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CPU這麼難造!這麼多年國產CPU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CPU作為電腦內部的最具核心技術的芯片,本身設計難度非常大,而且近幾年高端芯片的製造費用也是越來越高,本來中國的芯片製造就落後老美好幾十年,現在要追趕仍然極其困難。

華為、小米等幾家廠商近幾年研發出了自己的手機CPU,從這方面來講國產移動芯片的製造設計上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像華為的麒麟芯片的性能已經距離驍龍等高端芯片越來越接近了,未來趕超的希望還是很大的。但是不要忘了一點,這僅僅是手機芯片,芯片面積小,製造難度和複雜程度低,還有ARM的架構打包授權,整體門檻相比PC端的CPU差距甚遠。

頂級CPU這麼難造!這麼多年國產CPU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如今國產CPU芯片面臨的情況相比前幾年有更多的機遇也有更多的挑戰。

1、老生常談了,X86架構的壟斷,目前只有英特爾和AMD可以製造,中國現在仍然沒有能力研發自己的架構(這一點確實是太難了,即使有了自己的架構,能不能讓Windows穩定運行,能不能讓廣大軟件開發者來兼容你的架構,構建生態環境是更大的難題),所以龍芯依然是選擇了別人的MIPS架構進行艱苦的研發探索。

2、最新的龍芯CPU效能只能和AMD多年前K10的架構打平,整體性能和兼容性也有待商榷,1.5G的頻率好不容易達到了,然而英特爾的U都快奔5G去了,接下來的路任重而道遠。

頂級CPU這麼難造!這麼多年國產CPU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3、說到“製造”,這在CPU業界也已經屬於很小一部分廠商的專屬了,因為隨著CPU製造工藝的升級,製造難度提升也越來越大,晶圓廠建設的耗資更是成幾何數往上升。像英特爾能自主設計和生產製造的也就還有三星了,臺積電很強大,但是主要做代工生產,像臺積電這樣有能力代工製造芯片的全球也就兩三家,所以中國即使有能力設計出來先進工藝的龍芯,恐怕也得找個幫手給製造出來。

4、就像上面所說的,因為這幾年PC市場增長緩慢,研發和製造難度提升,CPU技術的發展已經比較緩慢了,這也留給了國產CPU更多的時間追趕。

5、錢,錢,錢,還是錢,相比英特爾每年動輒100多個億的鉅額研發投入,龍芯的團隊簡直沒法比,設計CPU對於設備、人才的引進非常關鍵,錢不是萬能的,但是這一塊沒有足夠的錢是萬萬不可的,這一點不必多說。

頂級CPU這麼難造!這麼多年國產CPU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所以說,CPU國內目前是能造的,而且手機CPU已經有廠商做的不錯,但是想設計製造出頂級的CPU也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技術的積累和生態環境的建設都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試想如果沒有ARM,可能也無法誕生麒麟這樣的國產手機CPU,所以說核心架構技術是根本,如果在這方面難以突破,那就把目前能做的紮紮實實做好,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務實創新,相信國產CPU將來會有一天走進我們的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