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科研打造中國軸承協同創新的‘洛陽樣本’

幾乎每個星期,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葉軍都會到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1號樓的臨時辦公室,以國創(洛陽)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新身份參與河南省軸承創新中心的籌備。

再過幾個月,他將從這個130多平方米的臨時辦公室遷出,來到科技園B區寬敞明亮的軸承產業創新基地,開啟新的創業之路。

“我在軸承產業創新基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創業新起點,這裡將進駐河南省軸承創新中心,打造中國軸承協同創新的‘洛陽樣本’。”這位57歲的“科研大咖”語氣堅定而自信。

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被列為“中國製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通過引入河南省軸承創新中心,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軸承產業創新基地打通中國頂尖軸承技術成果轉化通道,助力老工業基地洛陽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奮勇爭先!

距離葉軍將遷入的軸承產業創新基地大樓幾步之遙的姊妹樓,是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服務業產業基地。在這裡,上演著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精彩故事。

選擇工藝類型,輸入加工工件尺寸參數,點擊“搜索”,全市閒置工業設備一目瞭然……中原智造工業共享雲平臺通過“嫁接”“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打造洛陽首“張”工業設備地圖,推倒各單位間無形的“圍牆”,實現閒置研發生產設備等創新資源供需雙方快速對接,讓製造業資源共享過程更“聰明”。

“基地通過引入軟件服務外包企業,為我們提供洛陽本地高校軟件學院人才支持,讓我們的軟件產品‘所想即所得’。可以說,這裡有洛陽最好的軟件設計外包產業生態。”平臺建設企業河南領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崔革軍說,目前,雲平臺進駐企業2254家,1796臺套設備上線“設備地圖”,累計點擊量突破8萬次,成為我市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新亮點。


洛陽科研打造中國軸承協同創新的‘洛陽樣本’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省委書記王國生蒞洛調研時強調,要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奮勇爭先。

“科技服務業產業基地和軸承產業創新基地兩棟姊妹大樓,猶如兩扇展開的翅膀,一‘軟’一‘硬’,共同致力於一個大主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總經理孫少波說,兩基地位於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B區,總面積1.3萬餘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投用。圍繞軸承產業和科技服務業兩大產業領域,兩基地持續提供空間、資金等孵化服務,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緊密聯結,打造中國領先的高端軸承協同創新中心和洛陽科技服務業發展新高地。

孫少波介紹,未來,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將按照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要求,依託兩基地大力開展招才引智,為入駐企業做好政策、資金保障,打造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孵化出更多高端軸承和科技服務“尖兵”企業,為洛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