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美國逼迫,俄法德三國為什麼積極干涉

甲午戰爭,清廷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作為簽訂者的李鴻章自知罪孽深重,回國後便躲了起來,但是條約既已簽訂,大清國還是要面對的,光緒皇帝不想批准條約,便希望列強幫助調停,美國是積極支持日本的,也逼迫中國儘快批准條約。

與美國不同,俄、德、法三國感到,《馬關條約》的簽訂,將嚴重的威脅到自己的在華利益。早在3月間,俄、德、法等國還在中日議和的問題上採取觀望態度,可是隨著日本要求清廷割讓臺灣,遼東半島議題的漸趨明朗,俄國、德國很快也回過味來。

就在《馬關條約》簽字的同一天,一向認為干涉中日戰爭不符合“本國利益”的俄國,正式向德、法兩國提議對日進行干涉。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美國逼迫,俄法德三國為什麼積極干涉

本文根據《晚清官場的洋大人》改寫

三國要干涉中日議和,日本方面十分驚慌,到嘴的肥肉自然不願再吐出來。便在4月29日召開會議商討對策,首相伊藤博文提出了拒絕勸告,即使增加敵國也在所不惜;將遼東問題提交國際會議處理;完全接受三國的勸告,以恩惠的方式將遼東歸還中國三種方案。會議是在睦仁天皇的主持下進行的,陸奧宗光因為身體有病沒能參加,雖然當時討論認為應該將遼東問題交給國際會議處理,但陸奧宗光在會後看了這三種方案,他建議將三國干涉與馬關條約分開處理,也就是說可以向俄、德、法三國讓步,但對中國絕不讓步。基於此,日方指令日本駐俄公使試探俄國政府:中日媾和條約已經天皇批准,放棄遼東半島實難辦到,希俄國政府重新考慮其對日本的勸告,以敦和好;日佔遼東“絕不致危及俄國遠東之利益,而實與日本國之利益相一致;關於朝鮮獨立問題,日本國政府定不難使俄國得到滿足”。[1]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美國逼迫,俄法德三國為什麼積極干涉

訪歐時的李鴻章

俄國對這個試探不為所動,俄國新任外交大臣羅拔諾夫表示,日本的請求不能成為促使俄國撤銷勸告的理由,所以不予接受。

三國的干涉,日本雖然捨不得到嘴的肥肉,但是日本經歷侵華戰爭的消耗,國庫空虛,軍備缺乏,已經沒有能力與俄、德、法三國抗衡。日本試圖聯合英、美對抗三國的干涉,但英、美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並不願把自己拖入戰爭的泥潭,日本政府只好於5月1日向三國表示願意對《馬關條約》作兩方面的修改:一是,除金州廳外“全部放棄對遼東半島之永久佔領權”,但與中國商議後“當以相當款項作為放棄領土之報酬”;二是,日本政府在中國確實履行和約規定的義務以前,日本“有佔領上述土地以作擔保之權利。”[2]

這個表態,三國並不同意,仍然堅持要日本完全放棄對遼東半島的佔領,表示日本政府的答覆不能令人滿意。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美國逼迫,俄法德三國為什麼積極干涉

《日韓友好通商條約》的簽約現場

此時,三國在軍事上也作了一些部署。俄國政府命令停泊在日本各港口的所有艦艇,在24小時內作好隨時起錨出港的準備,在神戶和煙臺集中了軍艦進行示威。德皇也下令在中國沿海的艦隊司令將軍艦集中於華北港灣,與俄國艦隊取得聯繫。俄國代理海軍大臣契哈乞夫聲稱:“俄國的東方艦隊是強大的,士氣是高昂的。無須進行大規模作戰,便可切斷日本的海上聯繫。”[3]

在三國的干涉下,日本只好放棄佔領遼東半島,但內心卻是“意存要挾,索望其奢”,並不是真的想歸還。最初提出贖遼代價為一萬萬兩,企圖以如此鉅額的償金,迫使中國望而卻步,達到長期佔領又使三國無話可說的目的,但這個伎倆被俄國識破,俄國與德、法合謀後,向日本提出“還遼大綱”,主要有三條:第一,“日本依三國忠告,放棄中國大陸領土所要求的賠款必須作適度的調整”;第二為“部分之金錢義務了結後,儘可能地速從中國大陸撤退”;第三,“我們認為,日本尊重通過臺灣海峽航行的完全自由是澎湖列島佔領的當然結果,我們也希望日本不轉讓該島給任何第三國。”[4]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美國逼迫,俄法德三國為什麼積極干涉

日軍進入旅順後,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圖為埋屍現場

三國擬定的大綱,幾經磋磨。日本終於同意不再割佔遼東,但仍然堅持佔領臺灣,要清廷在批准《馬關條約》的基礎上,另行支付贖遼費3000萬兩白銀。這樣,三國干涉還遼宣告成功,大清被迫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

——————————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華史》第四卷,上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頁。

[2]戚其章:《甲午戰爭史》,第432頁。

[3][日]藤村道生:《日清戰爭》,米慶餘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頁。

[4]孫瑞芹譯:《德國外交文件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第一卷,第58、59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