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是不是太無情?

瑞牛牛愛影視


有觀眾看了朱棣駕崩之後的劇情,覺得朱瞻基要殺兩位叔叔,太過無情。這一看就是個假命題,根本說不通。

朱瞻基要是夠狠,那二位早就去跟朱棣彙報工作了,還有後續的各種麻煩嗎?朱瞻基跟那些鐵血帝王比,已經算的上是仁慈了。

自古以來,最是無情帝王家。生在那樣的顯貴位置上,生活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普通人最多淪落塵埃,只要還有微薄的收入,總有辦法繼續維持生計。

皇家子弟可不行,他們的人生只有兩種結果:勝利則權傾天下,失敗則小命不保。

還有什麼事情,比活下去更重要呢?朱瞻基的無情,與其說是心狠,倒不如說他是為了保命。

有人說朱瞻基要殺漢王,這是背信棄義。朱棣在世時,可是把這群子孫聚到了一起,幾個人歃血立誓,承諾不會殺害自家親人。

朱棣的想法,摻雜了太多電視劇的表演成分。朱瞻基的狠辣就是朱棣教會的

歷史上大多數的皇位,都沾染過親人的鮮血。就連唐太宗這樣的千古明君,也是靠玄武門之變才繼承了大唐。朱棣自己的江山是從侄子手上搶來的,還指望著那幾個早已劍拔弩張的子孫和平相處,太過天真了。

真實的朱棣熟知歷史,他是清楚那些王朝更迭的過往的。朱瞻基還是個孩子時,朱棣就要求孫子見一見血腥屠殺的大場面。那時受到了驚嚇的朱瞻基就明白,心狠是在帝王之家生存下去的必備素質。

朱棣暮年之時卻妄想著下一任皇帝能不沾親人的鮮血,這人設明顯就崩了。

朱棣想讓繼任者平安,唯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不支持太子的兩個兒子提早除掉,以絕後患。否則百年之後四人共處,不爭出你死我活是不會結束的。

不是朱瞻基心太狠,而是孫子學習能力太強了。

朱瞻基並非主動出擊,而是被動還手

劇中的朱瞻基,有很多次機會可以用計殺掉漢王。不管是給漢王安個罪名下獄,還是藉著太子的名義討伐一下漢王,都能把這位叔叔折騰的實力大減。

前期的朱瞻基顧忌太多,每一次都沒狠下心。為了維持親情,他都不能立心愛的孫姑娘為正妻,只能違心的選擇了漢王推薦的人。

朱棣死後,漢王三番四次的主動找麻煩,反意已露。

太子登基後,漢王又帶著老三出逃,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

如果此時還不採取行動,剛剛建立起來的新政權必將不穩。百姓將再次陷入殺戮之中。

殺二人換天下人,朱瞻基肯定會選擇損失更小的選項。朱瞻基殺叔叔,是為了保天下太平。

二位叔叔不死,朱瞻基的所有家人都要死

漢王已經有了反意,即使讓出北京城,他們也不會知足,只會得寸進尺。

他們想要的不止有皇位,還有朱瞻基全家的人頭。

一個男人要是連妻子和母親都保護不了,那將是他最深的痛。

所以朱瞻基要求開戰,也是為了護住家人的性命,不能簡單的說成是心狠。

慈不掌兵,善不做官。要做帝王,殺伐決斷免不了,反而是那些唯唯諾諾的皇帝,更容易給天下帶來禍端。看看後面一味求和平,不惜割地賠款的慈禧,就知道什麼是真的心狠了。

對敵人不狠,終會變成對自己的殘忍。


萌萌小笑笑


他其實是很慘的一個角色。娶到的兩個女人,都不愛自己,都有著自己的目的。

朱瞻基稱得上是明朝的明君,可是他的知名度卻遠遠低於他的爺爺明成祖朱棣以及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執政時間太短以及他在執政期間內主要實施仁政和讓國家休養生息為主。雖然是治國有方,百姓能安居樂業,但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對外擴張的豐功偉績,因此缺少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事蹟,但總的來說,明宣宗朱瞻基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只不過朱瞻基有一特殊愛好,而這特殊愛好給後人留下的印象幾乎是完全蓋過了他的“仁宣之治”,反而讓不少後人都認為他是位荒唐的君主。

由朱亞文、湯唯主演的《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的朱家的大事小事,家事國事都非常有看點,其中王學圻貢獻了精湛演技,朱亞文為了朱瞻基一角特意用三種音色詮釋不同時期的他,可謂是下功夫了。

  俞灝明明明比朱亞文年齡小,但出色演技再加上一臉鬍子hold住了這個角色,劇中的女主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最大的看點不是如何聰慧,而是大臉盤短脖子毀掉了女神的象形。歷史上朱元璋雖然不怎麼好看,但是這部劇裡有些嚴重歪曲了朱元璋相貌了。而服飾上的明顯錯誤機有點過於不夠用心了。比如皇帝戴的翼善冠,這是一般上朝不會戴的,只有大的祭祀才會戴。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由湯唯扮演的孫皇后,她的身世和劇中胡皇后的身世都是有據可查的,而編劇有點不顧史實的編寫,有點不夠負責任。不過除了這幾點,這部電視劇還是有很多看點的,可以在劇荒的時候看看。






萬君看影視


《大明風華》中,朱瞻基越往後越冷血越無情,並不是黑化了,而是一方面他得到了朱棣的真傳;另一方面奪得最高權力,最終也是為了家人。


第一集靖難之役的時候,一個孩子坐在位子上,滿眼看到的是血腥和殺戮。這是朱瞻基第一次懂得現實的殘忍,因此近乎崩潰,朱棣一把按住朱瞻基,不經歷這種場面,你如何成長?

所以當鏡頭再次落在朱瞻基身上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開始接受朱棣全面歷練的角色。這個階段的朱瞻基實際上已經清晰認識到權力和保命之間的關係。


孫若微為了保護朱棣而受傷後,朱瞻基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內心,雖然他的父親貴為太子,自己深受朱棣寵愛,但是他的命運並不比那些“靖難遺孤”更好,時刻面臨死亡威脅。

所以到了後期為了自己和家人不至於莫名其妙地丟掉性命,他必須去爭奪那最高權力。

到了朱棣駕崩之前,朱瞻基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了。朱棣病倒後,認為朱高熾就是一個活死人,而朱瞻基沒有能力接位,只有朱高煦還算聽自己的話,能夠壓制得住朱高燧。只有讓朱高煦即位,才有可能保持大明的穩定,不發生動亂。


而此刻朱瞻基卻違背了朱棣的意志,他不顧各種可能性的風險,一定要讓父親朱高熾即位。而朱高熾病重,朱瞻基再次咄咄逼人,其實目的也就是為了最終讓自己即位,掌握最高權力。

面對朱高煦和朱高燧大鬧靈堂,朱瞻基的第一反應,就是殺了他們,以絕後患。這已經徹底偏離了當初朱棣讓爺孫四人歃血盟誓,不得殺自相殘殺,否則天不壽予。


所以實際上並不是朱瞻基太無情了,而是他其實和他爹朱高熾並非一路人,他是得到了朱棣的真傳,是朱棣將其從小培養出來的結果。



炒米視角


政治鬥爭無比殘酷,特別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帝位之爭。

朱瞻基的兩個叔叔原本就不是善男信女,如果情勢允許,他們可是毫不猶豫的就會殺掉朱高熾全家取而代之。所以那一場爭鬥不是爭一點家產的事情,而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爭。

相對來說,朱瞻基已經算是仁慈了,要真是心狠手辣的,在榆木川的大營中就把他倆處死了。而且那時候其實才是最佳時機,身在前線,朱高煦的部隊也已經被調走,以一個抗旨不遵,興兵作亂,謀殺皇儲,被亂軍殺死的故事就掩蓋過去了,朱瞻基甚至都不用出面。

什麼美名?那都是勝利者書寫的。當時一旦朱高煦兩兄弟被滅,天下就再也沒有敢於造反的勢力。甚至於朱瞻基可以順勢接受三千營和五千營兩支精銳明軍,省卻了後來內戰對國家力量的消耗。

至於朱高熾,一旦生米煮成熟飯,且朱瞻基兵權在握,他再宅心仁厚也只能承認現實。從後來的演進來看,朱瞻基的判斷是對的,此二人因為朱高熾的所謂仁義,讓天下多了多少亡魂,讓天下百姓承受了多少禍亂和冤魂?

為了你朱家幾口家人的所謂仁義,犧牲的可是無數兵士、百姓和家庭。這一點上,我一直讚賞李世民的做法,以小惡成就大善,能夠殺伐決斷者方能善行天下、建立盛世。


謝金澎


我是津城沐雨,我來回答。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不是太無情了?

的確是這樣的。



《大明風華》演到三十多集,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再也不是原來年少輕狂卻內心良善的人,朱瞻基變的越來越無情。

首先,自己權利燻心,為了自己的權利,不惜大明發生再次動亂的風險,改變朱棣的意志,讓自己的父親繼位。



其次,不顧父親病重,步步緊逼,讓病重的朱高熾繼位,為自己將來掌權並順利繼承皇位奠定基礎。

再次,朱瞻基對自己兩位有野心的叔叔非常狠毒,為了剪除潛在威脅,企圖殺掉朱高煦和朱高燧。如果不是朱高熾的一再阻攔,兩位王爺怕早就是刀下之鬼了。



隨著劇情發展,朱瞻基越來越無情,為了自己的權利慾望,不惜骨肉相殘,違背朱棣意志,誅殺親人,可謂是非常無情。


津城沐雨


朱亞文說,自己很能理解觀眾對這個角色的“誤解”,但是這種角色的創作,其實是符合朱瞻基的秉性和身份,“這只是他的保護色”。根據劇情的演進,朱瞻基面臨不同的人生境地會有幾次大的轉變,這也是朱亞文認為這個角色演起來很過癮的地方。“導演張挺在這部劇裡做了大膽嘗試,我們每個人物角色都像輪班站崗,一個接一個地走上前臺。其中裹挾著的最大事件就是靖難遺孤的復仇,從中可以看到朱棣對靖難的反思。這在戲劇結構上非常有趣,每個人物的命運都是大起大落。它不是慢慢悠悠給你抻到60集,最後再來一個斷崖式的大結局。”

故事中“明朝第一家庭”的設定,也讓朱亞文認為是該劇的創新之處。在他看來,編劇和導演團隊認為要用歷史形態來折射出人性的影子,通過歷史矛盾來讓觀眾看到朱氏一家人背後血緣親情的故事,“不僅僅是演歷史中的歷史,演歷史書上的歷史,更多是融入了當代的理解去詮釋過去的時代。我們在大的時間節點上幾乎做到了與真實歷史有對應關係,在具體的創作表達上進行了創新。”對朱亞文來說,劇中這種家庭化的人物關係更多是一種表達方式的創新,作為演員,他不是以歷史顧問的身份去深究是否合理,而是需要相信劇本的設定,“我是不會懷疑的,因為這就是劇作的風格,它就是要用這一面來表達。如果我懷疑,我就是這段關係中的敗筆。”



兔子丫


心慈面軟,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人云亦云,決不是帝玉應有的品格!


太陽之火52


他不無情歷史就改寫了,朱棣後面就是他二叔朱高煦了,沒他朱高熾一傢什麼事兒了


寂流年孤月


不是無情,是這個演員演的太過,太作!

開始的出場像極了廠公太監,參考新龍門客棧的陳坤![捂臉][捂臉]後來,時而嬌柔做作,想演出扮豬吃老虎,演過了,時而漏出一眼看透的高大作!真是夠了,女主和男主都一個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