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不是趙匡胤導致了宋朝國富軍不強的局面?

開大火車


最討厭這種觀點,純粹自己無能誣祖宗!

如果說是趙匡胤導致宋朝國富軍不強,那要是沒趙匡胤,宋朝還能統一全世界?!


滻灞書房


我是北派說書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當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建立了宋朝,接著趙匡胤便是南征北戰,稱帝之後便是打算繼續北伐,結果呢,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我們不管趙匡胤到底是怎麼死的,但是我們卻能夠看出來,當年趙匡胤誓要奪取燕雲十六州是有原因的,畢竟歷代王朝,只要佔據燕雲十六州的話,便是死死的把握住了北境的關隘,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下就很困難,可偏偏剛打下幾個州,趙匡胤便死了。

燕雲十六州是個好地方,只要佔據這裡,相互間連成片,可拒強敵,向南可直衝中原腹地,向北可攻遊牧民族,可惜這一塊地方,卻讓契丹人給搶了,直接將北宋勢力範圍攆到了黃河以南。

至於趙匡胤,則是生怕自己的江山怕被別人奪了,弄了個重武輕文,導致了朝廷當中,多數文官集團的肆無忌憚,他們做惡,軍隊買單。

再次就是地理位置導致了宋朝一直處於戰略守勢的狀態,沒有良好的馬場,地處平原地區,北方唯有黃河這一道天塹。

要說是趙匡胤導致了整個宋朝軟弱,那你就想多了。


北派說書人


很多人都把宋朝軍弱的責任歸咎於宋太祖的“以文治國”國策,我覺得這需要客觀辯證的來看。


第一,北宋為什麼要以文治國?

眾所周知,晚唐之所以不振,很大程度上在於地方上尾大不掉的藩鎮割據,在唐朝滅亡之後,五代十國非但沒能重塑一個穩定繁榮的大一統國家,反而進入了一個軍閥混戰禮崩樂壞的時代。究其原因,就在於地方勢力太過於強大,不僅阻礙了國家統一的進程,反而還常常禍起蕭牆內亂不止,成為了當時急需解決的時代難題。

宋太祖有一統天下之才,先後南征北戰基本上統一了漢地,重建了大一統集權統治模式的帝國,但是在這個看似龐大,但內部鬆散的帝國內依然有禍起蕭牆的隱患,於是將地方節度使權力的收回就成為了中央需要考量的問題,所以若想帝國江山穩固,杯酒釋兵權後的“以文治國”或許是目前能想到的最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


第二,以文治國真的會影響到軍事嗎?

根據後世的歷史經驗來看,以文治國將文治立為首位,或許武治會受到影響,但是影響是不大的,像明清兩朝依然是文治為主,但並沒有掩蓋住它們在武略上面的榮耀,依然能夠開疆拓土令四海賓服。同樣,在北宋初期文治開啟之時,宋朝的軍事實力依然是強盛的,作為靠武力打天下的趙匡胤,不可能不知道軍事的重要性,對軍隊也留足了彈性空間。

至於宋中後期屢戰屢敗,一方面,因為宋朝的統治者貪圖安逸,能力且不及前人,玩不轉太祖設計的制度,反而信奉“以文治國”的教條主義,再加上宋軍將士久疏戰陣武備廢弛,文官貪腐蔚然成風,安能不敗乎。另一方面,北方外族強大勢力的崛起,從昔日的部落聯盟走向了聯合國家模式,先有遼國後有金,金之後又是元,而這些外族在此時具備了問鼎中原的野心和實力。
總的來說,宋朝軍事不振不應把責任全推到宋太祖身上,宋太祖的“以文治國”的實質是唐宋經濟大變革時代和消除地方勢力坐大共同作用下的歷史結果,這時候的宋朝在經濟、政治體制機制方面也趨於完善,形成了以商品經濟為物質支撐,科舉制為依託的新型社會結構,經濟大發展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了開放的宋朝。


納蘭談史


宋太祖趙匡胤導致了宋朝富而不強?!我分幾部分來說一下我的觀點。

第一點,亂世風雲撥迷霧。



在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混亂的時代“五代十國”,那時候戰局混亂、民不聊生。在這個風雲莫測,草根上位的時代後期,出現了一個影響趙匡胤一生的人物,“雕青天子”郭威。


郭威何許人也?冷不丁一提,大家可能不知道,但說到“黃袍加身”大家肯定如雷貫耳。沒錯,“黃袍加身”乃是郭威首創,趙匡胤就是學的他,他可以說是趙匡胤的“師父”了。郭威是市井草根出身,靠著一身本事混到了後漢掌握兵權的大將軍,後來後漢皇帝覺得他權利太大,想要奪回兵權之時,毅然發動政變“黃袍加身”,排除阻礙、上位登基,建立了五代最後一個朝代周朝,史稱後周。

而這時的趙匡胤正在給郭威當小弟,郭威這一手“黃袍加身”當真是讓趙匡胤吃了一驚,嗯?!原來還有這種操作。全程參與和目睹了“師父”的上位史,老趙似乎發現了新大陸,這對他以後的政治軍事生涯有很大的啟發。

第二點,一朝兵變披黃袍。


後周可能註定是一個短命的朝代,短短十年就經歷了三代皇帝。到了第三代皇帝,年僅七歲的周恭帝上位之時。而這時的趙匡胤,已經靠著自己的才能逐漸掌握兵權、積聚了自己的實力。 胸懷大志的趙匡胤正在等待一個時機,可以結束紛爭、建功立業的時機。


如此,這個機會來了。公元960年,大年初一,為應對“遼國和北漢要攻打周國的傳聞”,朝廷急命趙匡胤帶兵前往邊境,趙匡胤在帶兵行軍至途中,在手下將士的擁護下,發動了那場歷史上著名的“陳橋驛兵變”。進而也學著他“師父”郭威,照樣來了一手“黃袍加身”,並順利返回京師登上皇位,結束了混亂的“五代十國”,建立了歷史上又一個,某種程度上大一統的政權宋朝!

第三點,把酒慶功釋兵權。


那麼建立宋朝之後,局勢穩定之後,擺在趙匡胤面前的一個問題是什麼?

沒錯,還是“黃袍加身”,這是老趙心裡的疙瘩。 老趙想了,我“師父”郭威“黃袍加身”當了皇帝,我也是如此,雖然我相信我這幫兄弟,可……萬一我那些手下的手下再給我那些手下披上黃袍(有點亂,請自行理清,冷漠臉),後果不堪設想啊。可是我又不想效仿前人,隨便找理由殺了我那些過命的弟兄,唉……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方法?思來想去,老趙下定決心,不如請這幫老弟兄喝酒吧,酒桌上好說話啊。這不,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老趙把憋在心裡的苦衷委婉的告訴了眾弟兄。眾弟兄也是明白人,紛紛表態不敢造反。最終,老趙許給了眾兄弟榮華富貴,並在這“愉快”的氛圍裡解除了手下的兵權,嗯,咳咳,至少我們老趙是愉快的。

第四點,發展經濟強皇權。


為了發展經濟民生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建立很多新的有效制度。

其一、權利互相制約的制度。樞密院和三衙兩個部門分別掌管軍權和軍令,互相牽制制約,這樣就不會讓其中一方做大。

其二,兵力互相制約的政策。全國兵力分給中央和地方一人一半,而地方兵力又分散到各地,這樣地方想造反就很困難,中央軍想造反又有地方軍鉗制,有效預防了內部作亂。

其三,官兵定期換防的制度。全國官兵定期換防,防止在一個地方紮根,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圈子”,防止“做大做強”。

其四,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為了發展經濟、鼓勵農業生產,趙匡胤減少了賦稅,並調取人才專門治理了經常氾濫的黃河,為百姓搞發展搞農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總結:在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來加強中央集權和發展經濟,更是把兵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國家穩定了,百姓安穩了,國家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而相對應的軍事實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也導致周邊的幾個國家,對這個戰鬥力較弱但又肥的流油的獵物虎視眈眈。


歷史趣訪談


很明確的說,不是趙匡胤導致宋朝國富軍不強的局面的,是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乾的好事兒![酷拽][酷拽][酷拽]

在趙匡胤時代,宋兵吊打各路軍隊,統一了中原,面對遼朝軍隊,也是怎麼打怎麼贏。可惜,燭影斧聲之後,趙匡胤死了,趙光義來了。趙光義一通操作猛如虎,結果被遼朝打的大敗,自己還差點被俘虜,靖康之變就差一丟丟提前100多年實現。在此打擊之下,趙光義開始變慫,兵慫慫一個,將熊熊一窩,宋兵差不多算是廢了![打臉][打臉][打臉][打臉][打臉][打臉]



程小滿的文史日記


也不能這麼說。宋朝所謂的軍力不強,一個是因為沒有幽雲十六州之地,無法形成強有力的北方防禦體系,這個是宋朝建立之初就不得不面對的先天缺陷。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唐末以及五代,藩鎮作亂成了家常便飯,宋太祖不得不防,不得不重文輕武,根本沒得選。

沒有幽雲十六州,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是致命的,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外敵鋒芒之下,無險可守,這筆賬,還得算在石敬瑭頭上。北宋對幽雲之地一直是耿耿於懷,宋太宗時期,還發動了收回幽雲十六州的軍事行動,只可惜,失敗了。但是,終北宋一朝,對於幽雲十六州,一直念念不忘,甚至無腦到了跟女真人合擊遼國以奪回幽雲十六州的地步。

而重文輕武這個事,熟悉唐史和五代十國史的童鞋,就知道“輕武”是多有必要。那時候,軍隊已經到了“軍旅之士各知其將,而不識天子之惠”的地步,藩鎮作亂不可制,武人篡國輪番上演,就連宋太祖自己,也屬於武人篡國類型,他太明白武人作亂的危害了,所以立國以後,就積極尋求弱武之策,逐步打壓武將,以圖根除武人作亂的土壤,實現國家長治久安。而重文呢,也是體現了宋太祖企圖通過吏治、文治手段收拾天下混亂人心的決心。

當然,對武人的壓制措施,隨著北宋後繼者的逐步加強和深化,還是帶來了副作用:武將素質極速下滑,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非正常軍隊狀態,也極大的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讓秦漢以來的尚武風氣從此沒落。

宋太祖是經歷過五代混亂局面的人,當初的重文輕武之策,也是防止武人作亂重演的最好辦法,是根據時下局勢的“對症下藥”,但是,隨著歷史發展,這一政策被不斷的深化和加強,逐步脫離了後續的歷史環境,成了僵化死板的鐐銬,拖累了北宋的國防軍事。再者,大宋在宋遼金時代這麼衰,也有子孫後代不爭氣的原因啊,尤其是是像宋徽宗這樣的敗家子,還有,宋處在遊牧民族大爆發的年代,對手一個比一個猛,也是夠倒黴的了,能抗到崖山之後,已經相當不錯了。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宋朝國富軍不強的局面是趙匡胤、趙光義和宋真宗趙恆三個人共同導致的。


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禮樂崩壞,軍閥年年混戰,老百姓苦不堪言。並且當時也沒有皇權天授的概念,一個皇帝能不能坐穩天下,全看他有沒有掌握軍權,如果有,皇帝才能坐穩繼位。反之,即便當了皇帝,也坐不長久,很容易就會被人趕下臺。

比如後晉、後漢,皇帝就形同虛設,節度使不想買賬(賣國賊石敬塘就是被節度使活活氣死的),皇帝根本拿這些人沒辦法。如果皇帝把節度使逼急了,搞得造反了,節度使還能把皇位給篡了。



像這樣的時代,老百姓會留戀嗎?皇帝睡覺能睡得安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到了五代後期,周世宗柴榮(也叫郭榮)繼位後,他就力圖改變這種現狀。

那他是怎麼改變的呢?辦法很簡單,就是下旨聲明,清退掉中央禁軍不能打的人,從地方上選拔能打的到中央,組成精銳之師。即收地方精銳,實行強幹弱枝。

這個政策是不是很眼熟?是的,趙匡胤後來實行的禁軍、廂軍之制,強幹弱枝,守內虛外就是從柴榮這裡學來的。(很多人說這是趙匡胤想出來的,其實不是)

柴榮的強幹弱枝政策實行幾年後,地方節度使被大大削弱,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到了他病死時,藩鎮對中央已不夠成威脅。節度使們再想像後漢太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那樣以節將身份入朝篡位,已沒有可能。

不過柴榮雖然把地方節度使防死了,但他英年早逝,沒來得及清洗中央禁軍,導致他死後才數月,掌握禁軍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就造反篡位,黃袍加身,篡奪了後周的基業。


趙匡胤繼位後,出於得朝不正,心裡有鬼的原因,再加上他剛剛造反,有經驗,對如何造反門清的很,所以在平定了昭義節度使李筠,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反叛後(因不滿趙匡胤篡位而起兵造反),他第一時間就用杯酒釋兵權的辦法,逼迫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將領交出了兵權。

由於柴榮活著時就已經削弱了藩鎮,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又剝奪了禁軍將領兵權,所以兵權問題至此基本解決,趙匡胤也不用擔心自己會被篡位了。

這裡有個知識點要注意,歷史上有兩次“杯酒釋兵權”,第一次趙匡胤奪了石守信這類禁軍大佬的兵權,第二次是若干年後,趙匡胤故技重施又奪了藩鎮節度使的兵權。徹底解決了藩鎮問題。另外趙匡胤沒有剝奪邊疆大將的兵權,因為趙匡胤自己就是武將出身,他知道邊將的重要性。

兵權問題解決後,趙匡胤再接再厲,又連續下發了三道聖旨,先後剝奪了藩鎮節度使的司法權、財政權、經濟權。由於之前藩鎮的兵權就已經被削弱了,無力對抗中央,所以這三次收權都很順利,趙匡胤也因而完成了中央集權。


事情發展到這裡,五代十國時期極度重武輕文的現象得到了緩解,文臣地位提高,基本與武將保持一致,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很多人給趙匡胤亂扣帽子,說他導致宋朝重文輕武,文武失衡。其實這很冤枉人。

因為趙匡胤繼位前,國家是重武輕文,有很明顯的軍閥化現象,趙匡胤加強集權,提高文臣地位,這是在拉平文武懸殊,讓重武輕文變成文武並重。按照趙匡胤的意思,他絕對不是要用文人壓武人,打壓尚武精神,而是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換而言之,趙匡胤時期,由於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經常要打仗),武將無論是地位還是話語權,都不算弱,當時還沒有達到重文輕武的程度。

所以真正把重武輕文,文武並重逆轉為重文輕武和“重文防武”的人,不是趙匡胤,而是他的的弟弟趙光義和侄子趙桓。



為啥重文輕武是在宋太宗時期形成的呢?因為趙光義跟他哥一樣,也是得位不太正,心虛的很。並且他還是個文人,不會打仗,不像趙匡胤那樣可以御駕親征。因此他上臺後就只想到了一點,那就是“維穩”。

他為了保住皇位,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防止武將專權上了,其防範武將的力度,比趙匡胤還要強。他的這些做法對軍隊戰鬥力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趙匡胤在位時,手下將領如曹彬、潘美等等,都能征善戰。輪到趙光義在位時,他們就都不行了。或者說被趙光義的兩板斧(將從中御和派駐監軍),折騰得不會打仗,不敢打仗了。

在趙光義的陰影下,這些原本生龍活虎的猛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一次打仗,都必須要用趙光義的作戰計劃,而且不管什麼時候,即便軍情再緊急,也要都向趙光義請示後才能做修改。時間一長,將士們為了不讓皇上覺得他們不忠心,都選擇明哲保身。至於打仗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面對這種武將不賣命,只想著明哲保身,趙光義又是個什麼態度呢?

他的態度非常有意思,他說:“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患不過邊事 ,可預防;唯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

在他眼裡,武將比外患還可怕,為了防範武將造反,他可以無視外患。像他這麼搞,時間一長,武將地位自然就低了。而要防範武將,宋太宗自然而然就要打造出一支規模龐大的文臣隊伍出來。

下表為唐、五代與宋朝歷年科舉取士的人數對比。

從表上可以看出,趙匡胤活著時,一共就錄了188個進士,而到了趙光義時期,居然招錄了1487人。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為了打壓武將,建立文臣隊伍,趙光義可謂是煞費苦心。

到了宋真宗時期,文官隊伍繼續擴大,大量的士人經由科舉選拔成為政府官員,而且經由科舉選拔的官員升遷極快,太宗時期的進士如呂蒙正、張齊賢、蘇易簡、李沆、寇準等都先後就任執政,其中時間最短的,僅僅六年而已。

之後科舉出身,包括進士科和明經、明法等諸科,逐漸成為官僚選拔主流方式,並在宋仁宗年間逐步形成了固定的升遷步驟,有了嚴格的升遷慣例。如此一來,宋朝就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官僚集團,這些人有著堅實的共同利益。他們雖然是由皇權扶持起來的,但到了北宋王朝的後期,皇權也無法完全控制他們了。原因無他,就是國家太大,皇權不下縣,只能由文官集團來管理國家。

至於武將,用後人的話說就是“宋人叱武如叱狗”,完全淪落成了文人的走狗。韓琦誅殺焦用時,跟他同級別的狄青求情道:焦用有軍功好兒。而韓琦卻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

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這就是宋朝文人眼裡的好男兒標準,如此貶武,軍事焉能強盛?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好男不當兵”,說的就是當時軍人和讀書人的社會地位差距。

一個軍人地位極低,待遇極差,除了走投無路的破落漢,沒有人願意去當兵的王朝,軍事能強到哪裡去?


Mer86


北宋軍事不振是有多重因素造成的,這口鍋不能由宋太祖一人背。

一、宋太祖得國的方式對北宋形成重文輕武國策有重要影響

眾所周知,趙匡胤是通過兵變代周自立的,而且唐末以來武將割據自立的屢次上演,這使得即位後趙匡胤不得不想辦法抑制武將的權力。

他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一大批武將實權,大大強化中央集權。

但是宋太祖時期,天下還未平定,他很多時候還是依靠武將的。

二、宋太宗北伐失敗開始“抑武將、興文教”,重文輕武國策完全形成

宋代重文輕武國策完全成型於宋太宗時期。

宋太宗繼位後,滅北漢,出幽雲十六州外天下大定。後來他兩次北伐但是都以失敗告終,使得他開始思考治國方略。

天下基本一統,武將的地位自然下降,而且他的銳意北伐主動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努力失敗,在武功上再無進步空間,他自己開始轉向文治。

古代衡量一個帝王功績的就是文治武功。

在武功上,宋太宗滅北漢是大功一件,想進一步收復北伐卻是失敗,難以寸進。武功上他是無法和兄長趙匡胤平後蜀、滅南唐等相比的。

宋太宗是需要證明自己的,畢竟他的繼位方式是由爭議的,他只能在文治上下功夫,大開科舉,編修典籍。

重文輕武在他統治時期最終成型。

三、北宋有優越的“祖宗觀”,將“祖宗之制”神聖化、僵化而難以改革

由於北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人有著極為優越的本朝觀,認為本朝的一切都是好的,先帝的政策自然也是好的,將他們神聖化,變成不可更改的“祖宗之制”。

從宋仁宗時開始,太祖、太宗和真宗就被稱為“三聖”,史官編寫了大量的他們的“聖政”事蹟,後代都跟著他們的制度走,久而久之形成了因循苟安的政治風氣。

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喊出“三不足”,便有“祖宗不足法”,但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最終宋代還是在“法祖宗”的道路上走下去,難以改變早已侵入骨子裡的重文輕武的既定政策。

北宋總體上軍事不振,除了初期統治者的態度政策外,那些士大夫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原因。因為一切政策都是統治者與士大夫共同制定的,龐大的士大夫集團最終也蛻變成政策的衛道者。


微史春秋


在這裡首先要肯定趙匡胤當皇帝后也是雄才大略的,連毛主席都稱“唐宗宋祖”,可見其歷史地位非同小可。

回到原問題要從趙匡胤皇位來路說起。公元960年後周朝廷為抵禦契丹和北漢進攻,於是派遣當時禁衛最高統領趙匡胤率兵抵禦,在離後周京城開封二十餘里的陳橋驛(顧名思義一個叫陳橋的驛站)在親信的預謀下黃袍加身,因為趙匡胤在宋州任過節度使,故改國號“宋”。

大宋公司成立以後,老闆趙匡胤和以往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一樣,為公司招人,擴大地盤,讓他的員工(老百姓)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沒過幾年,黃河以南的全部領土收割在他的麾下。注:黃河以北燕雲十六州在唐末後晉皇帝石敬塘(造了後唐的反)這狗日的給送給契丹了,整個宋朝直到滅亡也沒收回,直到大明公司老闆朱元璋才收回。

國家統一了,老百姓過上了太平日子了,趙匡胤開始睡不著覺了,因為自己就是靠軍權當上皇帝的,下面那些將軍,元帥動不動手裡十萬大軍,他們會不會也效仿我,來個xx驛病變,來過把皇帝癮。他思前想後於是把“舊臣”叫到一起吃個飯,把自己心中顧慮(怕他們手下也給他們黃袍加身)說明,並給這些跟隨自己打天下的人一條路,到地方去享福。“杯酒釋兵權”前後一共兩次基本上解決了心頭憂慮。重要軍事一把手都換成了年輕的威望低的人。也就是說,在宋太祖後期太平日子裡這個抑制高級軍官或抑制有能力的軍方領導人戰略一直延續下去,貫穿大宋二百多年。也就是說宋太祖的抑武行為是軍隊不能很好的發展最主要原因。

有人說根據太祖碑文可以說明北宋朝“抑武重文”,要我說抑武是一定的,但未必重文,就是因為即抑武又不重文,整個宋朝的文化可以說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文人不得志才有了千百篇傳世詩詞。

宋朝是我最喜歡的朝代,文化經過唐朝的發展達到頂峰,經濟上手工業和工商業初露萌芽,老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你們看的射鵰等是王朝末年,老百姓水深火熱)。在思想上沒有程朱哪一套禁錮死人的思想牢籠。軍事上隨抑制領導人但不抑制士兵發展,雖比不上游牧民族的遼金,但也非常強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謝謝!








小新談史


受儒家思想中的君父思想,是後人在對前代,尤其是開國君主所制訂的制度進行改動時的最大阻力。所以,開國之君確實可以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朝代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作為一個開國者,制訂什麼樣的計劃,制訂什麼樣的國策,對於一個王朝的長久統治,統治環境都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當然,宋朝也不例外,只不過宋朝這種“國富軍不強”的局面,也並非是宋太祖一個人導致的。而且,從客觀上來講,宋朝是經濟發達,貿易發達,但宋朝的百姓生活並不比其他朝代強。所謂的國富是因為宋朝對政府官員的待遇要優於其他朝代,而這些人又是記錄歷史,傳播歷史的人,所以從他們的記錄中我們確實能夠感覺到宋朝的生活條件要強於別朝。但實際上,宋朝政府從宋太宗時代就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現象。

那麼咱們再說第二點,軍不強。如果從版圖領域上看,以及從對外作戰中看宋朝或許會顯得相對較弱一些。可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並非是宋朝的軍隊弱於前朝,我們不要把統治者的軟弱,無辜的加在前線將士的身上。首先來說,宋朝有著冷兵器時代最強的步兵。其次,宋朝的武器在同時代來講要強於周邊國家。而且,宋朝的軍隊也有著他血性、勇猛的一面,並非像後人所想的戰鬥力羸弱。秦觀曾有過這樣一段話:

臣以謂漢、唐之都必於周、雍,本朝之都必於梁而後可者,漢、唐以地為險,本朝以兵為險故也。

我們從中或者可以發現一些端倪,在秦觀的這段話中,他所表達的一個意思就是宋朝是因為作戰能力強才定都於開封的。還有一點是我們不能忽略的,那就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少數民族也在進步,他們的差距與漢民族在縮小。而到了宋朝,契丹、西夏這些一直困擾著北宋的少數民族政權與宋朝已經沒有太大差距了。換句話來說,宋朝的對手強於其他王朝,也是宋朝版圖無法擴張,顯得宋朝實力弱的原因。

當然,宋朝除了這些客觀的因素外,它也確實存在著先天不足的因素,使得宋朝不像其他朝代有強烈的擴張慾望。

第一個原因就要從宋太祖說起,鑑於五代十國藩鎮割據勢力依靠武力就可以輕易的改朝換代。趙匡胤對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首先,他杯酒釋兵權,把那些手握重兵的地方軍隊長官全部撤換。其次,他在兵制上進行了改革,宋朝是一個重中央而輕地方的朝代,宋朝軍隊最強戰鬥力是禁軍,那些邊關軍隊反而戰鬥力不足。隨之,他又在軍隊推行了“輪崗”制。一個軍隊長官不能長期指揮一支部隊,這就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極大的影響了戰鬥力。

第二個是宋太宗時代的改革。宋太宗繼位初期,也曾有過主動的對外作戰,宋太祖時代一直沒有拿下來的北漢,就是太宗時代解決的。不僅如此,宋太宗還親自組織並領導了雍熙北伐,其目的就是奪回幽雲十六州。但隨著雍熙北伐的失敗,宋朝由之前的激進策略,改變為了後來的保守戰略。後人所說的宋朝“重文輕武”準確的來說就是從宋太宗時期徹底形成的。

第三個就是宋真宗時代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可以說是一個屈辱的盟約,它的屈辱不在於賠款,而在於這是一場在有著獲勝條件下而簽訂的一個盟約,這是一個“不敗而敗”的盟約。這個盟約徹底的打擊了宋朝武將的積極性,也徹底摧毀了宋朝對外擴張的基動力。

可以說宋朝的軍隊戰鬥力並不弱於任何時代,而之所以讓人覺得宋朝武力不足,我們不能將這些歸結於浴血奮戰的將士,完全是統治者一步步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