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二十八:儒家的齊家觀

潘麟先生少年向學,雖早已接觸儒學,但其時因學力不足,見地不深,難以欣賞儒家學問之奧義,待經歷更多生活曲折、人生沉浮之後,再次玩味儒家仁義良知之教,方知華夏智慧,一脈千古,樸實無華而又微妙深遠。先生感念聖賢教化之恩,久欲為此學貢獻綿薄之力,故發憤著述《〈大學〉廣義》,於此時代鉅變、舉世彷徨之際,以期張揚此聖學於當世及未來,企求薪火相傳,為民族指示方向,為人生指示歸途。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代表了儒家對“齊家”、對家庭的理解。無論是家族還是家庭,都是以夫婦為核心的。為何說若是夫婦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我們就與“君子之道”“大人之道”,就與“明明德”“親民”“至善”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呢?請看潘麟先生講授《大學》之連載二十八《儒家的齊家觀》。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二十八:儒家的齊家觀

主持人:“品味儒家經典,享受中華文化。”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東學西漸》之《大學》,我是主持人劉倩。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著名學者潘麟先生。潘老師,您好!

潘麟先生:你好。

主持人:上一期我們圍繞著“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的“齊家”展開了討論,這一期請潘老師繼續為我們深入解讀“齊家”這個概念。

潘麟先生:上一期我們引用了《中庸》裡的一句話,叫“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這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概念,代表了儒家對“齊家”、對家庭的理解。我們之前說過,夫婦的上面是父母,是爺爺奶奶;夫婦的下面是子女,是孫子孫女;夫婦的兩邊是兄弟姐妹,即不論家族還是家庭,都是以夫婦為核心的。有了夫婦了,就有了家;有了家了,才有了家族。那麼“夫婦”與“道”之間是什麼關係呢?這個“道”是指“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就是“大學之道”,“大學之道”就是“大人之學”。也就是說,夫婦與“大人之學”“君子之道”之間是什麼關係呢?《中庸》裡說得非常清楚,就是“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它們之間是這樣的一種關係。也就是說,“大人之道”“君子之道”,起端於夫婦。

如果夫婦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我們就與“君子之道”“大人之道”,就與“明明德”“親民”“至善”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所以這個時候的夫妻關係,就已經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一男一女之間的關係,而是被賦予了人與“道”之間的關係,人與心性之間的關係,人與德行、人與良知、人與“至善”之間的關係。處理好夫婦之間的關係,就是處理好我們與至善、良知、心性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夫婦之間的關係,我們就與心性、至善之間有了間隙、有了隔膜。所以這個關係是非常嚴肅的,也是非常嚴重的。儒家把夫婦之間的關係上升到了“道”的層面上,這已經不是在形而下的“術”的層面上,不再是簡單指一男一女的結合。這是儒家關於家庭、夫婦的一個核心認識、一個核心概念。我們之前說過,只有儒家才講家庭,才講“齊家”,道家、佛家是不講“齊家”的,它們以家室為累,而儒家正好反過來,儒家認為不順應家庭倫理之常,我們就沒有辦法達到“道”的高度,就沒有辦法實現“道”的理想和目標。所以儒家說“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一旦夫婦之間的關係發揮到了極致,我們就可以照察天地、明白天地。也就是說,我們什麼時候參透了夫妻之間的關係,我們就參透了天地之間的奧妙,就參透了大道之奧妙,就參透了道德、仁義、至善之奧妙。這是儒家對夫婦、對家庭的看法,是儒家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一個理念。

動物也有家族,比如螻蟻,但此類家族僅能實現生物性的需要和非常簡單的心理性的需要。相比較於人類而言,動物的心理是非常混沌黑暗的,遠不如人類的心理那麼有序和飽滿。因而不管是螻蟻還是狼群,這些動物儘管有家庭、家族的形式,但它們缺少人類最為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主觀能動性和高度的自覺反省能力,即人類有一個動物沒有的重要功能,這個重要功能就是:人類有主觀能動性和高度的自覺反省能力。所以,動物有家但不存在“齊家”的問題,人類有家並存在著“齊家”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人類如何把這個家經營好,如何來看待這個家。有這個家和如何看待這個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我們應該把家上升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來理解呢?是把它上升到簡單的動物層面——一男一女的結合,還是把它上升到天地的高度,上升到宇宙的高度,上升到本體的高度,或者說上升到“道”的高度?這就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家庭和夫婦的問題了。

主持人:既然夫妻之道如此重要,那麼儒家對夫妻相處有沒有提出自己的要求或建議呢?

潘麟先生:有的,儒家有非常多的禮儀規定,都是以家庭和夫婦為核心而制定的。儒家制定這些禮儀制度,背後最為主要的理念就是人類肩負著道德實踐之重任,靈性實踐之重任。故於人類或者說於儒家來說,“齊家”這個問題就是在家庭生活和日用綱常之中,實踐出德性人生。具體而言,就是於夫婦之愛情中,彰顯出互敬互愛;於父子母女之親情中,彰顯出上慈下孝;於兄弟姐妹之同胞中,彰顯出恭謹悌順;於朋友同志之友情中,彰顯出忠貞信義。於如是之諸關係中,發明心性,踐行德性,貞而定之,擴而充之,以“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二十八:儒家的齊家觀

“察乎天地”的“察”字,可以作為覺醒、照察之義來理解。“察乎天地”就是將發源於夫婦、父子、兄弟、朋友之間的心性、仁義擴充到六合之外,也就是擴充到天地宇宙之外,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它不能光停留在兄弟之間,我們要把兄弟之間的親情,把夫妻之間的愛情,把朋友之間的友情不斷地深化、不斷地擴充,最後擴充到哪裡呢?擴充到六合之外、天地之間。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程度呢?因為一旦我們把親情、友情、愛情擴大到了天地之間、六合之外,我們小小的軀體就可以與天地渾然同體,達到“天人合一”。用儒家的專用術語來說,就是“上下與天地同流”,就是“同流合汙”的“同流”,但這裡沒有“合汙”,是與“天地同流”,以達到陸九淵所說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這就是《大學》中所說的“大人境界”,那麼關於它的學問就叫“大人之學”。如是則“齊家”之功達到極致,達到圓滿、究竟,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達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但達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有一個開端,開端於哪裡?開端於夫婦之間,開端於兄弟姐妹之間,也就是說開端於家庭。這一切都是以雄厚的、飽滿的家庭關係為基礎的,這就是儒家對“齊家”的理解和看法。

主持人:潘老師對“齊家”作了非常詳細的闡述,接下來的經文是:“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老師,我們該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潘麟先生:家是由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所構成的,家庭成員是人,所以“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其身”也就是修人,就是人的修養、個體化的修養。

主持人:就是說要對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提出要求嗎?

潘麟先生:是的,對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提出修養要求。因為家庭是一個集合概念,是由家庭成員構成的,如果家庭成員有問題了,家就沒辦法“齊”。我們之前說過,家齊於仁義、齊於道德、齊於心性。要想讓家庭或家族齊於仁義、齊於道德、齊於心性,那麼落實到每一個人的時候就有很高的要求了。順著這個邏輯推下去,就是“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個“身”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身體,它指的是整個身心的修為、修養。“修”理解為修正,修正又可以理解為完善,就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就去糾正它,不足的彌補它,過度的消除它,以達到最佳的狀態。身心達到最佳狀態是“齊家”的前提,所以“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如何把我們這個身心調整到最佳狀態?這在整個東方文化中都是研究的重點,不僅是儒家學思的焦點,也是道家、佛家的用心之處。因為整個家庭、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民族乃至於整個天下,都是由一個個人構成的,人又是由身心構成的。具體地說,就是我們要如何捋順、淨化、昇華、調整我們的身心問題。那麼儒家就用“修身”這個詞來概括。“修身”具體地說,就是對“精、氣、神”的淨化、提升與昇華。關於“精、氣、神”,我們現在分別來講說一下。

我們先講“精”,“精”在我們東方文化的概念中,分為狹義之“精”和廣義之“精”。狹義之“精”,指的是精子、卵子、骨髓、內分泌等精微物質;廣義之“精”,指的是整個身體,以及與身體有關的一切言行、禮儀法度、行站坐臥、氣質風采等等,比如說“這個人沒精打采”的“精”,就不能狹義地理解,這裡要取“精”的廣義,它是對人的整個身體狀態、整個氣質風采的一種描述。一個人沒有氣質、沒有風采了,就叫沒精打采。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二十八:儒家的齊家觀

我們再來講講“氣”,它也分為狹義之“氣”和廣義之“氣”。狹義之“氣”,就是指中醫裡面所說的經絡之氣、臟腑之氣。東方文化是由兩個文化中心或者說兩個文明體系構成的:一個是中國的文化體系,它以儒家為代表;另一個是印度的文化體系,這個文明古國也有五千到七千年的歷史。印度和中國文化有很多相異之處,但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其中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它們都不約而同地發現人體內有“氣”。中國人發現人內部有“氣”,給這個“氣”起了個名字叫經絡之氣、臟腑之氣;印度的瑜伽和佛法等傳統文化,也有與中醫所說的經絡之氣和臟腑之氣幾乎相同的概念,叫氣脈之氣。

主持人:所以練瑜伽的時候,瑜伽老師經常會說保持注意力在呼吸上,就是這個意思嗎?

潘麟先生:對,它也是要講究“氣”的。這個“氣”又分為外氣和內氣:外氣指的是呼吸,內氣指的是經絡、氣脈裡面流動的能量。但不管是外氣還是內氣,它們都有“氣”這個概念。我們中國文化是非常注重“氣”的,整個中醫就建立在“氣”的基礎之上,比如病氣和真氣,人病了就是由病氣造成的,病氣一旦經過針灸、按摩或吃中藥的方式,轉化成好的氣了、有益的氣了,就叫真氣,這個人的疾病就消除了。廣義的“氣”就是現代自然科學中的物質、能量和信息,這三個概念合在一起就類似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氣”。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這個“氣”,用現代自然科學的話來說,既包括物質,也包括能量和信息。比如《莊子》裡就提到過“氣聚成形,氣散成風”。“氣聚成形”是什麼?就是具體的物質。莊子認為天底下的事物都是由“氣”凝聚而來,所以這個“氣”裡面就包含著現代科學中所說的物質。“氣散成風”就是這個物質散了以後就沒有了,沒有了去哪兒了?轉變成“風”了。這個“風”就相當於現代物理學裡所說的能量或能量流,其中也包括信息在內,比如中醫裡的號脈,可以號出一個人體內氣沉、氣浮、氣滯等等。像氣沉、氣浮、氣滯,就相當於現代自然科學中所說的信息。因此廣義的“氣”,包括物質、能量、信息的意思在內。

主持人:講完了“精”和“氣”,就剩下“神”了。老師,我們該怎麼理解“神”呢?

潘麟先生:“神”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神”主要指我們平時所說的情緒、情感、心情,就是神者,情也,就是指情緒、情感而言;廣義的“神”指的是一切精神、心理、意志、知識、思想、觀念、境界等等。比如過去書法寫得好,就叫“神品”;文章寫得好,就叫“神來之筆”。不論是“神來之筆”還是“神品”,其實指的都是一種境界,意思是這個文章、這個書法的境界很高。所以這個“神”字指的是一種境界,反過來說,境界也包含在廣義的“神”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精、氣、神”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它們是互生的關係,相互轉化的關係,“精”可以轉化為“氣”,“氣”可以轉化為“神”,“神”又可以轉化為“精”。

主持人:通過潘老師的講解,我們初步瞭解了“修身”的含義。好,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二十八:儒家的齊家觀

潘麟先生

關聯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