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人大都是“辣椒蟲”?

“四川人不拍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這句話說的是湘、黔、川三省的人特別能吃辣。事實上,在全國範圍內,能吃辣的省、市還有重慶、江西、陝西、雲南、廣西和海南。筆者愛好旅遊,足跡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同時,筆者又是個吃貨,每到一地,首先是找吃的,各地的特色小吃,自然不會放過,但主餐還是要找餐飲店解決。作為湖南人,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湘菜館”、“川菜館”,因為只有在這些餐館才會有比較正宗的辣椒菜吃。但也有例外的,有些雖然掛著“湘菜”、“川菜”的牌子,但賣的卻不是湘、川菜的口味。


邵陽人大都是“辣椒蟲”?

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在遼寧省西豐縣做遼西鐵路項目。第一次去西豐,項目指揮部的領導為了照顧我們幾個湖南人的生活習慣,特意找了一家湘菜館吃飯,結果菜上來之後,吃到嘴裡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菜裡面雖然辣椒放的很多,有的菜確實還很辣,但就是沒有湘菜的味道,卻也不是東北菜的味道,感覺怪怪的,一連幾天都沒有吃飽。

我是當過兵的人,而且是在山西大同當的兵,對北方的生活還能勉強應付的過去。我們中間有一個姓吳的常德老闆,他可就受不了了。到第四天,堅決不肯去那家“湘菜館”吃飯了。一行6人,開兩臺車,轉遍了整個西豐,沒找到一家自己滿意的飯店。然後又開車去了吉林省的遼源市(與西豐縣挨著),從上午10點出發,轉到下午2點,也沒找到一家如意的飯店。中午幾個人買了幾瓶老乾媽拌泡麵對付了一餐,晚上再怎麼的,也得吃頓飯才行了。於是大傢伙一商量,決定自己去市場上買菜,然後隨便找家飯店,自己下廚做菜,老吳當仁不讓地做起了廚師。

老吳在做工程之前就是開飯店的老闆,做菜很有一套。整個做菜流程和方式完全按照家鄉的做法完成的,但吃到口裡,還是沒有家鄉的味道。究其原因,是因為東北的食材與湖南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做湘菜最重要的食材——辣椒,東北本地產的辣椒個大肉厚,但沒有多少辣味,而且吃起來口感也沒有湖南辣椒的柔軟。而外地進入東北的辣椒基本是山東產的大棚辣椒,味道和口感也與湖南的有些區別。

不過有一點是令湘、黔、川、渝、贛這些吃辣椒大省的人感到欣慰的,現在不論走到哪裡,進飯店後,廚師在炒菜之前都會問:吃不吃辣?微辣?中辣還是特辣?不像以前,我們去外地飯店吃飯總得先問:有麼有辣椒啊?這說明現在全國人民都已經接受辣椒這種特殊的蔬菜了。

湖南人吃辣在全國都是有名的,這可能與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長征路上生吃乾紅辣椒驅寒的故事有一定的關係。事實上,湖南基本是無辣不成菜,就連吃海鮮,湖南人的吃法都不一樣。在湖南任何一家餐飲店都有好幾個品種的辣椒,比如新鮮辣椒、乾紅辣椒、辣椒麵(分火焙的、曬乾的、粗片的、細磨的)、辣椒醬、剁辣椒、白辣椒、蒲辣椒等等。

湖南人中又屬邵陽人最能吃辣椒。邵陽人有“辣椒蟲”之稱。邵陽人在小孩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嘗試喂他吃辣椒,小孩被辣得哇哇大哭,大人不但不會著急,反而會哈哈大笑。這不是說邵陽的父母對小孩很“殘忍”,而是邵陽父母都知道,作為邵陽人不能不吃辣椒,反正遲早都要吃的,遲吃不如早吃。況且吃辣椒確實對人的身體有好處,尤其是常年生活在邵陽那種潮溼氣候條件下的人,需要辣椒發汗、生津、開胃。

傳說一邵陽人在長沙買某小區買了一套房,房子在一樓,邵陽人炒菜的時候沒關窗戶,濃烈的辣味將整個小區大院裡乘涼的老大爺老太太嗆的夠戧,相鄰的樓上樓下也是咳嗽聲一遍。所以,每當邵陽人回家炒菜的時候,物業值班的都會高喊:邵陽人炒菜了,趕快關窗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