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时,只有一句话:

只听鼓励话,不听批评话

这话说得调侃,但蕴涵着教育的大智慧:鼓励大于一切教诲

鼓励,也是激发、勉励,以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从而提高孩子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

没有鼓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孩子最大的底气,是来源于父母真诚的鼓励。

只要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就会使他对某一事情的追求增加不断的动力,甚至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这样才是对孩子有效的、真正的教育。

1.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

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积极的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说什么样的话去正向引导和激励。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坏孩子,到处搞破坏,惹是生非。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父亲向继母介绍卡耐基时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

继母亲切地托起卡耐基的下巴,微笑着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地方发泄热忱的孩子。”继母的话让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

就是凭着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动力,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没有人会说他的成功就是那句鼓励的话的结果,但是他却说,那些话至今记忆犹新。

别吝啬对孩子的鼓励,也许只是一句话,却可以救起一个人的自信、尊严和灵魂,也可以救起孩子背后的一个大世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到: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缺乏鼓励的孩子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受到鼓励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会越好越健康。

家长的鼓励和赞扬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强大的动力。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能使孩子获得希望和前行的力量。

2.鼓励式的表扬更能激发孩子

英国著名教育家史宾塞曾经说过:

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喝彩和鼓励,可以让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喝彩和鼓励意味着对他们的肯定和表扬,正是这种喝彩和鼓励,使孩子充满了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马皓文很会用鼓励式的表扬来激励儿子。他把儿子马飞从学渣表扬成了航天员。

桥梁工程师马皓文因故入狱,狱中7年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叛逆的儿子成了学渣。

老师讽刺马飞“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同学笑他“缺根弦”,就连妈妈都说他“长了张笨蛋的脸,这辈子没救了”。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只有马皓文对儿子赞扬有加,当众夸口“他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当马飞考了63分,马皓文表扬道:“这么短的时间,你就从全班倒数第一名到了倒数第五名,我就说了,你是天才。”马皓文还夸赞儿子有思考力,鼓励他多动脑。

当马飞被洪水围困,马皓文依然相信他的思考力,举着喇叭喊:“动你的脑子,你一定能出来!保持脑子一直想,一直转,你就能想出办法!”

爸爸的话鼓舞马飞用门板和床单做成木筏,最后成功逃脱。

承认孩子的每一份努力和进步,对他们会取得最终胜利表现出信心,关注孩子在朝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而非失误,这就是鼓励的本质所在!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

“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

可见,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打骂和责备,而是肯定和表扬。只有得到父母的鼓励,他们才会有成就感、价值感,孩子毕竟是孩子,成功了需要父母积极的鼓励,失败了也需要父母正确的鼓励。这样的鼓励式表扬可以是:

它是孩子做的不够好时,我们轻声并坚定的那句:“你很努力,也已进步很多了。”

它是孩子在帮忙做家务后,我们真诚地感激:“谢谢你的帮助,妈妈很开心!”

它是孩子取得成绩后,我们由衷的认可:“这个分数反映了你最近辛勤的努力,我感到很骄傲!”

它或许仅仅是一句对孩子自我评价的引导:“你对你的成果感觉怎么样?我相信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美,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这样的鼓励是单纯的表达,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欣赏,也只有这样的鼓励式的表扬更能激发孩子,才能促使孩子内心力量的增长。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3.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

第一,鼓励孩子要恰当,因人而异

父母鼓励孩子,应是在深入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鼓励孩子能够做好的地方,而不是泛泛无所指地鼓励。鼓励如果不恰当,也有可能让孩子感觉父母不真诚,从而起不到应有的鼓励效果。

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因人的性格而有所区别。例如:对胆小的孩子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孩子,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

在鼓励孩子时,父母还应该注意一点:不要过分鼓励,鼓励和规矩结合,以免让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如同俞敏洪所提到的:

有的时候激励和规矩要放在一起。我儿子今年17岁了,他告诉我想要一个苹果ipad,我说爸爸可以给你买,但你要付出劳动。我确认你这20本书全部读完了,这个ipad就是你的。付出劳动,得到奖励,这就是规矩。

因此,我们在欣赏和鼓励孩子的同时,还需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管教。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第二,积极挖掘孩子的优点

郑渊洁还提到:

“教育孩子最正确有效的方法是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告诉孩子,鼓励孩子,这个你能行;教育孩子最错误的方式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短处,告诉孩子,这个你不行,你什么都不行!”

每个人都有很独特的优点和才华,孩子也有其特有的长处和潜能。为人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身上优点的眼睛和一张及时把孩子的优点说出来的嘴巴。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得到他人的肯定与鼓励,父母要及时而真诚地对孩子说“你能坚持这么久,就说明你很有毅力”“你能发现爸爸妈妈都发现不了的事物,真是一个优秀的观察家”“英语学得这么好,看样子你很有语言天赋啊”等话语。

这样的话语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从而推动孩子不断努力,不断取得进步。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第三,学会用积极暗示武装孩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尤其是孩子,喜欢听好话,听鼓励的话,而不愿意听恶言。

作为父母,要懂得积极暗示孩子。这里举个陈鹤琴鼓励孩子的例子:

有一天,陈一鸣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玩。陈鹤琴看见了。他想:我是立刻把他的破棉絮夺去呢,还是用别的东西去替代?他仔细一想,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

于是,陈鹤琴就对孩子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好吗?”

孩子听见爸爸这么一说,就很高兴地跑到房里换了一块清洁的毯子。

对孩子来说,来自父母的积极的暗示,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时,应该把握几点:

  • 对孩子的暗示要发自内心,充满真挚的情感;
  • 积极的暗示要有原则,不能夸张,更不能把孩子的缺点暗示成有点,把孩子做错的事暗示成正确的;
  • 暗示时,应该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避免因为暗示不当,引起孩子的反感,结果自然适得其反。

最后,父母还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这对他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第四,鼓励要遵循“及时补强原则”

美国加州大学哲学专业的詹姆斯·多伯森博士的“补强法则”指出:

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评价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比如,某个小姑娘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受到其他人的夸奖和羡慕,那她就会再多穿几次这件衣服。

如果要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父母应该在孩子做出令人满意的事情后,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之内对孩子进行奖励或表扬,这样才能发挥“补强”的巨大作用;否则,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补强的作用也随之淡化、减弱或消失。

因此,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许诺,说孩子如果表现更好,到什么时候给孩子买什么东西。

结果,孩子当时没有见到奖励,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却没有了动力,即使是很长时间以后父母再给孩子奖励,这时候孩子也基本上把上次的事情忘得差不多了,导致这种“补强”的效果大大降低。

对孩子的令人满意的行为,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比如孩子第一次自己洗袜子,父母就应该马上表示肯定和赞许:“孩子,你真棒!希望你明天继续坚持。”答应孩子的“物质”奖励,也应在当天兑现,一定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让“补强”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父母的鼓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刻,父母的看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记。

可以说孩子是通过父母的眼睛在看自己,父母要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肯定孩子,让孩子的潜力将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所说:

“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学会鼓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地用责备和打击的语言、行为去逼迫他们学会“听话”,因为在威逼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变成怯弱和虚伪的人!”

孩子最大的底气,是父母给的鼓励,父母激励的方向就是孩子持续发力的方向

好父母会不断激励孩子前进,并且在激励孩子的过程中让自己也不断成长。

所以,想要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让你满意,就转变自己的态度,多鼓励少抱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