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破》里的秦腔,對全劇有什麼作用?

芳芳180145624


《趕坡》出自秦腔傳統連臺本戲《紅鬃烈馬》,是後本《五典坡》的重頭戲,故事梗概是薛平貴在西涼接到王寶釧的鴻雁傳書,來五典坡尋妻。二人在五典坡前相互試探,最終有情人分別十八年後相聚。

全折戲以薛平貴裝扮的當軍漢試探王寶釧十八年的貞潔。薛平貴雖貴為一國之王,未來的真龍天子,但是卻裝扮成一個典型的兵痞形象,在插科打諢中探的王寶釧的虛實。而王寶釧面對無理取鬧,不卑不亢,據理力爭,以至於為了維護女人的貞潔,不顧丞相家千金的身份破口大罵,展現出一個堅韌不拔的貞潔烈女的古代婦女形象。

在劇本唱詞和白口上,尤其是節奏緊湊的原板二六起板之前,加入了很多調皮的歇後語,對全劇人物身份的設定和對劇情的推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種劇本的設定,在二人急促的爭辯中,不但讓人覺得不拖沓冗長,反而起到了非常好的藝術呈現效果,使之更加貼近生活,家長裡短的讓觀眾在淺顯的道理中得到昇華,也體現出傳統封建禮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

譬如,二人在五典坡初見時,王寶釧遵循傳統的封建思想,覺得作為婦人拋頭露面,非親非故,要保持必然的矜持。而薛平貴卻認為“禮多人不怪”。接下來的“鄙軍有眼卻也無珠,有珠卻也無水”,多少可以映射出薛平貴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極力的在扮演一個二六子兵痞的形象。

再如,在二人確認身份後的薛平貴表現出的急促,王寶釧說了一句“就好比青蛙爬在碾盤上,你在那兒冰著”。適時的展現出王寶釧十八年忠貞不渝的決心。

其實全劇中還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必要的佐料,想“老鼠拉掀把——大頭在後頭”;“琉璃獅子玻璃貓——一毛不拔”;“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回來投靠你這能行的婆娘了”等等,都是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用語和俗語,但放在此處,卻恰如其分,得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呈現效果。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雷同,不勝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