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為何要訂立尊號?從宋朝入手,談談尊號的政治文化意義

古代帝王為何要訂立尊號?從宋朝入手,談談尊號的政治文化意義

一.關於帝王的尊號

皇帝尊號自秦始皇始。秦至隋,尊號前面沒有修飾語,它既代指皇帝稱帝或登基,或者是皇帝賜給王公大臣或身邊親信的封號,代表了高度的中央集權和貴族制度。

二.為什麼帝王要訂立尊號——以宋朝為例

宋朝尊號與遼國尊號字數、對象上有所區別。金國尊號多效仿於宋朝。宋代尊號與唐代尊號極為相似。

這種尊號制度,在北宋是大臣對皇帝歌功頌德、阿諛奉迎的象徵性追加,是統治階級的必然產物;在南宋是皇帝對太上皇等形式上的追加,是尊號的新型發展,這種發展模式為後世所沿用。可見,末代尊號上承唐代下啟元明清。

(一)政治原因

1.宋代尊號制度是維護等級制度的工具

宋代尊號制度是維護等級制度的工具,首先表現在對皇帝、太上皇帝及后妃尊號的美化上。宋代無論是群臣給皇帝上尊號還是皇帝給太上皇帝等上尊號,其冊文中都把他們稱讚成高智慧、高德行的聖人,政治功績更是卓爾不群。這些溢美之辭不僅提高了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而且也使人們對他們產生了一種敬畏之情。

其次表現在等級規定上,即什麼身份的人才有資格上尊號。這種等級制度非常嚴格,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尊號,有尊號者根據身份地位高低,其尊號次數、字數也有所不同。宋代尊號只有皇室極少數人才有資格。

古代帝王為何要訂立尊號?從宋朝入手,談談尊號的政治文化意義

北宋限於皇帝,皇太后、太皇太后使用,皇后、皇子、公主、駙馬、宗室沒有資格使用。南宋限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帝、皇后、 皇子、公主、駙馬、宗室也沒有資格使用。

2.宋代尊號制度是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

宋代尊號制度是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主要體現在國書、盟誓文書和奏議中,即群臣上奏童討論時政或者國與國之間文書的稱呼時,都要在皇帝前面加上尊號。加上尊號才是皇帝的全稱,一方面表示對皇帝的崇敬,另一方面為了宣揚國威。

如太平興國六年(981)十一月,趙普給宋太宗加上尊號的冊文言:“伏惟應運統天聖明文武皇帝陛下, 太極儲英,上天凝命。” “這裡寫了皇帝的全稱。若皇帝剛即位,還沒有尊號,群臣上奏章時,就只稱“伏惟皇帝陛下”,然後開始正文。

如天聖二年(1024)王欽若在給宋仁宗上尊號的冊文中就稱“伏惟皇帝陛下性與道秘,體含乾剛。”這是皇帝在沒有尊號的情況下群臣對皇帝的稱呼。由於尊號字數過長,不便於熟記與讀寫,形同虛設。另外,北宋時期,無論皇帝是否同意上尊號,群臣給皇帝首次上尊號的時間幾乎都在皇帝即位兩三年之內。

古代帝王為何要訂立尊號?從宋朝入手,談談尊號的政治文化意義

宋太祖因是開國皇帝,立國伊始,需採取一系列措施鞏固中央集權,因此建隆四年(963)八月才有群臣提岀上尊號。宋太宗、宋真宋、宋仁宗、宋英宗都在即位的第二年開始有上尊號事的。南宋時期,上尊號時間更與皇帝即位時間相近,甚至在皇帝繼任當月就有上尊號事。這除了彰顯皇帝對太上皇帝等人的孝道之外,更多的是想讓天下人承認自己継承皇位的合法性。

3.宋代尊號制度是穩定政局維護皇權的手段

宋代尊號制度在穩定政局、維護皇權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首先表現在穩定政局上。北宋群臣在給皇帝上尊號時,往往是三上或五上,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朝野氣氛活躍, 此時無論皇帝同意與否都至關重要。若皇帝同意,群臣便籌備受冊之禮;若皇帝不同意, 群臣便沒有再上尊號的必要。

皇帝對尊號的抉擇關係到朝野群臣的反應,也與官僚的運機制密不可分。其次表現在維護皇權上。南宋皇帝継位不久,便給太上皇帝等上尊號, 這除了表彰皇帝的孝道之外,更多的是在調整皇帝與太上皇帝之間的關係。

太上皇帝居二線有時又想參予朝政,皇帝大權在握不想讓太上皇帝參政,這無形中增加了他們之 間的矛盾,給太上皇帝等上尊號就是緩和這一矛盾的契機。太上皇帝在接受了無比崇高的尊號後,心靈上便得到了滿足。這在維護皇權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古代帝王為何要訂立尊號?從宋朝入手,談談尊號的政治文化意義

(二)文化原因

1.宋代尊號制度與官員的仕途密切相關

宋代尊號與官員的仕途密切相關,一方面是上尊號者仕途平步青雲的有效途徑。如大中祥符元年(1008)六月,宰臣王旦等上宋真宗尊號“崇文廣武儀天尊道寶應章感聖明仁孝皇帝”,這是対群臣不同程度地加官,顯然對上尊號者是一種仕途的優勢。另一方面是在上尊號過程中官員未達到皇帝或皇太后的滿意時,就會成為他們仕途的絆腳石。

天聖二年(1024)七月,宰臣王欽若等拜表請上皇太后尊號“應元崇德仁壽慈聖皇太后”。宋仁宗命宰臣王曾撰冊文,參知政事魯宗道書冊寶。劉太后想在天安殿受冊,但“曾執不可”,就只能在文德殿受冊。天聖五年(1027),宋仁宗“以災異數見,詔群臣毋得因郊祀請加尊號。”而劉太后想單獨加尊號,最後又被王曾勸止。

天聖七年(1129)六月,又因“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請謁,曾多所裁正,太后滋不悅。

會玉清昭應宮災,曾以使領不嚴,累表待罪,乃罷相出守。尋改青州”。王曾連續惹怒太后, 最後由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罷為吏部尚書,知青州。

其導火線應是王曾執意不讓劉太后在天安殿受冊,後來又不讓她獨加尊號而導致的貶官。可見,宋代尊號與官員的仕途密切相關。

古代帝王為何要訂立尊號?從宋朝入手,談談尊號的政治文化意義

宋代尊號制度不僅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消極作用。首先增加了皇帝的驕逸心態。群臣三番五次地給皇帝上尊號,使皇帝慢慢養成了妄自尊大、無所不能的心態。其次滋長了群臣阿諛奉迎的心態。某些官員會絞盡腦汁地給皇帝上尊號,這些尊號內容都是溢美、虛誇之辭。

再次,助長了官員之間勾心鬥角、自立為派的風氣。上鼻號即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兩派立場不同,觀點就有所不同,從而造成他們拉幫結派的風氣。總之,末代尊號就是一把雙刃劍。

三.總結

尊號最早出現於秦始皇統一六後,“皇帝” 一詞便是最早的尊號,即尊號代表的是最高統治者的稱呼,旁人無權稱呼。秦漢到隋唐,尊號逐漸發展,由最初的只有皇帝才能有的殊榮,發展到可尊其遜位父親為太上皇帝、尊其母為皇太后、尊其祖母為太皇太后。

尊號到唐代有了新的發展

,尤其是在唐高宗、武后時期,開始在尊號前面加修飾語的形式,且修飾語都是歌功頌德、阿諛奉迎之詞。皇帝、皇后前面都要加修飾語,且不止一次的加上尊號,字數也隨之逐漸增多。宋代沿襲唐代尊號的發展模式,逐漸形成制度,且兩宋各有特色,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北宋時期,主要是群臣給皇帝上尊號,或三上或五上,到皇帝同意時。就要進行隆重的受冊儀式。皇帝也可拒絕,原因大多是由於自然災害和變亂頻繁。北宋九位皇帝,前五位皇帝接受了上尊號事,宋神宗與宋哲宗一生未受尊號,宋徽宗在位期間雖沒有上尊號,但遜位後為太上皇帝時,宋欽宗為之上尊號。

古代帝王為何要訂立尊號?從宋朝入手,談談尊號的政治文化意義

宋欽宗在位時間短暫,也未上尊號, 宋高宗即位後為其遙上尊號。總的來說,北宋皇帝與尊號無關的當屬宋神宗與宋哲宗。兩位皇帝不上尊號的做法対後世皇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個別皇帝也效仿他們拒上尊號。

宋代尊號制度特別是南宋尊號對元明清有很大影響。南宋在蒙元的鐵蹄下走向了滅亡,但尊號制度卻沒有消失.反而有了新的發展。元代的皇帝、皇太后、太皇太后均有尊號。明清時期,皇帝不再受尊號,只保留在新皇帝登基,或重大慶典時,皇帝對母后或母妃加尊號,但不稱“尊號”而稱“徽號”,以示區別。

清朝時期,皇帝並非一開始就不上尊號,自康熙至乾隆兩位皇帝后,才真正被罷免,後來專為皇太后等上徽號,清初太祖、太宗建元,群臣皆上尊號,其禮即登極儀也。康熙中,臣民合辭擬上尊號。至六旬聖壽,復籲請。聖祖諭言無裨治道,皆不允行。迄高宗敕定邊陲,王大臣猶以上尊號請,亦未俞納。惟新君踐昨,

奉母后為皇太后、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則上尊號。

總之,尊號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下的必然產物,宋代尊號就像一把雙刃劍,既不能加以肯定,又不能完全否定。因此,需要把它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它的價值。宋代尊號與當時的政治時局密不可分。上尊號風氣的盛行與否始終與國家的強弱興衰緊密相連。我們需要用一分為二的方法來看待宋代的尊號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