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第五輪專業評估就要開始了,有沒有可能一些大學的A+專業保不住?

用戶5023532013363


這個太有可能了,甚至可以肯定地說,有一些學校的A+評級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保不住A+評級。

第四輪學科評估首次採用了將前排名70%的學科分9檔評級公佈結果的方式。在此前的三輪學科評估中,全都是賦分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對學科的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貢獻與學科聲譽等。

實際上對於學科來講,這些指標體系所涉及的內容教師隊伍、科研成果什麼的,並非完全固定的。有些相似學科,完全有可能集中優勢資源,爭取更高評級。

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學科比較接近,在參與評估時,學校的優勢資源集中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軟件工程學科則作為棄子,可以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評級更高。有的學校其實在這次學科評估中,已經採取了這種形式的策略。比如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評級為A,但是學校的軟件工程學科,根本沒有進入前70%,他的軟件工程就沒有參評,還是弱到沒有資格參評?究竟如何,並沒有具體的說法。還有就是,東南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收穫了5個A+學科而名聲大噪,但是東南大學有4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理論上可以有應該有49個學科參評,可實際東南大學僅有28學科評級在C-以上,那是不是東南大學還有21個學科在C-以下?

再比如吉林大學,學校有6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理論上就有60個學科參評。結果是吉林大學有56個學科評級在C-以上,可是吉林大學沒有A+學科,這成了某些人看不起吉林大學的一個主要原因。

由此看來,浙江大學也是真有實力,共有6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評估結果有59學科在C-以上,其中有還有39個A類學科。

假如某個學校,兩個學校都重點參評,可能收穫兩個B+學科,如果集中優勢資源,就可能收穫1個A-甚至更高評級的學科。但是結果大不相同,有的學校因為1個A類學科,成為有A院校;有學校因為無A類學科,或無A+學科,被人恥笑被人詬病。如果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評估的規則不去更改,肯定會有大把學校採取這種策略,有的學校會為了搏取1個A類學科,採取一些非常規措施。

第四輪學科評估之後,985大學沒有A+學科成為笑柄,211大學沒有A類學科成為笑柄,雙非大學有A類學科就成為強校。很多學校在這次評估之前,並沒有預知到結果公佈後對自己的影響是當前這個效果。下一輪學科評估中,985工程大學或雙一流建設大學會為了A+學科竭盡全力,211工程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特別是沒有A類學科的學校,也會為了面子全力以赴。下一輪的競爭,肯定會更激烈。如果規則不改,部分A+學科的帽子會保不住,這個沒啥疑問。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全科參評才能真正體現真實水平,免得一些高校弄虛做假!東南大學的A類最有可能保不住!第四輪學科評估,東南大學水分太多太嚴重!!!東南大學49個一級學科,居然有21個學科棄評! 明顯風氣上東南大學不好,弄虛作假!其中理學全部棄評!棄評學科的師資,成果可以算入參評的學科,自然評估結果好一些,這就說明棄評越多,有可能其他學科評估結果水分更大……學科參評率高的才是貨真價實!第五輪學科評估,投機取巧的必然失敗! 其中東南大學三個A➕學科土木,建築,生物醫學工程(棄評的化學,生物,數學,物理等理學都可以參評)





3524632544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首先要指出,這個題目是不嚴謹的,專業評估和學科評估是兩碼事,分屬於教育部兩個下屬事業單位,專業評估是高等教育評估中心負責,而學科評估則是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負責。根據第五輪、A+幾個字眼判斷,題主問的應該是學科評估。

學科評估基本上每4年搞一次,第一輪是2002-2004,第二輪是2009,第三輪是2012,第四輪是2017,按照這個節奏,第五輪應該會在2021年,最多不會過2022年。至於評估結果會不會出現某些大學A+學科保不住的情況,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如果學科排名完全不變化,那評估的意義就小了一大半。而且,在前面幾輪的評估中,學科排名都發生了變化,以第三輪和第四輪對比為例。不過必須說明的是,第三輪是直接公佈的分數,下圖的A類學科,是根據分數排名按照第四輪的分級方式分出來的。

可以看到,即便是這前20名的頂級名校,第四輪相比第三輪,不少也掉了一些A+學科,像北大,A類學科增加了,但A+學科卻減少了。按理說,第四輪評估參評高校513所,參評學科7449個,比起第三輪的391所高校4235個學科增長了76%,產生的A+學科數也多一些,但在這種情況下,某高校A+學科還減少了,只能說明不進則退,有更強學校趕上來了。

不過,除了這些硬實力上的差距,還有很多技術層面的因素:

一是指標因素。第四輪評估和第三輪評估在指標上是有一定區別的,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這三個一級指標是一樣的,但第四個一級指標則有些不同,第三輪為學科影響力,第四輪為社會服務貢獻和學科聲譽。關鍵是其下面的各指標的權重值是由評審專家來確定的,所以可以說,專家組成不同,評價結果就會存在一些不同。

舉個例子,師資隊伍裡面,院士肯定是核心指標,而國家級四高人才(長江、傑青、千人、萬人)也是核心指標,假設大多數專家認為院士是最重要的,那最後的權重可能是院士佔50%,四高人才只佔30%,其他人才結構佔20%,這樣,有院士的高校就佔便宜了,相反,沒有院士可能連A類都上不了。當然,由於專家人數很多,最終權重的變化不會太大。不過,對於那種在2%邊緣的學校,很可能就因此從A+掉到A。

二是主觀評價因素。學科評估是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但基本上不能量化的都是靠專家綜合評價。而同一個學科,參評學校可能上百所,每所學校都有大量的數據和評分項。而每個專家都要對所有學校進行打分。這個過程是非常耗時的。比如說材料學科,全國共170餘所單位的參加評估材料。專家除了自己的單位不打分之外,對其他單位都要進行打分排序,如果一個單位的材料看30分鐘,170個單位看一遍,需要85個小時,每天花5個小時來看也需要17天。而評估專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要麼是戴帽子的人才,要麼是校級領導,要抽出這麼長的時間來來打分評價,還是挺困難的。所以,除了一些很顯著的客觀數據外,主要還是參考平時的主觀印象了,所以,這個評價帶著很濃重的個人傾向。

三是參評單位因素。第四輪學科評估採用的是“自願申請、免費參評”原則,500多個單位參評(包括研究院),參評學科要有博士或碩士一級學科點。這幾年來,高校的學科佈局發生了很多變化,高校自己也在整合力量,把師資都往A+學科裡湊,一些高校甚至不惜取消學位點,把一些不在學校長遠規劃內的學科砍掉,而學科裡的師資大多都併入其他相近學科。所以,由於學科評估的指標是比較明確的,高校實際上是在打一副“明牌”,即便整體水平沒有提升,也可以靠整合資源實現學科評估成績的最大化。

另外,新的學位點也在增加,在一些學科上,新的高校會加入到評估中來,第五輪學科評估的參評單位還會有增長,A+學科的數量也會增加。當然,也不排除有學科,參評高校會減少,一些曾是A+的高校也可能會掉到A類。

總的來說,還是希望第五輪評估能有更多的單位參加評估,儘量實現全覆蓋;希望能有更科學的評估體系,能夠為“雙一流”的評估提供有力參考。另外,因為評分和排序(同等級按高校序號排列)方式,前2%可能會排在第一,而前3%則很可能排在十幾名,所以,還是更希望大家不要過度關心A+和A這樣的區別,只要不連掉兩級,應該都算不上大問題。


高校人才真經


根據教育部相關的工作安排,估計2020年要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時間跨度為2016-2019年,明年又恰逢“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因此各個學校都將會開足馬力,全力以赴。那麼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哪些大學的A+學科可能保不住呢?

第四輪學科評估A+學科統計

第四輪學科評估學科評估結果是2017年12月份公佈的,一經公佈,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本輪學科評估中,參評一級學科95個,共計有80所大學獲評了A+學科,各高校獲得的A+學科統計如下:

第四輪中丟掉第一的學校學科

我們先不討論第五輪哪些學校的A+學科會失去,我們先來看看第四輪中哪些學校哪些學科丟掉了排名第一,具體統計結果如下: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大丟掉排名第一的學科最多,有四個學科,分別是中國史、地球物理學、藥學、護理學。其中中國史第一讓位給了復旦大學,目前復旦大學與北師大並列第一,地球物理學退出了第一陣營,藥學第一讓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和中國藥科大學。護理學下降更是厲害,僅獲得B+的結果,被中南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四川大學超過,並列排名全國第六。

中國農業大學雖然是農學方面的霸主,農業相關的A+學科有5個,在農業類院校中是最多的,但是它以前更厲害,第四輪學科評估丟掉了兩個排名第一,分別是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兩個學科,都是被南京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超越的。

其他丟掉第一學科的學校還包括南京大學的物理學、西安交通大學的工商管理、清華大學的軟件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力學、北京師範大學的生態學、中國人民大學的政治學,主要集中在農學、醫學、物理學、管理學等方面,工學方面需要多年積累,一般很難被超越。

第五輪學科評估哪些學校會失去A+學科

從以上分析來看,失去A+學科不分學校級別,北大清華某些學科如果不進步,也照樣被超越,那到底如何確定第五輪學科評估哪些學校會失去A+學科呢?上面我們提到第五輪學科評估的時間跨度是2016-2019年,我們可以借鑑QS2019年世界學科排行榜,統計我國高校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學科,這樣對我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大學世界前100和前50的學科都是全國最多的,2019年分別達到38個和28個。清華和北大世界排名前50名的學科都超過了20個,遠遠超過其他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三所高校前50和前100的學科比較接近。

以上是從總體來看我國高校優秀學科在國際上的排名情況,回到題主的問題,我們需要某個學科當前國內排名的數據。以2019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為依據,局部統計如下:

考古學依次排名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建築學依次排名為: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藝術設計依次排名為:同濟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依次排名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第三名(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

歷史依次排名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

哲學依次排名為: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依次排名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心理學依次排名為: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

化學依次排名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

材料科學依次排名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數學依次排名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工商管理依次排名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通過以上部分學科的排名數據,對比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我們大致可以判斷哪些學校哪些學科可能會失去A+。某些學科有進步有退步都是很正常的,需要提醒的是,不管結果如何,我想還是要回到我們學科評估的目的,那就是對我國高校的學科發展來一次“大體檢”,促進學科建設的健康發展。評估是給別人看的,發展還得靠自己。

以上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

歡迎關注“贏在志願”,分享有價值的高考志願填報技巧,免費提供各大學和專業相關資料,讓考生和家長們少走一點彎路。你覺得第五輪學科評估哪些學校的A+學科可能保不住呢?歡迎評論!


贏在志願


第五輪專業評估開始了,有沒有可能一些學校的A+專業保不住了?這個話題夠腦洞大開的,說實話,這個話題可以討論討論。

學科評估

教育部很有意思,天天號召大家少評估,少開會,少擾民,其實他就是最大的評估單位,比如今天評個全國重點大學,過兩年評個211工程、985工程,再過兩天評估個雙一流。

別的評估都是小意思,而教育部的評估,那對於大學來說都是要老命的。當然一個大學是否能當上重點大學有很多因素,不過教育部的話語權是很重要的。

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以前對高校只是撓癢癢作用,現在不一樣了,學科評估好了,直接可以晉升雙一流大學,成績差了可能要提前下車,因此學科評估簡直是重點大學的尚方寶劍。只要學科能被評為A+,那就可一夜之間雞犬升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就靠一個學科大冷門學科-大氣學,評上了雙一流高校。而不少985高校卻因為學科太通用,沒有A+。

目前教育部學科評估,5年一輪,上一次第四次學科評估是2016開始,2019年12月公佈了結果。顯然,下一輪學科評估已經迫在眉睫了,很多高校壓力很大啊。

學科評估壓力大的985高校和211高校

一提到學科評估,有幾個985高校又被人掂出來訓斥一頓,這7個985高校沒有A+學科,包括著名的南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相信在第五次學科評估中,這7所高校肯定憋足了勁,要弄個A+學科,不過不要怪我說風涼話,這些高校如果不想點歪門小道,想獲得A+學科的概率為0,至於什麼是歪門邪道,相信廣大網友都知道。

比如一些學科在評估前突擊撤銷學位點,然後打包給相近學科。這一招很多大學都用,具體名單我就不說了,很多高校學位點很多,但是參評的很少,玩的就是這一招。

比如老實人吉林大學,吉林大學參評率100%,66個學科全部參評,A11個,B35個值得點贊,而某些高校,比如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都玩這一招,所以學科評估成績很漂亮。

當然玩花招,說好聽點叫聰明,說不好聽點叫造假。

比如一些相近學科,很多高校就玩起了棄車保帥的把戲,比如計算機,軟件工程,這倆一級學科基本沒啥區別,有的大學計算機很厲害,軟件工程直接不入流,就是這個打包的後果。這個大學是。。不多說。

咱說電子科學與技術,這個學科是個大宗學科,和他密切相關是光學工程,要知道這個學科,清華大學都拿過全國第一,清華大學在第一次學科評估中,電子科學與技術是第一名和光學工程都是第一

到了第四次學科評估,清華大學為了保電子,就把光學工程廢了,可惜兩電太厲害,仍然拿了全國僅有的兩個A+學科,而清華第一大系:電子系,電子沒拿到第一,光學工程也掉坑裡了。
第四次學科評估結果:

  • 電子,清華A,第三名(並列三個)

  • 光學工程:B+(全國第8名(並列9個院校))

第三次學科評估

  • 電子,清華全國第4名(並列兩個院校

  • 光學工程,未參評

第二次學科評估

  • 電子,清華大學第1名

  • 光學工程,全國第二名

第一次學科評估

  • 電子,光學工程,清華大學都是第一。

可以看得出來,清華大學從第1次學科評估中,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光學工程第一,然後後來就被兩電拉下馬了,雖然清華大學玩了很多花招,結果倆學科都沒搞好評估。

下一次,誰的A+會被拉下馬?

看了電子科技,光學工程的學科評估,清華大學當年從雙第一,到今日的慘不忍睹,清華大學都能被拉下馬,其他高校就不能被拉下馬?

要知道很多專業院校很厲害的。

目前我就說一個,物理學,目前A+是北京大學,中科大。

  • 2002年第一次學科評估:北京大學第一,南京大學第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三

  • 2007年第二次學科評估,第一名南京大學,第二名中科大,第三名北大
  • 2012年,南大,中科大,北大並列第一
  • 2017年,中科大,北大並列A+,南大和復旦,清華,復旦,上交為A./

你說下一次,物理三傑,誰會被拉下馬?我估計是北大

臨床醫學,第三次學科評估,浙江大學全國第八,第四次,浙江大學靠著幾個傳染病大獎,竟然拿到了A+,而大家都知道浙江大學的臨床醫學院水平根本不可能這麼厲害,下一次,浙江大學的臨床醫學A+下馬概率高達99%,不信?等著瞧。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點個關注,點個讚唄


高校專業那些事


肯定會有這種情況啊,第三輪評估和第四輪評估的時候的變化,就是一個栗子啊。

同樣的,這樣的情況在第四輪和第五輪之間也會有情況。

有人增多在進步,那麼就肯定有人減少會退步,畢竟A+名額就那點,是按照比例來核算的,一山更是一山高

但是誰掉了誰尷尬啊,畢竟基本上A+專業都是名校的專利,尤其是985高校居多。211高校的A+學科保不住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很多學校頂多是一個A+,這顆獨苗,總是要千方百計保住的。但是985大學的A+會稍微多一些,那肯定雨露均霑,被別人後來居上就很有可能。

哪個學校的A+學科少了,那肯定是難受了啊。

我們以第三輪和第四輪的學校變化來說下吧。

北京大學第三輪是24個A+的,結果第四輪的時候只有21個了,減少了3個,雖然還是居全國之首,但是到了第五輪的時候,估計可能要被清華大學比下去了。

其中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比較慘的是南京大學,而大家也是在這次中覺得南京大學是真的落後了,和第三輪相比差距太大了,本來就是隻有7個,結果現在只剩了3個,作為一個排名全國前5的大學來說,這個連面子都沒有了啊。

四川大學第三輪還有2個,結果第四輪只剩了1個獨苗,到了第五輪,這個獨苗能否保住還是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也是從8個減少到了6個

人大從12個減少到了9個,直接少了3個,也是比以前差了不少。曾經人大和北大文科差不多吧,結果現在漸漸有差距了。


煮酒論高考


浙江全省一半a+來自農學。。

這個評估週期內。。

浙江大學農學院士。。遠遠不如揚大。。。

農學國家三大獎更是遠遠不如揚大和南農。。

靜觀浙江大學這次怎麼學科包裝。。再撤銷幾個學科點?


科教發達地區


有可能!

因為,專業評估主要的參考指標之一是教師的水平。教育部第四輪專業評估中,有的學校因為某個專業退步了,就不參加評估,否則,具備博士學位招生權的學科連“C+”都達不到是沒面子的,也影響招生。

如今,有的學校的人才流失很嚴重,我想教育部第五輪專業評估,很可能有的高校的A+專業保不住!


LaoHuang188


一些985大學今年都自己主動取消了一些A級學科,與時俱進,沒前途社會沒需要的學科,你評為A+又有何用?


Neo146724045


很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很多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高校教師向東部發達地區流動的很厲害!所以西部和東北的一些高校這次危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