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萬啟南

雲南省名中醫

1961年2月出生於昆明,祖籍重慶;1983年畢業於昆明醫學院醫療系醫學專業;1993年首屆“全國中西醫結合研究班”結業;2000年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師帶徒學習出師,師從全國名老中醫羅銓教授;從事中西醫結合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6年。

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老年性疾病,尤其對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心病、咳嗽、失眠、眩暈、心悸、心血管病介入治療前後諸症、更年期綜合徵等,有較豐富的經驗。


中醫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國粹,在傳承了幾千年的今天,中醫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中醫治療也為越來越多人所選擇。這樣的傳承一部分來源於國家對傳統文化及技藝的保護,另一方面也因為中醫順應天道,發於自然的本質以及中醫人繼承中醫、傳承中醫的虔誠之心。雲南省名中醫萬啟南就是這樣一位忠於傳承的中醫人。

初見萬啟南,只覺得她沉穩冷靜,深入瞭解,發覺這就是她的常態,多年行醫,早已練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本領。她從1983年從醫至今,已有整整36年。

從最初對中醫的興趣使然,到今傳承中醫文化,懸壺濟世;從中醫知識粗淺的西醫院校畢業生到如今的雲南省名中醫,一路走來,都是苦苦堆積的堅持和數不盡的艱辛、坎坷,但令她最欣慰的莫過於病人的康復和家屬的展顏瞬間。

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勤於治學,匯通中西

醫學之路漫漫,行醫之路迢迢。1978年,我國剛恢復高考的第二年,萬啟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昆明醫學院,主修醫學專業,畢業後她就一直在雲南省中醫醫院工作。期間輾轉在醫院的放射科、功能科、內二科、急診科、老年病科。她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幹著“不平凡的事”,一干就是36年,獻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青春年華。

1991年,萬啟南調到內二科工作。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她養成了不斷學習和總結的習慣。內科是臨床醫學中的核心學科,其內容涉及面廣,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所以她每天除了上班之外,還要攻讀中醫著作,經常熬夜看書,甚至會為了一個小小的疑點翻閱大量的書籍。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時天津中醫藥大學承辦全國首屆中西醫結合研究班,她被舉薦去進修學習。在那裡,她更加系統、深入地學習了中醫知識,更加體會到了中醫的魅力。

優秀的人從來不會放慢前進的步伐。1995年,她通過層層選拔,最終進入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進修班,系統地學習了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技術。1997年國家第二批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啟動,她開始跟隨全國名老中醫羅銓教授學習。面對博大精深的中醫寶庫,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甚至會為了研究方子中的一味中藥,翻閱多本生澀難懂的古籍。業精於勤,萬啟南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她的刻苦努力密不可分。

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仁心仁術,譽滿杏林

“醫學關注的是在病痛中掙扎、最需要精神關懷和治療的人,醫療技術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溝通中體現的人文關懷去彌補”。萬啟南認為治病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與疾病對抗,而是對於病人疾苦的深切撫慰。所以她每天都以微笑面對病人,悉心聽病人的訴說,即使有時候會遇到個別嘮叨的人,但她始終耐心傾聽。在她心裡,病人對醫生嘮叨或是傾訴,那是因為信任。他們相信醫生能醫治自己的疾病,所以才會把自己全部狀況告訴醫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有病人說“只要掛到了萬主任的號,坐在那裡,病就好了一半。” 她雖是老年病科的醫師,病人主要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也不乏慕名而來求醫的孩童及青年,甚至皮膚科和婦科的患者。

萬啟南常說,“作為一個醫生,要無限忠誠於病人的健康,視人之病猶己之病。”她關心病人如同親人,每次查房都會仔細詢問病人的情況,對每位患者的病情都瞭然於心。當時一位來診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連續幾天發燒不退,無法正常溝通,萬教授認真仔細為其體格檢查,及時發現病人下肢化膿病灶,即刻給予處理,所幸高燒漸退,感染控制,病人得到康復。

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一位76歲的女患者,因心慌心悸反覆發作,氣短乏力,情志不舒,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備受煎熬,不遠千里穿越大半個中國從遼寧赴昆求治,萬啟南望聞問切,合診四參,斟酌病情,辨證施治,藥進2劑,患者症狀明顯改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她感謝祖國醫學之神奇,贊萬教授術業之精湛,短短數日令其擺脫病痛折磨,重拾陽光心態,賦藏頭詩一首以表謝意:“萬物生長靠太陽,啟動醫術是榜樣,南北東西通四海,醫到病除解痛苦,高超醫術美名揚,對待患者親一家,辛苦帶教付心血,培養後代是楷模,為院做出好榜樣,她是黨的好女郎”。一頁詩篇,滿紙墨香,字裡行間,真情蘊藏。

人生幸福的事是在你付出的時候能夠遇到懂得感恩的人,萬啟南常常遇到這樣讓她幸福感爆棚的患者。有一次她生病,有一位患者得知,專門燉湯送來,那一刻,她淚凝於睫,心裡無比溫暖。還有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幹部,作為病人代表曾在建院60週年慶典上發表《我與中醫院的緣分》的演講,以表感激之情。

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提攜後學,當行本色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萬啟南在帶教過程中,誘掖後進,她作為經驗豐富的前輩,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年輕醫生成長,提攜後學,傳道授業,精勤不倦,讓青年一輩都學有所成。所謂嚴師出高徒,萬啟南要求門下的學生要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嫻熟的臨床操作,高尚的醫德醫風,還有細心、耐心、責任心。忙碌之餘,她經常進行學校課堂教學和學術講座,將枯燥乏味的醫學理論和貼切的臨床實例相結合,使之變得生動有趣,印象深刻,每每為莘莘學子所稱道。

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萬啟南勤於科學研究,承擔及參與完成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出版論著10部,在業界頗具影響力。她作為國家中管局重點學科和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老年病科的學術及學科帶頭人、國家中管局羅銓名醫工作室負責人、雲南省衛生廳內設研究機構中西醫老年病研究中心負責人,2005年掛牌雲南省老年病重點專科,這也是雲南省較早的老年病重點專科,2008年掛牌雲南省中西醫結合老年病診療中心、中醫名科。2012年,成功申報國家十二五中醫老年病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2018年,被評為全國中醫醫院優秀臨床型科室、中國西部中西醫結合老年病區域診療中心。如此優異的成績,萬啟南功不可沒。

後記:

工作中,萬啟南看似外表剛強,其實內心柔軟。她愛音樂,愛養花,愛拍照,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情緒、緩解壓力。通過養花,領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按照花的習性來養花,這是花道,才是真正對花好,花才會用最美的姿態回報你。她尤其喜歡蘭花,蘭花恬淡高雅,不與世俗而爭。正如在行醫中,一定要與病人交流,走進病人的心裡,瞭解病人真正的訴求,得出正確的診斷,才能給他們開出最適合的藥方,這是醫道。

業精於勤,學西醫的她最終成了名中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