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朱棣死後祕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孤獨的愛影室


《大明風華》中,朱棣死後秘不發喪,這個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事,而用鹹魚掩蓋屍體氣味的帝王則是另有其人,那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朱棣死後為什麼要秘不發喪?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個兒子,在他十歲的時候就被封為燕王,封地是燕京北平,那可是要面對明朝心腹大患北元殘存勢力的前沿,朱元璋對自己的幾個兒子可以說是花大力氣培養,讓他們回到安徽老家,感受自己創業的艱難,也讓他們知道民間疾苦,目的是讓他們不要耽於安樂,朱棣在17歲的時候被送回鳳陽,在那裡住了三四年。

在鳳陽幾年的經歷,使朱棣學到了很多,用朱棣的話說,就是自己後來能夠南北征戰,不畏塞外風寒,就得益於這幾年的經歷,洪武十三年(1380年),20歲的朱棣到燕京就藩,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這些軍事行動也使得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日漸加強,到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時,朱棣成了藩王中最有實力和影響力的人。


朱允炆登基後,看到叔叔們勢力龐大難以控制,就想著削他們的藩,結果是朱允炆將一手好牌打爛,藩沒削成功,自己的皇位倒被削了,在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被建文帝整死整殘後,不想束手待斃的朱棣舉起“清君側”的大旗,發起了“靖難之役”。

經過幾年的戰爭,朱棣成功攻入南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帝位,年號永樂,朱棣成了皇帝后,為了鞏固北方邊防,在位期間還先後五次親自率軍北征,而朱棣駕崩時,就是在第五次遠征蒙古的時候,當時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六十五歲的朱棣在親征時得病,在回師途中的榆木川病死,榆木川就是現在內蒙古烏珠穆沁,當時跟隨朱棣身邊的英國公張輔和閣臣楊榮決定秘不發喪,將軍中的錫器收集融化成一口大桶,把朱棣的遺體密封在桶裡,每天照常送餐、請安,楊榮則偷偷跑回京城向太子朱高熾報喪,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要防著朱高熾兩個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


朱棣只有三個兒子,皇太子朱高熾身體肥胖,喜靜厭動,崇尚武力的朱棣很不喜歡他,次子朱高煦則是和朱棣很象,武勇英俊,特別是在靖難之役中立了大功,救過朱棣,朱棣高興之餘說了一句暗示想立朱高煦為太子的話:“努力吧,你的哥哥身體不好,多有疾病。”

朱高煦得到朱棣的喜愛,加上朱棣的暗示,因此對太子之位一直有想法,不過朱高熾雖不得朱棣歡心,但為人仁愛,深得文臣的擁戴,而且他的世子之位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指定的,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朱棣對朱高熾雖不喜歡,卻對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很是喜愛,在大臣們的勸諫下,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得以保全。

朱高煦卻是不服氣,在被封為漢王就藩雲南時,以自己沒過錯為什麼要被趕到萬里之外為由,拒絕就藩,留在京城裡伺機行動,經常在朱棣面前進饞言陷害朱高熾和支持朱高熾的文臣,一直想要爭奪皇權,後來在大臣和徐皇后勸說下,朱棣把朱高煦改封樂安,然後強令他就藩,朱高熾和朱高煦之爭才算告一段落。


而朱高熾的三弟朱高燧也是仗著朱棣對他的寵愛,對皇權也有染指之心,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在朱棣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與欽天監官王射成及內侍等人密謀毒死朱棣,然後偽詔改立趙王朱高燧為太子即位,幸虧有人告發才免了一場災難,事情敗露後,朱棣大怒要治朱高燧的罪,太子朱高熾為之求情,朱高燧才不被追究。

朱高熾兩個弟弟這麼不靠譜,大臣們害怕朱棣的死訊傳到他們耳中,會發生叛亂,因此在朱棣死後密不發喪,在大臣們的安排下,政權得以安穩過渡,成功交接到太子朱高熾手中。

用鹹魚掩蓋屍體發臭的秦始皇



秦始皇滅掉六國一統天下後,為了彰顯大秦帝國的威儀,在治理朝政時抽出一定的時間,開啟了東巡的行程,自公元前219年開始,秦始皇前後進行了五次東巡,而在第五次東巡的路程中,51歲的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宮(今河北廣宗),當時太子尚未確立,秦始皇生病時曾命趙高寫遺詔給扶蘇,要扶蘇趕回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只是趙高素來與扶蘇不合,害怕扶蘇繼位後會對自己不利,因此暗中扣壓了遺詔。

等到秦始皇駕崩後,趙高就去找跟隨東巡隊伍中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兩人一拍即合,隨後又去找一起東巡的丞相李斯,把秦始皇的遺詔給李斯看,一番威逼利誘之後,李斯加入了篡改遺詔的隊伍,逼令扶蘇自殺,因為害怕別的皇子來奪皇位,所以李斯等人也是秘不發喪,為了欺騙臣民,隊伍仍然是擺著出巡的架勢,不敢走捷徑回咸陽,因為路途遙遠加上暑天高溫,秦始皇的屍體開始腐爛發臭,為了掩人耳目,趙高命人買來大批鹹魚來掩蓋氣味。


因為明成祖朱棣和秦始皇兩人都是在京城外頭病死,都是秘不發喪,《大明風華》的編劇和導演就將發生在秦始皇身上的事移花接木到朱棣身上,在歷史上只記載了趙高等人用鹹魚掩蓋秦始皇屍體發出的臭味,而對於明成祖朱棣死後則是沒有這種記載。


歷史紅塵



朱棣死後的確是秘不發喪的,但不是用鹹魚掩蓋氣味,而是收集錫器融化打造成桶裝把朱棣放在裡面封好,這樣保存了朱棣的遺體,朱棣其實是在攻打蒙古班師回朝的路上,因為事發突然所以當時隨行的大臣楊榮決定秘不發喪,因為但是太子朱高熾的確是朱棣選定的儲君,但是皇子朱高煦也一直對皇位垂涎不已,為了防止有變就只能秘不發喪處理。


並且為了防止消息洩露,打造錫器的人事後都被滅了口,並且隨行的人一日三餐給朱棣送,這樣一直回到京城都沒有人朱棣已死的消息,就這樣朱高熾登上了皇位,楊榮功不可沒,事實證明朱高熾也的確是一位好皇帝,就是有點短命,實屬可惜。


婉兮歷史


先說一下史實,在永樂朝,朱棣作為一個不服就幹,幹就幹死的狠人,在順利的從靖難之役中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在南京沒消停幾年,就把大明朝的首都遷到了北京,並且在北京接著發言不服往死裡乾的精神,先後五次御駕親征,遠征對大明朝有巨大威脅的蒙古,在第五次帶領隊伍親征回北京的路上,這位雄才大略的大明永樂皇帝終於戀戀不捨的閉上的眼睛,享年六十四歲,由於在外,沒辦法讓政權穩定交替,所以確實在當時採用的封鎖消息的手段,秘不發喪,一直到把朱棣遺體安全運到北京城,才公佈此事。


但電視劇裡,把秘不發喪的橋段演繹成用鹹魚掩蓋氣味,這簡直是胡扯八道,估計編劇當晚喝高了,把秦始皇死後用鹹魚的段子給寫進去了,那麼當時到底用什麼辦法呢,在下面揭秘。

朱棣死於永樂二十二年的8月的盛夏,地點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榆木川,去過這邊的朋友估計知道,這個地方在夏天的時候其實也不算太熱,所以朱棣的屍體並不會那麼容易腐爛,其二,在處理朱棣屍體上,採用了用錫打造內棺完全封閉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的阻斷空氣中腐敗細菌的侵入,所以根本就不會用什麼鹹魚的方法遮蓋屍臭,因為就算有味兒根本就散不出來。


老豬的碎碎念


在歷史上朱棣去世後確實有密不發喪。但是並沒有用鹹魚掩蓋氣味,用鹹魚掩蓋氣味完全是編劇的瞎編。

按照《明史》的記載,朱棣在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最後一次北征蒙古回來之後,在蒼崖戍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在到達榆木川的時候病情加重,朱棣預感生命將終,於是下了最後一道命令,把皇位傳給皇太子,最後駕崩,年僅65歲。不過朱棣的去世在當時確實屬於突發事件,隨行的大臣不知道怎麼辦。而且朱棣隨行的軍隊都是當時京兵,這導致北京城的兵力短缺,而城中擁有軍隊的是趙王朱高燧,這使得局勢就變得很微妙。

在這個時候,隨行的太監馬雲和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密謀密不發喪。《明史紀事本末》記載說楊榮是主要的制定者,他認為大軍離京師太遠,現在先密不發喪,以防止出現變化。在密不發喪的計劃制定之後,楊榮等人像往常一樣給朱棣的住處提供衣食,暗中用錫打造內棺收斂朱棣的遺體。隨即楊榮協同宦官御馬監少監海壽偷偷跑到了北京,向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報告情況。於是朱高熾派自己的兒子皇太孫朱瞻基前去迎接帶著朱棣遺體的隊伍。在臨行前,朱瞻基詢問:

“出外有封章白事,非印識無以防偽。”

外出辦事到時候傳遞書信需要有信物作為憑證,便於防止偽造的命令。朱高熾認為很對,但是一時間又沒有合適的信物,於是諮詢楊士奇的意見,楊士奇出言可以把東宮的圖書作為信物交託給朱瞻基,回來就還回來。朱高熾同意了楊士奇的主意,他對兒子朱瞻基說如果有事情,就以這個東宮圖書作為憑證,反正這個東宮圖書這個信物不久就要給你,你可以把它留著。

最後朱瞻基出北京城,前去和北征大軍會和。最後在鵰鶚谷和北征大軍會和,朱瞻基在軍中發喪。最後帶著大軍來到了北京的郊外,朱高熾迎接朱棣的棺槨進入仁智殿,至此大事告終,最後葬朱棣於長陵。朱高熾登基稱帝,改元洪熙。

其實從朱棣去世到朱高熾迎接朱棣的棺槨不過二十一天的時間,而且楊榮等人用了十二天就跑回了京師向朱高熾報告當時的情況,所以這樣的時間,根本沒有必要像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需要鹹魚掩蓋氣味,因為內棺都是錫封的。


人者仁義也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大名風華》中,朱棣死後秘不發喪在歷史上是真的,而用鹹魚掩蓋氣味純屬原著作者及導演編劇為了劇情飽滿杜撰的,是假借了秦始皇死後秘不發喪的歷史橋段,朱棣死後用鹹魚掩蓋屍體氣味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

那我們來說一說,朱棣死後為什麼要學秦始皇、劉邦、成吉思汗一樣秘不發喪呢?又怎麼樣掩蓋屍體氣味的呢?

行軍途中如果洩漏朱棣死訊,會導致軍心不穩,很可能出現譁變或遭蒙古兵突襲。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監馬雲密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謀,以六軍在外,秘不發喪。《明史·卷七》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死於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師途中的榆木川(海拉爾大興安嶺西坡一代)。實際上,朱棣在第五次出征前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加上幾個月的鞍馬勞頓,回師途中就病重了,彌留之際召見英國公張輔,遺詔傳位太子,第二天就駕崩了。

行軍途中,主帥死亡本就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兒,而此時又是回師途中,如果冒然發佈朱棣駕崩的消息,將會導致軍心不穩,出現不可控的情況,比如:很可能會出現軍官領兵譁變,自立為王,或者韃靼阿魯臺部知曉朱棣駕崩的消息後會進行突襲,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朱棣近侍太監馬雲,連夜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商量對策,最後決定秘不發喪,朱棣車駕飲食公文傳遞一切照舊。而後幾個人還因為遺詔的事兒起了點小爭執,有人建議以其他名義寫道敕令通知太子,楊、金二人則認為:“先帝在世時詔令稱‘敕’,如今皇上已經駕崩瞭如何稱‘敕’,如此是為詐,罪不小。”

二人這是擔心事發後會落個大不敬之罪,所以就草擬遺詔讓馬雲安排御馬監少監海壽隨同楊榮快馬加鞭回京向太子朱高熾報喪。

朱棣隨從中的太子黨成員楊榮和金幼孜等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封鎖消息,防止朱高煦知情後起兵叛亂。

當然,朱棣駕崩秘不發喪的原因還有更重要的一層,那就是防止消息走漏,以免讓一直覬覦皇位的漢王朱高煦得了先機。太監馬雲、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包括跟金幼孜一起報喪的御馬監少監海壽都是與太子朱高熾交好的人,也可以說是太子黨成員,那麼作為太子黨成員,在帝位懸空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如何保證自己的主子能夠順利登上皇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未來的榮華富貴。

所以他們起初密謀的時沒有讓英國公張輔參與,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張輔能征善戰,手握兵權;其次,張輔早年曾跟父親張玉同朱高煦參加過靖難之役,所以張輔張玉父子跟朱高煦的關係相當不錯。冒然讓張輔參與,如果張輔持反對意見,搞不好他會擁兵自立,或者他會跟朱高來個裡外聯合搶奪帝位。基於這兩個原因,馬雲、楊榮、金幼孜沒有讓張輔參與密謀。

朱高煦對皇位覬覦已久,在靖難之役時朱高煦曾幾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因此朱棣對朱高煦頗為器重,曾在戰場上親口允諾會封其為太子,由於朱高煦能征善戰,朱棣也曾說過,其最像自己。朱棣登基後,朱高煦仰仗戰功以及父皇對自己的寵愛自高自大,常常對別人說自己很像李世民,奈何朱棣可不是李淵,後來朱棣發現朱高煦壓根兒就不是當皇帝的料,就把太子之位給了宅心仁厚的長子朱高熾,然後又立高熾的長子朱瞻基為皇太孫。這讓朱高煦非常生氣,不僅自己的皇位沒戲了,連自己後代皇位也沒戲了,於是就開始籌備起兵造反,朱棣知曉後非常惱火,差點將他貶為庶人,幸好哥哥朱高煦在朱棣面前鼎力相勸,朱高煦才逃過這一劫。

從此,朝野之中,無人不知朱高煦的不臣之心,所以防備朱高煦叛亂,朱棣之死秘不發喪勢在必行!

朱棣秘不發喪,掩蓋屍體氣味的方法

時至八月,雖然漠北一帶已經天氣轉涼,但是朱棣的屍體如果長時間不處理定然會腐爛,發出屍臭,這樣勢必會走漏朱棣駕崩的消息。這時候楊榮、金幼孜想了個辦法,把軍隊裡的錫器全收集起來鑄了口錫棺材將朱棣草草入殮,然後“所至朝夕進膳如常儀,益嚴軍令,人莫測”

這辦法著實不錯,就地取材,解決了大問題。而《大明風華》劇中用鹹魚一說是不太靠譜的,榆木川距海邊太過遙遠,不像當年秦始皇病死邢臺沙丘,那地方離著大海近,弄點鹹魚方便快捷,這榆木川(具體位置有爭議)離著大海相對較遠,弄鹹魚不現實。

所以讀書觀影,千萬不要過於相信小說和電視劇,畢竟很多劇情都架空的,想了解真正的歷史還是多讀史書為佳。


古曲古風


這純屬是在侮辱漢王智商,雖然在歷史上漢王朱高煦確實只是一介武夫,腦子不太靈光,但朱高煦不是弱智,你在皇帝御帳前掛鹹魚豈不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嘛!就算皇帝愛吃鹹魚,也不可能把鹹魚掛在自己大帳周圍,傻子都知道出事了!(大軍出征哪來那麼多鹹魚)

當年秦始皇駕崩的時候,胡亥為了掩蓋氣味,曾在始皇帝遺體周圍堆滿鮑魚,以此掩蓋氣味。古代凡是讀過書的人,誰能不知道這段歷史!你拿著鹹魚掛滿了皇帝大帳周圍,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漢王皇帝駕崩了嗎?

漢王朱高煦即便是又笨又蠢,但如此拙劣的表演怎能看不透!想拿這種伎倆避人耳目,簡直就是自欺欺人。

(我覺得這有點侮辱漢王)

其實對於朱棣去世的地點和時間,《大明風華》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朱棣確實是在第五次北征時病逝在了榆木川,大體位置在今天內蒙古呼倫貝爾境內,而朱棣去世的時間是公曆1424年8月12日,也的確正值盛夏。

但是在朱棣去世時,皇太孫朱瞻基並不在朱棣身邊,他當時在北京和老爹朱高熾在一起。當時控制遠征大軍局面的人是英國公張輔和大臣楊榮,這倆人都是朱棣最後見到的託孤之臣,他倆也都是太子黨的人。

在朱棣駕崩後,張輔和楊榮為了防止朱高煦、朱高燧趁機作亂,決定秘不發喪。他倆立即命人做了一口漆制的棺材,將朱棣放入其中,然後偽裝成皇帝還健在的樣子,每天仍舊照常請安、奉餐。

皇帝的行帳是很大的,車駕也很大,再加之朱棣遺體至於漆器之中,短時間內味道傳不出來,張輔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整個軍中沒幾個人知道皇帝已經去世了,根本不需要擺鹹魚招搖過市。

與此同時,張輔加速大軍回程速度,並派楊榮先行回京將事情告知太子朱高熾。

七天之後,楊榮帶著皇帝駕崩的消息和傳位詔書回到北京,太子朱高熾立即做好繼位準備,並派太孫朱瞻基出城迎喪。

由於朱高熾準備周密,漢王朱高煦根本沒有啥奪權的機會,並且在朱棣駕崩時朱高煦也不再老爹身邊,他當時正在山東自己的封地內待著呢!至於趙王朱高燧,在朱棣去世時他因之前涉嫌謀反,正被扣在京城內反省。

總的來說,《大明風華》對於歷史的改編是非常大,除了俞灝明飾演的漢王朱高煦形象比較貼切以外,其他所有歷史人物的塑造都不算很到位。

(如果不提前告訴我,誰能想到這個男人竟然是日後拯救大明的于謙!這個形象也太唯唯諾諾了)

《大明風華》的套路完全就是照搬幾十年前的《戲說乾隆》,當年趙雅芝飾演的沈芳因家人被雍正殺害,於是準備找乾隆報仇,但卻被乾隆吸引,對乾隆產生了愛慕之心。

而在《大明風華》中也是如此,女主孫若微被塑造成靖難遺孤,原本是要找朱棣報仇,結果最後也是對朱棣崇拜直至。今年距離《戲說乾隆》的播出已經過去三十年了,但似乎編劇的套路還是那些。


千佛山車神


朱棣死後確實是秘不發喪,但是絕不是《大明風華》中的那樣演繹

永樂22年,公元1424年,朱棣率軍第五次遠征蒙古,此時已經64歲的朱棣最後就死在了征伐蒙古的途中,古代的漢人帝王中,死在戰鬥的路上,最後能夠笑傲沙場,馬革裹屍的,可能就只有朱棣了。

但是與電視劇《大明風華》所不同的是,此次遠征蒙古,蒙古的韃靼人早就望風而逃,明軍根本就沒有找到敵人,而此時皇太孫朱瞻基、皇次子朱高煦、朱高燧也其實並不在軍中。朱棣在軍中病重,留下遺照命令在北京監國的太子朱高熾繼位,然後去世。朱棣死後,其身邊的太監馬雲,沒錯就是馬雲,與隨軍的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商議,以大軍在外,太子遠在京師,怕生出異變,因此秘不發喪,但是派出人員趕往京師,向坐鎮北京的皇太子朱高煦報信。

而朱高熾得到朱棣的死訊後,已經在北京做好登基的萬全準備,並派出朱瞻基迎接朱棣遺體到北京,隨後朱高熾登基為帝,是為明仁宗。

至於電視劇中演繹的用鹹魚遮蓋朱棣屍體,《明史》沒有任何記載,但是在這是在《史記》中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矯詔篡權後傑作,估計導演為了增加“藝術”效果,進行的“創作”加工。

而在此時漢王朱高煦已經在山東漢王封地就藩,但是朱高煦的兒子在北京,向漢王朱高煦彙報朱棣的死訊,但是此時朱高熾已經部署完畢,登基為帝,木已成舟,漢王朱高煦也是無力迴天。

不過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此時的皇太子朱瞻基在南京,需要快速趕回北京繼位,而朱瞻基的必經之路就是漢王朱高煦的在山東封地,朱高煦躍躍欲試,可是最後朱瞻基仍舊是順利回到北京稱帝為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

而漢王在朱棣去世的時候沒有造反,在朱高熾死的時候沒有早飯,反之卻在朱瞻基登基以後,大局已定的時候終於造反了,他在自己封地扯旗造反,用的也是清君側的那一套,結果朱瞻基御駕親征之後,這位曾經隨著老爹在沙場上拼殺的將軍,居然慫了,拋下和他一起造反的大將,自己從小門逃出來向朱瞻基投降,結果自己雖然保住一命,但是跟著他起兵造反的將領全部被殺。

而朱高煦被帶到北京後,免去王爵,留了一條性命,可是這位卻越想越鬱悶,趁著以此朱瞻基去探望他的時候,伸腿將已經貴為皇帝的朱瞻基絆倒,讓朱瞻基大丟顏面,氣的朱瞻基將自己的二叔扣在一口大銅鍋之下,直接給火化了,而朱高煦的兒子也全部被殺,混了一個斷子絕孫的下場。


大東北的小豆包


《大明風華》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不是歷史紀錄片,裡面有藝術加工是很正常的。


歷史上的明成祖朱棣一生功勳彪炳,《明史》中也是對其進行高度讚揚,恨不得大喊666。既然是這樣一位在中國歷史上都名列前茅的一代雄主就連死自然也和其他碌碌無為之君不一樣。說到朱棣的死自然就離不開朱棣的第五次北伐,當然,還有朱棣第五次北伐的主要對手“阿魯臺跑跑太師”。

朱棣,廟號初為明太宗後改成祖,年號永樂,後世又尊為永樂大帝。朱棣是明朝除明太祖朱元璋之外最耀眼的一顆星,朱棣在靖難之役成功把侄兒建文帝朱允炆拉下馬榮登大寶後並沒有墮落腐化,而是繼續如開掛一般用自己的一生在史書中濃墨重彩。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明史·成祖本紀》

文有《永樂大典》,外有鄭和六下西洋(宣德朝一次),當然最為耀眼的是屬明成祖的武功建樹,永樂大閱兵萬國來朝,收復安南和五次北伐征討北元殘部,瓦剌、韃靼等蒙古諸部無不為之顫抖,而朱棣的死恰恰和北伐有很大的關係。中國歷史上有過御駕親征的皇帝不多,除了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和唐太宗李世民這位不是開國之君勝似開國之君的皇帝以外,最出名的恐怕就屬明朝的永樂大帝和清朝的康熙大帝了。

北元殘部侵犯明境

元朝退居漠北後朱元璋對其進行過絞殺,朱棣剛登基時因為殘元內部貴族的內訌分裂為以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為主的遊牧勢力。
▲明成祖朱棣像

靖難之役後,明朝因連年戰亂國力衰退,為了暫時穩住北疆的北元殘部,明朝打算利用朝貢貿易的方式安撫北元殘部在韃靼地區設立羈縻衛所,但在永樂六年韃靼部本雅失裡稱汗,並在永樂七年斬殺明朝使者,這時候明朝國力日益增強,加上瓦剌、韃靼和兀良哈經常在明朝邊境燒殺搶掠,朱棣派丘福率十萬大軍征討結果全軍覆沒。於是,朱棣決定御駕親征。

明成祖五次御駕親征與打不改的阿魯臺

明永樂八年,朱棣開始第一次御駕親征討伐,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遠征漠北,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向瓦剌部西逃,丞相阿魯臺向東逃竄。朱棣率軍先大敗本雅失裡,又東征阿魯臺。因漠北天熱缺水加上糧草階級不周,朱棣下令班師。韃靼部暫時臣服,阿魯臺被封和寧王。

永樂十年,朱棣率軍徵瓦剌部,此後瓦剌數年不敢犯邊,但明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果不佳。瓦剌部衰敗後韃靼部趁勢做大,繼續騷擾邊境侮辱明朝使節,永曆十九年末,韃靼攻興和所殺明軍指揮王祥,朱棣再次御駕親征,阿魯臺避其鋒芒不敢應戰,再逃。但朱棣都御駕親征了怎麼能無功而返呢?於是在班師回朝的途中順手把吃瓜群眾兀良哈部揍了一頓。



永樂二十一年,阿魯臺又叒率軍進犯明朝邊境,朱棣甚是惱火,跨馬再次親征,阿魯臺再敗,再逃。阿魯臺部下阿失貼木兒和韃靼王子也先土幹先後率軍投降明朝。永樂二十二年,韃靼部阿魯臺又叒叒叒率軍進犯大同等地,無奈,朱棣再上馬親征,阿魯臺自然還是打不過,再逃。朱棣下令全軍火速追擊阿魯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結果一路追到今外蒙古東部努木兒根河方圓三百多里附近都不見阿魯臺蹤跡。

永樂 二十二年,成祖朱棣北征阿魯臺,“上以答蘭木兒河已近,令諸將嚴兵以俟。……陳懋等遣人奏言: “臣等已至答蘭納木兒河,彌望惟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駕進駐河上以俟”。——楊榮《北征機》

無奈,朱棣只好下令班師回朝。在回京的途中一顆流星劃落,一代雄主朱棣病逝榆木川。

朱棣病逝秘不發喪,朱高熾順利登基

因榆木川距離京師路途遙遠,二皇子朱高煦和太子朱高熾不和,一直覬覦皇位意圖謀反。朱高熾心腹首輔楊榮連同大學士金幼孜和內侍馬雲為了避免軍心動搖和皇子們同室操戈,便決定秘不發喪,暫時隱瞞朱棣駕崩的消息。

楊榮等人為防止朱棣遺體腐爛發臭後消息洩露,便令工匠用錫打造一桶圓形容器,把朱棣遺體密封起來,然後殺工匠滅口,繼續和往常一樣向朱棣進膳。之後楊榮先行一步向太子朱高熾報信,等到朱高熙得到消息後朱高熾早就準備好一切順利登基。至於朱高煦在宣德元年造反便是後話了。


▲明仁宗朱高熾像

鹹魚掩蓋氣味借鑑了秦始皇病逝沙丘

電視劇《大明風華》裡用鹹魚掩蓋朱棣遺體發臭的做法應該是編劇參考了秦始皇病死沙丘後趙高的那套做法,朱棣死後並沒有記載臣子們用鹹魚海鮮等掩蓋遺體腐爛的氣味。

順便提一下,朱棣一生的心腹大患也是老朋友老對手,永遠打不改的阿魯臺最後被瓦剌部所殺。


明月清風閣


先拋開史實不說,只說《大明風華》這部劇安排這一出完全就是畫蛇添足!因為這部劇中,朱棣死的時候是冬天,大雪紛飛,漢王還在烤火呢,即便是死了,也不會發臭,晾那麼多臭鹹魚分明是欲蓋彌章,漢王,趙王不起疑才怪!

劇中這樣設定大約是想學一下李斯、趙高當年怎麼處置秦始皇的屍體。當時李斯秘不發喪,把始皇屍身載轀涼車中,車上裝上鮑魚(古人所說的鮑魚即為鹽漬的鹹魚)。

可是不要忘了,秦始皇死於七月丙寅,正是最熱的時候,而且秦始皇生病就是走到琅琊時就中暑生病,死在沙丘。

當然歷史上的朱棣也是死在熱天,1424年8月,朱棣北征歸師途中死在榆木川,這個劇中做了改動。


尋桂子


最近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的歸途中突然去世,為了掩飾屍身腐爛的氣味,於是文武大臣想到了一個辦法,以鹹魚放置在朱棣的車駕周圍,以掩蓋屍體之氣味。不得不說,此劇的編劇還是有一定的史學知識的,但很遺憾,電視劇中的情節是典型的移花接木,因為此事並沒有發生在朱棣身上,而是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身上。

朱棣繼位之後,針對蒙古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北征。雖然每次出征都聲勢浩大,但取得的戰果十分有限。尤其是第五次北征,他連蒙古韃靼首領阿魯臺的影子都沒看到,率領重兵在北方的荒原溜達一圈後,糧盡而歸。他本人也死在了灰燼之路上。朱棣在出徵之前,根本沒有料到自己會在此次北征歸途中去見自己的父皇朱重八,再者,蒙古高原上水源缺乏,何來鹹魚?更重要的是,《明史》,《明成祖實錄》等官方史料,或者《國榷》等民間修史,甚至民間文人筆記中,對於此事絲毫沒有半分記載。因而,可以百分之百地確定,電視劇中的這個情景是虛構無疑。

然而,厲害上的確發生過用臭魚來掩蓋皇帝實屍臭味之事,此事發生在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中暴斃身亡後,趙高李斯等人秘不發喪。當時天氣炎熱,秦始皇遺體腐爛,趙高為了不露餡兒,命令隨從官員拉來一石鮑魚放置在秦始皇的車駕邊上,掩蓋此味:

行,遂從井陘抵九原。會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毫無疑問,《大明風華》的編劇是借鑑了司馬遷的這一段。現代古裝劇中,類似移花接木的情節數不勝數。不過看這類電視劇,也就是圖個開心,過於較真兒,那就沒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