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樑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東漢由劉秀所開創,是繼西漢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朝代,它結束了西漢末年的紛爭,終結了王莽短暫的新朝,締造了一個享年一百九十五年的劉氏帝國。東漢,

從公元25年至220年,共經歷十四個皇帝,然而僅有光武帝劉秀一人稍顯長壽,於63歲“高齡”病死善終,其餘的歷代皇帝,享年最大不過48歲,最小僅有9個月,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皇帝當中除病死之外,竟然還有被罷黜的。

也許秦始皇在設計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時,根本想象不到,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皇帝,竟然還能夠為他人所罷免。那麼,東漢究竟發生過怎樣“顛覆三觀”的故事,東漢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從一個人的發跡史來探起究竟,這個人就是梁冀。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外戚將軍梁冀

引言

梁冀乃漢順帝時期軍功赫赫大將軍梁商之子,梁冀的優越感卻並不源於此,父親的軍功僅是通往權利頂峰的敲門磚,妹妹的庇佑才是真正使梁冀目中無人、橫行千里的堅實後盾,梁冀的妹妹正是當朝母儀天下的順烈皇后。

憑藉外戚的身份,梁冀無比尊貴,他殘暴兇妄、惡貫滿盈,直至今日,仍是影視劇的上活躍著的反派形象。梁冀一人集合了當時東漢政治情況的縮影,這樣一個惡人竟然位極人臣把持朝政,似乎註定了東漢滅亡的結局,我們不難從梁冀身上看到,一個已然腐敗透頂的王朝,一個瀕臨崩潰的時代。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順烈皇后

一、毒殺漢質帝

梁商,被《後漢書》評價為賢輔,他為人謙恭,按照儒家思想理論,乃可稱為君子,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非但沒有恃軍功而驕,反而時時躬身自省。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他臨終的遺囑,漢朝時期,以厚葬彰顯人生前的地位和貢獻,梁商顯然是符合厚葬資格的。

但他卻要求兒子保證,將他立即下葬,下葬所著之裝束,也無須另行添置,只用平日裡穿的衣服就好,同時,不需要豬牛等祭祀,更不需昂貴的金銀珠寶陪葬,而如此節儉的目的只有一個——即為朝廷節省銀兩,以全力抵禦為敵,保民安康。由此可見,梁商“賢輔”一稱實至名歸。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梁商

在梁商去世之後,漢順帝任命其子梁冀為大將軍,原因為,虎父無犬子,賢輔育賢臣,誰成想,梁冀竟完完全全是其父親的對立面,是和他父親相反的另一個極端,他不僅奢侈殘暴,還野心勃勃。漢順帝駕崩時,繼任者漢衝帝僅有兩歲,尚在襁褓之中,梁冀授意其妹妹——當時的太后抱著漢衝帝上朝聽政,實際上已然大權在握。在梁冀的控制下,太后下詔令讓他與李固總領尚書事務,由此,梁冀卻愈發恃寵而驕。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漢順帝

至衝帝駕崩之後,梁冀權衡利弊,選擇擁護為皇帝,劉纘就是東漢質帝,劉纘雖然年幼,卻十分聰慧,且善於用人,他知道梁冀乃驕橫之徒,對梁冀十分提防,一次在於群臣朝會時,質帝怒目圓睜,盯著梁冀說到:“這是一個專橫跋扈的大將軍”。在這之後,梁冀對劉纘心有慼慼焉,非常之痛恨,他深知隨著劉纘一天一天長大,其權利也會更加穩固,到時,自己的地位,甚至是性命將難以保住。

於是,梁冀果斷狠辣地毒死了這位天子!一日,梁冀勾結劉纘身邊的侍從,讓其將毒酒偷著加到湯飯裡呈給天子,天子不疑有他,同往日一樣用過餐飯,不過一會兒,毒性發作,質帝只覺身上難受,便派人傳召李固,李固入宮,慌忙詢問質帝病情的來由,此時的質帝尚能講話,便將藥性發作之前的用餐情況講與他聽,質帝說:“我之前吃了些餅湯,吃完之後就覺得胸口悶,給朕拿些水來。”李固剛要起身拿水,梁冀豈能讓他破壞自己的“好事”,忙阻止道:“嘔吐不能喝水。”話音未落,質帝竟已然沒了氣息,與世長辭了。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漢質帝

李固趴到質帝身上嚎啕大哭,並要調查質帝突然身亡的原因,梁冀害怕自己毒死天子的事情暴露,對李固亦十分痛恨。

摘自《後漢書·卷三十四·梁統列傳第二十四》原文:(質)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冀聞,深惡之,遂令左右進鴆加煮餅,帝即日崩。復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喬,海內嗟懼,語在《李固傳》。

二、強立新帝劉志

漢質帝駕崩後,漢王朝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帝位應該由誰來繼承,此時,權傾朝野的梁冀自是有了心中人選,他要選一個自己能把控住的、任由自己擺弄的傀儡皇帝,而尚有一些為社稷著想的朝臣,如李固、司空胡廣等,給梁冀寫信,推選真正有才能的候選人,這儼然成為了梁冀的心頭大患。一日,梁冀著急三公和列候,共同商討立誰為帝的問題,李固等人皆推選清河王劉蒜。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劉蒜

劉蒜,乃漢章帝玄孫,千乘貞王劉伉曾孫,為人嚴謹持重,舉止有度,且遠離佞臣,是統治國家之良才,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使梁冀不敢擁立他為帝,他深知,若劉蒜稱帝,那麼首先會清除以自己為首的外戚權臣,此外,宦官曹騰等人對梁冀說:“清河王是何等嚴明,如果他真的當了皇帝,那不僅我們,連將軍一家也離災禍就不遠了,還不如立蠡吾侯,可保將軍長久的富貴。”

摘自《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原文:“中常侍曹騰等聞而夜往說冀曰:‘將軍累世有椒房之親,秉攝萬機,賓客縱橫,多有過差。清河王嚴明,若果立,則將軍受禍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貴可長保也。’”

因此,梁冀力擁劉志為新皇帝。當時,由於梁冀權傾朝野,朝臣沒有不害怕的,加之梁冀激動異常、氣勢洶洶,胡廣、趙戒等人皆不敢有微詞,頻頻稱是,贊同梁冀的意見,都說:“大將軍發令就是。”唯有李固堅持擁戴劉蒜,梁冀十分不滿,對擁立皇帝的事情不再討論,宣佈這次爭論結束。

李固以為梁冀不再堅持,劉蒜能夠眾望所歸地成為新帝,於是再次給梁冀寫信,梁冀愈加憤怒,要求其妹妹以皇太后的權力罷免李固的職位,以移除他的絆腳石。皇太后一一照做,剝奪了李固的朝議權,至此,李固不能出現在商討國是的場合中,自然也就不能提出反對意見。

最終,劉蒜無緣皇帝之位,劉志在梁冀的支持之下,順利登上皇帝寶座,乃成為漢桓帝。在這一過程中,李固不斷挑戰梁冀的權威,加之質帝之死一事,李固已然被梁冀列入仇敵之一行列,梁冀對李固的怨恨只增不減。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劉志

三、謀殺賢臣李固

梁冀對李固的懷恨在心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147年,梁冀以李固散佈謠言為藉口,將其關入大牢。李固的門生與河內趙承等人為了證明李固冤枉,以腰斬相威脅,要到到朝廷通訴,迫於強大的壓力,皇太后梁妠不得不釋放了李固。

李固出獄的時候,大街小巷竟然高呼萬歲,這使梁冀大為震驚,他的政敵竟然如此得民心,這樣的品德和聲望,勢必對自己造成威脅。於是,梁冀又設計陷害李固,以李固拉幫結黨為由,誣陷李固與劉鮪相勾結,再次將李固打入大牢。

最終,時年54歲的李固沒有逃得了梁冀的迫害,慘死在獄中。實際上,梁冀一系列的行為已經引起了人們強烈的不滿,當時崔琦曾作《外戚箴》來規勸他向善,卻被其厲聲質問,後也沒能擺脫被梁冀害死的命運。

從“梁冀的發跡”入手,探究東漢滅亡的原因

李固

摘自《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原文:“東漢涿郡安平(今屬河北)人,字子瑋。少時遊學京師,以文章博通顯名。和帝時,舉孝廉為郎。後除臨濟長,棄職而去。曾作《外戚箴》和《白鵠賦》以諷諫外戚梁冀,終為其所害。所作賦、頌、箴等十五篇,今薦《外戚箴》等三篇。”

評價

從梁冀的身上,我們不難看出來東漢走向滅亡的命運,梁冀的發跡仰仗於其家族勢力,殺帝又專橫擁戴新帝的行為,則體現出梁氏勢力的擴大與鞏固,竟達到把弄朝政的地步,殺害李固、排除異己,則更標誌著其權利的巔峰。正所謂,惡人當政、四海傾覆,東漢的滅亡不在於他,而在於外戚專權。

在東漢後期的一百年間,八個小皇帝被擁立坐在過寶座上,他們最小的僅有一百餘天,這些小皇帝成為外戚手中的棋子,他們容易任人擺佈,因此外戚的權力登峰造極、如日中天。同時,小皇帝為了擺脫外戚的控制,不得不依靠他身邊最親近的另一股勢力——宦官,那麼,到了東漢末年,宦官與外戚交替專權,就成為了一種匪夷所思但是又十分合理的局面。

一個朝代的興衰短則數十年,長則百餘年,然而縱觀中國歷史,很難找出比東漢更為荒唐的時期。東漢已然是建立在“廢墟”上的朝代,他憑藉延續西漢的榮耀殘喘下來,雖經歷過光武中興,但也是曇花一現。這一時期,政治極端腐敗,梁冀等人不過是這一時期最突出的代表,後期的黨錮之禍更是駭人聽聞。

參考文獻:《後漢書》、《資治通鑑·漢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