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賣不動,狗不理包子無人問津,老字號們為何集體“失寵”了?

說到老字號,一般人都會想到深深小巷裡,開了幾十年甚至傳承了上百年的美食老店。當然,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也有非常多的美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成為了中國美食對外宣傳的代名詞,比如全聚德烤鴨,又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創建於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的全聚德,是中國非常有名的中華老字號,歷經幾代創業拼搏獲得了長足發展,如今已經155歲了。

烤鴨賣不動,狗不理包子無人問津,老字號們為何集體“失寵”了?

1999年1月,“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是中國第一例服務類中國馳名商標。2007年全聚德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餐飲老字號第一股"和"烤鴨第一股"。

如今,北京烤鴨的名氣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但是全聚德的經營情況可不怎麼樂觀。在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全聚德實現營收7.58億元,同比下降13.43%,淨利潤0.32億元,同比下降58.51%,可見,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跌。

據數據顯示,2012年之後,全聚德的營銷狀況肉眼可見的出現下滑。

無獨有偶,幾乎和全聚德同一時期的另一家——天津“狗不理”包子,似乎也遭遇了相同的瓶頸期。

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麵粉、豬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小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至今有100多年曆史的它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

烤鴨賣不動,狗不理包子無人問津,老字號們為何集體“失寵”了?

出現“失寵”的原因,和兩家中華老字號的品牌營銷策略有關。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嫌棄這兩家中國歷史悠久的中華老字號,不外乎兩個原因:價格越來越貴了,質量受到了質疑。

打上了“中華老字號”的名頭,兩家的價格越來越高,在加上各種包裝和營銷,“狗不理包子”的價格已經上升到了包子界的“奢侈品”。雖說包子界並不缺少高價的商品,但是“狗不理包子”最開始的品牌定位就是平民化,這價格漲上去了,還怎麼平民化,於是,消費者就不開心了,這不是消遣我嗎。

除了價格不菲之外,質量飽受質疑同樣嚴重影響了這兩家中華老字號的口碑。

上市之後,全聚德就因簡化了烤製程序,而引起了外界質疑,吃全聚德就是為了吃手工製作烤鴨的那種,精緻細節和傳統工藝帶來的極致味道,但是你用上了簡化烤制,很難讓人不懷疑你的本質發生了變化。

烤鴨賣不動,狗不理包子無人問津,老字號們為何集體“失寵”了?

而狗不理包子,不僅價格已經漲到了50到100元一籠,還被爆出出現了速凍食品,再加上頻頻出現顧客抱怨味道變了,時間一長,名氣也就開始下滑了。

也許他們都趕上了時代的潮流,開始上市或進行電子商務貿易,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作為老字號根本的競爭力,物美價廉,帶著傳承的東西才是消費者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