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春秋和戰國有什麼區別呢?

密探零零發


我們先從最淺顯的地方理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日子還是那樣的日子,但是對於後人則不同。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

在《春秋事緯》中有一句話:“智伯滅三晉之事成,三晉分而七國之行立,讀《春秋》之終,而戰國之始也”。


意思很簡單,也很明瞭,也就是說在三家分晉之後,《春秋》這部書也結束了,欲知後事如何,請君閱讀《戰國策》。最初人們形成的這個觀念原因很簡單,就是《春秋》讀完了,該讀《戰國策》了。就像《漢書》和《後漢書》讀完就該讀《三國志》了,那漢之後的歷史就叫三國,就這麼簡單。

《春秋》三傳分別為《左氏春秋傳》(左傳),《春秋公羊傳》(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穀梁傳)。

《春秋》其實是孔子對魯國史書的修編,他對各國發生的大事都進行了褒貶。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很顯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在於對一個人的評價,它將影響一個人在後世心目中的形象。

而以國人的觀念來看,唯一能制約一個人行為就是後世人對他的看法,帝王最看重的也是這個。就連千古一帝李世民都不惜和褚遂良吵起來,也要看《起居注》。中國人是現實的,你如果告訴一箇中國人什麼下地獄,上天堂之類的鬼話,人家都覺得你腦子是不是有問題了。

可以說是孔子第一次給國人書立了這種觀念,意思就是注意你的行為,天下人和後人都在看著呢。所以孔子會說:“後世知丘以《春秋》,後世罪丘亦《春秋》”。

孔子認為他這一生所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修《春秋》了,後世的人知道他是因為《春秋》這部書,而怪罪他也一定因為《春秋》。事實證明,他想多了。大部分人都沒看過《春秋》,但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孔子。而大多數怪罪他的人事實上也沒讀過《春秋》。

那麼《春秋》到底記載了哪些東西呢?《春秋》實際上記載了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各國之間發生的大事。而《左傳》增加26年,到了三家分晉結束。

《春秋》最後一句話是:“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到了這裡戛然而止,很多人可能感覺很突然。其實孔子也做出瞭解釋,在《史記》中記載:“及西狩獲見麟,曰:吾道窮矣”。所以《春秋》又叫《麟經》。


顏回死的時候,孔子說道:“這是上天要亡我嗎?”,子路死的時候,孔子說道:“這是上天在詛咒我嗎?”但是顯然顏回和子路的死對孔子打擊仍然沒有這件事大。孔子因為這件事停止了修編《春秋》,甚至連《詩》,《書》,《禮》,《易》,《樂》的整理都結束了。

因為孔子認為麒麟是瑞獸,不應該在這樣的亂世出現:“麒麟仁獸也,含仁懷義……今非其時也,折辱於奴隸人之手”。

同年,田恆殺齊簡公,田氏代齊之勢已成,孔子曾齋戒三日,請求魯哀公發兵討伐田氏,魯哀公說道:“你去問季孫肥吧!”,魯國的事哀公說了也不算了。而智氏將要滅晉也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在這種亂世,出現麒麟,看來是天道都拋棄他,所以他才會說:“吾道窮矣”,對於孔子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打擊,甚至超過了死亡。所以孔子病了,病的很重,子路來看他的時候。孔子拄著柺杖在門前對子路說:“賜(端木賜)啊,你來晚了啊!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子又對子路說道:“天下失道已經很久了,沒有人認同我的主張。夏人停棺在西廂的臺階上,周人停棺在東廂的臺階上,殷人停棺在兩柱之間。昨天我夢到我在兩柱中間接受祭奠。我是商人啊!”七天後,孔子就去世了。

孔子生前曾把弟子召集起來,對他們說:“西狩獲麟,吾道窮矣!我所修《春秋》也就到此為止了,以後為天下記述的責任就落在你們肩上了”。於是他讓弟子們都傳抄一部《春秋》。

從史學上來說,這是一個斷代規矩。一部史書記載一段時期的歷史,所以《春秋》所記載的歷史就是《春秋》時期,《戰國策》所記載的歷史就是《戰國》時期。每一個朝代在建立起來以後,都熱衷於為前朝修史,意思就是確立自己的合法性,代表前朝已經成為歷史。

而春秋和戰國真的沒有區別嗎?

其實也是有的,只是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量的積累引起質的飛躍。平王東遷,周王室衰落,春秋小三霸和春秋五霸的崛起,標誌著禮制的崩潰。

從人們的觀念上來說,禮樂制度徹底崩壞。春秋小三霸之首鄭莊公還打著仁義的旗號,鄭伯克段於鄢。而“周鄭互質”,讓人們看清了周王室確實已經衰落了。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稱霸諸侯,說明周天子也已經只是被利用的工具了。



到了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之後,周天子承認了韓,趙,魏,和田氏的地位。那就代表著禮制的徹底崩潰。意思就是周天子的旗號也沒用了,誰有實力誰說了算。在齊桓公的時代,如果以下犯上,謀奪君位,一定會被群起而攻之。

晉獻公殺太子申生,立奚齊為太子,被齊桓公討伐。夏徵舒殺陳靈公,被楚莊王討伐。他們還都是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但是周天子親自毀了這個旗號,就是以周天子承認了弒君篡位的田氏和瓜分晉國的韓趙魏。

從戰爭形式來說,也發生了質的飛躍。最早的時候,戰爭一般在秋天進行,祭祀在春天進行。《左傳》說:“國之大事,在戎與祀”。所以《春秋》所記載的大事多發生於春秋兩季。

而春秋時期戰爭規模最大的城濮之戰是從三月開始,到了四月六日也就結束了。也就僅僅一個月時間,而且晉文公首次把詭計用到了戰場,開創了“兵者詭道也”的先河。在宋襄公時期就算半渡而擊都是不仁道的,但是到了智伯瑤圍趙襄子的時候,晉陽城被圍了三年之久。


可見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戰爭形式早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春秋到戰國實際上是奴隸主階級和新興的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在奴隸主的時期,他們佔領的土地再多,都需要分封諸侯來控制,他們需要的是威望來統治。

但是地主卻不用,他不用控制農民,只要控制了土地,就控制了一切。所以新興的地主階級對土地的渴望,遠遠超過了奴隸主。於是戰爭規模變得越來越大,而戰爭形式也變得越來越殘酷。這種改變從廢除井田制以後就逐漸開始了。允許私人擁有田地,地主階級就開始興起了。

晉國的智氏,魯國的三桓,齊國的田氏,都是在這種背景下壯大起來的,他們慢慢的從君主手中竊取權利。田氏就是控制了齊國的財稅收入,在公田收賦稅用小鬥,但是災荒時候用大斗,來收買人心。莊子評價這種行為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漁耕樵讀


我是HK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經濟和政治制度不一樣。

對於周朝的制度,有不同的歷史看法,一種看法是西周時為奴隸制社會,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奴隸制瓦解的社會,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封建制度建立的社會。

還有一種看法是,封建本意指封邦建國,西周是帶有奴隸制成分的封建領主制社會,春秋是成熟的封建領主制社會,戰國是封建領主制瓦解、封建地主制建立的社會。

對比歐洲的奴隸制羅馬帝國和封建領主制的中世紀,西方的封建領主制也有大量奴隸制成分,沙俄直到1861年廢除農奴制前,90%的農民是農奴。


歐洲封建領主制沒有產生封建帝制,王權一直受到領主貴族和商人階層的制約,同時還有大量富農存在,這就讓君主專制制度沒有成長的土壤,歐洲也因此率先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出工業革命。

所以,春秋時的封建領主制是非常成熟的農業文明社會的政治制度。

戰國時代,還夾雜有大量領主制,但是戰國的國家兼併現象——就是戰爭太嚴重,導致了封建地主制的壟斷階段出現——就是秦滅了山東六國,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我國封建社會的毒瘤——封建帝制出現了。

封建領主制類似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封建地主制類似於壟斷資本主義,而封建帝制類似國家資本主義。


2.春秋時期的國際環境是尊王攘夷,戰國時期就開始諸侯兼併。

春秋時期(上圖),《論語·憲問》裡有一條孔子語錄:“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要披頭散髮穿左衽的衣服了!

春秋時期,中華文明還在尊王攘夷,內部的聯合、協作大於競爭,中華文明還能對外進行擴張,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戰國末年,荀子曾與臨武君在趙孝成王前“論兵”,說道: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齊桓公、晉文公)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商湯、周武)之仁義……

可見,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晉文公要比戰國的政治家傑出,戰國雖然有七雄,但是沒有一個可以和桓、文、管仲相提並論的政治家。沒有一個可以為中華文明而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的諸侯盟主

縱約長雖然有蘇秦,但是蘇秦也因為欺騙齊閔王而被殺,只有信陵君才能率領山東諸國一起抵抗強秦。但是信陵君既不是魏國君主,也不是魏國宰相。

秦國雖然強大,但也只是在消滅山東六國的時候顯得強大,而在對付匈奴的時候,卻沒有傳說中的那樣強大。

在山東六國中,燕國擊退東胡,秦開拓邊,國境幾乎囊括整個遼河流域,並進入吉林省境內,甚至控制朝鮮半島。

趙國擊退匈奴,胡服騎射,確立了強大的騎兵。並設立騎邑——結合馬場的軍事殖民據點,如果後世一直沿著這條思路出發,佔領漠北高原,從戰略層面改變漠北遊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楚國有莊蹻入滇。

秦國呢?下圖是戰國中期的地圖,秦國還沒有進行商鞅變法。

到了戰國後期,秦國已經變法過100年了,再看看下圖中的秦國有沒有開拓中華文明的文化圈:

這時候,秦國都已經攻破楚國的郢都了,自己的秦長城還被西北的義渠人攻入,義渠距離關中,距離咸陽很近,秦國不首先像趙國、燕國那樣驅逐義渠之戎,收復黃河上游,反而不斷對山東六國進行攻打,從現代歷史角度和中華民族的整體角度看,秦國是在內耗!

以秦國的軍事實力,如果秦國有尊王攘夷,或者成為中原霸主——真正的西帝(當時,秦國與齊國一度稱為東西二帝),就應該像漢武帝那樣驅逐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建立河西四郡。對於河西地區,最早的記載是《穆天子傳》的周穆王西遊。

在秦朝的萬里長城中,秦長城要比趙長城、燕長城更加靠南邊。

我們知道明長城要比趙長城、燕長城靠南,但是即使是明長城的陝甘段也要比秦長城更加靠北!

換句話說,秦國只對內強硬,對外沒有開拓精神

秦國只適合掠奪發達的地區,而對於相對落後的邊疆,秦國的那套系統就不頂用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HK君


春秋五霸意氣風發,戰國七雄犬牙差互,所謂亂世出英雄,春秋戰國時期,各路諸侯或盟或伐,人才也是數不勝數,賢臣良將的典故數不勝數,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常常將春秋與戰國合二為一,稱之為“春秋戰國”,也經常將春秋和戰國就這麼理解成一個時期。那麼問題來了,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一、春秋在前,戰國位後

周人發跡於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經周文王、周武王時,殷商已是“讒惡進用、忠良遠黜”武王伐商,建立周朝。然盛衰無常,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燃烽火而戲諸侯,哪知第三次犬戎真的來犯,大多諸侯王不聞不顧,至此西周滅亡,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平王遷都洛邑,東遷之後的周朝,史稱東周,東周開始的這一年,便是春秋時期的開端,也是戰亂的開始。

戰國是繼春秋之後的又一次大變革,如果說春秋時周天子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話,那戰國時期,周氏王朝的勢力已經是日薄西山了。周王室衰微而七雄興起,中原持續動盪,至秦朝統一六國終止,因此時間的先後,是春秋戰國最大的不同。

二、春秋爭霸,戰國統一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春秋五霸人人聞名,

然此“霸”非取周而代之,而是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質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國互相攻交伐戰,小國抱團取暖,在轟鳴的鐵騎下,無數小國被吞併、或成附庸,此時的諸侯爭霸戰爭,為之後戰國時期的兼併統一戰爭做了先期準備。

戰國與春秋暫無明確的時間界限,但公認的戰國開端便是“三家分晉”,經過春秋時期百餘諸侯國互相兼併,戰國時只剩下二十幾個相對強大的國家,各家的兼併戰爭使得諸侯變少了,勝出者疆域變大了,人口變多了,財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財富,都集中在了少數幾個諸侯手裡。征戰也不只是簡單的奪城掠池,百姓希望有個安定的環境,國君圖謀天下歸一,

七雄相爭,要的不是隻做“霸主”,而是要取代周室,“以天子自居”。<strong>

三、君權下替,加固王權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天子”之稱名不副實,周王室也只等同一個中等諸侯國,然而春秋時期的各諸侯國,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弒君現象屢見不鮮,雖然大部分都是發生在春秋早期,但戰國的開始正是“三家分晉”,三位大夫瓜分晉國,君權下替。戰國時,國君學聰明瞭,為了避免大權旁落,不僅任人唯親,同時也重用出身卑微之人,士人階層得以崛起並與外戚互相周旋,在君王的有意安排下互相爭鬥,似兩虎相爭而君王得利,王權得以加固。

四、國無定界,郡縣代邑

春秋時期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便是國與國之間少有界定線,對於這百餘諸侯國來說,“國”只是後世定的稱謂,那時的大國尚有城池,但一些小國只有些縣、邑,雖稱一“國”,實為一家,並沒有國家形態。而戰國則不同,隨著國士不斷開疆拓土,為了方便管理,便設立郡縣以取代縣邑,大國之間便互相劃分國界,約定土地,所以戰國有國界。

不僅如此,春秋戰國還有許許多多的不同點,比如春秋的官僚制度便是官位世襲、土地世祿,但戰國時期,布衣們也能登上朝堂,也能拜爵封侯;還有農業制度,春秋多為氏族集體勞作,而戰國時小農經濟迅速發展,男耕女織已成社會主導,林林總總。但不可否認,即便是社會動盪、民心難安,但春秋戰國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次農業大發展、社會大進步,為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鄧海春


記得小時候開始學習歷史,有個朝代歌!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與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對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王朝至此完。

這其中的春秋與戰國實際上就是周王室東遷之後的東周時段,東周時期,由於周王室的衰微,各諸侯國開始陸續稱霸,從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的春秋五霸之間的爭霸戰爭,到後來齊楚燕趙韓魏秦的戰國七雄的吞併戰爭,一個是戰爭性質的改變,從爭霸倒吞併,還有社會性質的改變,嚴格來說春秋時期社會性質屬於奴隸制社會,到了戰國時期,列國通過變法圖強,百家爭鳴,文火空前發展,尤其是商鞅秦國變法之後,土地私有制產生,奴隸制被逐漸廢除,郡縣制代替封封制,客觀上來說已經屬於封建制社會,但其中春秋與戰國明顯的分界點來說目前史學界比較認同的應該有兩個事件,一是三家分晉,二實田氏代齊!


天不懷疑海的深


周朝建立後,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從經濟上講,井田制開始瓦解,奴隸主貴族不能按照原來的方式奴役廣大的奴隸,土地私有制開始出現。從政治上講,王室衰微大國爭霸,周天子已經不能像西周時期那樣號令天下,一些大的諸侯國之間開始了爭霸戰爭,吞併一些小諸侯國。從文化上講,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各種思想流派紛紛出現。闡述自己的主張。從社會效果看,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不穩定。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從經濟上講,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成,小農經濟佔統治地位,社會性質發生了深刻的轉型。從政治上看,各國經過一系列的變法,地主階級掌握了政權,奴隸主貴族勢力受到沉重打擊,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各國之間不斷兼併。從文化上講,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各種學術思想的交流與反駁,最終法家思想取得勝利,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從社會效果看,秦滅了東方六國,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谷老師


周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奴隸制國家統治時間長達800年,作為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王朝,它的故事也是非常的多。

一、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

先來說西周,之所以稱之為西周是因為其都城位於鎬京,建立於公元前1046年結束於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滅亡很具有戲劇性。

在周厲王時期因為暴政導致國人暴動,此後的周朝就由盛轉衰了,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隨著周王室的衰落,周朝的禮樂制度和分封制度開始崩塌。

然而就在此時周幽王竟然為了愛妃褒姒一笑竟烽火戲諸侯,雖然褒姒笑了但是周朝哭了,因為假傳烽火臺預警導致犬戎真正入侵時也沒有諸侯國來相救,最終導致了西周的滅亡。

公元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此時的周王室已經是榮耀不在,諸侯國開始崛起,歷史上就出現了著名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當然東周也被歷史性的分為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二、春秋和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度結束向封建制度形成轉換的特殊時代

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這個時代的周王室雖然衰落但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春秋第一個霸主齊桓公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其實與協天子而令諸侯沒啥區別,但是周王室的地位還在。

此後的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莊王也都稱霸了中原成為當時最強勁的諸侯國。

戰國時代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一統,所謂戰國七雄就是戰國時代的七個諸侯國,而春秋時代有幾十個,最終被這七個逐步吞併,這樣的局面存在了數百年。

三、春秋時代還處於奴隸制而戰國時代封建制逐步形成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而土地實行的是井田制,隨著牛耕的推廣和鐵質農具的廣泛使用,農業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生產關係也不得不做出調整。

原有的奴隸國有土地井田制逐漸被打破,以封建制度為依託的土地私有制登上歷史的舞臺。

春秋時期並沒有太多的變法,而戰國時代變法有很多,最出名最徹底的當屬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一個是獎勵耕織,另一個是獎勵征戰,打破原有的奴隸官員繼承製改為軍功爵制,這幾個制度的實施不僅讓秦國實現了富國強兵,也為橫掃六國提供了條件。

四、戰國時代統一稱為了歷史的必然,而七國之間的戰爭不斷

隨著商鞅變法的不斷落地,重視農業生產和農田水利建設的秦國逐步強大起來,除了採用遠交近攻的正確戰略外,秦國還主動同趙國開啟了長平之戰。

此時的周王室已經不復存在,周最後一個王周赧王早已被秦昭襄王所殺。

在長平之戰取勝後,秦將白起坑殺了這四十萬趙軍也就成為了整個統一戰爭的重大轉折點,雖然秦軍在邯鄲之戰失敗,但是此後六國再也無力阻止秦國實現大一統的腳步了。

公元前221年六國被滅,天下歸一一統,這就是秦朝,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集權國家。



秋雨魯北說歷史


春秋和戰國是一個叫周的老爺子的倆兒子。

叫春秋的,算是老大吧,這老大還聽點老爺白話,外頭喝個酒,打個仗,吃個火鍋唱個歌兒還能給老爺子打個招呼。老爺子受其他人的擠兌呢,春秋還能拎著板兒磚撲上去。村子裡的大情小事兒,也是讓老爺子出面,春秋則在後頭站著,充當個跟包或保鏢的角色。兄弟之間說得過去,有點齷齪時能商量就商量著來,儘量動口不動手。

戰國就不一樣啦,等他長大時,老爺子已經老了。怎見得呢:有詩為證:走路似風擺楊柳,說話如漏氣皮球。一日三餐吃不夠,喝點小酒還上頭。所以戰國一看老爺子這樣了,也就起了個不尊敬的心了。首先是向自己的兄弟們開火,老爺子出來調停?門兒都沒有,說不定還得給老頭一個沖天炮。

他還時不時眯縫眼瞅著老爺子屋裡,看看這個家還剩下多少值得糟蹋的東西。老爺子在外頭受點氣,回來想跟他嘮叨兩句吧,等來的全是冷嘲熱諷。戰國一天到晚就盼著老爺子早些歸天,好把偌大的一片家來繼承下來,又得防著身邊的兄弟姐妹們都來爭奪。所以一個挺好的家,整天打得烏煙瘴氣的,兄弟姐妹們也不好過,個個整天互揍,一個個烏煙青,形象極磕磣。

所以說,這就是兩個不孝子,不過一個面上過得去,一個連面子都不要的混帳玩意兒。


崔文瀾


春秋與戰國,是中國古代歷史早期的兩個重要時代。

在西周被滅亡之後,周天子的後代在洛陽重新建立起統治,也就是東周。

而春秋與戰國時期,其實大致都還在東周的時間範圍之內。

而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是以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及田氏代齊為分割點,那麼從直觀上來說,這兩個時代有哪些不同呢?

局勢:諸侯林立與大國崛起

在西周立國時,大小諸侯國有六七百個。儘管東周時期,周王室已經不再有曾經的權威和影響力,但是從整個中華大地來看,諸侯國林立仍然是一個基本的情況。

在春秋時期,仍然有一兩百個諸侯國,而且大國和小國之間的關係,往往是非常微妙的。

在一個大國周邊的多個小國,往往更傾向於把自己的安全寄託給大國,而非周王室。

而在戰國時期,儘管仍然還存在幾十個國家,但是已經基本上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大國為核心的格局。

彼此之間的戰爭和權謀,也都是以這七國為主的。

當然了,也存在類似於中山國這樣的小國,憑藉出色的外交手段,也能夠遊走於七國當中。

戰爭:稱雄爭霸與土地兼併在

春秋時期,強國之間的戰爭,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爭霸的層面,大家只是為了證明:我才是最強的。

因此,當時的戰爭,顯得要更加像“君子之爭”,更純粹,也更理想化。

著名的春秋五霸就是典型,他們通過一系列戰役,來獲得軍事上的優勢,然後中原會盟,成為諸侯當中的盟主,並且還會獲得周天子的封賞。

而等到戰國時期呢?戰爭就變得非常赤裸裸,彼此之間的戰鬥,根本目的就是消滅對方,然後兼併對方的領土和人口,是更加你死我活的爭奪。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人性中關於權謀和戰略的智慧,也被充分挖掘出來。

戰國也成為英雄與智者輩出的時代,給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當然,在這些不同的背後,是歷史向前進步的表現,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有書君看來,春秋就像是西周統治崩壞之後分裂的開始,而戰國時期,天下則是朝著統一的趨勢邁進,隨著變法慢慢產生效果,最終由秦國一統天下。


有書博物館


春秋之義,就是孔子說的春種秋收。

戰國之義,即大爭之世。

春秋時,列國戰爭性質為爭霸戰爭,只為取得結盟時的霸主地位,一般不求滅國。作戰理由都是說對方不尊重周天子之類的。戰法也是老套的車戰。

戰國時,戰爭性質開始演變為吞併與統一,多以奪城、掠奪人口財富為象徵,已經不再講求道義,對於周天子,更多的成為了一種擺設,戰法開始出現多種變化,如騎兵作戰、偷襲、權謀等。

奴隸與封建只是馬克思提出的分割方法,西方的這種分發能否套用到中國來,還有待商榷,只是目前我們講求馬克思主義,所以歷史也生搬硬套,人為割裂成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承認了土地私有,廢除了古老的井田制。

以前耕作是為奴隸主,現在耕作的是自己的土地,所以就有了動力,生產力也就提升了,所以才能為各大國長期戰爭提供糧食和兵員。

秦始皇第一個統一了中國,是沒有爭論的。

因為他把郡縣制推到了全國,也就是將權利集中到了中央,政令可以隨意下達到全國任何一個地方。

西周所謂的統一,其實只是一種對王權的推崇,地方上的諸侯認可罷了,自家的事還是自家說了算,自行管理一方的民眾和財富,只需要定期向周天子納貢即可。這種鬆散的管理模式,就是分封,不能叫統一。


歷史有的說


歷史上,春秋戰國其實都是指東周時期禮崩樂壞的重大時期。但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些明顯的差別。

一、名稱的差別

春秋時期的名稱來源於孔子的經書《春秋》。《春秋》其本身就是一部記述當代歷史的史書。戰國的由來則是從另一部《戰國策》的史書中來的。同為東周時期,卻因為兩部史書變為了兩個時代。

二、周天子的地位不同

春秋時期,周天子雖然喪失了天下共主的實際地位。各個諸侯國依舊奉其為主,並不敢有所逾越。所以才出現了“尊王攘夷”的口號的春秋五霸。戰國時期則不然。此時周天子甚至連一個諸侯國的地位也不如。七雄也是相繼稱王,徹底拋棄了周朝的名義統治,成為了獨立的國家。

三、戰爭的目的不同

春秋時代的戰爭主要為爭霸戰爭。大國之間只是為了把對方打服氣。只要你認可我的霸主地位,聽從我的號令即可。戰國時期的戰爭則變了味道,成為了吞併戰爭。國與國之間的目的是土地、人口與統一。


四、民族出現分化

春秋時代,一般的平民無論你生活在哪個諸侯國。統統都認可自己是周朝人。但是,戰國時期,七雄國家的百姓已經認為自己的是秦人、楚人或者齊人。這也算是最早的地緣主義。

結語

兩個時期雖然同處於東周朝代。但是其他差別是非常大的。春秋更像是關起門來爭老大。戰國卻是分家後搶家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