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崇禎殉國的時候,身邊除了太監,沒有一個文官?

大侃歷史


歷史上對於崇禎皇帝的評價有褒有貶,眾說紛紜。後人對他的詬病往往在於他的治國能力,但也並不能否認,崇禎是一位勤政愛民、有氣節有骨氣的皇帝。《明史》記載:“......帝(崇禎)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御書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冠冕,以發覆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他自縊於煤山的壯舉,維護了他作為天子的最後一絲尊嚴,崇禎的氣節流芳百世。可令人疑惑的是,為何崇禎殉國時,身邊除了太監,沒有一個文官呢?<strong>

<strong>

明朝後期,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和腐敗的吏治讓百姓傷心憤恨。權貴階層依靠權勢強取豪奪農民的土地,也自然有更多投機耍滑的機會來偷稅漏稅,最終沉重的賦稅還是落在了早已不堪重負的百姓身上。加之長年累月的戰爭導致國庫虧空,國家只好增加稅收,繼續壓榨百姓,陷入了這樣一個死循環中。於是就出現越來越多的農民起義軍,社會矛盾愈演愈烈。“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失民心者失天下,自然也不會有臣民百姓追隨君王,這就是崇禎之死如此慘烈的根本原因。<strong>

內有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外有清軍入寇,內憂外患下,大明王朝已然是千瘡百孔,風雨飄搖。多年腐敗的吏治無益於國事,更是養出了一群只顧私利、毫無氣節的寄生蟲。危難來臨之際,皇帝的官僚集團不過倉皇逃竄罷了,哪裡會留在失勢的皇帝身邊,甚至殉國呢?其實,不僅僅是明朝末年官僚集團的腐化問題,崇禎皇帝本人也有很大的責任。崇禎皇帝生性多疑又極重權術,在位十七年換了幾十位大學士,對待臣下態度反覆,甚至時有鳥盡弓藏之嫌。臣下對於上級統治心生不滿,自然不會一腔忠誠,到最後必定是樹倒猢猻散。事實也確實如此,明朝末年各級官員早已對大明王朝失望,輕易地便向清軍或是李自成部投降,整個大明王朝實際上已是支離破碎,只等著最後一根稻草壓上來。說到底,崇禎皇帝作為君王,慷慨死社稷,卻無臣民跟隨,還是逃不過他昏庸的治國能力與御下之道。<strong>

據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先是命後宮嬪妃盡皆自殺,後親手砍殺自己的兩位女兒,再命貼身太監小毛子帶三位皇子出逃。自己和太監王承恩逃亡煤山,無奈自縊而死。王朝滅亡之際,一代帝王唯有身邊最親近的太監依然跟隨,實在是令人唏噓。

一個王朝的滅亡自有其歷史原因,很多時候並非一人之力就可逆轉。在大明王朝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如黃仁宇所說:“皇帝的勵精圖治或是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是調和……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 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抹光彩是崇禎皇帝用生命畫就的,無論如何,君王死社稷,其中的氣節仍是值得我們敬仰的。


鄧海春


世人多以崇禎眾叛親離,以至於身邊僅有宦官一人忠心。這實則是一種誤解。崇禎死的確實悲涼,以身殉國時身邊也僅有太監王承恩一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背棄了他。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主要還是對崇禎太過失望了。

崇禎在都城淪陷之際,表現的著實很有骨氣,沒有絲毫的怯懦,而是選擇了以身殉國。此前的朝堂之上,崇禎曾怒斥群臣:“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由此可知,他是懷著遺恨離開的。

朱由檢從哥哥朱由校手中接過來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朝中有閹黨魏忠賢禍亂朝綱,關外有女真八旗的步步緊逼,崇禎掌權後,風調雨順的年景似乎愈發遙遠,各地的流民也紛紛揭竿而起。在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崇禎自己也想不出什麼扭轉乾坤的法子。

不過,崇禎很勤奮,登基之初也很果決。曾經禍亂朝綱的魏忠賢,很快被少年天子給收拾了。可惜,江河日下的晚明政權,還是愈發地風雨飄搖。處在紫禁城內的皇帝,總想著重振朝綱,讓大明王朝中興,可到頭來不僅遼東戰場節節敗退,李自成的農民軍也更加難纏。

到崇禎十六年時,李自成的農民軍已攻下西安,並建國號大順,定年號為“永昌”。得知此消息,朝廷上下慌作一團。

可是,李自成的大軍並沒有給崇禎留下喘息的機會,他隨即再次東進,佔領山西后又直撲北京,於第二年三月十八(按:農曆)攻入北京。接下來的事,大軍便十分清楚了:

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明史》

崇禎自盡時,身邊有太監王成恩伴駕,倒也不算孤獨。只是,這位末代皇帝至死還是將責任推卸給了群臣,他還在遺書上強調“諸臣誤朕”。

不過,歷史上並非所有人都棄崇禎而去,甚至依舊有人選擇在城破時以身殉國。當然,陪在崇禎身邊的,僅僅有王承恩。據《明史》記載,崇禎死後,還是有大臣選擇隨崇禎而去的:自大學士範景文而下死者數十人。

在明亡時,遺臣中以大學士範景文的表現最為令人欽佩。危難之際,他匆匆趕到皇宮,想勸崇禎繼續組織力量實施抵抗,但可惜崇禎已然帶著王承恩離去。得知皇帝已有心赴死,範景文也隨機決定從崇禎而去。與崇禎相似,範景文也留下了遺書,隨後跳入古井而死。

崇禎之所以走的這麼悲涼,除了多數大臣只顧自身利益,不管朝廷安危外,主要還是因為他自己已經失去了信心,甚至都不想再做抵抗了。比如範景文在危難之際跑去面聖,為的就是在尋拖延之法,以維繫國運。

可是,崇禎卻乾脆帶著太監去自盡了。當然,即便崇禎殊死抵抗,也勢必難以抵禦李自成的大軍。崇禎死時,悲涼而絕望,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並非所有人都拋棄了這個末代皇帝。



史海爛柯人


誰說的?明朝文臣沒有在國家滅亡時殉國的?胡說八道!

他們沒有陪著皇帝去死,卻在城破之時用自己的鮮血寫下最後一個漢族王朝最後的悲歌。

為何總是宣揚那些亡國後從賊的明朝大臣,卻很少提及這些殉國之人,出於什麼目的,明離子不知道,但有義務為他們澄清!

首先是京城的重量級大臣,大學士範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華、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大理寺卿凌義渠等人得知城破皇帝身死時,舉家殉國。

王章、趙撰直面入城劫掠的李自成賊軍,破口大罵,被賊軍殘忍殺害。

接下來是錦衣衛,都指揮王國興,指揮同知李若珪,千戶高文采攜家人紛紛殉國以全忠義。

再說說宮廷內,可不止王承恩一人殉國,太監、宮女數千人集體上吊身亡,以全名節。

在順軍進入宮中後,曾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屍首找到,拉到東華門示眾。

老百姓紛紛悽然淚下,亡國之君有如此民心也是古之未有,有膽大的百姓將皇帝和皇后的屍身冒死偷走,葬在了田貴妃墓中,防止了皇帝的屍首再遭到賊軍的進一步踐踏。

據統計,只京城一處,殉國的文臣武將就有數百人,百姓殉國之人更是不計其數,全國各地,殉國的地方官員、貢生以及普通百姓,更是難以有明確統計。

如果您看到了這篇文章,就請不要再傳那個“明朝陪著皇帝殉國的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的謠言了,這些文臣武將以及百姓如果聽到,當真是死不瞑目了。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崇禎帝殉國時候,身邊只有一個太監,不只是沒有一個文官,更沒有一個武將!

為什麼會這樣呢?

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當然先說一下,這裡指的是陪伴崇禎帝殉國之人,意思並非是說沒有一個大臣殉國,只是縮小到陪伴崇禎帝的範圍之上。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宋安之個人認為,孟森老師明史講義中對於崇禎帝的一段評價,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綜帝之世,廟堂所任,以奸諛險諂為多且久,文武忠幹之臣,務摧折戮辱,或迫使陣亡,或為敵所禽。

至不信外廷,專倚內侍,卒致開門引入。而當可以恤民時,君臣銳意刻剝,至臨殉之日,乃嘆曰“苦我民”,使早存此一念,以為辨別用人之準,則救亡猶有可望,乃有幾微大柄在手,即不肯發是心,猶不自承為亡國之君,何可得也!

意思是崇禎帝忠奸不發,用的多是奸臣,諸如盧象升這種忠臣,則是活生生被迫害死,還特別相信太監,結果李自成大軍一到大部分是紛紛投降,自縊時才嘆道苦我民,如果早就有這個覺悟,也不止於此啊!

正因為崇禎帝這般治下御國,所以才淪落到那般地步,以至於國破家亡,自己自縊之時,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陪伴著…


宋安之


一提到崇禎皇帝,大家似乎都為這個皇帝感到不值。崇禎繼位之初,明朝實際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魏忠賢禍亂朝綱,把奄奄一息的大明搞得還剩下了一口氣。雖然崇禎一上臺就以雷霆萬鈞之勢處理掉魏忠賢的勢力,可之後的局面還是不可收拾。


在繼位之後,為了挽救明朝的頹勢,崇禎可以說是勵精圖治,嘔心瀝血,勤政愛民,20多歲就有了白頭髮,相比於他的前任們,崇禎皇帝真的是很勤政的。李自成即便已經兵臨城下,他也沒有答應李自成求和的要求。到頭來,君王死社稷,自縊於煤山,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崇禎是一位很有骨氣很有氣節的皇帝。


可是崇禎治國的能力實在太弱,導致起義軍做大做強。舉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崇禎的治國能力了。


當時天下大亂,起義軍已經成燎原之勢。而當時明朝其實還是有會打仗的人的,盧象升就是一位。這個人在起義軍中有一個外號,叫“盧閻王”,可見這個人還是很厲害的。不過就是這樣的人,非但得不到崇禎充分的信任和授權,還被崇禎信任的楊昌嗣處處掣肘,搞爭權奪利,想搶回盧象升的大權,導致本已經被剿滅的農民軍趁機又死灰復燃,並且藉機打敗了盧象升。可笑的是,盧象升戰死的消息傳到北京,崇禎居然不相信,直達楊昌嗣也死了,崇禎才追贈盧象升,可這時候又能起什麼作用呢?還有像袁崇煥、孫傳庭、洪承疇等將領,都被崇禎白白錯過了。


可是就是這樣的皇帝,自縊殉國的時候,身邊也只有一位太監跟著,而沒有其他大臣陪著,不可謂不淒涼。為什麼崇禎有這樣的結局,居然沒有一個大臣跟著?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崇禎的性格,導致和大臣的關係降到冰點。


崇禎皇帝生性多疑,薄情寡恩,朝令夕改,沒有擔當,不信任任何人。在位17年換了19位首輔,幾十個大學士,殺的大官更是數不勝數。即便是被崇禎破格提拔的當朝首輔魏藻德,也對崇禎絲毫沒有感激之情,足見崇禎在朝臣中沒有一絲威信。所以當崇禎有什麼事要和大家商談,這些大臣就在下面聽著,也不發表意見。萬一崇禎聽著不順耳,那這個大臣就完蛋了。正是因為這些大臣得過且過的心態,導致國家大事沒有人幫著崇禎一起分擔。這也是崇禎死前,沒有大臣跟在身邊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當時的朝臣自私自利,已經對大明失去了信心,早已經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只等著李自成的大軍過來,就立馬獻城投降,到時候搖身一變,從大明的臣子變成李自成的臣子,給誰打工不是打工呢?



最後一點就是,崇禎自縊的時候,大臣們根本不知道崇禎去了煤山自縊。等知道皇帝自縊的事情後,還有一部分臣子選擇跟隨崇禎殉國的,有大學士,也有戶部尚和左都御史等人,有些大臣還是聽到後還是舉家殉國的。當然這只是少部分的大臣而已。


歷史局中人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時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性格多疑,刻薄寡恩,對於明朝的滅亡他需要負主要責任,但是後世大多提到他都是報以同情,認為他是個好皇帝,不得不說,作為儒家傳統框架規定的對於好皇帝的定義,崇禎帝基本上都是沾邊或者達到的。根據史料記載,朱由檢同志二十多歲就已經有白頭髮,眼角長魚尾紋,“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那麼為何這麼一個勤懇努力的皇帝還是做了亡國之君呢?原因在於崇禎帝雖然勤勉但是對於大臣的使用還是非常濫的,崇禎帝在位17年居然換了19人首輔,可以說基本就是朝令夕改,崇禎最後一任首輔魏藻德,不僅眼看著王朝覆滅,還巧言令色轉身投向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崇禎帝刻薄寡恩,對於手下基本就是用完直棄,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當時的局勢,南北交困,內外危機。崇禎帝開始秘密同皇太極進行議和。陳新甲為兵部尚書,受命遣使關外,負責這項工作,但朝廷官員不知。崇禎帝先後手寫書信數十封,交陳新甲同皇太極聯繫,告誡他千萬不能洩露。但是事實卻和陳新甲開了個大玩笑,他的家丁無意中流傳了機密文件,導致京城世人皆知,崇禎帝龍顏大怒,於是乎開啟了崇禎最愛用的招式,殺大臣!雖然有大學士試圖營救,說:“國法,敵兵不薄城,不殺大司馬。”奏上,崇禎不聽。崇禎十五年(1642年)八月,將陳新甲凌遲處死。

崇禎帝對於楊嗣昌和盧象升的運用簡直出神入化,對於農民軍都怕的盧閻王,崇禎非但不信任,而且還安排楊嗣昌事事掣肘,致使名義上號稱“總督天下援兵”的盧象升部,實際上不到兩萬人馬。面對清軍大軍,盧象升慷慨赴死,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僕”。盧象升戰死後,崇禎帝居然相信楊嗣昌所奏,認為盧象升未死不予撫卹,象升遺體停屍八十多日後方為家人收殮。直到楊嗣昌死後,朝廷才贈盧象升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建祠奉祀。加上一個孫傳庭也是處處受到楊嗣昌的打壓,導致在農民起義軍快要覆滅之際和他們和談導致之後的做大,楊嗣昌功不可沒,孫傳庭也在處處打壓之下怒而辭官,暴怒的崇禎帝就把孫傳庭關了三年,直到農民軍殺的中原明軍兵敗如山倒之後才又想起孫傳庭,雖然孫傳庭實力很強,對於已成氣候的農民軍也需要時間來應對,可惜崇禎根本不給孫傳庭整備軍力的時間,力促秦軍出潼關,後面大家也知道了“傳庭死,而明亡"。

在東北力戰女真的明軍也感受到了崇禎帝的氣場,松錦大戰中由於崇禎帝的一味催促洪承疇前進幹翻清軍,導致了洪承疇與祖大壽之間的脫節,雖然松錦失利也不能都怪崇禎,但是崇禎帝明明軍事實力不咋得,還偏偏喜歡瞎指揮,還派個太監監軍,根本不信任主帥的能力,魄力完全不行。

後期的朝堂基本沒人會出聲,大家都害怕這個喜怒無常的帝王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對於他們而言最好的做法就是任由崇禎折騰,自己去另謀出路,畢竟誰當了皇帝都需要文官集團來幫他處理朝政,度過最初的時期。


Sylar弈


這說明明王朝封建皇權專權專制濫用皇帝絕對權力,反對,堵死君主立憲丞相負責制改革是不得人心的,是沒有政治前途的;也說明,雖然世界性實踐證明:君主立憲制是能夠成功走向現代化的,但不是任何國家任何朝代的君主都能有當君主立憲制中的君主的素質,能力,資格,民望的;政權傍落,軍權在握還好辦,如軍權也傍落,仍不會被人篡位,是要有很高政治智慧,及制度保障,民心,文化,文明保障的。滿清皇帝不可能已經實錢證明,明朝皇帝,元朝皇帝不可能也是明顯的;只有宋朝有可能,宋仁宗時,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領導的法定擴大相權的慶曆新政改革,差一點實現將宋朝皇室像英國皇室一樣成功突破君臣互害的政治體制,實施法定內閣負責的首相制君主立憲改革,有利包容不同意見,不需要為皇權專制濫殺功高震主的人才,有利培育、包容國家綜合實力,有利國家民族群體素質的提高,保持中華盛世國際領先地位從而延續到近現代,令元、明、清成為多餘的朝代呢;但可惜慶曆新政被中止。


歷史的微妙啟示


據說,崇禎在臨死之前還悲憤地說:文官皆可殺!這應該是他發自內心的感慨吧。從這一句話也可看出,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的確是降到了冰點。那麼,這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後世史家認為,崇禎是一個最像明君的昏君。就治國施政能力來說,崇禎真的是很欠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勤勉上進也的確是感人。他奮鬥了一生,便是為了做個好皇帝,直至最後上吊都沒有俯首。他與多數昏庸的亡國之君有著本質的區別。

他登基後的第一個大動作便是懲治閹黨,把魏忠賢剿滅。這個從表面上來看當然是好事,不但清除了奸黨,還給自己立了威。只是,他做得未免急了點。

魏黨一去,文官集團便開始肆無忌憚起來,因為當時已無人對他們進行制衡了。而後來崇禎旅行的一系列改革,表面上來看是讓天下百姓受惠,實際上得到好處的恰恰是那幫文官身後的勢力。文官們一旦沒有了氣節,做起事來就更加卑鄙自私。

偏偏崇禎此人平時又是刻薄寡恩,不知道籠絡人心。他自己生活倒是儉樸,本想以身作則,可是那幫腦滿腸肥的貪官們哪能過得了那樣的日子了?

等到後來,李自成義軍向京城殺來時,崇禎本來是打算讓這些大臣們來個募捐,以籌集軍餉。結果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幫貪官一個個都哭窮,一點錢都捨不得出。這也耽誤了戰機,讓勤王的部隊沒能及時趕來救駕。

更有甚者,據說在京城被破時,崇禎曾經逃出皇宮,奔向那些大臣們的府邸,想要避一避。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身為一個皇帝,連那些臣子的門都敲不開。在萬般無奈之下,崇禎徹底絕望,只是來到煤山,找了棵歪脖子樹了卻了一生。


史海驚奇錄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亡國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盡,作為一國之君,臨終前只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那讓人有疑問的是偌大的明朝,為何在崇禎殉國的時候,身邊除了太監,沒有一個文官呢?第一:文官們和皇帝離心離德

明朝時期和其他朝代有差異的一點就是從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就一直在打壓文官們的氣節,對待文官也沒有尊重可言,明朝滅亡前,財政軍餉吃緊的崇禎曾經和大臣借錢,可是即使手裡有錢的明朝官員們還是哭窮說沒錢,可見在官員的心裡,早已經和崇禎皇帝離心離德。

明朝時期,喪失了對文官們的尊重,也沒有得到他們的忠君愛國之心,這樣的文官們對皇帝和朝廷並沒有感激,當明朝大勢已去的時候,自然沒有人願意跟隨皇帝殉國。

第二:文官們並不知道

崇禎自盡之前,朝堂之上已經只有崇禎和王承恩了,上朝的大臣已經無影無蹤了,而在崇禎去煤山自盡的時候,自然沒有文官跟隨,恐怕他們沒料到自己的皇帝為以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即使崇禎殉國的時候,有些文官不知道,不過有些大臣聽說皇帝自縊後,並沒有馬上收拾財物為自己找後路,而是紛紛選擇跟隨殉國,重量級的大臣殉國的也不少,比如大學士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華、大理寺卿凌義渠等等都舉家殉國,這也體現了明王朝最後的氣節和風骨。

第三:有些文官選擇了剃髮降清

崇禎皇帝自殺的時候,雖然有人選擇殉國,可更多的是選擇剃髮投降清朝,實在沒有幾個願意為大明王朝殉葬。

崇禎殉國的時候,身邊除了太監一個文官沒有,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文官們從小接受的是忠君愛國的思想,而清兵入關的時候,投降的大臣卻是一個接一個,前赴後繼,明代有骨氣的文官有,可貪生怕死者眾多,你們怎麼認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小聰歷史客棧


崇禎殉國時身邊只有太監王承恩,這隻對一半,崇禎死後許多文臣皆殉國,百姓殉國的也比比皆是。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是孫承忠赴死那段。孫承忠何許人也,他是明末著名的軍事家,教育家,學者和詩人。曾為熹宗朱由校的老師,文壇的領袖領導者。曾出任兵部尚書,遼東大督師,東閣大學士等。此人有些卓越的軍事能力。

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功勳卓著,後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進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後孫承忠朝南面拜了三拜,三呼萬歲,然後從容赴死(上吊自縊)。這期間清軍只是將他包圍,給予他最後的體面。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獲追贈太師,諡號“文忠”;清高宗時追諡“忠定”

這樣的臣子,百姓在明朝還有許許多多。

雖然思宗曾痛恨地說,朕自登極一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朕雖德薄匪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喪心誤我,非朕之罪。每撫心自揣,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但是,我覺得在明朝文臣還是非常有骨氣的。

最後的最後崇禎來到煤山,上吊而死,年三十五歲。“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是他留下的最後遺言,感動了全天下,尤其江南士子奮起抵抗,清軍開始大面積屠城,揚州十日、嘉靖三屠、舟山之屠、海州之屠、無錫之屠……死了幾百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