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話一語千金,過多嘮叨會誘發“超限效應”,逆反可預料

哈佛大學和其他高校聯合做過一個實驗,給32名14歲的少年聽了一分鐘母親平時嘮叨、批評孩子的語音,同時也給他們大腦做了掃描

。最後專家發現,聽完母親的嘮叨後孩子大腦的負面情緒相關區域活動很活躍,而控制情緒的區域活動性則減弱了。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孩子在聽完家長的嘮叨後極易與父母發生衝突,且孩子不能顧忌發脾氣後的壞影響。這說明嘮叨並不是個好的教育方式,有時候嘮叨還容易引發嚴重的後果。

週末去景點玩碰見了一個母親在教育兒子:“讓你好好拿著你不聽,你還能幹成什麼事。”孩子手裡拿著灑了一半的吹泡泡的玩具,表情緊張還委屈。母親一邊走一邊說著孩子的錯誤,喋喋不休的批評我聽著都有些過分了。

孩子終於反駁了:“我不玩了,行了吧!”把手裡的半瓶一併摔到了地上然後朝馬路走去。車來車往的馬路很危險,母親趕快追了上去。

本來放假是帶孩子出去放鬆的,結果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孩子的頂撞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母親不要這麼嘮叨,換種教育方式也不會這樣。

其實這個過程也叫“超限效應”,主要指過多、過強的刺激,引起孩子不耐煩、逆反的心理現象。家長要自己分析嘮叨的原因,才能讓孩子遠離:“超限效應”。

父母的話一語千金,過多嘮叨會誘發“超限效應”,逆反可預料

家長為什麼要嘮叨?

1)、嘮叨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現在家中只有一個孩子,鄰居很重視自己家寶寶的發展。

  • 孩子穿衣服慢,嘮叨是為了他做事能夠利索
  • 孩子吃飯太快嘮叨是怕他會消化不良
  •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嘮叨是怕他成績不好

總之在每件事背後他都能找到嘮叨的理由。在這麼嚴格的管教下孩子還是會犯他經常說的錯誤,他經常和同齡家長取經,可是別家孩子的教育方法好像並不適合自己。

2)、通過嘮叨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現在父母的生活壓力很大,特別是女性每天家裡家外都要忙。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自然也會增加的煩惱,大部分母親都喜歡用嘮叨的方式宣洩內心的不快。

父母的話一語千金,過多嘮叨會誘發“超限效應”,逆反可預料

3)、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想通過督促使孩子更優秀

每個家長對孩子都寄予厚望,但是有些家長過於急迫地想讓孩子成才,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感受。他們經常用嘮叨的方式督促孩子上進,希望孩子能考上名校。

家長嘮叨有時候並不是為了孩子考慮,就算是想讓孩子成才這種方式也是不正確的。嘮叨影響親子間關係的建立,過多的重複還會造成超限效應,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家長需明白。

嘮叨引發的“超限效應”會造成怎樣的不良影響?

“先寫作業再玩,這樣能寫得快一點。 ”

“換完鞋快去寫。”

“別磨蹭了,快寫作業去。”

小明從進門開始媽媽就不停地催促著他,放學時小明還想著先寫作業再去玩,不過在母親的不停催促下,現在自己的一點兒也不想寫作業了。

小明寫作業的時候口渴,於是去倒了一杯水,媽媽又開始催了:“一寫作業你就事兒多,喝完趕緊去寫。”

小明越想越生氣反駁媽媽:“你是不是不信任我啊?我知道要寫作業,不用多說。”“你才多大,現在說你兩句就不愛聽了,長大還了得?”“不寫了!”小明懶得聽母親的嘮叨,把門咣噹一聲關上了。

父母的話一語千金,過多嘮叨會誘發“超限效應”,逆反可預料

超限效應讓孩子討厭母親說的話,甚至對母親開始了頂撞。小明並不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但嘮叨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傷害了母子間和諧的關係。

原來思想積極的小明,也變得消極起來。最後他開始討厭母親說話,選擇關門清淨一下,拒絕了和母親的溝通。

嘮叨並不適合教育孩子,換一種教育會讓親子關係和諧的情況下也能起到教育目的。家長需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找尋最適合的教育方法,讓教育不再讓孩子反感。

家長如何避免“超限效應”和孩子一起成長?

1.軟硬兼施的教育方法,鼓勵孩子上進

孩子犯錯誤應該批評,但是大家不能用過於刺激的語言。比如:“

你怎麼這麼笨?”“你就不能學學你同桌?”這樣的語言在教育中一定不能出現,這是對孩子自身能力的一種貶低,會造成他不自信自卑的心理。

大家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錯誤點,讓他承擔一些錯誤的後果,與孩子共同商討一個統一的解決方法,讓他知道以後該怎麼做。

例如:孩子玩球把隔壁家的玻璃打破了,家長應理智地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行為。帶著孩子一起去賠禮道歉,玻璃的錢可以從孩子的零花錢中扣。問孩子以後該怎麼做:可以限制打球的地點。這樣理智的處理方法不會傷害孩子的心靈,也能給他樹立一個遇事冷靜、解決問題有條理的榜樣

父母的話一語千金,過多嘮叨會誘發“超限效應”,逆反可預料

2. 通過故事去感化孩子,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孩子經常犯錯誤是因為不明白道理,他沒辦法準確地判斷事情的後果。平時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在這些故事中孩子能夠瞭解很多做事情的經驗

平時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故事角色編一個有利於教育的故事,讓他知道“小兔子” 做錯事情之後是如何道歉的?以後是如何避免錯誤發生的?

這樣生動的故事比大道理更容易被孩子理解,犯錯的時候大人不必直接點透錯誤的原因,孩子也能通過故事發現自己的錯誤。

3. 批評孩子也要尊重他,不要抓著錯誤不放

在平時的教育中家長總是會用“聯想”的方法批評孩子,“以前你就打破了一個碗,現在又這樣,一點也不知悔改。”這樣的教育方法只會讓孩子更加厭煩。

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場合,人多的時候不要進行教育。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尊心,人多的時候實施教育效果很差,還會讓孩子記恨你的行為。

父母的話一語千金,過多嘮叨會誘發“超限效應”,逆反可預料

正確的做法是:今天很多親戚到小美家做客,小美很高興想要展示自己的畫。媽媽在與親戚交談的時候總是被她打斷,於是媽媽把小美叫到房間裡告訴她:“打斷別人談話是不對的,這樣很不禮貌,我們以後互相監督,改掉這個行為好嗎?”小美高興地點了點頭。

可見教育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教育方法不能照搬,一定要結合實際。“超限效應”的危害大,教育中一定要避免。話多不一定能起到教育效果,還是應該採用正確的方法。

你在家會用嘮叨的方式教育孩子嗎?孩子對你的嘮叨會有怎樣的反應呢?分享你的故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載和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