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農村老家坐酒席,看到很多人除了打包,還把白酒和飲料一起帶走,這樣好嗎?

三農的高度


現在農村裡面辦酒席。以各種各樣的名目白酒的也很多。但是農村裡面的人,一貫主張節約和節儉,那麼吃不完的都會順手打包一點,分擔一點。

但是把白酒和飲料一起打包走的還確實很少見。


打包飲料是孩子最常見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來看,其實我們農村裡面擺酒席的時候,飲料經常是被打包是很正常的。

因為小孩子,有的他就吃點菜,飯都不吃,那隻剩下喝飲料了。那麼這種情況之下飲料是比較甜的,有時候吃完飯他就抱著那剩下的半瓶飲料自己都拿去玩了。

所以飲料達到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問題,不管是老人和小孩,老人有時候會帶回家給自己家裡面的小孩吃。

小孩就剛不用說了,他抱著飲料就跑,你也沒辦法說不讓他拿走。所以這種情況之下,我個人覺得打包飲料這個問題,拿這些飲料吃上的飲料喝上下的飲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


吃完酒席還打包酒的,這個沒有見過。

吃完酒席還要帶點酒回去的,不管是白酒還是米酒,還是其他的啤酒?這種情況要帶走的,基本上我們都覺得沒有這種情況出現。

這個問題來看,確切的來說目前沒有看到過。所以針對於這個情況,我們覺得如果說吃完酒席還要打包酒,只有回家那麼這種情況。在我們這邊是沒有見過,沒有出現過的。

這種行為是別人非常看不起的行為。

假如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這邊對於這樣的看法是非常看不起的,因為喝酒喝酒到了這個地方喝了酒你還要帶走,那麼這種情況是十分不妥當的。

首先是禮貌上面很多人會覺得非常不禮貌,所以我們不建議大家把這個酒給帶走了。

你可以打包其他的,比如說一些菜呀,比如說多餘的扣肉啊,以及多餘的各種各樣的零食等等,但是酒類需要帶走的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農人莫小道


頭條問答多,慧眼選中我,茶哥很感動,且聽我來說。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老家辦酒席的水準也水漲船高,當然隨禮的份子錢也一起漲了上來。

我五一回老家,朋友結婚,在老家辦酒席,親身感受了一下,還真遇到有把酒水和飲料打包的。

這樣合適嗎?

茶哥我覺得不合適。

第一,可以把菜打包,這成了慣例。

現在農村吃酒席,肘子,雞,魚,動筷子的很少,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屬於被打包走的首選菜,不浪費,這是好事兒,即便有人下手快,有人趕不上,也只能怪自己。


第二,酒水是酒席上的重頭戲,不建議拿走。

無酒不成席,酒席酒席,沒有酒怎麼成席?所以,只要置辦酒席,主家都會集中採購一批酒水飲料用於接待。

女賓多的桌上,很多白酒都不動,加上現在酒後不能駕車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男賓喝酒的也不多了,從中午喝到晚上的氣勢,一去不復返了,所以酒基本都會剩下來。


但是,因為酒沒喝完或者沒喝,就把酒打包走,這樣有點兒過分了。現在酒席,酒水一般不能太差,一桌兩瓶酒,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酒席菜錢了,有的到一半了。你拿他拿,主家只能心裡流淚,還不能攔你,回頭能不埋怨你嗎?

第三,飲料可以打包,也要適可而止。

開了口的飲料,可以拿,現在酒席小朋友多,飲料自然受歡迎,就當哄孩子開心,孩子開心,一桌歡笑,喜上加喜,熱熱鬧鬧。



不過,現在的飲料你能放心讓孩子一直喝嗎?所以,適可而止吧。

朋友們,你們遇到過吃酒席打包飲料酒水的嗎?

你怎麼看?


老爸的茶


回農村老家坐酒席,看到很多人除了打包,還把白酒和飲料一起帶走,這樣好嗎?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董,我的回答是: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在農村,辦一場酒席需要花費多少金錢和精力。

據瞭解,就現在的農村酒席,如果是結婚的話,基本是二十桌飯菜,除了自己村裡的街坊鄰居,還有男女方的親戚家屬,二十桌差不多剛剛好。但是一桌的酒席需要多少錢呢,一桌最少也得花費四百來塊,再加上菸酒和飲料,差不多就是五百五十塊。這些錢也許辦酒席的話,其實不算太高,但是對於一個常年種地的家庭來說,負擔還是很大的。而在農村,對於父母來說,最大的事情莫過於自己的兒子或是女兒結婚,他們差不多是拿出了自己將近一輩子的積蓄來,為的就是自己兒子結婚生子,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

首先明確的就是這樣做並不是一個好的做法,白酒和飲料不同於飯菜,吃完之後打包飯菜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菸酒不能打包走,剛剛也說過在農村辦一場酒席是很不容易的,花費很多錢,那些沒有喝的酒和飲料還可以拿去換錢的。如果把這些也打包走,實在是有些不妥當,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一想,思考一下。

辦酒席最少不了的便是酒了,沒有酒,還怎麼吃飯。做東的人一般都會準備上一些好酒來招待客人。一般剩下的酒,還未開封的可以拿去換錢,開了封沒喝完的,也可以留著家裡人喝。不是沒有用處的,這樣一來,就更沒有理由多拿酒了。

無酒不成席,酒席酒席,沒有酒怎麼成席?所以,只要置辦酒席,主家都會集中採購一批酒水飲料用於接待客人。一般女賓客不怎麼喝酒,也不怎麼會喝酒。要喝也只是一點點,不會很多。所以桌上剩下很多的酒。而喝了酒就不能開車,部分要開車的男賓客也是滴酒不沾,一般酒就會剩下很多。雖然也有很能喝的客人,但畢竟是少數,而且現在宴請賓客,酒一般都是好酒,不會是太差的酒。一桌兩瓶酒,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飯菜錢了。

除了酒之外,還有飲料,這個也是有講究的。飲料可以打包,但也要適可而止。有小孩子的餐桌,一般飲料都不怎麼會剩下,小孩子愛喝飲料,有的家長會把剩下一些不多的飲料帶走,哄得小孩子開心,這無可厚非,但是帶走整瓶未開封的飲料就有些不好了。


農村小董


記得小時候由於普遍大家的生活條件都不太好於是隻要是誰家結婚辦喜事的話,大家就會去吃飯因為在那個時候平常很少吃飯這麼多好吃的,但是去吃飯的時候可不是人只要到了就行而是還要進行隨禮,也就是說如果誰家要是去祝賀的時候就要隨禮,這裡的所講的隨禮並不是禮物的意思而是“錢”,在那個時候一般都是5塊到20塊錢,但是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因此隨禮都是最低100元。


那麼今天問題當中提到的“回農村老家坐酒席,看到很多人除了打包,還把白酒喝飲料一塊帶走,這樣的舉動好嗎”針對這個問題我結合在農村參加酒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講解。

“首先咱們先了解農村辦一場酒席要花多少錢”

咱們就先了解現在的農村酒席,如果結婚的話至少要請20桌飯菜,要知道這20桌有自己本村的街坊鄰居,還有男方的親戚家屬以及女方的一些家屬,也就是說20桌是剛剛好,但是大家知道每一桌的需要多少錢嗎,今天我就來算一算一桌有26道飯菜需要400元一桌。



那麼再加上每一桌的煙和酒以及飲料的話一桌用的合計為550元,要知道這些錢對於一個在家種地的家庭來說,已經是非常高的價位了,因此在農村辦結婚酒席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是了用自己一輩子的積蓄,為的就是兒子長大成人結婚娶妻生子有自己的一個家。


“農村吃酒席時打包帶走而且連酒喝飲料一塊帶走這樣真的好嗎”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就是這樣做“不好”,因為在我們農村你可以把一些剩餘的飯菜進行打包,但是煙和酒以及飲料就不能打包帶走,剛才我們也講到農村辦個酒席要花費很多錢,那麼這些沒有喝的酒和飲料還有煙,在我們那裡還可以換成錢,所以如果你把這些也打包帶走的話確實有些不妥,畢竟我們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綜上所述:

總而言之這在農村吃酒席打包帶走的事情非常多,要知道以前都是打包飯菜,現在都是打包菸酒,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紀錄鄉土


我們老家就是這樣啊,有老人年齡大一點的,吃酒席都自己帶方便袋去,有的主人家給準備方便袋,酒席過後一些吃剩的菜誰要就帶走打包,不然的話就都倒掉了多可惜,我們老家婚禮一類的主要都是五一,十一,週末,天氣不算冷,所以啊大家吃飯打包挺好,比浪費強


i怒放的生命i


飯菜是可以打包的,如果將白酒和飲料打包一起帶走,就顯得有些過分了!在我們這邊還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主家宴席結束後,會留下幾個人幫主家將酒桌上未開瓶的白酒、香菸、飲料和瓜子糖塊一塊收集起來,其中白酒和飲料會由主家帶回家或者直接退還商家,畢竟很多主家結婚宴請賓客時大多會多要一些菸酒和飲料,而商家也會允諾只要沒有開瓶或拆掉包裝,是可以正常退貨的!



這樣一來,如果賓客都私自將主家菸酒和飲料打包帶回自然不合理了,除非獲得主家同意,還有情可原,畢竟農村吃酒席本來就是圖一個喜慶,主家往往也不會在小事上斤斤計較,以免沖喜則顯得有些得不償失!

事實上,現如今的年輕人吃酒席時往往不會打包飯菜帶回,會認為不值當,也會感覺打包行為會很丟面子,畢竟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有較高文化,生活條件也不錯,根本不在乎這些,除非了煙、糖果和瓜子或許會帶點,基本上很少有打包帶回的情況!



不過,對於農村中老年人吃酒席觀念則不同了,因大多經歷過以前的窮日子,知道今日生活來之不易,往往在生活方式上會比較簡樸、不捨得浪費丟棄,因而看到未吃完的飯菜會有一些心疼,於是會在酒席結束後將自己所在酒桌上未吃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回家後晚飯則以打包的飯菜為主,會吃到第二天,若是還沒有吃完便會變質後扔給貓狗吃!記得以前村裡吃酒席時家裡老人就會帶回來一些,但多半會被家裡年輕人嫌棄這些別人吃剩的飯菜,因而最後多是老人自己吃掉解決!

總得來說,在農村老家吃酒席打包飯菜帶回是很常見的事情,但這種行為並不代表這些人會比較貪小便宜,往往是從小形成的一種艱苦樸素習慣,不捨得浪費掉!而對於將主家酒席上的白酒和飲料打包帶回,這種行為則顯得有些可恥,是赤裸裸的貪小便宜,自然這種現象是不好的人品表現,應該儘量勸阻!(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問:回老家農村做酒席,發現不少人不僅打包飯菜,還順手將飲料和白酒也一併帶走,就不覺得丟人嗎?

如果是散裝酒,也就沒人順走了。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在農村辦酒席也怕被人說閒話,酒菜辦得再好也有人在背後議論,辦得再廉價也會遭致說閒話。為避免事後被賓客說三道四,主家都儘量把酒菜規格提高,白酒、啤酒、飲料也是一應俱全,能貴則貴,毫不吝惜,寧願剩下也不願缺幾瓶,否則會在賓客面前出糗。

農村酒席的飯菜基本上都會有剩,在刺楸這邊,主家會盡量挽留賓客多吃幾餐再走,因為有回餐的習慣,希望大家理解回餐,不要覺得不衛生,農村掙錢不易。最後吃不了的還會鼓勵附近村民打包,或者被家裡的貓兒狗兒包點骨頭回去。對於農村酒席的正常打包,沒人會覺得不妥,主家也很高興。



當然,要是有做出祖十輩子沒吃過東西那樣子的搶餐打包行為,刺楸相信無論是誰,都會嗤之以鼻、冷眼視之。若是散席後有人渾水摸魚地把白酒和飲料順走了,這種行為該不該呢?

一、順走飲料

酒席上的飲料一般是一人一瓶(罐),但有些人不習慣飲料而沒喝,這剩下的飲料應該留到下一輪或歸主家安排。另外,有些人非常喜歡這種飲料,但屬於喜歡把好東西留到最後吃的人,在散席後把飲料帶走也無可厚非。

若是已喝完席上分配給自己的飲料,離開時把桌上多出的飲料順走,甚至自行跑到飲料存放處薅取飲料,這說的好聽點是愛佔小便宜,而說得難聽點則無異於「手腳不乾淨」。



二、順走白酒

在農村的酒席上,一般每桌會放一盒白酒,但好些人喝不來,特別是坐滿婦孺兒童的那些酒桌更是碰都不會碰。喝白酒的多是老者,除了愛喝白酒的老者可喝完配送的白酒外,多數也只在開瓶後倒一點點。如此一來,散席後會剩下許多未開瓶或雖已開瓶但剩有大半瓶的白酒。


白酒不同於飲料,也不同於啤酒,一般沒開瓶的可退,開了瓶的也可用來泡藥酒,很少有人會順走白酒,除非主家有交待。農村酒席上的白酒,便宜的幾十,貴點的百十來塊,雖不貴,但完好包裝的還可以拿來走親戚。

順走白酒的人與席未散而搶著打包的人差不多,都是不被大家歡迎的,大家口上雖不說什麼,但心裡都有一杆秤。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酒席後有人把白酒和飲料帶走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的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不管是結婚、生孩子,還是孩子考上了大學,總要擺個酒席慶祝一下,尤其是在農閒季節和年跟這段時間。總有不斷的就係需要參加,久而久之也就有很多不和諧的場面出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打包酒水飲料這個事情。

一、把酒打包的並不多見

打包酒的現在不管在哪裡都不多見,因為這個事對主人家非常不尊敬的表現,像菜可以隨便打包這個也已經次年改成習慣,菜大家不打包的話主人家也自己解決不了,再就是不打包也是一種浪分,這和我們現在提倡的光盤行動到實相符,打包剩菜是值的讚賞的,但是你打包酒的話就太過分了,酒水又不會變餿變味,這個我們山東這邊真沒有見過幾個打包酒的,除非是自己近門經過主人允許把已經打開的帶回家,這個是可以的。

二、打包飲料的倒是有

這個應該說也是值得提倡的,因為農村有的孩子比較多,把沒有喝完的飲料帶回去也是一種節約,因為飲料打開後也會很快過期,主人家也不會有意見,這也是發揚節約傳統的一種表現,畢竟帶走這些飲料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人或則孩子自己,這個是無傷大雅的舉動,主家也不會因為這個制止,顯得不小氣,這個我感覺挺挺好的。

在農村也好,城市也罷,現在來說都沒有說去帶走人家酒的習慣,我們也不提倡這樣做,所以如果大家發現在種行為,一定要給予勸阻,讓好事不要蒙上不光彩的陰影,也會為了當事人的顏面。也歡迎大家一起發表意見,探討這個現象。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一起探討更多關於農村的問題。

呂家姐夫


農村辦酒席,圖的是熱鬧,要的是喜慶,來的都是客,都好酒好菜招待著。而且農村人辦酒席,主家往往害怕菜不夠,會多做一些,因此在農村酒席上,席結束都會剩下一些菜。在我們這裡辦完酒席的家裡,通常會將剩餘的菜品分發給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避免浪費。

而酒席上過去確實存在一些人喜歡打包席上菜品和飲料的現象,一般這些都是主家預算之內,並不會太在意,反正吃不完也是浪費,但對於酒席上擺放的一些菸酒等物,卻很少有人會打包帶走的,即便有,也是極少數的。

我每年都要回鄉參加幾場酒席,對現在農村酒席上的事比較瞭解。我小時候,村裡條件差,很多人參加酒席會帶著全家老小一起,打牙祭改善生活,臨散席前,還會把酒桌上的剩菜、剩餘的飲料等打包帶走,小孩子都特別稀罕這些東西。

而過去酒桌上的白酒,一般只有男客桌上有,女客不喝酒也就不擺酒了,但是過去男客吃席喝酒比吃菜厲害,一般不會剩下酒水,菜倒是會剩下很多。

現在我們村裡辦酒席依然是這樣,女客不喝酒,通常女客小孩子一桌,擺放飲料多,不會擺放白酒。而男客桌上雖然擺放白酒好幾瓶,但現在的人和過去不一樣,很多人參加酒席開車來的,而且現在大多數人都有安全意識,也不愛酒桌上喝酒、勸酒。不勸酒喝酒沒意思,久而久之,現在酒席上不喝酒的居多,一場席下來往往桌上會剩很多酒,有的至開封喝了小半瓶。

這種情況下,很少有男客會主動打包白酒帶走的,一則不是很想喝酒,二則要面子不願帶走。女客打包菜品和飲料無可厚非,我們也不在意,高興就好,但打包白酒香菸的幾乎不存在。

當然了,也不排除少數人愛貪小便宜,覺得白酒帶回去自己賺到了,不喝放著也好。

何況白酒、香菸這些東西,有時候主家還會給來幫忙的人每人發幾條發幾瓶,所以對少數人打包帶走白酒、飲料的情況,並不會太在意。

但是極少數人並不是“帶走”,而是“順走”就會讓人很不爽了。

白酒價格相對高一些,酒席上的白酒都是整箱在農村超市賒來的,喝不完都要拿回去退掉的,否則酒席成本太高,所以主家除掉喝掉的白酒和送人的白酒,大部分白酒都要回收退掉,以減少酒席成本的。

這些事兒農村人都知道,人們也不會刻意的去貪圖一瓶酒的小便宜,少數酒鬼和心思不純的人,順著帶走白酒,甚至還會跑到主家酒席後屋拿走幾瓶菸酒,這些人主家發現後,也不會說什麼,慢慢疏遠是肯定的,都是自己人自然不會太煞風景的去指責對方。

但是,我想說的是,農村現在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貪杯好酒之徒家裡通常備有好酒,農村酒席上的酒他們其實也多數不會看在眼裡,少數酒席上主家上了幾瓶好酒,好酒之人即便無人陪酒,他們自己也會自斟自酌,很少有人將酒帶走。

要知道,在農村的社會里,一個村裡的人大多數都互相認識,互相知根知底,特別好酒的人,主家甚至會送一兩瓶給他,“順走”白酒的人被其他人看到,面子上也掛不住。這種行為自然非常不妥。


李阿冰


幾十年前,糧食欠,農村辦酒席,打紅點的白饃不能上太早,這個揣,那個藏,有多少也不夠上,誰也不笑話誰,興這個那就是風尚。如今生活水平都提高,吃完飯主要把肉類來打包,白酒飲料順手捎,白饃沒人要,這也是延續以前的傳統,農家人覺得正常都不笑,來了個外地小編直摸後腦勺。哈哈哈哈!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國家政府提倡有教導,農村的光盤行動比政策還行的早,真是不謀而合,很好很好很好!這個小編很囉嗦,一直追著問這樣好嗎?我再重複一句,這樣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