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事歸臺閣”入手,淺談東漢政治的缺陷

在我國幾千年歷史交替之中,兩漢是最為特殊的一段時期,在這一時期中,東漢光武帝劉秀作為破落貴族的後裔,完成了一次漢朝中興的創舉,這在歷史中實屬罕見。

儘管劉秀本人被戲稱為“位面之子”,但是其政治軍事能力確實出類拔萃,後世亦有很高的評價,儘管如此,劉秀本人仍然不能擺脫歷史所賦予的侷限性,這點在東漢政治中可見一斑。


由“事歸臺閣”入手,淺談東漢政治的缺陷

劉秀畫像


事歸臺閣

說來西漢的衰亡是充滿戲劇性的,因為它既不是來自於異族的威脅,也不是來自於國內的反對勢力,而是來自於外戚的干預,由於王莽篡權,導致劉氏所掌握的皇權衰微,在西漢王朝末期,小皇帝和老太后已然沒有了執掌乾坤的能力,而王莽建立新朝之後,劉氏徹底失去了天下。

作為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劉秀本人自然雄才大略,他憤慨於外戚專政,劉氏大權旁落的局面,為此,在他登基之後,除了繼承大部分西漢政治之外,還做出了一個最為重要的改變,這一點在被後世稱為“事歸臺閣”。《後漢書》記載:“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那麼什麼是事歸臺閣呢?

西漢時期,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被稱為三公,三公是皇帝以下最大的官職,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在西漢時期,三公的權力非常大,往往能夠左右皇帝的意見。


由“事歸臺閣”入手,淺談東漢政治的缺陷


由於御史大夫職位比較特殊,相當於復丞相,所以御史大夫以下再設御史中丞,如果皇帝有事要告訴丞相,則順序是皇帝→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丞相,如果是有事要告訴皇帝,則順序是丞相→御史中丞→皇帝。

在這個順序之中,三公可以充分對國家政治進行干預,從而影響皇帝的決策,因此可以說,此時的三公擁有絕對的權力,是幫助皇帝管理天下的專業機構。

在光武帝劉秀繼位後,三公已經形同虛設,東漢時期,已經沒有丞相這一職位,三公改為大司徒,大司馬,太尉三職,而比較有權力的太尉也受限於尚書檯,尚書檯是光武帝在內廷之中特別設立的一個機構,這個機構大致相當於明代的內閣,清代的軍機處,由此光武帝劉秀可以直接掌控,三公權力被削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事歸臺閣”。

飽受詬病

為什麼光武帝的這一改革飽受後世詬病呢?錢穆先生把他稱為劉秀的一點私心。當然,作為一個皇帝,為了給自己增加一些權力,似乎是無可厚非。但是這樣做,在治理國家上卻是一個“大麻煩”。

在西漢時期,三公的權力很大,尤其是丞相,不僅是三公之首,還掌握著九卿。九卿分別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卿都是二千石官員,其俸祿與地方最高長官太守一般,由此可見九卿的地位。

九卿負責的事情比較多,比如大司農管理國家稅收,屬於國家的財政部,少府管理皇室的內庫,是皇室的私家財產管理員,由此可知在西漢時期,國家財政與皇室財政是分開的。再比如太常管祭祀,太僕是皇帝的專職司機等等,可以說,九卿的職務非常寬泛,上到皇室,下到百官,都在其管轄分為之內。

而九卿隸屬於丞相,這樣一來丞相的職權就非常之大,也因此,丞相是百官夢寐以求的官職。光武帝劉秀在一面廢除丞相之後,對於九卿也做了改變。


由“事歸臺閣”入手,淺談東漢政治的缺陷

曹操作為丞相,是東漢的一大特例


東漢時期,九卿隸屬於三公,每公掌管三個卿。太尉管太常,光祿勳,衛尉;司徒管太僕,廷尉,大鴻臚;司空管宗正,大司農,少府。另外在光祿勳掌管的五官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等官職之外,增設東西南北中郎將四個官職。另外在九卿之外還有執金吾,將作大匠,大長秋(由宦官擔任)等外官,這些官員的級別與九卿相當。

由此我們知道,三公職能被尚書檯削弱,九卿職能被三公分割,這樣三公九卿只剩下名義上的高位,其職權已經完全無法同西漢時期相比。

隨著三公的職能被削弱,尚書檯的職能開始發揮巨大的作用。尚書檯設尚書令,僕射兩名主事官,其下設尚書六人,其下又掌管三十六名侍郎,還有令史十八人,可以說,尚書檯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內廷機構,儘管這些官員的官職都比較低,但是權力卻非常之大。所以漢章帝在位時有大臣說“天下樞要,在於尚書。”

是一語中的的。

既然尚書檯的職能如此強大,那麼連通皇帝與尚書檯的又是那些人呢?


由“事歸臺閣”入手,淺談東漢政治的缺陷


主要是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三者。其中侍中由官員擔任,侍中沒有下詔不得進入內廷,中常侍與黃門侍郎由宦官擔任,因此,這些人與皇帝的關係最為親密。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熟知的十常侍就是由宦官張讓等人擔任,這些宦官由於與皇帝有著極為親密的關係,因此外官要想見到皇帝,必須要得到這些人准許,這也是大將軍何進為什麼當初進入皇宮時被宦官所殺的原因之一。而在明代後期,張居正為了改革的順利,也要首先討好宦官,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的局面不能完全歸因於此,但是,此舉確實讓宦官問題成為漢王朝尾大不掉的病根之一。

缺陷頗多

儘管光武帝劉秀本人以柔治國,諸如不殺功臣,廢除奴令,為了休養生息干戈止息,但是東漢王朝再建立之初,便面臨種種困難,這種困難是劉秀本人所無法解決的。

1.豪強

劉秀本人能夠得到天下,得益於河北河南豪強的支持,為此,他不得不和陰麗華,郭聖通等人聯姻,以此來換取更多的兵馬和財稅。在劉秀登基之後,為了重新清查全國的土地和人口,在外派的官員卻遭到了豪強的強烈阻撓,甚至出現了官員被殺的鬧劇。

而漢章帝時期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以支撐邊境作戰,打算重啟鹽鐵專營,但是卻發現根本無法做到,最後,漢章帝無奈將鹽鐵經營權下放,而這些利潤頗多的生意最終被豪強佔據。

這一點在西漢時期是不可能出現,然而由於歷史的發展,在東漢時期,儘管皇帝本人有心收回,卻已經無法做到了。

2.察舉制

兩漢時期科舉制還沒有出現,國家選拔人才的方式成為“察舉制”,即由地方推薦人才到中央進行學習,然後根據人才的優劣進行官職的委任,然而在西漢時期,只有中央政府才有資格進行人才的選拔,地方只能推薦,沒有自行選拔人才的權力。


由“事歸臺閣”入手,淺談東漢政治的缺陷

劉備劇照


東漢時期,這一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除了中央政府有權利徵召人才外,地方州郡也被賦予自行選拔人才的權力。比如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袁紹等人都可以直接在民間選拔人才,並委以官職。

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門閥的產生,一些士族大家開始籠絡社會精英,開始形成自己的勢力集團,比如袁紹素來以“四世三公”為傲,還有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等。這些大族最終在黃巾之亂時成為割據一方的強大勢力。

3.外戚與宦官

外戚與宦官是兩漢時期的一大政治特色,在東漢時期尤甚。光武帝本人的皇后陰麗華和郭聖通,背後分別是南陽派和河北郭氏,這兩派都有著富甲一方的財力和政治勢力,因此光武帝本人的婚姻也有著重要的政治關係。

而在光武帝之後,又出現了西北竇氏(以竇融為首,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南陽鄧氏(以鄧禹為首,雲臺二十八將之一),梁氏(以大將軍梁冀最為出名)等外戚。這些外戚一方面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比如竇憲,竇固北擊匈奴為漢朝立下大功,但是另一方面又大權在握,生活奢靡,對皇權形成極大威脅。

在尚書檯被外戚控制以後,東漢的實際掌權人便落到了外戚手中。這其中,以梁冀最為出名,公元144年,漢順帝駕崩後,在接下來的一年之內,漢衝帝,漢質帝接連駕崩,這裡面,與梁冀使用的手段不無關係。


由“事歸臺閣”入手,淺談東漢政治的缺陷

宦官形象


然而為了平衡外戚的實力,皇帝必然要依靠的另一個力量就是宦官。大將軍梁冀在毒殺漢質帝之後,在宦官曹騰的勸說下,立劉志為帝,這就是後來的漢桓帝,漢桓帝的繼位昭示著梁氏的覆沒,很快,在宦官單超、具瑗、唐衡、左倌四人的慫恿下,梁氏被一舉消滅,而這四個宦官皆被封侯,由此,宦官專權的局面形成了。

在漢靈帝時期,又出現了非常有名的十常侍,這段歷史在《三國演義》中有著精彩的描寫,先是大將軍何進被殺,然後董卓進入洛陽,宦官勢力被徹底剪除。

結語

可以說,東漢政治自建立之初便是一種妥協的產物,光武帝憑藉豪強士族起事,同樣也因為豪強士族而被束縛住拳腳。而光武帝有心將權力收歸已有,但是其“柔軟”的個性並不能讓他在根本上剷除地方勢力,而之後的明章等皇帝同樣不能在根本上削除政治上的積弊。

即使在東漢全盛的頂峰,皇帝能夠憑藉自身的威望統御全國,但是政治上的巨大漏洞,隨著人事的變遷引發了更大的騷動。東漢的皇帝大都壽命不長,漢明帝48歲,漢章帝34歲,漢和帝27歲,這樣在皇位繼承的問題上便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小皇帝繼位之後,依靠外戚進行治理,皇帝長大後,便依靠宦官勢力剪除外戚,如此週而復始,政治角逐在外戚與宦官之間不斷上演,最終因為黃巾之亂達到一個無法調和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