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家法律援助刑事辯護律師庫在德州設立150名優秀律師入庫

日前,德州市建立了法律援助刑事辯護律師庫,按照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群眾評價好的原則,經申報、審查等程序,共選拔了150名優秀律師入庫,為全省首家。

德州市司法局公共法律一科主任馬世利說:“這150名律師中,最早執業是1983年(開始)執業,最新的是2014年(開始)執業,也就是說所有的律師,都最少執業五年以上,均符合刑事辯護律師的要求。”

自德州市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工作開展以來,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案件數量突增,但也出現了一個突出難題,即律師資源總量不足且地區之間分佈嚴重失衡。目前,全市613名律師中有307名集中在德城區,德城區佔比50%,剩餘50%分佈在其餘10個縣(市、區),而且,這10個縣也不均衡,禹城有30名、齊河有29名,陵城區有7名、臨邑有8名。臨邑縣涉油案件多發,而且多數為團伙作案,往往一個案子有十幾個被告人,而該縣只有1個律師事務所8名律師,沒有足夠的律師可以指派。假如被害人一方先行委託了該所律師作為附帶民事訴訟代理人,那麼,按照規定,該所的其他律師就不能再做本案被告人的辯護人了。

為了解決德州市律師行業存在的這些難題,解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薄弱環節,德州市司法局統籌調研,建立了律師庫統籌調配全市律師資源,為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提供保障。據瞭解,德州市法律援助刑事辯護律師庫的建立,也是全省首個建立法律援助刑事辯護律師庫的地區。同時,入選刑事辯護律師庫的150名律師,並不是固定人員不變的。

“我們對這律師庫的150名律師,進行管理是動態的。我們會定期進行調整,對於在工作中發現的,不盡職不屢責的律師,及時清除出律師庫;而對於發現的,工作能力強、有積極上進心的律師,我們會及時納入進來,這樣就形成一個動態的管理。”談及這入選的150名律師的管理工作時,馬世利這樣說。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樣的動態管理理念,也將為德州市法律援助刑事辯護律師庫注入源源不斷的公益能量和社會責任。建立法律援助刑事辯護律師庫,統籌利用全市律師資源,哪個縣市區缺少刑事辯護律師,隨時調用隨時指派,跨區域操作,實現了全市刑事辯護律師的“共享”。那麼,被納入這個律師庫的律師,他們又肩負著什麼樣的職責呢?

記者也採訪了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趙曉明副主任。“刑事案件當中,我們辯護律師是獨立於被告人和嫌疑人的,辯護的職責並不是嫌疑人的代理人,在我們這個程序涉及當中,我們辯護律師和公安局、法院檢察院,都是刑事案件的參與者,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不要出現冤假錯案,為了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並且我們辯護律師還有一項職責,就是能夠及時充分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人權,能得到基本的保護。”

除了能夠讓被告人的權利能夠有效得到保障之外,參與刑事辯護的援助律師,也是本著為社會公益事業添磚加瓦的原則,不向當事人收取任何利益,這也就彰顯出了律師的社會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