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都有誰,他的老爹和兒子是皇帝,自己卻不是?

象棋瘋子


在封建社會,皇帝是一個相對比較稀缺的職業,競崗途徑也很單一,條件十分苛刻,要麼跨過刀山火海,從別人手裡搶過來;要麼生在帝王家,從自己長輩、兄弟手裡繼承。如果不出意外,父終子繼,很有秩序,但宗是保不齊有命短的,走在老子前頭了,就便宜了自己的兒子或者族親;還有一些,臨終還沒有子嗣,那就得從自己兄弟、子侄中選一位接班,畢竟也不算外人。在這些特殊情況下,就會出現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自己不是皇帝的情況。

自秦漢以來,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三國、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過於混亂,暫且不論,在統一王朝中,遇到此種情況的至少有8位。

西漢兩位

東漢一位

西晉一位

元朝一位

明朝兩位

清朝一位

西漢

  • 定陶恭王 劉康
漢元帝劉奭[shì]之子
漢哀帝劉欣之父

劉康的兒子之所以能夠繼承帝位,要感謝自己的兄弟漢成帝劉驁[ào],此人不僅荒淫無道、荒唐至極,還重用外戚,給後世提供了很好的榜樣。而且由於劉驁玩得太開心,沒能顧好家,子嗣相繼早夭,尤其到了後期,劉驁遇到了趙飛燕,就是著名典故“環肥燕瘦”中與楊玉環齊名的“燕”,趙飛燕與妹妹趙合德受劉驁寵愛,把持後宮十餘年。據傳二人為了保持青春,服藥絕育,為了捍衛自己的後宮地位,怕其他妃子憑藉子嗣上位,於是二人就開始迫害後宮,最後舉薦劉康的兒子劉欣為皇孫。這真是應了郭德綱老師那句話:“我給你安排個最大的官,封你做太子”!

  • 中山孝王 劉興

漢元帝劉奭[shì]之子
漢平帝劉衎[kàn]之父

劉興不是別人,正是劉驁和劉康的兄弟,其實原本他是有機會直接繼位為皇帝的,劉驁無後,有人舉薦劉興繼位,但是劉驁實在是沒看上自己這個兄弟,所以才選了劉康的兒子劉欣。不過該是你的就是你的,躲也躲不過,劉興一脈註定是要有帝命的,劉欣隨他大爺,荒淫無度,繼位七年就那啥過度,掛了,也沒有子嗣,於是選了劉興的兒子劉衎做皇帝,總之就是一個字,亂!

東漢

  • 河清王 劉慶

漢章帝劉炟[dá]之子
漢安帝劉祜[hù]之父

劉慶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藩王,原本也是皇儲,可惜後來劉炟聽信讒言,廢了劉慶的太子之位。由於劉炟英年早逝,漢和帝劉肇繼位時才9歲,其母竇太后秉政,外戚竇憲專政。四年後,劉慶協助劉肇剿滅外戚,奪回政權。劉肇自此開啟了政治改革,一時間內修外治,大有治世之景象。可惜好景不長,劉肇也是英年早逝,27歲殞命。在其死後,他未足百日的兒子繼位,不足一年早夭,十分荒唐。隨後鄧太后密謀幫助劉慶之子劉祜繼位,即為漢安帝。

西晉

  • 吳敬王 司馬晏

晉武帝司馬炎之子
晉愍[mǐn]帝司馬鄴之父

西晉呢,只有四位皇帝,而且都和司馬晏有關係,分別是他的父、子、兄、弟。司馬炎與唐玄宗類似,前半生勵精圖治,開創“太康之治”,社會一片繁榮,後半生驕奢淫逸,並且在皇儲的問題上十分糊塗,立了個傻子當太子,還大封諸王。痴兒司馬衷繼位,引發“八王之亂”,平定之後國力大衰,隨後司馬熾繼位,但已是內憂外患,外姓王反叛,引發“永嘉之亂”,司馬熾被迫投降,此時“五胡亂華”已經萌發開端。司馬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擁立為皇帝,年僅十八歲就被毒殺,西晉也就此宣告滅亡。

元朝

  • 燕王 孛兒只斤·真金

元世祖忽必烈之子
元成宗鐵穆耳之父

說到秉正有為的太子,人們一般都會想到明朝開國皇帝的太子朱標。然而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元朝開國之初也有這樣一位被給予厚望的太子,以太子位理政,可惜四十多歲被強勢的老爹嚇倒,隨後亡故。元朝的這位太子,就是真金。元太祖自然是對真金寄予厚望,36歲時同意讓真金參政,自此政事基本都由真金處理。不過此時忽必烈年老,也開始寵信一幫佞臣,這幫佞臣時常與真金髮生政鬥,真金太子的身份畢竟擺在那裡,最終將這夥人擊敗,不過也引起了忽必烈的不滿。隨後朝廷重臣上書建議忽必烈禪位,真金知道之後大為震驚,趕緊命人將奏章隱匿,不過此時還是傳到了忽必烈耳中,忽必烈震怒,雖然後來也沒有懲罰真金,真金卻心有餘悸,患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享年四十三歲。忽必烈也異常悲慟,冊封真金第三子鐵穆耳為太子,忽必烈死後鐵穆耳繼位。

明朝

  • 太子 朱標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
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前文提到,元朝開國太子真金與明朝開國太子極其相似,都有一位英明神武、乾綱獨斷的父親,並且父親們都相對比較長壽,因此即使兒子比較出色,也只能等老豆去世或者主動禪讓(真金就是被“禪”死的)。朱標的事情大家比較熟悉,我在此就不多贅述了,22歲開始監國,頗有建樹,37歲時因為弟弟秦王朱樉犯錯,因此受命巡撫西安,途中染病,不久病逝。朱元璋為此受到很大的打擊,心性大變、異常暴躁,並且遺愛於朱允炆,培養、傳位其為皇帝。

  • 興獻王 朱祐杬[yuán]

明憲宗朱見深之子
明世宗朱厚熜[cōng]之父

朱祐杬的社會關係可以說比較複雜,父親、兄弟、侄子、兒子都是皇帝,偏偏自己不是,感謝就要感謝侄子朱厚照是個千古奇葩的皇帝,裡裡外外很能折騰,最終折騰的連子嗣都沒來得及留下就駕崩了。當然今天我們說,朱厚照很有可能是被文官集團集體玩弄和抹黑的,終其一生都在和文官集團作鬥爭,但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更失敗的是,他連子嗣都沒留下,死後就更沒人為他說公道話了。楊延和可能是在朱厚照身上找到了一絲絲的滿足感,以為自己可以左右皇室,於是他在朱厚照死後,迎接他的堂弟朱厚熜入京為帝(之前還有一位廢帝,朱宸濠,只做了42天皇帝,這裡就不表了),哪成想朱厚熜才是真正不好惹的主,一頓棍棒打服了一眾文臣,還追封其父朱祐杬為帝,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禮議”事件,朱祐杬也算沒白生一回兒子。

清朝

  • 和碩醇親王 愛新覺羅·奕譞[xuān]

清宣宗(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之子
清德宗(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tián]之父

這個朝代離我們近,但有時離得越近反而越不熟悉。清朝中後期開始出現混亂局面,而這位實權親王對此貢獻不小,身份地位都不低,奈何才華並不出眾,實在是比不過自己的兄弟愛新覺羅·奕訢,好在奕訢後來與慈禧不和,被多次打壓,奕譞才有機會取而代之。按理說他的運氣算是不錯,自己掌握著軍機處的實際大權,兒子和孫子(溥儀)都是皇帝,要是放在治世,他這一脈算是興旺,然而可惜的是,在清末,皇帝之位讓人如坐針氈。光緒帝做了一輩子傀儡,溥儀是可憐的末代皇帝,時也勢也,可悲可嘆。不過這些和奕譞都沒什麼關係了,畢竟他是享受夠了。


尹禾


自己不是皇帝,而父親和兒子卻是皇帝,乍一聽覺得很奇怪,但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情況,而且不止一個。本文要介紹的這幾位歷史人物就屬於題目所述的情況。

朱元璋之子朱標。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立長子朱標為太子,朱標很賢明,頗得朱元璋厚愛,也很受兄弟敬重。在朱元璋以及百官眼裡,朱標都是一位合格的儲君,朱標將來繼承朱元璋的皇位原本是毫無疑問的事。然而朱標在37歲時因病而亡,因此朱標沒有繼位為皇。朱標死後,朱元璋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後繼位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所以朱標自己沒有當過皇帝,但他的父親朱元璋以及他的兒子朱允炆卻都是皇帝。

嘉靖皇帝之父興獻王朱佑杬。朱佑杬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並不高,他自己不是皇帝,但是他的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朱佑杬是明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成化年間被封為興王,朱佑杬自身只是一名王爺。朱佑杬的異母兄朱佑樘正是明朝的孝宗皇帝,孝宗傳位給其子朱厚照,而朱厚照去世時沒有子嗣,所以需從旁支中選擇一位皇位繼承人。朱厚熜正是那位被選定繼承皇位的人,朱厚熜就是嘉靖皇帝,他是興王朱佑杬的兒子,也就是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所以朱厚熜的父親興王朱佑杬自己不是皇帝,但他的父親明憲宗朱見深以及他的兒子嘉靖皇帝朱厚熜卻都是皇帝。

道光皇帝之子醇親王奕譞。醇親王奕譞的情況和朱佑杬類似。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道光年間被封王,奕譞本身也只是一名王爺,他沒當過皇帝。醇親王奕譞是咸豐皇帝奕詝的異母弟,也就是說咸豐帝之子同治皇帝載淳是醇親王奕譞的侄子。同治皇帝去世時也沒有子嗣,後經挑選,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載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光緒皇帝。所以醇親王奕譞自己不是皇帝,而他的父親道光帝以及他的兒子光緒帝都是皇帝。


歷史守望者


中華歷代王朝,皇帝四百零五位。自己生前沒有登基為帝,但父親和兒子生前都登上過皇帝之位的,大致統計了一下,名單如下:

一秦:無(子嬰無法確認為扶蘇之子。)

二、西漢:

昌邑哀王劉髆----父漢孝武帝劉徹,子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定陶共王劉康----父漢孝元帝劉奭,子漢孝哀帝劉欣。

中山孝王劉興----父漢孝元帝劉奭,子漢孝平帝劉衎。


三、東漢:

清河孝王(孝德皇)劉慶----父漢孝章帝劉炟,子漢孝安帝劉祜。

濟北惠王劉壽----父漢孝章帝劉炟,子北鄉侯(前少帝)劉懿。

四、三國:

魏燕王(晉燕公)曹宇----父魏武帝曹操,子魏元帝曹奐(魏武帝為追封,這個疑似不算。)

吳廢太子(文帝)孫和----父吳大帝孫權,子吳末帝(烏程侯、晉歸命侯)孫皓。

五、晉:

吳孝王司馬晏----父晉武帝司馬炎,子晉愍帝司馬鄴。


六:南北朝:

南齊文惠太子(文帝)蕭長懋----父齊武帝蕭賾,子鬱林王(齊廢帝)蕭昭業。

梁昭明太子(昭明皇帝)蕭統----父梁武帝蕭衍,子西梁宣帝蕭詧。

北魏景穆太子(景穆皇帝)拓跋晃----父魏太武帝拓跋燾,子魏文成帝拓跋濬。

北魏彭城王(文穆皇帝)元勰----父魏獻文帝拓跋弘,子魏孝莊帝元子攸。

北魏廣陵惠王元羽----父魏獻文帝拓跋弘,子魏節閔帝元恭。

北魏京兆王(臨洮王、西魏文景皇帝)元愉----父魏孝文帝元宏,子西魏文帝元寶炬。

北魏廣平王(武穆帝)元懷----父魏孝文帝元宏,子魏孝武帝元修。

(十六國瑣碎嘈雜,略過。)


七、隋:

元德太子(孝成皇帝)楊昭----父隋煬帝楊廣,子隋恭帝楊侑,皇泰帝楊桐。

秦孝王楊俊----父隋文帝楊堅,子隋天壽帝(廢帝)楊浩。

八、唐:無。

注:唐以後以廟號稱。

九、五代:無。

(十國割據,略過。)

十、宋:無。

十一、遼:

東丹王(讓國皇帝)耶律倍---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子遼世宗耶律阮。

昭懷太子(遼順宗)耶律浚----父遼道宗耶律洪基,子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十二、金:

完顏宗峻(死時尚未有尊號,其子即位後追封徽宗)----父金太祖完顏旻,子金熙宗完顏亶。

梁宋國王(金德宗)完顏宗幹----父金太祖完顏旻,子海陵王(金廢帝)完顏亮。(海陵王死後,宗幹被降封遼王,取消帝號。)

許王(金睿宗)完顏宗輔----父金太祖完顏旻,子金世宗完顏雍。

宣孝太子(金顯宗)完顏允恭----父金世宗完顏雍,子金章宗完顏璟、金宣宗完顏珣。

十三、西夏:

越王李仁友----父夏崇宗李乾順,子夏襄宗李安全。


十四、元

拖雷(死時為監國,未有尊號,子即位後追封睿宗)----父元太祖鐵木真,子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太祖時為蒙古成吉思汗、元憲宗尊號為元世祖時追封,疑似不算。)

燕王、明孝太子(元裕宗)真金----父元世祖忽必烈,子元成宗鐵穆耳。

十五、明:

懿文太子(明興宗)朱標----父明太祖朱元璋,子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興獻王(明睿宗)朱佑杬----父明憲宗朱見深,子明世宗朱厚熜。

福恭王(孝皇帝)朱常洵----父明神宗朱翊鈞,子明安宗(弘光帝)朱由崧。

桂端王(明禮宗)朱常瀛----父明神宗朱翊鈞,子明昭宗(永曆帝)朱由榔。

十六、清:

醇賢親王奕譞----父清宣宗旻寧,子清德宗載湉。

倉促統計,恐有遺漏,敬請拾遺補缺。


伯虎42


自秦始皇到溥儀中國封建歷史上一共有442位皇帝,有在位61年的康熙,有在位不到一天的金末帝完顏承麟。有登基時年紀最大的皇帝南燕世宗慕容德時年63歲,登基時年級最小的是東漢殤帝不足百日。為了皇帝之位演繹出多少人間慘劇。

封建帝位的繼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也有。但如題主所說,

父親兒子都是皇帝,唯獨“自己“被無視和跨過去也不是沒有,晚清的醇親王奕譞就是這樣的人。奕譞的父親是道光帝。他排老七。咸豐皇帝的弟弟,光緒皇帝生父。其大福晉為慈禧太后的親妹妹。

奕譞在其父道光駕崩的時候不過十歲。所以不在帝位候選人之列。因此咸豐帝所以對奕譞十分疼愛,在其十歲的時候就加封其為郡王。原本希望就此富貴平安一生的醇王,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後半生會如此蹉跎。

首先就是娶了當時還是懿貴妃的妹妹,被咸豐看中,得以出任九門提督。開始掌握政務。咸豐駕崩以後,與恭親王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在公元1872年奕譞加親王銜。進入滿清中樞系統。公元1874年,慈禧唯一的兒子同治駕崩無子。慈禧就將奕譞的長子載湉過繼給咸豐一脈。繼承帝胄。這就是光緒皇帝。在公元1884年,奕譞實際上成為領班軍機大臣。應該說,奕譞的能力見識都不如恭親王。老實木訥是奕譞的性格。這也是為何慈禧讓其子繼位的原因。奕譞在其子登基尤其是親政以後,更加小心謹慎,辭去軍機大臣,閉門不出。不給慈禧造成猜忌。暗中多次提醒光緒,一定要隱忍不發。不要操切。可惜光緒沒有聽從奕譞囑咐,造成後來的悲劇。

公元1890年十一月,醇親王突發疾病,光緒帝親自前往探視。沒過幾天就薨世。終年五十一歲。在公元1909年,光緒慈禧先後駕崩,依照慈禧懿旨。將老醇親王之孫,小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過繼給同治皇帝一脈。如此以來。滿清入關十位皇帝,醇王府就出了兩位。醇親王就成為唯一一個父親兒子都成為皇帝。自己卻沒有成為皇帝的人。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中國最早所謂的“皇帝”,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 萬物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即天帝。

後來許多國家混戰,各自稱帝,出現西帝、東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來到人間 ,成為超越“王”的人間尊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嬴政自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 果不改變“王”的稱號,就“無以稱成功,傳後世”。

嬴政反覆考慮,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決定兼採“皇”、 “帝”之號,將這兩個稱呼結合起來稱為“皇帝”,成為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嬴政自稱“始皇帝”,後世俗稱“秦始 皇” ,從此天子稱為皇帝。

封建社會君主實行世襲制,皇位的繼承者一定是君主的嫡長子(不過除了謀朝篡位)。不過,歷史上也有例外,自己不是皇帝,父親和兒子卻都當了皇帝。據我所知有三位(明朝朱標、朱祐杬,清朝愛新覺羅·奕譞)

首先,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標(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第一個兒子,從小接觸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被朱元璋立為太子。

若不是英年早逝,朱標將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因風寒病逝。

在太子朱標病逝後,朱元璋並沒有立其他兒子為太子,而是選擇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皇位,也即建文帝。由此,朱標本身沒有當上皇帝,父親朱元璋和兒子朱允炆卻都成了皇帝。

其次,朱祐杬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見深的兒子,並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的兄弟。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朱祐杬受封興王。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朱祐杬薨,享年四十四歲。

在朱祐杬去世後,他的兒子朱厚熜於公元1521年繼位稱帝,朱厚熜就是明朝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嘉靖帝,對於朱祐杬來說,也屬於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本人卻不是皇帝的情況。

最後,清朝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父親是道光皇帝,咸豐帝是他的兄弟。道光三十年(1850年),愛新覺羅·奕譞被封為醇郡王。同治十一年(1872年),奕譞進封為醇親王。公元1875年,奕譞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湉登基稱帝,也就是歷史上的光緒帝。對於愛新覺羅·奕譞來說,不僅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對於他的孫子溥儀,最終成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

謝謝指點。







歷史舊話


第一代醇親王奕譞,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於咸豐十一年九月被封為醇親王,北京著名的醇親王府即由此而來。


這位醇親王的福晉還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名叫葉赫那拉·婉貞。婉貞和奕譞剛剛成親時還是比較恩愛的,二人很快就生下了長子愛新覺羅·載瀚,婉貞在王府的地位也更加尊貴和穩固了。但遺憾的是,他們這個兒子剛長到2週歲時就夭折了,為此婉貞深受打擊。不過,很快他們又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八月十四日生下了次子愛新覺羅·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帝。

奕譞和葉赫那拉·婉貞

同治十三年(1874年)冬,慈禧年僅20歲的獨子同治皇帝駕崩。卻沒留下子嗣。同治帝駕崩,皇位空懸,慈禧為了能找一個除了兒子之外,與其血緣關係最近的人作皇帝,思來想去她便第一時間想到了親妹妹的兒子載湉。選定醇親王奕譞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湉入承大統,是為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像

所以,醇親王奕譞---父親是道光皇帝,兒子是光緒皇帝。自己沒做過皇帝。

此外,他的孫子是末代皇帝溥儀。


那些年那些人和事


在大統一王朝中好像只有兩位這樣的人,一個就是明朝的朱標,另一個是清朝的奕譞。

朱標

父親是明太祖朱元璋,兒子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不是皇帝。

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兒子,名副其實的皇太子,未來的皇帝,朱元璋給予厚望,在家族中威望非常高,可惜就是在考察西安的時候患病,英年早逝,朱元璋痛心不已,隨後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明惠宗)。

另外朱標的弟弟也是皇帝,就是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

奕譞

父親是道光皇帝旻寧,兒子是光緒皇帝載湉,自己不是皇帝。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豐皇帝的弟弟,後來由於慈禧掌權,為對抗恭親王奕訢,開始重用醇親王奕譞,成為軍機處實際控制者,後來同治皇帝去世,眾大臣想立恭親王奕訢之子,被慈禧嚴詞否決,改立醇親王奕譞之子,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載湉,奕譞為幫助自己的兒子奪權,積極建設頤和園,但最終突然暴斃。另有一說是由於視察北洋水師說錯了話,被慈禧誤會,心驚膽戰而亡。

另外其哥哥奕詝也是皇帝,其孫子溥儀也是皇帝,還有一個兒子是攝政王,幾乎全家都是皇帝。


另外其實我覺得最牛逼的還是唐中宗李顯,雖然自己也是皇帝,但是是真正的一家都是皇帝,父親、母親、弟弟、兒子、侄子全是皇帝,號稱六位帝皇丸,自己還三上三下讓出皇位,真正傳奇。


曹老師xixi


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難,因為這樣的倒黴蛋並不多,但是為何會發生這種現象的各種原因就顯得有些有趣。

中國“皇帝”一詞來源於始皇帝。始皇帝,這個始字意思就是最初的皇帝的意思,自從秦始皇稱皇帝以來,皇帝就成為了中國最高身份的象徵,而在兩千多年的皇帝歷史中,皇帝的傳承也一般是父子相傳(當然新舊王朝的更迭不在此列)。

而在歷史中卻有著幾個倒黴蛋,老爹是皇帝也就罷了,自己兒子也是皇帝,唯獨自己沒有享受一下皇帝的位置,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奇怪的現象。

要說這幾個倒黴蛋,要分兩種,一種是真倒黴蛋,一種是假倒黴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說第一種,那就是真正的倒黴蛋,這種是什麼情況呢,那就是按照道理來講自己應該是可以當上皇帝的,但是由於種種意外,導致自己在老爹還在位期間就死掉了,自然也就與皇位失之交臂,而自己的兒子還是順利的繼承了皇位,而這種人最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朱標了,作為朱元璋最寵愛的兒子,自從出生之日起,朱元璋就對他寄予了厚望,期盼著他能夠繼承自己打下的江山,可惜天不遂人願,朱標英年早逝,讓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隨著朱標的離世,朱元璋沒有將王位交給自己其他的兒子,而是毅然決然的將王位交給朱標的兒子朱允炆。這樣引起了後來朱棣的造反。不僅僅是朱棣如此倒黴,同樣對於南北朝時期的蕭長懋也是如此,再被立為太子十年間,還是沒等來自己登基的那一天,然後因病去世,而後自己的長子繼承了皇位。

這第二種呢,也不能算倒黴蛋,就是他本來就不是王位的第一順序繼承人,而按道理他的兒子也不能繼承王位,但是陰差陽錯,兒子反倒是當上了皇帝,這可以說是算得上幸運了。而恰恰明朝也有這樣的一個人,那就是嘉靖皇帝的父親,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沒有子嗣,所以經過皇室和大臣們的商議,決定由武宗的堂弟興王朱厚熜繼承皇帝位。雖然朱祐杬沒有做過一天皇帝,但是攤上一個好兒子,死後還是被追封了封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呢?而我們所熟知的光緒皇帝的父親也是這種情況,他和咸豐是親兄弟,皇位自己沒份,但是自己的兒子孫子都是皇帝,也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了。

其實要比起做皇帝來,歷史上有個人可謂是做到了極致,唐中宗李顯,其父唐高宗,其母武則天,其弟唐睿宗,其侄子唐玄宗,其子李重茂也做過皇帝(是李顯的老婆韋氏所立的,後來北廢,史稱少帝)。可謂是最龐大的皇帝陣容了。


歷來現實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華夏曆史上皇帝將近有450位,在450位皇帝當中隨便挑上一位,自己老爹和兒子都是皇帝自己卻不是皇帝的人,有,而且數量還不少。

我們今天來講一位皇帝,他便是朱標。不好意思,朱標不是皇帝,卻是準皇帝。什麼是準皇帝呢?簡而言之,稍微努力一下、稍微動作一點就能夠成為皇帝,而朱標之所以沒成為皇帝是因為------死掉了。

事件回顧

明朝開國之初的時候,朱元璋非常喜歡兩個人,第1個人是自己的正牌兒媳婦,她的名字叫馬皇后。第2個人就是馬皇后生出來的兒子,他的名字叫朱標。

朱元璋喜歡朱標到什麼地步呢?簡而言之,在朱元璋還沒有當上皇帝或者皇帝的位子還沒有坐穩的時候,就開始有意無意的培養朱標,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而根據當時的歷史文獻記載,不難發現,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便直接給朱標安排了很多大臣,這些大臣個頂個都是朝廷的頂樑柱,現如今他們卻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教朱標學習、教朱標學做人,教朱標學做一個合格的皇帝。

沒錯,這就是事實

朱標的死可以說是整個明朝的遺憾,因為誰也不曉得,朱標要是能活下來,對於整個明朝有著怎樣的歷史變故。

畢竟儘管朱棣當皇帝非常的強悍,可是朱棣的子孫後代非常不讓朱棣省心,也不讓朱元璋省心,不是命活的短,就是愛折騰,愛搞事情。

如果朱標能當皇帝,朱元能也能夠當皇帝,至於朱允炆的後代誰能當皇帝,那就不曉得了。可最起碼,明朝前三輪皇帝不會這麼亂糟糟。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標,就屬於這一情況。朱標(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第一個兒子,母親為孝慈高皇后馬秀英。朱標從小接觸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被朱元璋立為太子。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話,朱標將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因風寒病逝。在太子朱標病逝後,朱元璋並沒有立其他兒子為太子,而是選擇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皇位,也即建文帝。由此,朱標本身沒有當上皇帝,父親朱元璋和兒子朱允炆卻都成了皇帝。

除了朱標,明朝還有一個人也屬於這一情況。對於朱祐杬來說,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見深的兒子,並且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的兄弟。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朱祐杬受封興王。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朱祐杬薨,享年四十四歲。在朱祐杬去世後,他的兒子朱厚熜於公元1521年繼位稱帝,朱厚熜就是明朝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嘉靖帝。由此,對於朱祐杬來說,也屬於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本人卻不是皇帝的情況。

明朝之後,清朝的一位王爺也屬於這一情況。對於清朝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父親是道光皇帝,咸豐帝是他的兄弟。道光三十年(1850年),愛新覺羅·奕譞被封為醇郡王。同治十一年(1872年),奕譞進封為醇親王。公元1875年,奕譞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湉登基稱帝,也就是歷史上的光緒帝。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愛新覺羅·奕譞來說,不僅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對於他的孫子溥儀,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溥儀被接進了皇宮,最終成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

南北朝時期的蕭長懋,類似於明朝太子朱標,同樣是太子,而且因為病逝所以沒有成為皇帝。蕭長懋(458年―493年2月26日),字雲喬,小字白澤,南朝南蘭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公元482年,蕭長懋被齊武帝蕭賾立為長子。但是,比較可惜的是,十年後,三十六歲的蕭長懋就因病去世了。公元493年,蕭長懋的長子——蕭昭業繼承皇位,成為南齊歷史上的第三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