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爸爸媽媽都要思考的問題:孩子憑什麼“認定”你是他的父母

每個爸爸媽媽都要思考的問題:孩子憑什麼“認定”你是他的父母

父母親,如何做名副其實的父母親,而不是在家裡面做領導、做老師?這個問題也許你在孩子小時不會想到,也許你在孩子讀了小學還不會想到,但是到了孩子青春期,你一定會想到的。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力量,他們發展出了向社會邁進的能力,他們找到了滿足自己情緒情感需求的另外通道,不再按照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的學習了。

很多家長留言說:老師,我都是為了孩子好,但他卻不理解,不能聽我講一句話,一味地沉迷遊戲,我該怎麼辦?

家長們開始發愁:如何讓孩子懂得,我們是他的父母呢?我管他他不聽,他連我們的好話也不聽了。

是啊,親子關係緊張到了這個程度,是需要想辦法緩解了。但我們有沒有想到過,在孩子小時候,家長的教育是否不走心?是不是沒有讓孩子在內心裡“認定”你是他的父母。

這個認定,不以孩子是否懂得你生了他養了他為準。而是孩子是否懂得你是他的倚靠?你對他的幫助是善意的,可以接受的。

這個信任家長的能力,從很小就有需求,表現在孩子能把自己遇到的困難告訴你嗎?他能信任你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嗎?

每個爸爸媽媽都要思考的問題:孩子憑什麼“認定”你是他的父母

2014年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親愛的》上映,由黃渤、郝蕾、趙薇等主演。影片中田文軍(黃渤 飾)和魯曉娟(郝蕾 飾)離婚後,他們的兒子田鵬於一次外出玩耍時無故失蹤,絕望和崩潰之中,田文軍與魯曉娟踏上了漫漫尋子之路,並在途中結識了許多和他們一樣無助的父親和母親們。時光匆匆流逝,一條關於田鵬的線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軍和妻子來到了一處偏僻的村落之中,在那裡,他們看到了酷似田鵬的男孩。然而,男孩口中的“媽媽”卻並非魯曉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紅琴(趙薇 飾)的村婦,這錯位的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幼年不走心的養育

影片中田鵬在未走失時,父母親離異,夫妻倆的情緒都很負面,每個人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有自己一套理念,不同的教養方式,但都不是孩子所想要的。當媽的在週末探視孩子,自顧自地給孩子買很多好吃的和玩具;當爸的帶著孩子硬要說和媽媽教的普通話不一樣的方言。

孩子想要爸爸,也想要媽媽,當他看到媽媽開著車離開,他不由自主地追著車跑了很久……

而媽媽回憶說:自己開車走的時候,感覺到兒子在看面追,但是她沒有停下來。

很明顯,是夫妻兩人的關係,影響了他們對孩子的耐心和安全意識。爸爸媽媽都對孩子不走心,孩子對於父母親的記憶沒有真切的感受。

每個爸爸媽媽都要思考的問題:孩子憑什麼“認定”你是他的父母

二、中間養母深厚的愛意

相反,我們看到,田鵬的養母李紅琴(趙薇飾)卻給了孩子貼心的照顧,她雖然沒有文化,也不懂大道理。她只知道孩子是男人和別的女人生的(人販子的謊言),她要照顧這個孩子。

養母溫暖的愛,給了孩子自在的感受,他把她認做了媽。

影片中李紅琴無法離開孩子,想要貼近他們的心情,一再地閃現。

幼時記憶模糊遠去的孩子,只接受了她的愛,忘記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三、找回以後人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

田鵬在尋回後不認同親爸親媽,父母親在此時懂得了照顧孩子的感受,卻要面對孩子那顆心心念念惦記著養母的心。

是啊,家長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就用自己的教條去管教孩子,無視孩子的需求,因為我們理直氣壯:我是為了他好!

每個爸爸媽媽都要思考的問題:孩子憑什麼“認定”你是他的父母

然而,孩子的成長,終究是有自己需求的,想要孩子以後少走彎路,就要跟隨孩子天性的需求,先把主動性建立起來,再談發展的高度。

過去封建家族中,時時處處都有家族、孝道教育,大家族系統的壓制作用,讓孩子幾乎無法逾越。可是現在我們的小家庭中,父母親靠打、罵、壓制,孩子只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他們有了困難,會想到朋友,不會求助家長。在很多本該可以選擇更多寬敞大道的時候,他們卻沒有成年人的幫助,走向了狹窄的人生路。

為人父母,如何讓孩子認同我們是他們的父母親呢?

情感是子女最深刻的感受

事實上,在和孩子相處中,爸爸媽媽每天有無數的時機去看到孩子的情緒狀態,看到孩子的情緒,就是在救孩子。假如魯曉娟沒有忽略孩子在追她的感覺,一味地沉浸在抱怨田文軍的感受裡,孩子就不會丟。

同理,如果家長沒有忽略孩子的感受,在生活中,在孩子的學習中給到他們需要的支持,他們怎麼會不願意聽一聽家長的建議,再衡量自己怎麼做呢?

每個爸爸媽媽都要思考的問題:孩子憑什麼“認定”你是他的父母

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父母親對孩子的愛,是很多的,然而卻總是有條件。這個條件指的是:當你表現不好,我就不喜歡你。這讓孩子感覺自己不是親生的……

有一位媽媽試圖表述她對孩子的愛:我對他講,你考不好也沒關係,只要你盡力就行了。

然而她兒子卻說:我媽媽只想要我狀態好,考高分。

家長不自覺的焦慮,孩子心裡頭很清楚。

關注孩子感受、需求

在這個時候,家長需要詢問孩子的感受,他的需求,以孩子想要的方式和他交流。慢慢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需求,尋求家長幫助。形成積極的溝通方式,親子關係才更加有效。

天下哪有孩子不認自己的父母親?然而這個認可,卻又是家長們急切需求的。想要孩子願意聽的進去自己的建議,先要把親子關係拉近,從理解孩子的感受,到引導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從孩子小時候做起,培養起正向的親子關係,使得家長的幫助更有支持的力量吧!

滄州市同心教育首席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

NLP訓導師

認知與情緒調控TTT講師

心理諮詢師認證培訓講師

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師

兒童學習能力指導師

兒童行為矯正師

兒童思維策略訓練師

兒童精神分析、繪畫、沙盤、遊戲、曼陀羅應用感統、情商、思維導圖以及特殊兒童教育導向

河北省心理學會理事

滄州心理學分會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專業委員會主任

滄州市同心心理工作室負責人

滄州市奧盛跆拳道館心理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