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將相和”入手,看戰國時代相國和將軍的官制

戰國時期,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名字叫做《將相和》。這個故事講述的是趙國的宰相藺相如和大將廉頗,兩人之間的故事。

故事中講述了藺相如不為名利,為了國家團結,甘心退讓老將廉頗,最終廉頗終於理解了藺相如的苦心,幡然悔悟,兩人和好,從而使趙國富強。

這個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他例外在《史記.藺相如廉頗列傳》裡面,從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到,在戰國時代,一個國家的“相”和“將”是何等的重要,他們之間的團結與否,竟然關係到了國家的安危。這那麼戰國時期的“相”和“將”,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職,他在戰國時代又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戰國時代又是如何從“世卿制”發展到了“將相”制度呢?

從“將相和”入手,看戰國時代相國和將軍的官制

說起戰國時期的官制,我們就先得從西周建立初期的官制來入手談起。

西周時期,天下的土地法理上都是屬於周天子所有。周天子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讓其建立侯國;諸侯設立采邑分封給卿大夫;卿也可以分封給其下的卿或大夫,這就是所謂的“置側室”;大夫也可以分封所屬的大夫或家大夫,這就是所謂的“有貳宗”;士可以其子弟為僕隸。受封的各級貴族,有義務按照級別,向他們的上級納貢或在必要時出兵保衛其利益。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人有貳宗,土有隸子弟。"(引自《左傳.桓公二年》)

西周王朝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了等級分封制度。這種制度是世代相襲的,如何傳承也有具體的制度,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引自《公羊傳.隱公元年》),也就是說是由嫡長子來繼承上代的貴族身份,其餘庶子則被分封為下一級貴族。嫡長系統在宗族中是大宗,而庶子系統是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這就是“宗法制”的核心。

“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引自《左傳.隱公八年》)

春秋時代,周天子之勢雖已衰落,但分封制仍舊存在。這種情況的記載,在《左傳》中屢見不鮮,咱們簡單舉幾個例子,不再一一註明出處了。例如東周王室將岐西之地封給了秦,河西之地封給了晉,後又賜晉陽樊等四邑,晉得到了黃河以北南陽之地。

諸侯分封大夫的封邑更是普遍。鄭莊公封共叔段於京;晉昭侯封其叔成師於曲沃;晉獻公以耿地封趙夙,以魏地封畢萬;魯僖公將費賜給季友為季孫氏封邑,以成為孟孫氏封邑,以郈為叔孫氏封邑,等等。列國中除晉以異姓居大夫位外,大都是以公族為大夫。

從“將相和”入手,看戰國時代相國和將軍的官制

上述這些情況足以說明,在戰國以前,各國還是以世卿世祿為代表的分封制為主,這時候的官員,基本上還都是國君的直系或者支系。

戰國時期,這種情況就有了改變。各國經過政治改革,出現了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在國君之下,有一整套官僚機構作為治理國家的工具。這個官僚機構,是以“相”和“將”為其首腦的。這個官僚組織的重要特點,就是官員分為了文職和武職。

“官分文武,王之二術也。”(引自《尉繚子・原官篇》)

這種官制的改革,不同於西周春秋時代,各國卿大夫同時掌握政權和兵權的制度。這樣的“官分文武”,不僅能適應當時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需要,因為處理政務需要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揮戰爭需要一定的軍事才能;而且還便於把權力集中到國君手中,因為文武分職之後,大臣的權力分散,可以起相互監督的作用,這就便於國君進一步的集權。

從“將相和”入手,看戰國時代相國和將軍的官制

“相”是官僚機構的“百官之長”,這在《荀子・王霸篇》和《呂氏春秋·舉難篇》中都能看到。按照出土的銅器銘文顯示,最早時的“相”都被稱做相邦,後來被稱為相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漢代避劉邦諱而改的。

“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傷朝廷臣下百史之分,度其功勞,論其慶鐵,歲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當可,不當則廢。”(引自《荀子・王霸篇》)

根據《韓非子・顯學篇》記載,“相”又被稱為丞相,也統稱為宰相。本來“相”只是諸侯朝宴享時輔導行禮的官,而“宰”則是卿大夫的家臣,冢宰是總管一家政務的家臣,邑宰掌管一邑的政務。

雖然在春秋時代某些國家已有總領百官的冢宰、太宰或相,例如齊國在齊景公時已設有左右相。但是這些冢宰、太宰或相,還都是那些大的卿大夫的世襲官職。

從“將相和”入手,看戰國時代相國和將軍的官制

然而到了春秋晚期,晉國的開明卿大夫,就開始使用官僚管理政務了,這個時候,“相”就成為官僚機構的首腦。例如趙國(原是晉國的卿大夫)在趙簡子當政時,解狐就曾推薦他的仇人給簡子為相。韓國(原來也是晉國的卿大夫)在韓康子時,也已用段規為相,這種例子很多,就不在贅述了。

“將軍”這個稱號,原來只是春秋時代,晉卿獨有的稱號,這是因為在春秋時代,卿大夫他們都有著封邑,在其封邑中,有著絕對的統治權力,所以他們就有自己的宗族和“私屬”的軍隊,到了戰國時代,伴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封地內土地使用率的提高,開荒種田的增加,就意味著他們的統治範圍逐漸擴大。

從“將相和”入手,看戰國時代相國和將軍的官制

卿大夫們為了管理日益增多的土地和人民,就必須增加官員,官員機構的增大,再加上因為利益之爭,而造成的戰爭規模的擴大,以及戰爭形式的改變,這就必須建立職業的常備兵,這就必然要推行徵兵制度,所以在官僚機構中不得不文武分家,產生了文官的首長--“相”,和武官的首長--“將”。

咱們就以魏國為例,魏文侯時曾先後以魏成子、翟璜、李悝為相,而另有樂羊、吳起、翟璜為將。再以齊國為例,齊威王時曾先後以鄒忌、田嬰為相,而另有田忌、申縛為將。

戰國時期,各個國家設置將相的時間是不同的,最早設立的是“三家分晉”的韓、趙、魏三個國家。而比較遲設立將相之位的是秦國。

衛鞅在秦主持變法時,由左庶長升為大良造,這個大良造就是當時秦國最高的官職。直到公元前三二八年(秦惠王十年)張儀做秦相,秦才開始正式設立相位,這是仿效三晉的制度的。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三九年)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引自《史記・秦本紀》)。

但是秦國在初設相位時,為相的張儀、樗裡疾、甘茂等還統率著軍隊作戰。秦國在設相位後,大良造就成武職,比如說白起,他屢建戰功,封為列侯,官職還是大良造。

秦設立將軍的官職,是在秦昭王時。《史記・穰侯列傳》中記載,秦昭王初立時以魏冉為將軍,警衛首都成陽,從此秦才有將軍這個職位。

從“將相和”入手,看戰國時代相國和將軍的官制

戰國時代,始終沒有設相位的國家,只有楚國,楚國一直沿襲的是春秋時代的官制,以令尹為最高官職。楚悼王時用吳起變法,吳起做的是令尹。楚考烈王任用春申君黃歇作為執政,職位也是令尹。一直到戰國末年李斯上書韓王時,楚的執政者還是令尹。楚國在戰國時代也沒有設置將軍,只有柱國或上柱國的官職,其地位僅次於令尹。

楚懷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三O八年),秦國進攻韓的宜陽,楚派柱國景翠往救,柱國還是最高的武官(《戰國策・東周策》)。柱國這個詞的本意,是國都的意思,本來是警衛國都安全的官員,到了對外戰爭,也就成為最高統帥了。

由此可見,戰國時代各大諸侯國先後形成了以諸侯王為首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出現了以相、將為首的官僚機構,這在中國古代政治歷史上是一種進步現象,所以僅以《將相和》這一故事為例,如果藺相如和廉頗,作為趙國的文武官員之首,他們之間有了矛盾和間隙,對於趙國來說,那就十分危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