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千億在即”,潘剛助力“青年強”,伊利品牌業績雙豐收

2019年11月5日,伊利股份(600887.SH)A股股價收報29.87元,漲幅1.43%。自2019年10月31日以來,伊利股份收盤價連續四日收於年線(250日均線)之上。

伊利股份2019年三季度季報顯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686.77億元,同比增長11.98%;淨利潤達56.48億元,同比增長11.73%。就乳業來講,中國仍屬存量市場,而伊利股份實現盈利利潤雙增長,顯示出其內生增長動力,使得市場對其未來仍持積極態度。

三季度業績穩步提升,千億目標在即

2019年10月30日,伊利股份發佈2019年三季度報。報告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686.77億元,同比增長11.98%;淨利潤56.48億元,同比增長11.73%,實現雙增長的同時,再創亞洲乳業新高。

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產品收入分別為560.74億元、66.81億元、54.53億元,其核心單品安慕希、金典分別同比增長15%、22%。凱度調研數據顯示,伊利“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等重點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其中核心單品金典同比增長22%,伊利品牌滲透率已超過90%。

各大券商機構紛紛發佈季度研報,對其未來增長表示看好。

廣發證券認為,伊利股份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略超市場預期,主要源於常溫奶業務穩健增長,毛銷差提升釋放利潤彈性。受益產品結構升級和渠道擴張,公司千億目標有望順利達成。

天風證券認為,伊利股份前三季度營收利潤雙位數增長,將強勢鎖定“五強千億”目標;通過創新產品快速發展,健康飲品事業部將在未來發力;未來伊利還將繼續以健康戰略槓桿,加速全球健康生態圈的建設。

民生證券提到,2019 年以來,原奶價格進入上行週期,預計上行趨勢或將持續到2021 年,公司原奶成本壓力較大,但通過加強與國內奶場的合作預計收購佈局全球奶源等舉措,正在逐步對沖成本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和經營風險。股權激勵方案小幅調整後落地,整體看,該激勵方案體現出的收入導向原則仍較為明顯,解鎖難度並不大。

2019年7月,全球品牌價值評估權威機構Brand Finance發佈了“2019年度全球最有價值食品品牌50強”排行榜,伊利集團位居品牌榜第三名,成為前十名中唯二上榜的亞洲乳企。此外,“十大最具價值乳製品品牌”榜單中,中國品牌伊利股份位居第二,僅次於法國的達能集團。

為國家經濟建設蓄能,青年企業家需葆學習力

衝刺“千億在即”,潘剛助力“青年強”,伊利品牌業績雙豐收

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青年企業家學習大講堂”系列活動上,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作為嘉賓,在開班儀式上致辭。他告訴青年企業家,“要‘善求知、勤學習、有作為’,以‘學無常師’的心態、‘學無止境’的勁頭、‘學以致用’的精神,把理論和實踐、知識與經驗結合起來,帶領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這番對青年企業家的勉勵,與潘剛個人的經歷經驗密不可分。

公開資料顯示,潘剛22歲大學畢業後,加入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即伊利集團前身;29歲出任伊利集團總裁助理,32歲出任伊利集團總裁兼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為當時中國520家重點工業企業最年輕的總裁;35歲時,全票當選伊利集團董事長,成為最年輕的國內百億企業掌門人。

衝刺“千億在即”,潘剛助力“青年強”,伊利品牌業績雙豐收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身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的會長,中國民族企業的領導者,潘剛一直對青年企業家寄予厚望。他曾在“五四”署名文章中提到,中國青年企業家肩負著沉甸甸的歷史使命,是新時代的愛國者和奮鬥者。

他認為,當前,全球市場競爭激烈,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空前,不進則退。不少青年企業家滿懷熾熱的家國情懷、深諳互惠共贏的理念,是中國精神的締造者、中國智慧的貢獻者;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國民族企業更是中國夢的踐行者和圓夢人。只有自立自信,艱苦奮鬥、追求卓越,培育發展更多勇爭一流的全球化企業,才能助力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舞臺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

衝刺“千億在即”,潘剛助力“青年強”,伊利品牌業績雙豐收

三次走進哈佛講堂,展示文化軟實力

在勉勵國內青年企業家以奮鬥為筆,不斷提升經營能力的同時,潘剛也注重向國外輸出文化軟實力。

2018年1月8日,受哈佛大學邀請,潘剛赴波士頓為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180多位企業高管授課。

這是潘剛第三次走進哈佛講堂,用“中國智慧”征服哈佛師生。在此次講堂上,針對“如何把握中國市場機遇”,潘剛告訴全球農業企業高管們,關鍵在於深入洞察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並將中國消費升級總結為“ADD模式”。

“A指的是‘品質至上’(All for Quality),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消費者已經從價格敏感型演變為品質敏感型;第一個D指的是‘多元需求’(Diversified demand),產品不僅要滿足消費者最基本的功能需求,還要兼顧更多的個性化;第二個D指的是‘深度體驗’(Deep experience),消費者從過去的‘買產品’逐步轉向‘買服務’,在這個過程中,用戶體驗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伊利與哈佛大學結緣於12年前。2007年,哈佛大學教授麥偉略帶領團隊研究伊利的發展之路,完成《伊利:中國乳業的領軍者》的案例分析,伊利也成為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個進入哈佛案例庫的民族品牌。

此後,潘剛受哈佛邀請為MBA學員授課,當時潘剛的視角更多集中在伊利的內功修煉上,如質量管理“三條線”、讓外國供應商驚歎的1000多項檢驗項目,“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以及“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

十年後,2017年,《伊利集團:打造全球化乳業公司》再次成為哈佛大學教學案例。再次受邀步入哈佛課堂時,恰逢美國總統特朗普履新,中美經貿關係成為關注焦點,潘剛的視角也發生變化,“國際化”成為關鍵詞。

潘剛提到,一方面,全球問題要靠全球化來解決,商業的問題要用商業的力量來推動,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只有抱著一種開放的態度,通過合作,才能實現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創新是發展的原動力,也是解決全球問題、實現各方共贏的出路。

三次哈佛之旅,潘剛的視角也反映出伊利的角色變化。從如何做大做強企業,到參與全球化競爭,再到開拓全球農業發展的新路徑,作為一家民族企業,伊利在無形之中壯大,反映中國企業正不斷被國際認可,更暗喻中國乳業在全球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