是当时的统治者都不是这样想,他们以天下为己有,以人民为砧上肉,予取予携,作威作福,这是违反自然的。

因此,“无为”不是消极的,而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老子以“无为”对一切违反自然的事儿作斗争。 老子提出“无为”,用意在推翻当时的政治制度。但他不便明言,只用“无为”二字,以至引起了无数的猜测,就字面上作了各种不同的解说。

  “无不为”在“无为”的条件下,没有什么不可为的事,一切都会自然进化。老子看到一切客观事物如:日月四时自然运行,草木鸟兽自然生长,红花绿叶不需要加以人为的渲染,鸟飞兽走各具本领,不待人教。

俗语说:“天上一只鸟,地下一条虫,”一切都不需要加以人为的措施,有其自然的安排。所以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侯王们如果能够遵守它(道),万物都会自然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变异(欲),就本着客观规律(无名之朴?道的本质),去克服它。 道本身是没有变异的,没有变异就可以安定(静)下来。

那么,天下就太平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