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是否萬年不變?有發展與進步嗎?

_小米一粒_

當然會變!

中國畫不僅有山水花鳥,還可以有都市感的男男女女。

比如,這樣的當代中國畫——

孫佳,顧影自憐2,工筆畫

來,

跟著小玉一起了解下當代中國畫中的人物,可以變成什麼樣的新氣象

清代仕女工筆圖

中國畫中除了山水和花鳥,人物也一直是重要的題材。

這幅清代仕女圖,展現了當時那個年代侍女們的生活場景,是時代的記錄描繪。

不過到了當代,我們生活的場景、生活的狀態早就發生了變化,藝術作為記錄生活的工具,當然是要關注身邊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所以當代中國畫畫家,尤其是生活在都市環境中的畫家,人物畫可以是這樣的——

周文瑤,關於我的事·之一國畫,絹本

周文瑤,關於我的事·之二國畫,絹本

周文瑤,關於我的事·之三國畫,絹本

周文瑤,關於我的事·之四國畫,絹本

還是傳統中國畫那樣淡雅的上色、細膩的線條勾勒,但畫中面對的古代仕女,變成了今天的都市女孩。她們是身邊我們最熟悉的女孩,像是清晨剛起床,旁若無人的喝水發呆。這樣的畫面,在主題上就有濃濃的當代性,甚至輕薄的蕾絲睡裙,也是當代的。

黃帆,蟲蟲樂隊國畫,絹本設色

黃帆,你在想什麼7國畫,絹本設色

黃帆,我與它,國畫,絹本設色

當然,當代中國畫也可以展現年輕都市女孩的時髦生活狀態

如果不是因為它還是傳統的中國畫材料,我們似乎都要認不出了,因為這些時尚的帶著滿滿生活氣的,很像我們自己。

孫佳,顧影自憐2

孫佳,蝶戀

孫佳,私密空間

當然,當代中國畫中表現的內容,也可以很私密

畫中的女孩似乎更帶有濃濃的個人情緒,有點寂寞頹廢,但也有點撩人。

沒錯,這正是都市女孩的精神表徵

所以,

中國畫也在與時俱進,

當代中國人可以描繪當代中國畫。



art張小玉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玩笑開的有點大。中國畫的歷史從進入繪畫藝術比較成熟的階段,實際連兩千年都沒有!

即使從原始繪畫算起,也沒有一萬年,何況,中國畫的繪畫歷史,一般是從比較成熟的東漢算起的。

現代中國畫。徐悲鴻的作品《九方皋》。作品吸收了西方繪畫透視和解剖原理。是現代中國畫嘗試“中西合璧”的開始。


漢代以前,中國的繪畫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屬於中國繪畫歷史的幼年時代。

例如,秦代壁畫,馬王堆帛畫,都比較幼稚。

如果把這一時期的繪畫與同期希臘羅馬的繪畫比較,中國畫的寫實能力差距很大。

東漢後期,中國畫發展比較快,出現了三國曹不興這樣的大畫家。

據說曹不興能夠畫五丈大的佛呢!

東晉有顧愷之,相信大家都知道顧愷之的《洛神賦》這個作品。

何家英大學一年級臨摹的唐代繪畫作品《簪花仕女圖》局部。


我們就從顧愷之的《洛神賦》來看,也不能說中國畫已經完全成熟。

因為,這一時期,繪畫還是以人物為主,但是,樹木山水,完全沒有成熟。

隋代展子虔的《春遊圖》已經是5中國最早的山水畫了,那是因為這幅山水畫,比較獨立,山水畫中的人物和山水的比例,已經有一定的區分了。

所以,中國畫真正成熟是從唐代開始的。

現代畫家陳之佛的作品。承傳了宋代繪畫傳統美學。


中國畫真正有創造性的發展是唐宋兩代的寫實繪畫有了很大的提高。

元代是中國畫的重要轉折時期。

從元代開始,中國畫的人物,山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繪畫進入文人畫時代。

什麼是“文人畫”?就是繪畫作品要具備文人要素。

比如,繪畫要有詩的意境,內容符合文人士大夫的欣賞趣味。

繪畫與書法、詩歌、篆刻結合精密,賦予了繪畫新的內涵。


宋代人物畫。體現了傳神的趣味。

文人畫這個繪畫傳統,和傳統的價值,一直保持到今天。

中國畫進入晚清民國,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有中西合璧的新美學。

今天,中國畫仍然可以看做還在探索,在變化。

但是,中國畫有自己的變化規律。

西方從寫實到抽象,把繪畫的基本就是破壞了。

漢代繪畫藝術一窺:東漢畫像石《四騎吏》,以中國特有的浪漫主義手法,創造了汪洋恣肆的精神境界。


你想想,抽象畫可以畫一片顏色,或者在人體上塗上顏色,然後在畫布上滾來滾去,就是一幅“畫”,這樣畫下去,也會把人畫傻的。

中國畫,從宋代就進入繪畫的現代化階段,有豐富的繪畫美學實踐。

從宋代算起吧,以蘇東坡提出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到現代齊白石提出的“不似欺世,絕似媚俗,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都是一脈相承的。

體現“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繪畫。李可染的《柳溪歸牧圖》。


而在將近一千年的繪畫實踐中,中國畫也在不斷豐富充實,但是,從宋代以來,我們始終沒有偏離“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個限度,而繪畫的持久創造力還是那樣旺盛,這說明,中國畫的美學思想是博大精深,自覺革新和自我完善的。

所以,中國畫還要發展豐富。

繪畫永遠在探索的路上,我們希望畫畫的朋友,應該多學一些中國畫的美學。


千千千里馬

謝謝網友“art嚴玊”邀答。

這個問題也是藝術界一直在探討拷問的問題。

當代中國人物畫


中國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內涵。從當代的考古中發現,早在近兩千年前的兩晉時期,中國畫就有了相當高的水準,至唐代,中國畫已經相當成熟了。

晉代的中國畫

中國畫在傳統的中國文化氛圍中發展到宋代達到了一個高峰。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最有力的佐證。然而,元明清三代近600年,中國畫幾乎處於一個封閉停滯的狀態,客觀地說,這期間沒有太大的發展變化。

當代中國人物畫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畫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許許多多的畫家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發展,如著名的“長安畫派”就創作了許多帶有濃郁西北風情的中國畫,這其中包括山水畫和人物畫,而且還創造出了中國畫一些新的表現手法。

當代中國人物畫

中國畫不是“萬年不變”,而是有明顯變化的。是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的。只是這種變化不是“革故鼎新”的變化,不是“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是在繼承創新的前提下以漸進的形式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中國當代著名山水畫《萬山紅遍》


同時應該看到,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和相互融合,西方油畫對中國畫造成的強勢衝擊和影響也不容低估。這也是人們認為中國畫發展變化不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誰憐一燈影

中國畫當然不是萬年不變,從古代發展到近代到現在,中國畫一直在變化著。

雖然題材和風格老是那麼幾樣,但是在不同的畫家手中,每幅畫其實都有不一樣的韻味。比如同樣是畫葡萄,古人和近代畫家的畫法就有很大不同,這要看畫家所處的時代以及人生閱歷不同而決定。

也許有人會說像張大千、潘天壽、傅抱石這類人雖然在改革,但即使再畫得微妙、再有區別都是那個“老的”類型,缺乏那種印象派對西方古典畫派顛覆性革命的案例。這種案例其實是有的。不說別的,潘天壽就用毛筆畫過抽象畫。用毛筆勾線,色彩填充,畫出像蒙德里安一樣的構圖,非常有趣,但他也確實只是偶爾玩玩,這種嘗試並不多。

如果一箇中國畫家用傳統畫材卻有了顛覆性的畫法,他會馬上被歸類到先鋒藝術家,他的作品就不再是題主眼中的“中國畫”了,那這個問題還有什麼好談的?這種觀點下,“中國畫”就是萬年不變。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還是西方畫派的變革的發生更有影響力,因為當時西方國力更強盛、文化傳播力更強大。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的藝術家缺乏影響力,或者再進一步,我國還不是當代文化大國。


藝萃

藝術猶如一條“永遠不會乾涸的河流,一條沒有盡頭的河流”,中國畫是否萬年不變呢?從古至今,不變的是那些藝術大師熱衷於藝術的初衷;然而中國畫一直都在變,畫的神與韻就好比人類的進化一樣,不可能一成不變,中國畫未來的發展將包含越來越多的新元素,現在以及未來的藝術風格相對於以往來說都在起著傳遞接力更加完善的作用。



詩夜城主

筆者認為世間萬物都在變,沒有靜止不變的事物。畫是萬物之中的一物豈有不變之理!真若出現不變現象,即意謂著其生命已終結滅亡。中國是一個古老國度,中華民族最樂於創新。以畫為例,古畫怎能與今日畫作相比。如果說在繪畫領域裡確實存在某些傳統繼承,應在情理之中。如畫字古人稱畫為畫,今人同樣稱畫為畫。但內容變化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就象一個家族史一樣,雖說主體血緣不變,但具體到每一個人卻是獨立的存在一樣。沒有或根本不存在絕對相同的另外一個自己。原因是血緣組合對象輩輩都在變。後人也只能自然接受衍生這種變化。當今的中國畫作品類之全,技藝之高是古人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就單一材料而論,當今圖畫材料是何等的豐富,比比古人自欺欺人式的言語偽裝,什麼墨有五色與留白布氣之舉,說什麼是意韻深厚之妙。然而內行人一看便知,其表現力是何等的有限。效果是何等的蒼白。莫說與西方油畫表現力差距天地,即使是最賦盛名的清明上河圖與當下畫壇的一般作品比較,其藝術光輝都暗然失色。只不過後人有礙於尊寵祖先所為而給予一定色彩的粉飾罷了。試想,在中國國寶級的收藏中,真正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名畫能選出幾幅!呵呵😄。但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仍然對古人先賢滿懷敬意與感恩。沒有古人的過去,就不會存在今日的輝煌。相信,中國畫會在從業人員的孜孜追求下,奮發圖強,精益求精,一定會開拓出或創作出令時代驕傲的藝術精品鉅作……


用戶435142127343

中國畫不變的是傳統的技法。變的是題材,在題材構思上不在單調,許多人在努力,在創新。能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被沖走,必然是在前進的。任何一種藝術,如果不發展進步,就會失傳。國畫一直都在發展進步




淡墨yx

中國畫的藝術美是與時俱進的,古典繪畫和當代藝術有著不同的審美標準,進步一直有,但是變革的結果是與姐妹藝術的融合,不變的是中國畫骨子裡的美,就是變化多端的線條,濃淡相宜的筆墨,真草隸篆的筆法造就的藝術氛圍,陰陽五行的世界觀引領的美學意境,這些東西是中國文化造就的藝術美學理念,是與西方繪畫語言不同的,如果中國畫的進步改革放棄了中國文化思想和美學理念,作品就失去了中國畫的本真。


從古典的工筆重彩,到元代以後的文人畫和現代的大寫意,中國畫從寫實到寫意的發展是不言而喻的,繪畫理論也在進步,各種流派不斷出現,各種風格也層出不窮,每一個時代都有藝術大師出現,也有符合時代風格的藝術作品出現,藝術語言的發展也從形似向神似發展,特別是徐渭,八大山人等大寫意藝術家的作品,展現出對物像高度概括的表現,這種藝術理念與西方當代藝術中的抽象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藝術感覺在近代被推向極致,齊白石,黃賓虹,傅抱石等大師總結前人的藝術觀,創造出了中國畫的新紀元。


當代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結合,讓中國畫有了新的面貌,林風眠,吳冠中等藝術家對中國畫革新的嘗試,讓中國畫有了新的生命。因此,中國畫一直在進步,也一直在發展,不是萬古不變的。


鄞粵強

肯定有,而且越變越有欣賞價值。

話不多說,來一幅毛筆素描,熟宣紙。


滄海出紅袖

萬變不離其宗,習古而不抳古,才應該是中國畫的傳承精神。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其獨特的精神風貌和生活內容,所以每個時代的中國畫都有和它相適應的表達。比如近現代,國門大開,西方繪畫表現手法就對中國畫產生了很大影響,徐悲鴻、劉海粟,尤其林風眠,無一不是中西合璧的佼佼者。無論今人對他們的藝術成就如何評價,都抹不掉他們對中國畫的創新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