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不是最古老的劇種?

神奇小Mo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個地方音自有一種獨特的腔調韻律,可以考不誇張的說有一種方言就有會有一種地方戲。產生於三秦大地的秦腔在鄉村異常響亮,它有什麼迷人的地方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聆聽這古老的音樂——秦腔。

秦腔的歷史悠久,然而關於秦腔的起源,眾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秦,還有一種是唐代,另一種說法則是形成於唐代。江南無名氏所做的《缽中蓮》是一個傳奇劇本,今天流傳下來的一共有十六齣戲,其主要的大概故事梗概是:江西湖口王合瑞到浙江奉化燒缸,其妻殷氏在家與本縣捕頭韓成私通。適韓成出差,路遇王合瑞,酒醉後洩露私情,王先殺韓,將其屍體和泥燒製成瓦缸,又回家逼死殷氏,最後受觀音度化而出家。這部劇中除了運用南北曲外,還採用了當時血多地方戲曲腔調,在傳奇劇本中比較罕見。這個劇本證明秦腔已經傳播到了江南。江南遠離陝西,傳播需要時間,根據這個,就說明秦腔最遲在明朝中期已經形成。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創辦的華慶班,曾經在甘肅,陝西一代非常有名。

經過不斷的發展與完善,秦腔在山西省內又發展成東、西、中、南四路。東路就是同州梆子,形成於陝西省關中東部以大荔縣(舊同州府治)為中心的十幾個縣,在明朝嘉靖年間基本形成。因伴奏樂器中採用棗木梆子擊節,發出“桄、桄”的聲音,所以被稱為“桄桄亂彈”或著“梆子”,後來為了卻別與其他的劇種,開始被稱為“同州梆子”。一般認為同州梆子就是老秦腔,是秦腔的起源,對於後來各路秦腔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路就是西府秦腔。根據西府秦腔著名老藝人孫雙錢的口述得知西府秦腔在明朝末年就已經有班社的演出活動了。清朝道光到光緒年間是西府秦腔的昌盛時期,僅僅西府十幾個縣,就有一百多個班社流動演出,曾經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個“饃饃班”的說法。西府秦腔的傳統劇目有上千本,但是沒有劇本留存下來,僅僅靠著一代代藝人口述相傳,因此,很多的都失傳了,根據挖掘整理,現在大概有六百多本,其中大多數都是“列國”、“三國”、以及“說唐”戲居多。其他的都是一些歷史戲,民間傳說故事戲,而且有很多連臺本戲。經常演出的劇目有《破洪州》、《斬黃袍》、《太和城》、《鴻門宴》、《黃巢反堂》、《潞安州》、《石佛寺》、《精忠報國》等等,都是一些氣勢雄渾、激盪人心的劇目。西府秦腔腔粗礦豪壯,唱腔講究火而不爆,沉而不散;表演重虛,並有不少獨特技藝:如耍雙鞭、掄麻鞭、鞭掃靠旗、耍牙、打五雷碗等;角色分行,有四大行,七小行之說。並講究一角多能。如老生兼演大淨,鬚生兼演小生,小旦兼演小生,武生兼演武丑,小花臉兼演彩旦。臉譜化妝有突出的特點,粗直大方,注重輪廓,顯得莊重、魁偉,而又富於誇張浪漫色彩。在樂器運用方面,文長以二絃為領奏,輔以月琴、板胡、笛子、嗩吶、唧吶等等,民國初年的時候,又以板胡替代二絃作為領奏的樂器,並且在各個戲班推廣,武場面與中路秦腔所用的鼓板銅器相同外,常配以社火鑼鼓。1958年之後,西府秦腔已沒有正式班社存在,倖存的老藝人也都先後返鄉改行。至此,中路秦腔取代西府秦腔而流行西府各地。

中路秦腔也被稱為西安亂彈,就是今天人們所統稱的秦腔。相傳唐玄宗曾專門演唱的梨園,梨園的樂師李龜年原是陝西民間樂人,秉性慷慨,所作《秦王破陣曲》,稱為“秦王腔”,簡稱“秦腔”,就是最早的秦腔樂曲。安祿山叛亂後,梨園子弟各奔東西,“秦腔”遂與民間樂舞結合,形成民間“秦腔”。其後,秦腔受宋詞、元曲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日臻完美。清乾隆年間(1736--1795),秦腔流傳於至北京:“秦優新聲,有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秦腔開始盛行,足跡幾遍全國。清乾隆年間,秦腔名角魏昌長生從四川進入京城,以動人的腔調、通俗的詞句、精湛的演技轟動京城,如今京劇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是來自於秦腔。以西安為中心,又稱“西安亂彈”,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東、西、南三路秦腔均近衰亡,“西安亂彈”起而代之,流行於陝西各地,表演形式樸實、明快、誇張性強。

南路秦腔又稱漢調桄桄。漢調桄桄,俗稱桄桄子。是一種流行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唱腔、道白吐字歸韻以漢中方言音調(漢水流域群眾的語音)為基礎的傳統戲曲劇種。又因用梆子擊節發出“桄、桄”之聲,又名“漢調桄桄”“桄桄戲”。又因其主要板式名稱、旋律結構、主奏樂器等,和秦腔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南路秦腔”、“漢調秦腔”。民間有“吃麵要吃梆梆子,看戲要看桄桄子”的民諺。漢調桄桄劇目豐富,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本戲五百六十多本,摺子戲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劉高磨刀》《鑌鐵劍》《夕陽山》《水灌晉陽》《紅纓披》等百餘種劇目為漢調桄桄所獨有,《帝王珠》《無影劍》《呢喃閣》《草坡面理》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經失傳或殘缺。2006年5月20日,漢調桄桄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秦腔西路進入淅川成為梆子,東路在陝西成為晉劇,在河南成為了豫劇,在河北成為梆子,所以說秦腔可以算是京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這些劇目的鼻祖和起源。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時期。秦腔的鼎盛時期在乾隆年間(1736—1795年),這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此後的半個多世紀秦腔幾乎一直是北京舞臺上的一個重要戲曲劇種,同時也是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的劇種。清代的有關史料中記載,當時除了山海關以外的東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跡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過程中,秦腔與其他戲曲形式和民間藝術相結合,逐漸變形成多種多樣的梆子聲腔劇種,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逐漸被替代而逐漸縮小。到了清朝末年,又變成流行於西北一帶的地方劇種。

秦腔是以漢族文化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文化融合之產物,為研究漢族文化、追蹤古來藝術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讓我們在欣賞流行音樂的同時也能夠回首聆聽一下悠長曆史積澱下的秦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