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文|飛魚說史

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此時,雖然諸侯國林立,但並沒有哪一個能真正取代周天子的地位,於是天下諸侯共同擁立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為周王,是為周平王。

周平王為了躲避犬戎部落的繼續威脅,於是決定東遷都城到洛邑(今洛陽),史稱“周平王東遷”,這是東周的開始,也是春秋的開始。

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周平王東遷

在擁立周平王繼位和東遷的過程中,有一個人表現很出色,得到了周平王的賞識,此人嬴姓,秦氏,名開(此姓名系《東周列國志記載》,真實與否暫不論證)。

對於這個名字不少人比較陌生,但他還有另外一個稱呼——秦襄公,周平王東遷國都之後,把王室無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賜予了他,自此秦襄公正式成為了周王室分封的諸侯,這是秦國的開始。

不過周平王肯定想不到,滅亡東周的,就是曾經擁立自己為王的秦襄公的後代,只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暫時不表。

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秦國擁立周平王、護送其東遷而成諸侯

我們把視線繼續往後轉移,到秦襄公的後代秦獻公身上,因為此人才是飛魚本篇要說的重點。

說起秦獻公,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說,這是秦孝公的爹,其實秦獻公的成就絲毫不在秦孝公之下,可以說,沒有秦獻公,秦孝公就不可能順利的任用商鞅在秦國進行徹底變法。

春秋戰國諸侯並起,為何會是秦國完成大一統?原因不單是秦人善於借鑑學習,就讓飛魚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為您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秦獻公的傳奇一生。

秦獻公的爹,是秦靈公,秦靈公死後,本該秦獻公承襲秦公之位,但是秦獻公的叔叔不幹了,於是發動武裝奪權,是為秦簡公(《史記》記載:靈公六年,晉城少梁,秦擊之。十三年,城籍姑。靈公卒,子獻公不得立,立靈公季父悼子,是為簡公)

此時秦獻公畢竟羽翼未豐滿,根本沒有能力和實力從叔叔手裡奪權,為防自己會被叔叔斬草除根,他只能被迫流亡魏國。

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秦獻公在魏國長達近三十年的流亡,見證了魏國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霸主地位,當他看到魏國如此強大之後,他就下定決心,只要自己回國繼位,立即就效仿魏國的改革,機會總會垂青有準備的人,秦獻公的機會終於還是來了。

在秦獻公流亡魏國的時間裡,秦國經歷了秦簡公、秦惠公,秦出公三代,秦出公繼位時只是個娃娃,大權在他的母親手裡,他的母親重用宦官和外戚,導致了秦國上下一致不滿,在這個大背景下,秦獻公才得以被召回秦國,秦國屬於秦獻公的時代,也正是開啟了。

秦國的惡俗——人殉。

春秋戰國是奴隸制土崩瓦解的時期,在舊貴族的眼裡,奴隸是沒有任何人權的,秦獻公回到秦國之後,發現秦國依然保持著“人殉”的惡俗,並且奴隸主還以誰殉葬的奴隸多、身體強為炫耀的資本,大量的青壯年奴隸,就被殉葬了。

秦獻公時期,山東諸侯對於這樣制度早已摒棄,但秦國卻堅定不移地貫徹著,足見此時的秦國究竟有多麼的落後,說到這,我們必須要了解一下何為“人殉”了。

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人殉,就是指用活人陪葬的惡俗,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盛行於奴隸社會,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漸漸被取締,到這漢代以後基本就沒有了,這是一種殘忍的階級對抗。

受魏國變法薰陶的秦獻公,深深地意識到,這是違揹人性,是秦國積貧積弱的關鍵所在,秦獻公就立志要廢除人殉制度,但舊貴族和奴隸主又怎麼會輕易妥協呢,不過沒關係,因為秦獻公想到了用陶俑代替真人來殉葬,這也被後來的秦國一直沿用,後來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就源自秦獻公的這條妙計。

秦國統一華夏的原因。

縱觀秦國的歷史,這是一個極其善於借鑑和學習的諸侯,可以說從秦獻公時期,就已經為繼任的君主打好了方向:變法強國,只有徹底的變法,才能真正的強國。

正是秦獻公為秦國的變法開了好頭,後來秦孝公的變法才會那麼順當 ,商鞅在秦國的兩次變法,也為秦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此後一直到秦國攻滅六國,秦國的變法運動都一致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秦攻六國

秦國統一華夏的路上佈滿荊棘,所幸的是,秦國的歷代君主都能披荊斬棘,本國的人才不足,那麼就從山東諸侯裡挖,山東諸侯文明先進的習俗和政策,也正是被這群人帶到了秦國,並且生根發芽,最終完成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地蛻變。

飛魚說:

戰國諸侯並起,為何會是秦國完成大一統?不單是秦人善於借鑑學習,

君主賢明,變法徹底,名將輩出,名相不斷等等,都是秦國統一華夏不可或缺的因素。

​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春秋戰國是被戰爭充斥的年代,冷兵器時代打仗其實打的就是人,身強力壯的人在戰場上是很有優勢的,後來名震一時的魏武卒,就是士兵中的“特種兵”。

但是秦國的“人殉制度”,卻把最能打仗、最有可能打勝仗的這部分人都給殉葬了,這就導致秦國的青壯年會越來越少,“人殉”經過幾百年的積累和發展,早已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士兵的戰鬥力。

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國為何會攻滅六國一統中原

戰國士兵

戰國初期發生過這樣一場戰爭——陰晉之戰,這場戰爭中吳起以五萬魏武卒大破秦軍50萬​,很多人認為,這個數字可能並不真實,真實與否我們暫時不作深究,但有一點不能否認,那就是秦國的人殉制度,造成了士兵雖多,但大部分是老弱病殘,戰鬥力自然也高不哪去,被吳起的五萬魏武卒打的大敗,是極為有可能的。

秦獻公廢除了人殉之後,秦國土地有人種了,戰爭有人打了,並且都是精壯的青壯年,戰國中後期,秦國能在數次大戰中迅速恢復,秦獻公的這項廢除“人殉制度”的創舉,功不可沒。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呂氏春秋》、《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