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永樂年間還曾橫掃草原的明軍三大營,會在土木堡戰役裡如此不堪一擊?

生活爆破手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說白了,北元當時以及之後,他們的所謂戰鬥力並未完全恢復曾經的巔峰戰力,因為,他們自從被朱元璋趕回漠北,就早已分裂,一回到草原後就分成數個部落,其中最有名的就屬成吉司汗黃金家族後代和他們曾經的附屬部落子孫建立的瓦刺。

而這個我們就得從洪武二十年,朱元璋開始對剿滅北元勢力進行最終的作戰開始。

當時,經過徐達常遇春等明朝名將對北元王朝的幾次北伐戰爭,特別是永樂帝五次北伐屢屢出兵親征,他們爺倆對蒙元的打擊力度,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直追漢朝的漢武帝、漢宣帝時期的對遊牧民族的征伐。

特別藍玉北征那一次,大明神軍更是在捕魚兒海一戰中,利用漫天風沙的掩護,將毫無準備的蒙元王族幾乎一網打盡,被當時的先鋒官王弼帶領軍隊強行沖垮了營帳,北元王朝的皇族成員盡數被俘虜。連北元的皇帝都倉皇逃走。

這之後,明朝對北元殘餘勢力的攻擊更是將他們打到元氣大傷,可謂是傷到根基。

這些一次次的北伐,極大地消耗了蒙古的力量。但是仍然未能徹底的剿滅北元勢力。因為,蒙古部族是遊牧民族,他們只要一回到草原就像是狼回到了草原一樣,能夠迅速恢復戰鬥力,當時,他們從元大都淪陷的那一刻起,北元王朝就開始採用且打且退的作戰方式,退居漠北之後更是常採取以前遊牧民族的老辦法,打了就跑,過一段時間又來,想用這種方法來一步步的消耗明王朝的軍事實力。

也正是因為北元這些殘餘勢力根本就是居無定所,遊擊作戰的方式給明王朝的北伐作戰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瓦剌在朱棣死後二十幾年就再次的崛起了呢?

我們仔細研究中國古代中原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史,就會發現,當北方民族在擁有燕雲十六州及周邊地區一大片地域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強盛起來。最後的蒙古更是消滅了北方一個個強大政權更是打敗了南宋,入主中原。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無比的蒙古王朝。

而這一切,全都因燕雲十六州以及周邊的地區的重要位置決定的。

它們對於北方少數民族太重要了,宋之所打不過契丹還有一眾遊牧民族政權就賴於此,因為這裡既可以提供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又有重要的軍事要塞,防禦屏障。因此,北方少數民族可以少遭漢族打壓,存活並且一步步壯大。是這些地區的肥沃土地孕育了一個個強大的北方少數民族王朝。

但蒙古人退居漠北以後,失去了這樣有利的地域,因此其壯大的可能性就變得極其渺小了。所以,北元在有明一朝歷三百年的時間裡雖然也曾強大過,但都無法真正滅掉明朝。

而造成靖難之疫大敗的瓦刺之所以在當時那麼強大,其實這也是明成祖朱棣當年遺留的後遺症在作怪。

北元退居漠北,並且被明朝逐漸擊破的時候,蒙古的各部就恢復了自己獨立發展的事情。在這其中,有取代北元而存在的韃靼,還有另外的瓦剌,以及另一個相對勢力較大的兀良哈。

但讓人無語的,當時存在一個怪圈,即在瓦剌被朱棣攻擊的時候,韃靼就會重新強在起來。打了這邊,那邊立刻就出事,可謂按下葫蘆浮起瓢,讓明朝很是憤然。

這之後,為了解決這三個部落帶來的影響,永曆帝又進行了剩下的三次北征。基本將這些遊牧民族給打得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了,很快就臣服了明朝,朱棣見不能徹底消滅他們就對們進行了封賞,明義上算是打服了他們。

不過,永樂除了用五次北伐武力打擊蒙元殘餘之外,明朝還多次對蒙古實施懷柔和拉攏,特別是對於已經明面上臣服明朝的瓦刺部族,永樂帝給予了太過優厚的待遇和物質支援,而這一切就是為了讓瓦刺牽制打擊西邊的韃靼。讓他們相互爭鬥以期能通過這種方法漁翁得利。

而這就造成了前面的怪圈,明朝重點打擊韃靼,以及兀良哈部落。結果也導致了瓦剌的崛起,更是讓他在二十年後有了進攻明朝的資本。這很像後來我國援助南邊的那個國家,結果人家一澎脹就無法無天,拿著你的物質來侵犯你,你說氣人不。

而且,這些蒙元部落也並不是真心臣服,他們都是各懷鬼胎的,便是早年投降的朵顏三衛都是心有二心,被朱棣北伐回來的路上收拾了一通。終明一朝,明朝即沒徹底打滅北元殘餘,北元殘餘也沒能力南下真正取代大明再建蒙古帝國。他們是打打停停,一會兒互市,一會兒又打得你死我活。

有人認為北元回到草原突然又崛起了,而這一切都是明英宗惹的禍,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而他就是典型的守江山皇帝,而且,能力又不咋地。

公元1449年,明英宗想要效法永樂大帝北伐瓦剌,但沒想到的是,那一戰竟然讓得他慘遭大敗,後來還被俘了,在漠地受盡侮辱,真不知他是咋活下來的?

那一役,不是天災,是人禍,原本,當時的明英宗,本是沒有必要親征的,但是他寵幸的宦官,不斷的上下攛掇,最終讓得頭腦發昏的明英宗不顧諸位大臣的勸誡,毅然的出發。

那一役,它讓得大明二十萬精銳失陷土木堡,皇帝被俘,而這更是刺激了當時的瓦剌,以為有了光復蒙元帝國的曙光,在大明朝因為皇帝被俘一團糟時,他們更是打到了明朝的都城北京。

那一刻,瓦剌確實崛起了,本來,只要明朝不給他機會,他是萬萬不能坐大的。但關鍵就是,不怕神一樣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讓瓦刺發出剎那崛起光芒的,正是明朝皇帝明英宗,是他親手將這個機會送給了瓦剌。

那一役,明朝諸多老臣隨駕,本以為必勝,更有朱棣留下的老將軍坐鎮,可是,天聽被掩,良策難行,被一意孤行的明英宗徹底放棄了。

那一役,輔國的重臣都死在了亂軍之中,大明朝綱中的一半的重臣被殺被俘,真是人禍害人勝過天災。

本來,明英宗哪怕與瓦剌決戰失敗之後,以他皇帝的身份,手下還有保命的本錢,只要他能精明一點,可惜,我們的明英宗那是真昏呀,明朝道那些太監一點不靠譜,可是,他在撤退的路上,依然在放任這些宦官瞎指揮,結果這一幫不懂打仗的閹黨也是一些不覺死的鬼,他們不但隨意的改變行軍路線,而且在面對數次瓦剌襲擊時,又顯得那麼的無能,全然沒有抵抗的力量。

那一役,大明江山好像都要亡了,瓦刺是真的崛起了?

不,他們只是遇到了大明朝英宗這對昏君饞宦的大bug而已,當惡訊傳到明京,滿朝文武一團亂,但于謙卻是臨危受命不慌不亂,先是擁立新主,然後不顧一眾大臣要遷都南京的建議,大明就要天子守國門,在他的率領下,發動京城明朝軍民進行拼命抵抗外,哪怕面對瓦刺大軍的威逼力誘,也堅決不投降。

而在當時,瓦刺也先也是兵行險招,他是孤軍深入,估計連他都沒想到這一次可以抓到明英宗,他只是打了明朝皇帝被俘的一個時間差而已。這個時候,明朝初期建立起的屯邊政策終於發揮出了作用,當時,新主即立,號令一出,整個大明王朝都是動員起來,特別是等大明的軍鎮之威發動起來後,蒙古則根本不是明朝的對手。

在威逼利誘之下也沒打下北京,等大明的援軍一到,他也只能退兵,本來還想著要拿明英宗要挾什麼土地物質的,但是,于謙根本不管他這些,哼,要命一條,要錢沒有,皇帝你要殺隨你,反正我們有了新皇,有種你就殺好了。

結果,也先也是抓急,抓了明朝的皇帝,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最後,各種方法都用了,明英帝也受到了各種的羞辱,但就是不能讓明朝認慫,最後,沒幾年功夫,即然撈不到好處,那就放回去,我看你們怎麼安排兩個皇帝。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朝也就從此役開始衰落。而瓦刺的崛起和強大也只是曇花一現。

1635年,經過多年的部落混戰,蒙元早非原來的蒙古帝國,分得更亂更碎了,那一年愛新覺羅·多爾袞與愛新覺羅·嶽託等領兵萬人渡河,招降了庫圖克圖汗剩下的部眾,之後孛兒只斤·額爾孔果洛額哲獻傳國玉璽出降,整個漠南蒙古完全納入了後金的版圖,大蒙古國的汗位至此斷絕,而蒙古帝國,也永遠的消失了。至今,再也沒了再次崛起的可能,曾經橫跨亞歐大陸的無敵蒙古帝國,也變成了一個傳說。一個蒙古國至今都在懷念夢迴的黃金時代,但終歸是不可能回去了……

那個強大的蒙古帝古哪去了?知向誰邊?換了人間……



李劍甫


明軍三大營,是明朝的禁衛軍,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明軍三大營又稱京營,主要任務是守衛明朝的都城並跟隨皇帝出征,是明朝最精銳的部隊。

同樣一支軍隊,為什麼在永樂年間可以跟隨明成祖橫掃蒙古草原,而到了正統年間,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慘遭失敗,幾乎全軍覆滅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攻守形勢的變化

明朝建立之後,元朝統治者退居蒙古草原,蒙古諸部也隨之發生分裂,從東到西,分為兀良哈、韃靼與瓦剌三大部,這三大部之間互有矛盾,經常發生內訌,這也為明初統治者親征漠北,削弱蒙古諸部的勢力提供了便利。永樂年間,明成祖五次親征漠北,主要是攻打韃靼部與兀良哈部,只有第二次親征是攻打瓦剌部,明成祖五次親征,削弱了韃靼部的實力,但並未徹底解決明朝北部的邊患問題,反而為瓦剌部的崛起提供了時機,到了明英宗時期,攻打明朝的正是瓦剌部,而且此時的瓦剌部已經基本統一了蒙古草原的東部地區。

(明成祖畫像)

永樂年間時期,明成祖朱棣親征漠北,面對的是一個分裂的蒙古諸部,而正統年間,明英宗面對的則是一個統一的蒙古諸部,況且,永樂年間,明朝處於全盛時期,而到了正統年間,明朝開始出現武備廢弛的現象,明朝與蒙古諸部的攻守形勢發生變化了。

攻守形勢的變化還可以從土木堡之變之前的一場戰役中看出來,公元1449年,也先召集蒙古諸部,下令兵分四路攻打明朝,對明朝北部九邊重鎮發起全線戰爭,東部攻打遼東,中部攻打宣府,西部攻打甘州,自己則率主力軍攻打大同,企圖與明朝決一雌雄。

明朝邊防軍與也先的蒙古騎兵在陽和發生了一場激戰,明朝軍隊慘遭失敗,全軍覆沒,在這種形勢之下,明英宗才開始準備御駕親征,因為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就是三大營,三大營的最高指揮官就是明英宗。

(元朝時期的蒙古騎兵)

明帝國與瓦剌部在公元1449年的這場戰役,絕對不是蒙古騎兵對明朝的一次簡單騷擾,而是瓦剌統一蒙古東部以後對明朝發起的一次具有決戰性質的戰役,這也是明英宗不得不率領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進行御駕親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軍事指揮問題

明成祖朱棣戎馬一生,具有豐富的軍事指揮經驗,而明英宗從小在宮闈之中長大,沒有多少軍事經驗,同樣一支軍隊換了最高指揮官,也有可能因為指揮不當的原因而出現戰敗的現象,土木堡之變的慘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明英宗缺乏軍事指揮才能所導致的,歷代史學家都認為明英宗御駕親征遭到慘敗是因為宦官王振擅權所導致的,王振出於私人目的,屢次更改行軍路線,使得三大營不幸遭到蒙古騎兵的合圍,但無論怎麼樣,都是明朝的軍事指揮系統出現了問題,而不是三大營失去了戰鬥力。

明英宗率領軍隊,從京師出發,過居庸關,浩浩蕩蕩來到大同,沿路希望尋找到瓦剌部的主力與之決戰,到了大同以後,聽聞前方戰敗的消息,瓦剌軍來勢洶洶,感覺形勢不妙,於是決定原路返回京師,由於蒙古騎兵在北方,這個時候,明英宗選擇從東南方向的紫荊關返回京師是最安全的,但是三大營快要行軍至王振的家鄉蔚州時,王振怕大軍在行軍途中會踩踏他家鄉的莊稼,於是臨時改變行軍路線,讓幾十萬大軍調頭從東北方向進入宣府,這等於是讓明英宗自投羅網,因為此時也先的部隊正在北部一帶尋找明軍的主力。

(明英宗畫像)

當軍隊到達宣府以後,明英宗應該固守宣府城,以逸待勞,並尋找戰機與蒙古騎兵決戰,或者快速行軍至懷來城,過居庸關進入京師,以確保明朝主力部隊的安全,但是明英宗既沒有固守宣府城,也沒有快速進入居庸關,而是在土木堡一帶停留了,而之所以要在土木堡一帶停留是因為要在這裡等一千多輛的輜重車到達,土木堡雖然地勢比較高,但是沒有水源,為日後明軍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也先的瓦剌軍包圍了土木堡的明軍主力,但是卻不能與之決戰,原因就是明朝精銳部隊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人數也比較多,冒然決戰難以取勝,於是,也先派出使臣詐和,明英宗竟然同意了也先的議和要求,瓦剌軍隊稍稍後退,明軍主力便準備離開土木堡,當明軍行動之時,瓦剌軍突然返回,殺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明軍三大營雖然戰鬥力尚強,但是由於冒然開拔,整個軍隊的陣勢處於嚴重的混亂狀態,讓蒙古騎兵尋找到了戰機,由於蒙古騎兵進攻處於混亂狀態的明軍,從而導致了明軍三大營死傷慘重,損失殆盡。

綜上所述,明軍三大營在永樂年間可以跟隨明成祖橫掃蒙古草原,而到了正統年間,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慘遭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不是三大營失去了戰鬥力,而是明英宗指揮失誤所致,明朝進入到明英宗時期,確實出現了武備廢弛的現象,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明朝的軍力還是十分強盛的,如果明英宗能夠指揮得當,明軍三大營很有可能取勝,明朝的武備並沒有廢弛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這在後來的京師保衛戰中也可以看得出來,也先在土木堡打敗了明軍的主力部隊,但是卻無法攻下明朝的都城,而守衛明朝都城的士兵並不比三大營的戰鬥力強,說明土木堡之變的慘敗更多的是明英宗指揮失誤造成的,當然明軍在土木堡之變中遭到慘敗也與瓦剌部的再次強盛有關。


騰飛說史


“土木堡之變”讓明軍在關鍵戰役中敗給蒙古人,這是以前沒有過的現象。明軍在土木堡的潰敗,是有其具體原因的。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帶領明軍五次北征,屢次打敗蒙古騎兵,後來蒙古人望風而逃。時隔不到20年,有一個事實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明仁宗朱高治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時代,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惠及百姓,很少打仗,軍隊的戰鬥力不如以前,與蒙古處於相對和平階段。到明英宗朱祁鎮時代,蒙古在領袖人物也先的領導下,三大部瓦刺、韃靼、兀良哈三衛已聯合起來,這是朱棣時代也沒有的現象。此消彼長,但明英宗朱祁鎮沒有清醒地看到這一形勢和雙方實力的變化,帶領大軍盲目出擊,導致了“土木堡之變”。

具體地說,明軍的失敗有三個原因。一是明英宗在他寵信的太監王振的鼓動下,想效仿先皇御駕親征,重演明軍對蒙古人的勝蹟。但他的軍事準備很倉促,包括軍隊的動員、後勤支援和作戰計劃等都不夠完備。20多萬大軍出征後,走了很長的路,沒有積極作戰,或者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聽到前方明軍失敗的消息,就有些膽怯了,匆匆地撤退回師了。那邊,也先就帶領蒙古騎兵尾隨上來,明軍面臨著威脅。

二是王振的瞎指揮讓明軍坐以待斃。那時候,王振氣焰囂張,連英國公、老將張輔在他面前都要俯首帖耳。明軍本來可以走比較直接的路線回京,但王振想讓大軍回他家鄉蔚州走一圈,後來又不去了,行軍路線幾度變化,導致明軍行動遲緩。明軍走到土木堡時,前面就是懷來和居庸關,如果加緊行軍,入城就安全了。但王振為了等輜重車隊上來,命令明軍就地駐紮,結果被也先帶領蒙古騎兵追上了。

三是明軍是在野戰中失敗的。20多萬明軍如果在土木堡就地防守,也先一口也吃不下,明軍三大營有火炮、火槍,還有騎兵和大量的步兵,戰鬥力哪是不堪一擊。但土木堡沒有水源,明軍飢渴,有些焦慮,軍心不穩。也先假意求和撤退,引誘明軍到河邊取水,再放出騎兵合圍。在野戰中,明軍失去了自己的優勢,成為幾萬蒙古騎兵的刀下鬼。

綜上所述,明軍失敗在戰略和戰術上。後來也先帶領蒙古軍軍隊再進攻北京時,于謙又組織了20多萬軍隊守城,用火炮轟擊蒙古兵,還能正面出擊,把也先打得大敗。這充分說明,明軍還是有戰鬥力,其裝備好於蒙古人,如果指揮調度得當的話,蒙古人也沒有多少優勢和勝機的。


瀾石記


歷史上其實不是不堪一擊啊!

當明軍被十多萬蒙古騎兵(蒙古騎兵兵力的考證請看我出版的《明帝國邊防史》一書)合圍到土木堡時,還是有對峙和戰鬥的。

根據《蒙古黃金史綱》記載:早途相遇,漢人築起重圍,無法接近。也先太師佯為退卻,卻另派出後哨,待漢人從戰壕裡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除三百人不曾離開陣地以外,餘者均遭屠戮。

可見在八月十三日成國公朱勇等人戰敗以後,明軍移動至土木堡,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地修築起了能滿足十幾萬人作戰的塹壕和工事,和瓦剌軍進行對峙,以至於也先軍隊無法接近。《鴻猷錄》中也有明軍“甫逾塹”的記載,可以和蒙古方面的史料進行對應。

明軍既然戰陣嚴謹,準備充分,為何會在土木堡之役一敗塗地?其問題就出在明蒙的議和上面。明軍由於築起壕塹,蒙古人無法接近,明蒙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將近三日。此前瓦剌已佔據桑乾河上游,切斷了明軍的水源,但是明軍在無水狀態下依然堅持三日而不崩,足以證明明軍的紀律和實力依然不俗。到了八月十五日,瓦剌突然派出使者,到達明軍陣營,持書議和。明英宗命令曹鼐同意其議和,復派遣二人送還瓦剌使臣。在親征軍看來,形勢一開始轉好,這次的結局也許跟“白登之圍”和北魏皇帝被柔然圍困一樣,都是有驚無險而已。但是此後,明代史書中卻統一筆鋒一轉,直接寫到了明軍大潰敗。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何處?明軍為何要突然移營?在蒙古人尚未表態、兩軍尚在對峙的當時,越過壕塹的明軍難道就沒有考慮過後果嗎?我們要從蒙古史料中窺見端倪。根據前文所述,也先在圍攻明軍不成以後,有這麼一段記載,“也先太師佯為退卻,卻另派出後哨,待漢人從戰壕裡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如果把明蒙史料串聯起來,那麼當時情況就非常清楚了。

也先根本就沒有打算和明軍議和,從一開始就準備完全吃掉這支明軍。也先佯裝議和,派遣使者到明軍陣營示好,曹鼐和另外護送瓦剌使者的人到達虜營以後,必然得到了也先撤軍的承諾。於是也先佯裝撤軍,飢渴交加三日的明軍看見也先撤軍,因此明軍指揮官做出了錯誤的決斷:他們最終相信也先的誠意,開始走出工事,進入行軍狀態。

但是沒想到,明軍剛剛越過壕塹,也先大軍突然迴轉,“四面擊之”,把正在越過壕塹、營伍不整的明軍打了一個措不及防。按照《明帝國邊防史》的計算與考證,當時明軍的總兵力大約在十三萬左右,而瓦剌軍則集結了十三萬騎兵。

十三萬步兵和大量隨行非戰鬥人員離開工事掩護、不成隊列,在平原上遭遇十三萬騎兵突襲,其結果可想而知。當時蒙古軍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殺!”,也先的這一舉動成為壓垮飢渴交加的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土木堡之戰,明軍就此戰敗,明英宗被俘。

其實遊牧民族這種詭詐之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白登之圍”中,匈奴的冒頓單于就假裝聽從閼氏的勸告,故意放開圍困一角。其實《孫子兵法》曾經說過“圍師必闕”,強調包圍敵人時,為防止敵軍產生拼死作戰的決心,要虛留缺口,以動搖敵軍指揮官的意志,渙散敵軍士兵的鬥志。更重要的是,虛留缺口並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敵人逃跑時,發動致命一擊,使敵人在倉促逃跑過程中陷入覆滅。冒頓單于和也先這樣的草原梟雄都應該沒有讀過《孫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殘酷的生存競爭卻無時無刻在教授著他們這種戰爭哲學。

但是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的漢高祖劉邦可不是明英宗這種熱血小青年所能比擬的。劉邦採用了陳平的戰術建議,讓士兵手持強弩,以戰鬥隊形,徐徐撤出圍困。匈奴看沒有可乘之機,才最終解圍撤走。如果明英宗仔細研究過這段歷史,或者不那麼輕信也先的許諾,也許土木堡之戰的走向就完全不同了。但歷史就是歷史,明帝國慘敗於土木堡!


冷兵器研究所


作為明成祖登基後苦心打造的精銳部隊,15世紀初多次橫掃草原的明軍三大營,確實是當時名震天下的勁旅。那為什麼在土木堡戰役裡打成這個熊樣?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幾條。

一:土木堡慘案發生時,參戰的明軍三大營部隊,主力嚴重缺失。

後人說起土木堡慘敗,常渲染“明軍五十萬大軍被瓦剌兩萬人擊敗”。但以《蒙古源流》等資料記錄,瓦剌這次全面進攻,投入到土木堡戰場的部隊,保守也在五萬精銳以上。那麼明朝呢?所謂五十萬大軍,只是一個虛數,以當時大臣李賢的估算,真實數字最多二十萬,且其中屯軍很多,有經驗的作戰部隊很少。

那麼精銳部隊去哪了?後來使臣楊善去瓦剌撈明英宗時,面對瓦剌人詢問時,也做出了回答:彼時官軍壯者悉南征——調往南方戰場了。

看看土木堡前後的情況就知道,瓦剌這次大舉入侵前,明朝當時正深陷南方兩個戰場上,西南有屢起屢平的麓川之亂,東南更有震驚福建江西的鄧茂七之亂。三大營的精銳騎兵步兵部隊,主要奔赴了麓川,而神機營的精銳部隊,則由陳懋等人帶到了福建平叛,直到土木堡慘案後才調回來。可以說,當時被明英冒失帶到前線的三大營,就是這麼個空架子。

二:三大營的戰備水平,比起永樂年間來,已經嚴重衰退。

雖然“主力缺陣”,但不爭的事實是,作為明朝軍隊的頭號勁旅,土木堡慘案前的三大營,實力已經嚴重縮水。其中最坑爹的一個原因,就是越演越烈的腐敗。

明英宗的執政年代,正是明王朝衛所制度越發崩壞的年月,軍隊也是腐敗叢生。明英宗登基至土木堡慘案爆發的十四年裡,各衛所譁變逃亡的事情時有發生。僅正統三年一年,兵部在冊的逃兵數量,就多達一百萬人以上。

而作為其中最精銳的三大營呢?就連裝備問題,竟都偷工減料嚴重:比如神機營所用的盔甲,正統四年時神機營領到六萬多件盔甲,居然大多數都是殘次品。三大營部隊每年僅戰馬的缺口,就達二萬多匹。更拜明朝越演越烈的走私風氣所賜,許多明朝軍官,竟把明朝武器偷運給瓦剌換錢。以至於瓦剌進攻明朝時,其精銳部隊竟用明朝的火銃,嚮明軍兇悍射擊——都是偷運來的。

土木堡戰場上的明軍三大營,就是這麼一支被腐敗侵蝕到嚴重的部隊。

三:土木堡血戰上,三大營的表現,也並非不堪一擊。

雖說土木堡戰役前,三大營實力已經嚴重縮水,但如果覆盤在土木堡的表現,必須說,這支三大營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

當明英宗敗退到土木堡後,以當時史料記載,三大營部隊迅速構築起了防線,甚至在瓦剌搶先一步斷水的情況下,三大營依然堅持了整整一天,斷水的情況下沒有譁變。大的戰鬥《蒙古黃金史綱》裡也記錄了當時明軍的表現:“漢人築起重圍,無法接近”。

雖說後來瓦剌以假意談判迷惑明朝,騙得明軍“移營就水”,趁機發起強攻,造就了活捉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但三大營頑強的作戰素質,卻不能被否認。

只是,這樣堅韌的部隊,在明英宗一連串坑爹的治國表現加荒唐指揮面前,卻是那樣無力!


我們愛歷史


說到明軍精銳三大營,我們就不得不說三大營的具體組成了。三大營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

五軍營 五軍營是騎兵和步兵的混合體。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始分為中軍、左哨軍、左掖軍、右掖軍、右哨軍,這支部隊是從各個地方調上來的精銳部隊,擔任攻擊的主力。

三千營 三千營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騎兵組成的。也就是說,三千營實際上是以僱傭兵為主&的。 組建三千營時,是以三千蒙古騎兵為骨幹的,當然後來隨著部隊的發展,實際人數當不止三千人,三千營與五軍營不同,它下屬全部都是騎兵,這支騎兵部隊人數雖然不多,卻是明軍最為強悍的騎兵力量,他們在戰爭中主要擔任突擊的角色。

神機營 這是明軍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士兵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銃後期又添置火繩槍。在明朝時候,這些火器被稱為神機炮,許多遊牧民族的騎兵就是喪命於這些神機炮下。這相當於明朝政府的炮兵部隊。

三大營在朱棣時期一直是所向披靡,在對北戰爭中表現很不錯,可是為什麼在土木堡之變中全軍覆沒呢?

1449年7月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1449年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1449年8月13日,狼狽逃到土木堡,兵部尚書鄺野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 隔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明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起草詔書。王振下令移營就水,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發動攻勢。

明軍只得倉促應戰,瓦刺伏兵四起,明軍潰敗。

由上可以看出,明軍三大營並不是本來就不堪一擊,遇上王振,英宗這樣的無腦指揮,然後又在土木堡長時間找不到水源,在這種和對方對峙的形式下,本來明軍的狀態就已經萎靡,王振又下令移營,自亂陣腳,本來強悍的明軍經過這種種折騰,早已在精神上身體上都已接近崩潰,在士氣高昂的瓦剌兵面前已經不堪一擊,成為了單方面的屠殺,英宗被俘。


史能明鑑


朱棣對蒙古的戰績,以及三大營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是被吹捧的結果。

以最為有名的神機營來說。使用早期火門槍的步兵,基本上只有在野戰之中負責散兵作戰,或者是在守城戰中射擊。離開完整的工事或重步兵保護,則在漫長的填裝過程中,非常容易遭到敵軍打擊。所以真指望神機營去對付精銳的敵軍騎兵,其實勝算很低。

其次就是五軍營。這支部隊就是將全國最強的兵馬,調集到中央,成為中央軍。所以在一代人之後,出現衰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三千營,也是一個道理。不同的是,三千營主要由招募的蒙古人組成,戰鬥力很強。但問題是第二代之後,這些蒙古人的騎兵,可能會不如父輩們來的猛烈。明朝一貫喜歡依靠各種手段來壓抑和消滅非儒家文化群體。蒙古人留在內地,很快就會被同化。一旦同化,那麼維持勇武戰鬥力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消失。

最後,朱棣的所謂光輝戰績,更是言過其實。這些戰鬥大都是依靠大量部隊,取得一個絕對數量優勢。然後浩浩蕩蕩的開拔,一個敵人也遇不到,再聲勢浩大的回來。基本上等同於對內的武裝示威遊行。

而蒙古人呢?在朱棣階段,還處於元末奔潰後的恢復期。在朱棣的示威面前,自然果斷選擇避讓。等到瓦拉崛起,這個時候的蒙古人,已經有了初步反擊明朝的勢力。而三大營則早就在2代皇帝任內,變成了徹底的雞肋部隊。


米南德王問道


決定一支精銳能不能取得勝利與否,不僅僅在於這支軍隊戰鬥力高低,還在於戰爭的決策。土木堡之戰,並不是明軍幹不過瓦剌,而是這打得從頭至尾都是一次糊塗戰。

土木堡之戰,明軍的預定戰場並不是在土木堡,也不在土木堡周圍,明軍和瓦剌也從未想過要在這一帶幹一架。正統十四年,瓦剌的貢使隊伍人數越來越多,達到了2000多人,這麼多的人,就需要明廷出一大筆錢來進行封賞,作為當時明廷的主要話事人王振,十分不爽,於是壓低了馬價,不想讓瓦剌人佔便宜。

於是乎,瓦剌首領也先不滿了,當年七月,他統帥瓦剌各部,兵分三路,東、西進攻遼東、宣府,中路由也先率領,直逼大同,為這次南下的主攻方向。

腦子不怎麼好使的王振面對這種情勢,沒有半點緊張,並且非常開心,他想要成為一個指揮大軍作戰,揮斥方遒,策馬揚鞭的統帥,於是忽悠明英宗御駕親征。

這一次出征相當之草率,兩天之內,就調動了包括京城三大營在內的20萬大軍,後勤糧草物資準備時間半個月都不到,乃至於連勞役都來不及徵發,正兵還要負責用騾子押運物資,可想而知,這樣的一支軍隊,如果在半路上遇到偷襲,豈不是要完蛋?

這一次出征,明軍的目的地是大同,準備在大同一帶尋也先的主力決戰。大軍出征,準備倉促不說,而且老天爺似乎也跟明軍過不去,出發不久,就遇到連綿陰雨,隨行所帶的糧食,也快要吃完了,軍中缺糧,道路難行,連日風雨,士氣低沉,還沒有到大同,隨行的官員將領已經在勸明英宗打道回府了。

但一心想要耀武揚威的王振怎麼可能撤軍,凡是想要上奏明英宗退軍的文武大臣,都被他給擋在了大帳之外,於是就這樣,一支還沒有到達預定戰場士氣就消耗差不多的軍隊,最終勉勉強強來到了大同。

大同的慘象,隨處可見的屍橫片野,斷頭破腹的慘景,觸目驚心,王振看了心底也有幾分膽寒,而缺衣少食的明軍士兵士氣也再次開始衰落。更關鍵的是,找不到瓦剌一兵一卒,按道理來說,也先不可能就這樣退兵,畢竟他的政治目的沒有到達,那麼久只有一個可能,也先在準備偷襲明軍的機會。

與此同時,參與防守大同的太監郭敬,悄咪咪向王振報告了大同保衛戰的慘狀,郭敬極力勸阻王振撤軍,在心腹的勸誡下,王振終於決定撤軍。

此時撤軍,其實對於明軍來說也算是個好結果。從大同撤回北京主要由兩條路線:其一是經過你河北易縣紫荊關返回,一條經宣府返回。前者雖然路途遙遠,但是容易避開瓦剌的追兵,也不容易被打埋伏,比較安全。所以明軍毫無意外地選擇了紫荊關這條路線。

如果明軍安安穩穩地沿著這條路線回京,那麼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土木堡之變”了。可問題就出在王振身上,走這條路能夠順便去他老家山西蔚縣(河北蔚縣)耀武揚威,可當大軍走了40裡的時候,王振想起來軍隊路過會踩壞老家的莊稼,心疼莊稼的他立即命令全軍掉頭往北,改道宣府回京。

這一改就要命了,軍隊一拐彎,正好把明軍的側背暴露在瓦剌軍的攻擊之下。你想象一下,20萬的大軍掉頭,如果突然遇敵,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防禦,立即就會被打狗。而且,因為道路崎嶇,隨行輜重車無法跟上行進的部隊,這也是個致命的問題。

該來的始終會來,也先很快就偵察到明軍的動向,立即率軍突入,明軍後部立即就受到了攻擊,本來已經長途輾轉,飢渴疲憊的明軍後毫無準備,匆忙交戰,頃刻間全軍覆沒。

明英宗得知後,立即派成國公朱勇率4萬迎敵,然而朱勇有勇無謀,走了四十里路,在鷂兒嶺遭到瓦剌軍埋伏,又是全軍覆沒。

此時此刻的明軍,接連兩敗,已經人心惶惶,早就沒有士氣了,畢竟大家本來就飢腸轆轆,對指揮系統充滿了懷疑,苦逼地來回折騰,早就沒有了戰心。所以此刻已經不是找也先決戰,而是想辦法退回北京。到了8月14日,明軍退到了他們的宿命之地河北懷來東南的土木堡。

土木堡是當時宣府通往居庸關的重要驛站,位於狼山西邊,周圍百里範圍內,群峰聳立,地勢很高。說實話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宿營地,很容易被敵軍依靠地勢圍而殲之。

或許有人會說,為什麼明軍不在這裡佈置一番,埋伏打也先一下。別傻了,明軍根本沒有想過這麼幹!因為他們退到土木堡,一開始並不打算在這裡宿營,而是要推到20裡外的懷來城去的。只是為了等王振的千餘輛輜重車,等到了天黑,就沒機會進入懷來城。當時兵部尚書鄺野急忙上奏,請明英宗速入居庸關,並派精兵斷後,然而被王振攔下來,鄺野根本沒有機會見到明英宗。明英宗只好同幾十萬大軍在曠野就地露營。瓦剌軍連夜兵分幾路,就這樣把幾十萬明軍給包圍了!

更要命的是,土木堡這地方沒有水!明軍掘地2丈沒有水,在土木堡南面15裡唯一一條河也被瓦剌控制了。水可是生命之源啊,你去工地搬磚搬一天不喝水那是什麼感覺?

也先包圍了缺糧缺水完全喪失戰鬥意志的明軍,並沒有著急動手,而是遣使講和,佯裝退兵,麻痺明軍。明軍斷水兩天,兵馬飢渴難耐,明英宗見瓦剌軍已退,又看到使者,所以擬製了詔書,派人與瓦剌講和。

這時,王振以為議和成功,便匆忙下令拔營,前往堡南取水。一時間,渴得受不了的明軍人人爭先恐後,陣勢打亂,隊伍還沒走二三里呢,瓦剌騎兵就從四面圍攻上來,毫無準備的明軍驚恐萬分,人人爭先逃命,指揮系統徹底失靈,明軍就此完蛋。

這就是“土木堡”之變,從頭至尾,犯了無數無可挽回的錯誤,再精銳的部隊,也不可能在這樣坑爹的指揮系統下打勝仗吧。


江畔初見月


所謂“三大營”,指的是明朝的京軍,一是五軍營,主要是步兵隊伍,來源於朱元璋時代的五軍都督府下屬的48衛京軍,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後,將其員額增加;二是神機營,主要是火槍和大炮隊伍,明朝征討安南的時候得到了一批西洋火器,加以仿製,組建了一支精銳隊伍;三是三千營,主要是塞外投降的蒙古騎兵組建的,他們一般被明人稱為“韃官”,也寫作“達官”,北京廣安門外還有個地鐵站,名叫達官營站,應該就是當年三千營的營房。

這三大營是明軍的精銳,戰鬥力曾經很強。永樂年間出徵漠北,宣德年間掃平漢王,都是三大營立了頭功。為啥在明英宗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不堪一擊,被蒙古騎兵切西瓜一樣消滅呢?

拋開明英宗、王振指揮失當等原因,單獨分析這一支軍隊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原因一:官N代太多

明朝沒被老朱殺掉的功臣、勳貴的後代,基本上都在三大營解決編制了,主要是三大營待遇好,不會拖欠工資,一般沒啥危險,很少上前線(土木堡那算是中彩票了)。他們佔用領導職數,晉升也快,上戰場一刀一槍的軍官們肯定有怨氣,影響戰鬥力。

原因二:領導互相掐

三大營的指揮權逐漸被宦官把持著,他們被稱為“鎮守內臣”,後來在鬥爭中,也有些文官安插進來了,加上原來的武官,領導層就有三種領導身份,文官看不起武官,宦官看不上文官,互相掐,指揮權不一,但歸根到底還是公公們說了算,這些人也不懂軍事,練兵也不會,還喜歡瞎指揮。

原因三:大家都腐敗

土木堡之變前夕,《明英宗實錄》裡記載了,明朝監察官員曾經發現“三千等營管隊官旗,不以軍務為重,往往將富壯者縱放,貧弱者在伍。”

啥意思,就是三大營隊伍裡,強壯的士兵都被軍官們派去墾荒種地去了,留在隊伍裡操練的都是老弱病殘。種的糧食賺的銀子,都歸軍官私分。這樣的隊伍咋打仗?拿火槍的都去扛鋤頭了,還美其名曰這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祖制——屯田。

小軍官沒法動用士兵種地,也會千方百計撈銀子,剋扣士兵口糧。

三大營士兵沒有誰可以剝削,就只能在行軍打仗期間欺負下老百姓了。

正因為這些原因,加上土木堡之變那種千年一遇的大變局,老朱家一百多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家底就被掏空了,從此明軍再也沒有能力主動進攻北方了。

雖然後來,于謙等有識之士對三大營進行銳意改革,但還是積重難返,再也不能恢復永樂年間三大營的勃勃生機和頑強意志了。


歷史有妖氣


打仗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但這次戰役完全就是一個不懂兵法戰術的太監瞎指揮,結果造成了幾十萬大軍死傷過半、明英宗被俘的局面。

導火索

瓦剌的太師也先給明朝進貢了一群優良的馬,本想騙一波賞賜,但是如今的明朝由太監王振當政,這王振就摳,減少了賞賜,也先發毛了,揮軍南下,直擊北京。

那時的明朝還是非常強大的,王振就蠱惑英宗說:您該親自出徵,威懾瓦剌,這樣他們才不會放肆。

英宗覺得很有道理,也想展示一番自己的才幹,大臣的勸說都不聽,於是召集了五十萬大軍準備親征,但實際上也就二十來萬人馬。

大軍的實際指揮者卻不是英宗,而是王振,王振哪裡會指揮啊,光想著逃跑和怎麼讓自己出名了。

先是在大同撤軍,後又將撤退路線改到自己家鄉去,生怕自己家莊稼被踩了,又原路返回在懷來城外駐紮。

這倒好,被後面追來的瓦剌軍隊圍在了土木堡,掐斷了明軍的水源,士兵們飢渴交加。

也先利用士兵們的求水心理,先假裝退兵,王振看見瓦剌退兵了,下令把軍營移到水源邊上去,士兵們前仆後繼的去飲水,結果瓦剌軍隊乘勢而上,士兵們倉促應戰,還沒組織起來就被瓦剌軍隊擊敗了,官兵損失10多萬,數員大將、朝廷官員被殺,就連英宗也被俘虜了。

打仗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明朝的這次失敗與宦官王振有脫不開的關係,讓一個不懂兵法的人指揮軍隊,這無異於讓士兵們去送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