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產業亟待標準化,品牌升級成突破口

當下,新經濟、新消費被反覆提及,作為中國最為古老的酒種,黃酒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黃酒產業亟待標準化,品牌升級成突破口

2019年11月8日、9日,第25屆紹興黃酒節暨“一帶一路”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在浙江紹興舉行。多位業內專家、行業企業代表圍繞在新機遇中如何推動黃酒產業發展展開了討論。

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從產業規模上看,整個酒類消費市場的容量已經遠遠超過萬億,但黃酒只佔其中200個億,產業的規模所佔比例太小。和其他兄弟酒種相比,黃酒在發展速度上確實比較緩慢。不過他也表示,儘管目前黃酒產業規模較小,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業發展較緩慢

相對於白酒市場的火熱,黃酒似乎顯得有些沉寂。

中國黃酒產業高峰論壇上,王延才表示,目前國內的酒類市場,白酒風生水起成為市場的寵兒,葡萄酒是市場新貴,啤酒市場中五大啤酒集團佔據了全國將近80%的市場份額,競爭非常激烈,只有黃酒市場仍然不溫不火。

事實上,區域化、小散等問題一直伴隨著黃酒行業的發展。王延才表示,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沙洲、上海金楓等品牌在黃酒圈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引領的作用卻不像啤酒和白酒那麼大,從而無法有效的突破產業格局的瓶頸和區域消費的瓶頸。

對此,黃酒行業龍頭企業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祖康告訴記者,目前黃酒行業發展區域化特徵明顯,許多黃酒企業用各色各樣的包裝去提升黃酒的外形,但是反而將其做成了“土特產”。但事實上,真正想要壯大整個行業,黃酒必須產品化、標準化。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酒種,黃酒市場發展與其價值內涵似乎並不匹配。“黃酒沒有把自身的文化價值綻放,缺乏文化定位和文化傳播的有效方式。我們不能把自己侷限在自己是最古老的酒的圈子裡,我們需要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消費的變革、消費理念的變革。此外,我們還應重點思考如何站在消費的角度去找黃酒文化發展的突破點。深度挖掘黃酒歷史文化內涵,講好中國黃酒的故事,對黃酒行業來說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黃酒產業當下發展階段的必然。”王延才表示。

黃酒產業亟待標準化,品牌升級成突破口

破局之路

黃酒擁有幾千年的歷史,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以至於至今都被業內人士評價為“一個亟待開發的金礦”。王延才也表示,儘管目前黃酒產業規模較小,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實際上,近年來隨著消費多元化、個性化的不斷升級,黃酒產業也在發生變化。從消費區域看,有以江浙滬地區為主的局地消費向全國消費的轉變,進而走出國門;從消費季度看,由冬季單季消費向全年四季消費轉變;從消費人群看,由中老年消費群體向青年消費群體擴張;從消費渠道看,由線下銷售為主向線上線下銷售並存轉變;從消費理念看,從不問品質向追求品牌轉變。

為適應上述變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全國打擊侵權假冒辦公室副主任路政閩認為,黃酒生產、流通企業在轉型升級的同時,要嚴格落實產品質量的企業主體責任,不斷優化產品質量,完善黃酒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此外,黃酒企業還需要針對各類消費升級需求,研製出品種更加繁多、口味更加豐富的黃酒產品,滿足多種消費群體的需求,不斷增強黃酒飲用群體的黏性。在營銷推廣方面,企業也要加大力度,讓大眾真正認識和了解黃酒。

紹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邵全卯表示,黃酒企業要堅持創新,加快產業鏈、產品和營銷模式創新,讓黃酒產業更加可持續。此外還要堅持融合,深入挖掘黃酒文化內涵,讓黃酒文化更具活力。

黃酒產業亟待標準化,品牌升級成突破口

此外,為推動黃酒產業發展,在第25屆紹興黃酒節暨“一帶一路”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紹興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酒業協會聯合授予紹興市“中國黃酒之都”稱號。在《授予紹興市人民政府“中國黃酒之都·紹興”的決定》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對紹興市提出要求,希望進一步加大對黃酒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強產學研合作和人才引進力度,講好黃酒故事,提升黃酒知名度和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