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創新驅動提速 高質量發展提質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娜 通訊員 張煒

自主定位、路徑規劃、智能避障……3月20日,在洛陽高新區北航科技園,由洛陽履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新型智能消毒機器人開始批量生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敏銳察覺到公共區域疫情防控的核心與難點在於消殺,於是就在春節居家期間,通過‘雲辦公’的方式在線完成了這款新型智能消毒機器人設計方案。”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團隊是2018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來到洛陽進行創業的,得益於洛陽完善的工業體系與技術人才優勢,這次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智能消毒機器人從立項到工業設計再到批量生產的研發過程。

智能消毒機器人、紅外測溫安檢門、新一代核酸提取試劑盒……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洛陽多項科技產品接連問世,擦亮了“洛陽創新”名片、貢獻了洛陽科技力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洛陽市聚焦“發力都市圈、提升輻射力、打造增長極、形成新引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構建現代創新體系強勁轉型動力,為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沒有創新主體,科技創新就是無源之水。”洛陽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洛陽市開展創新主體、創新平臺“雙倍增”行動,健全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打通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軍民企地對接轉化、市場化運作和人才成長“四個通道”,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四鏈融合”,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分別增至3293家和2332個,分別是“雙倍增”行動前的2.44倍和2.41倍。

依託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洛陽市大力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先行先試,強化頂層設計,健全工作機制,優化創新生態。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洛陽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園、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等一批創新主體、創新平臺競相湧現、發展壯大。目前,洛陽自創區內省級創新龍頭企業和省級重大新型研發機構分別佔全省的1/5和2/5,“龍頭效應”不斷凸顯。

人才作為創新的源頭活水,也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近年來,洛陽市強化科技人才支撐,建立完善“1+4”人才政策體系,持續實施“河洛英才”“河洛工匠”“玉洛匯”計劃,大力引進、培育、凝聚人才。先後柔性引進兩院院士36名,引進清華、北大等重點高校碩士、博士232名,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團隊24個。

“洛陽創新”成果加速落地、轉化。據悉,2019年,洛陽市技術合同成交額48.2億元,同比增長3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16.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4.9%……老工業基地洛陽,正在科技成果加速轉化中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據瞭解,洛陽市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構建現代創新體系,抓好自創區、高新區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繼續大力開展“雙倍增”行動,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打好具有洛陽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牌”,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