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鴻門宴中脫身的張良究竟有什麼能力?


眾所周知,在鴻門宴上,劉邦成功逃脫。跟隨劉邦一起逃脫的人中,其實並沒有張良,那麼留下來的張良,又是如何在危機四伏的鴻門宴上逃脫的呢?

原來,張良留下,是劉邦精心策劃後的結果。劉邦一直十分器重張良,對他有著很高的評價,他知道以張良的智慧與勇敢一定可以有辦法成功脫身。在劉邦等人逃走之後,張良估摸著劉邦已經走遠了,就進入項羽軍帳中,替劉邦辭謝,並送上白璧一雙和玉斗一雙。由於張良曾救過項伯一命,他自信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能在鴻門宴中脫身的張良究竟有什麼能力?

張良與韓信和蕭何被稱為"漢初三傑",他們三人都有俠肝義膽,驍勇善戰,但是他們三者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韓信本想解甲歸田,奈何劉邦和呂后並不想滿足他的想法。韓信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威脅,韓信慘死,一些人並不會感到意外。

蕭何善於洞察人心,樂於察言觀色,他知道劉邦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因此他處處小心,然而,最後仍然被他的珠子劉邦送進了獄中。

能在鴻門宴中脫身的張良究竟有什麼能力?

而張良,他不僅聰明機敏,而且他得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女人的信任。這個女人就是呂后,她對當時政治的影響非常大,連劉邦也要忌憚她三分。在立太子一事中,張良可幫了呂后一個大忙。

起初,劉邦想廢掉呂后所生太子劉盈,另立太子。呂后當然非常的不滿,她於是就召見張良,希望張良可以建言獻計。張良告知呂后,劉邦非常看重隱居的四位高人,曾經想召集他們為劉邦輔政,但是沒能請來,因此呂后可以從此方面下手,以此得到劉邦的信任。呂后聽從了張良建議,果然,這讓劉邦非常的高興,另立太子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能在鴻門宴中脫身的張良究竟有什麼能力?

因為幫了呂后的大忙,這讓呂后對張良更加信任,張良的"後臺關係"也就越來越硬。

更重要的是,張良懂得在功成名就的時候就退隱,在經歷了世事之後,張良選擇退隱黃袍山,修身養性,不再參與世事的紛爭。張良一生中重視對道教的研究,也正因為如此,在協助劉邦奪得天下之後,他不會貪戀權貴,毅然歸隱,逍遙自在,直至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