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家庭作坊是个温暖的存在: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做一件事,无论成功或失败,互相勉励,共同承担。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本期落的主人公就诞生于这样一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食物本身也非常简单,就是老常州逢年过节必吃的脚踏糕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从前隶属武进区,现如今归入天宁区的郑陆镇,在食客眼中,向来以那一碗碗醇厚的羊汤闻名于世:“桥头”与“炮仗”就是羊肉爱好者心中的朱砂痣、白月光。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殊不知,源自郑陆的美食,还有脚踏糕这一项,单单是郑陆镇三皇庙范家庄上就有三家人,凭这门手艺为生。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但对于12前嫁入郑陆的孙焕来说,那时候的她根本不清楚脚踏糕为何物。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只知道逢年过节,总要为公公婆婆助上“一脚”之力,如此才能制成一家老小都非常喜欢的糕!特别是往油锅里一炸或一煎,别提有多香。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所以当她生完二宝之后,毅然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在照顾孩子之余,将老宅进行改造,与家中亲戚一起,做起了脚踏糕,一晃已有五年。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这60平米的家庭作坊就这样立于

朴实乡村田野间,虽违和,但却温情满满...

/ 脚踏糕,竟是门手艺活 /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脚踏糕的制作其实并不复杂,

原材料仅有糯米一项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但要制成软糯适中,韧劲十足的脚踏糕,却需要多年的经验和容不得丝毫马虎的决心!

制作一条脚踏糕,

大致分为八个步骤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淘米浸米:颗粒饱满的上等糯米在淘洗完毕之后,需要浸泡至少三个小时。

沥干水分后,还需静置四个小时,以保证糯米粒吃足水分。一般说来,这道工序需要隔夜做好准备。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碾粉:老一辈做脚踏糕,糯米与粳米的配比大约是9:1。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数食客偏爱纯糯米脚踏糕更滑更韧,甚至Q弹的口感。为此,100%的糯米研磨成米粉,是孙焕这一家人的坚持。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揉粉铺粉蒸糕:若说脚踏糕的核心工艺,莫过于揉粉,这可真是手艺活!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虽说是揉粉,但其实即便是抓起一把粉,用手捻开还是粉,而不是粘成一团。这道工序,需要拥有“实战”经验五十多年,孙焕的公公—老周上场!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将米粉揉捏成小团均匀铺满蒸箱底部,粉团之间还需要留有空隙,以保证蒸糕时蒸汽能顺利地往上窜。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随着锅底的蒸汽往上渗透,米粉的颜色从下往上由白变深变熟,变熟的地方就可以开始铺粉,这全凭老周这么多年的蒸糕经验!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就这样追着粉的颜色,铺上五六层粉,直到将蒸箱填满,正好六十斤。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然后盖上棉布,蒸上5-8分钟,

一锅热腾腾且带着糯米香味的

脚踏糕半成品就可以出锅了。

↓↓↓

下面就是脚踏糕的重点环节—脚踏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这“脚踏”并非赤脚上阵,而是把米粉倒入木框内,用厚实的塑料膜包裹住,再换上专门脚踏的布鞋,绝对卫生可靠!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对于孙焕来说,“脚踏”不单是一种体力活,更是一种技术活。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第一次脚踏,在塑料膜上再垫一层厚实的棉布,需要一脚踩到底,且前脚掌和后脚掌相互配合,踩出米糕的韧劲。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第二次脚踏,需要换上硬实的稻草垫或牛筋板,目的是将米糕踩平踩均匀。

整个“脚踏糕”的过程大致需要10分钟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最后,用蜡线将整块脚踏糕,切成小长条,并且分袋装好。如此,香喷喷的脚踏糕算是大功告成!

/ 用米粉做的糕,竟五颜六色 /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对于脚踏糕,孙焕最初的顾客,就是自家的两个小宝贝。为了讨得小顾客们的青睐,孙焕还将脚踏糕做成了五颜六色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除了原味(白色)的脚踏糕、还有南瓜、紫薯、麦青、血糯米、黑米...其中,老红糖与核桃口味的最受欢迎,亦是孩子们解馋饱腹的好零食。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时下家庭作坊忙碌着的,

还有五彩缤纷的重阳糕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与脚踏糕不同,虽说都是用米粉做的,重阳糕还多了筛粉的这一过程。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再挤入满满的自制豆沙,摆上红枣、蜜枣、核桃,撒上葡萄干、白芝麻、黑芝麻和红丝绿丝...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大约蒸上20分钟,重阳糕就出炉了。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延续了脚踏糕的软糯和色彩,孙焕将重阳糕做成了拼盘:原味、黑糯米、紫薯和南瓜。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除了脚踏糕和重阳糕,孙焕和家人平时还做一些方糕,用的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加上自己的摸索。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孙焕想着,等来年要去外面学一学,再多学一些制作糕点的方子,将这间维持家中生计的小小作坊变大变强

其实像孙焕家这样,

小小的家庭作坊有很多很多。

他们经营的内容也各式各样。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或因为资金问题,暂时只能用自家房子,

麻烦自家亲戚来帮忙...

但这确实是一家人梦想的开始。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奋斗着,努力着,

只希望家人的生活能

变得更舒适,更美好!

郑陆镇上,用脚踏出的常州味道

▲ by 常州角落头

常州美食第2期,郑陆有间60平米的家庭作坊,用脚踏出家乡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