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自己的病已經不能化療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快不行了?”

很多患者心裡恐怕都有這麼一個概念:只要得了癌症,就必須要做手術、放療、化療,否則,如果醫生說不做化療,患者就就會非常驚恐的問:醫生,我的病已經不能化療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快不行了?

“醫生,自己的病已經不能化療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快不行了?”

從何時,化療儼然成為了治療癌症的一道“必經手續”,如果不能做,患者就會以為是自己已經“沒救了”。其實要不要做放療、化療,不是一兩句就能理清楚的。

癌症治療屬於個體化的治療方式,需要根據癌症的分型、分期和患者機體狀態,判斷是否適合化療治療,決定其化療是否有效。有些很早期的癌症,原位癌之類,通過手術可以達到效果,就不用化療。除了晚期患者,身體情況非常差,沒辦法耐受化療的情況,還有一些癌種對化療不敏感,以其他的治療方式為主,如鼻咽癌對放療敏感,治療方式主要就是放療。

“醫生,自己的病已經不能化療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快不行了?”

對於如何治療癌症,很多人認為最簡單最直接的一種辦法,就是將“癌”徹底消滅,好象計算機的“格式化”一樣,要麼手術切除,要麼用化療藥物毒死,要麼採用放射燒死。計算機出現程序問題,可直接格式化後,重新安裝程序。

而人是一個複雜體,簡單的“格式化”不但不能控制癌症的發展,還會讓患者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加速生命的結束。

臨床中,有一位82歲、確診為肺癌的張老先生,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後,首先想到如何快速殺滅癌細胞,手術不能做時,考慮到了化療,但當化療完成半個週期時,老人已無法堅持了,身體變的十分虛弱。治療前,還可以行走,而治療後,都無法坐穩,醫院告知家屬,老人已不行了,家屬可以準備後事了。到這時,家屬彷彿醒悟了,抱著試試的心態來門診尋求中醫治療。

“醫生,自己的病已經不能化療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快不行了?”

治癌不能這樣簡單“格式化”,一定要根據患者情況合理選擇治療方案,這樣才能讓病人活的更好,活的更長。家屬明白了這些道理後,積極配合採用中醫藥治療,結果病人身體狀況迅速好轉,病灶也基本穩定。這樣,患者又生活了1年半,同時也獲得了較好的生活質量。

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沒有什麼“必須、一定”,只有“更適合”,哪些方法能讓患者獲得最大的臨床收益就是最好的治療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思維固化,認為必須要“按流程走”。

“醫生,自己的病已經不能化療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快不行了?”

對於癌症這種全身性的疾病,我們往往只是把肉眼可見的癌腫切除了,卻沒有切除患癌的根本原因,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只簡單用殺傷性的武器無疑是揚湯止沸。

治療癌症的關鍵在於改變癌狀態,改善身體內環境,切斷癌細胞適宜生存的土壤,避免盲目崇尚“速戰速決”“斬盡殺絕”等觀點帶來的過度治療,防止體內環境進一步惡化,真正強調在維護生活質量的基礎上有效的控制癌瘤病灶。

“醫生,自己的病已經不能化療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快不行了?”

而中藥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則是固攝正氣,振奮陽氣,促進體內毒素排除,達到陰陽和、臟腑和、氣血和的目的,也是臨床治療希望達到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