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奪門之變那晚,于謙在幹什麼?為何不阻止這場政變?

放牛娃又見春天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杭州市上城區)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時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于謙獨運徵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憲宗時,于謙被複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傳世。《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通過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重新登上了皇位,在上位不久後,他聽信讒言把明朝忠臣于謙處死,自此于謙這個扶明朝大夏於將傾的人物,終於走到了人生盡頭。朱祁鎮明知道自己要承擔殘害忠良的千古罵名,但為了證明自己奪門的合法性也不得不將於謙下令處死。奪門之變的那天晚上,手握兵權的于謙在哪裡,他為何不阻止呢?


明代宗的上位其實很偶然,如果不是明英宗年輕氣盛又聽信了宦官之言,他也不會被瓦剌俘虜,讓大明朝沒有君王,再後來朱祁鈺在當上皇帝八年之後,漸漸病入膏肓。在此前朱祁鈺將自己哥哥立下的太子廢除,即將朱見深從太子位上趕下去。他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但是遭到群臣的空前反對,因此,在那八年太子位置是空缺的,而此時如果朱祁鈺撒手人寰,那麼明朝沒有儲君,就會陷入混亂之中。 于謙於國盡忠,如果他出手干預政變,而又沒得景泰帝的授權的情況下,他的行為是不合適的,甚至會被貼上謀逆的標籤,更重要的是,奪門之變的徐有貞得到了當時孫太后的支持,從這一點來看,于謙就更沒有理由進行阻止了,奪門之變從政變性質已經成了皇室家事。

還有當時瓦剌還將明英宗放在陣前來攻打京城,明軍只能撤退根本不敢進攻,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于謙擁護明代宗繼位,大明朝很大可能會亡,就算不亡也會成為偏於南方的小朝廷,所以于謙不是一個弄權的臣子。後來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的時候,明代宗已經病榻纏綿多時,明代宗沒有子嗣,當時明英宗復位對大明江山最好,而且這江山原本就是明英宗的,所以于謙他也不能阻止。

1457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誓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接下來的就是抄家。堂堂一品大員,家裡空空蕩蕩,毫無家產。抄家的人都對於謙的清正廉潔肅然起敬。 于謙的一生就如他的那首《石灰吟》所寫: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八年後,明憲宗朱見深即位,為于謙平凡昭雪。再之後的萬曆皇帝明神宗,尤對於謙敬仰有加,授予諡號“忠肅”。


大老二爺


奪門之變,其實是一場君子和小人的交鋒,很多人覺得,奪門之變的時候,于謙手握重兵,怎麼可能放任奪門之變展開,放任朱祁鎮復辟呢?如果從奪門之變的細節方面看,這場政變實際上,沒啥太多的看點,甚至可以說在誰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把皇帝給換了。

怎麼叫作君子和小人的交鋒。簡單點說,就是君子走的是正道,小人走的是邪道。我們看一下奪門之變的人:石亨、曹吉祥、徐友貞。

雖然他們的名字都挺吉利,但他們的人品並不怎麼樣,曹吉祥是個宦官,徐友貞是個御史,這兩個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職位低,但權力大,曹吉祥可以直接接觸到後宮和皇帝,而御史有彈劾百官的職能。

而另一個叫石亨的人,就更不簡單了。

如果往前推一下,石亨在北京保衛戰中立下大功,也是于謙的戰友。在軍隊中有足夠高的地位。也就是說,石亨的態度,決定了很大一部分軍隊的態度,也決定了奪門之變的結果。

當明代宗朱祁鈺病危,最早知道的是曹吉祥等人,而朱祁鈺的遺囑,也是他們最先知道的。

於是,這三個人開始東心思,他們的效率非常高,首先是曹吉祥通過自己太監的身份,拉攏後宮的孫太后。得到了後宮的支持。

而石亨,也在軍隊中,找到了自己的嫡系部隊。

而徐友貞,則開始暗自拉攏一些官員。這些做法,幾乎在一夜之間完成。根本沒有耽誤太多時間。

對比這些小人的耳目靈敏,辦事效率極高,于謙以及他們的大臣團體,就顯得有些慢了。其實,于謙的消息並不閉塞,可以說,他得到的消息,不比曹吉祥等人晚多少,只是消息不如他們準確罷了。憑藉相當強的政治直覺,于謙等人已經明白了朝廷要變天了。但顯然,他們並沒有想到會有人要復辟。

于謙等人按照正常的流程,知道皇帝不行之後,一定要選擇一個繼承人,于謙等人開始擬奏章,通過正規途徑來選擇繼承人。

但當他們擬完奏章,天已經黑了,這個時候,已經是下班時間,因此,于謙等人決定,明天早朝的時候,把奏章呈上,讓朱祁鈺確定好繼承人。通過合法手段,讓明朝國祚延續下去。

于謙等人的做法,其實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在正常合法途徑看來,他們的反應以及落實事情的能力很強,辦事效率相當高。但還是差了一點,因為石亨徐友貞等人,把于謙等人晚上睡覺的時間用上,居然用了一夜時間,就把事情辦完了。

於是,當於謙上朝之時,他這才驚奇的發現,原本坐在龍椅上的是朱祁鈺,現在則變成了已經被軟禁起來的朱祁鎮。還沒等於謙反應過來,徐友貞已經山呼萬歲,接著,許多朝臣也開始山呼萬歲。

直到這個時候,于謙等人才知道,就在他們準備呈上奏摺的前一個晚上,奪門政變就發生了。這件事來的太快,太突然,根本無法想到。

在歷史上,很多人對於奪門之變的評價,多數覺得這是一場相當無聊的政變,因為來得快,成功的快,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

但如果尋求一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會發現,這種無聊政變的背後,就是一場君子和小人的博弈。

無論是于謙還是徐友貞石亨,其實都在密切注視著局勢,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做著各種動作。于謙只少算了一點,那就是小人們的野心。這是這一點失誤,讓于謙等人前功盡棄。

而奪門之變過後,從發生的事情也可以看出,君子做派和小人做派的區別。于謙等人,雖然不太願意輔佐朱祁鎮,但畢竟他是皇帝,如果再擁立一人,必然會造成政局混亂,給明王朝帶來巨大傷害。所以,他們依然決定輔佐朱祁鎮。只是,石亨等人卻並不考慮政局問題,只是覺得於謙會分掉自己的權力。所以,就把于謙害死了。

如果說奪門之變是君子沒有算到小人的手段,那麼于謙的悲劇,就是君子沒有算到小人的心思。


小小嬴政


通過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重新登上了皇位,在上位不久後,他聽信讒言把明朝忠臣于謙處死,自此于謙這個扶明朝大夏於將傾的人物,終於走到了人生盡頭。

朱祁鎮明知道自己要承擔殘害忠良的千古罵名,但為了證明自己奪門的合法性也不得不將於謙下令處死。

奪門之變的那天晚上,手握兵權的于謙在哪裡,他為何不阻止呢?

1 朱祁鈺上位與病重

土木堡戰役中,明軍20萬精銳大軍全部覆沒,連皇帝朱祁鎮都被俘虜,消息傳到北京,人們紛紛收拾東西打算跑路,而唯有兵部尚書于謙力排眾議,先將朱祁鈺扶上了皇位,以穩定國家的局勢。

于謙知道此舉是冒著殺頭之禍,如果遭到大臣反對,自己當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可是為了國家利益就不顧自己的生死。于謙率領軍民打敗也先之後,朱祁鎮不久之後也被蒙古人放回。

當然朱祁鈺在當上皇帝之後,根本不想著將皇位交給自己的哥哥,因此把自己哥哥安排到南宮,基於朱祁鎮對於自己皇帝之位始終是一個威脅,因此朱祁鈺也三番五次的找事,但是朱祁鎮也毫不在意,因為在這裡好歹有人服侍。

朱祁鈺在當上皇帝八年之後,漸漸病入膏肓。在此前朱祁鈺將自己哥哥立下的太子廢除,即將朱見深從太子位上趕下去。他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但是遭到群臣的空前反對,因此,在那八年太子位置是空缺的,而此時如果朱祁鈺撒手人寰,那麼明朝沒有儲君,就會陷入混亂之中。

2 石亨等人陰謀

北京保衛戰結束後,功勞最大的于謙只得到了一個少保的虛名,於是石亨向皇帝舉薦于謙的兒子于冕為官。但是于謙知道後,當即批評了石亨,石亨的好心當了驢肝肺了,於是懷恨在心。

石亨是北京保衛戰的攻城,但是卻得不到皇帝的重用,於是認為是于謙在皇帝面前說自己的壞話。在是戰還是南遷時,徐有貞說了一句必須南遷,被于謙駁斥之後,朱祁鈺更是將他排除權力核心之外。

兩人認為如果朱祁鈺去世之後,于謙會更加刁難自己。而於謙在暗地多次幫助石哼與徐有貞,但是兩人品行不怎樣,因此不受重用,卻責怪于謙。

石亨與徐有貞考慮的是自己的前途,他們知道朱祁鈺已經病入膏肓了,選擇好的未來是重要的。因此他們計謀一下,決定與太監曹吉祥一起,讓南宮的朱祁鎮復位。

3 朱祁鎮復位

當時的于謙正在為明朝的前途考慮。朱祁鈺沒有立太子,如果朱祁鈺去世了,那麼明朝就會陷入皇位空缺的位置,在發動政變的那天夜晚於謙,胡濙,王直在一起商議,決定共同推舉復立朱見深為太子,隨後起草了一份奏摺,準備第二天上朝時交給皇帝,而皇帝病重,一定會同意。但那時奪門之變根本不可能成功了。但是在這一晚徐有貞等人發動了政變。到南宮請朱祁鎮復位,那天夜裡非常的黑,幾十個人來到南宮,朱祁鎮非常的害怕,認為自己生命就要終結。而幾十人突然下跪,稱朱祁鎮為皇帝。朱祁鎮這才將信將疑的問道,是否讓自己復位。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對於這些人說,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如果失敗了大家都活不了。在大家的擁護下,朱祁鎮復位。

雖然石亨為大將,但是兵權掌握在於謙手中,此時于謙要真的選擇鎮壓,即說徐有貞、朱祁鎮為謀反,就非常容易將奪門之變鎮壓。但是他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而選擇等死。

因為他早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朱祁鎮在復辟之後,定然不會放過自己的。而於謙卻沒有采取任何的措施。

在奪門之變發生前,他就有了風聲,當他兒子趕來告訴他的時候他說“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從這句話來看,他並不打算處理石亨等人的陰謀,因為以當時于謙在朝中的聲望,和權力瞬間就能讓石亨這些人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但是他不為所動,在翻閱眾多史料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于謙的良苦用心。正如明朝學者屠隆說的:聽英宗復辟,景廟自全,功則歸人,禍則歸己。公(于謙)蓋可以無死,而顧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他這是犧牲了自己一個人而保全國家,君不見,有多少國家在立繼承人上出了差錯,然後讓整個國家,民族陷入空前的災難中?這一點熟讀史書的于謙肯定就會明白,因為八王之亂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于謙選擇了沉默,因為在當時除了朱祁鎮和他兒子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皇帝人選,他任由奪門之變的發生,反正奪來奪取都是朱家的天下。

無論是立朱見深還是朱祁鈺復位整個國家的利益都會有保障。如果採取鎮壓,非但使得很多人受到株連,而且還有會讓國家不穩定,到時候外敵在藉此入侵,于謙那就是千古罪人了。

與其國家利益受到損失,不如自己犧牲自己,這是偉大的人格。

由於于謙沒有鎮壓,因此朱祁鎮才順利的復位了。

4 于謙被處死

朱祁鎮也明白,之所以自己比較成功的登上皇位,還是于謙沒有干預。但是于謙必須死,因為是于謙扶持著朱祁鈺,是于謙命令炮兵轟擊朱祁鎮所在也先的大營,是于謙維護朱祁鈺的統治。

而這些都是朱祁鎮將於謙殺害的理由。朱祁鎮下令立即將於謙逮捕,並且處死。所謂徐有貞在處死於謙中進讒言,只不過是朱祁鎮尋找的藉口,因為朱祁鎮從心裡根本不想著讓于謙活。

當然朱祁鎮也知道于謙對明朝立下大功,因此他只殺了于謙,並沒有殺害他的兒子,這也是朱祁鎮的最後的憐憫。于謙為了明朝而敢於擔當,他駁斥南遷論;而為了國家利益,他甘願犧牲自我,真是不愧於民族英雄這個稱謂。

他的偉大是把一個即將變成下一個南宋的國家,硬生生憑一己之力給拉了回來,給大明王朝續了一百多年。

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樣“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籬上青說歷史


奪門之變時,明英宗朱祁鎮受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裹挾與脅迫,身不由己地成為他人謀取政治利益的傀儡;他並非始作俑者,當然,英宗也復辟了皇位,這有雙贏的意思。

景泰帝一病不起,他選擇的接班人又去世了,朝臣們心知肚明,到了討論未來繼任者的的時候了,這裡,包括彼有威望的孫太后。商議的結果,符合條件有三個人,原來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是人選之一



明英宗朱祁鎮,因為聽信太監的話,御駕親征,在土木堡之變中,不但損兵折將,自己還當了俘虜,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朱元璋地下有知早剝了他的皮;回還后皇家尊嚴喪失殆盡的他深居南宮,自己羞於見人,早沒有了君臨天下的勇氣與打算,天下百姓也不會支持一個曾經的俘虜來主宰自己的命運。


但朝中有一小撮投機者卻給他創造了機會,徐有貞、石亨、曹吉祥認為,擁立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等於恢復了朱祁鎮的政治生命,自己舉手之勞,就可以立下蓋世功勳;朱祁鎮蒞臨天子寶座後,政治方面的回報,肯定是豐厚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說幹就幹!

于謙呢?慮及國家的前途,正極力勸說病重中的景泰帝朱祁鈺復立原太子朱見深(朱祁鎮的兒子)為儲君,並留下遺命;這心就操碎了,自己的安危硬是沒想過!此時,奪門之變發生了,當兒子向他彙報政變的時候,他鎮靜自若:“自有天命,汝第去”。




儘管,他軍權在握,有能力鎮壓此次政變,但沒得到景泰帝的授權就發兵平叛,顯然有謀逆之嫌;尤其是奪門之變的主謀徐有貞等人的舉動得到了位高權重的孫太后的允諾與支持;于謙就沒任何理由來鎮壓叛亂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明代“奪門之變”的鬧劇裡,最見證大英雄于謙坦蕩人品的,就是他在“奪門之變”前後的表現。

在“奪門之變”爆發前的那些天裡,當徐有貞石亨們在忙著蠅營狗苟時,于謙也很忙,他忙著不停給病重的景泰帝進言,請求復立沂王朱見深(“太上皇”朱祁鎮之子)為皇儲。多年來深恨于謙的“太上皇”朱祁鎮哪裡知道,當時的于謙,正一心為他兒子的皇儲地位,也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在辛勞。

以明朝學者田汝成(其親戚是于謙部下,親身經歷“奪門之變”全過程)記載,當朱祁鎮在石亨徐有貞們的擁立下,悍然發動“奪門之變”時。在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于謙也是最早得知消息的大臣,當時于謙的兒子于冕,都嚇得語無倫次。但于謙只是正色呵斥他一句:“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然後,他只是淡然端坐家中,天亮後照例整理朝服上朝,之後就被逮捕下獄,蒙受千古奇冤。

可以說,面對這場政變,乃至政變後自己可能遭受的厄運,當時的于謙,沒有做半點應對,只是平靜等待厄運降臨。甚至當他身陷牢獄,被扣上“迎立外藩”的帽子後。他竟也不做任何辯解,只平靜笑道“辯也死,不辯也死”。他早就明白,自己當年挺身扛起國家重擔,擊敗瓦剌挽救國家命運,會在此時遭到怎樣惡毒的報復。但是他,卻是慨然承受。最後以“意欲”的荒唐罪名,從容就義。

那為什麼,從政變開始到結束,他不做一點自救的反抗呢?是因為沒有能力?當然不是,此時的于謙,身為兵部尚書兼總督軍務,等於是京城兵權牢牢在手,其痛擊瓦剌的軍事能力,更在那幾位策動政變的醜類之上。以明朝學者屠隆的評價說,只要于謙橫下一條心,當夜彈壓叛亂,那真是“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明英宗的復辟美夢,分分鐘就要被于謙打碎。

但是,恰恰因為如此,于謙才絕不會這樣做。當時的情況是,景泰帝已經病入膏肓,“太上皇”朱祁鎮只要在南宮耐心等待,在於謙等大臣的操持下,一旦景泰帝駕崩,大明皇權就會順風順水,自然回到朱祁鎮一系,根本不用發動奪門之變搶皇位。但朱祁鎮偏偏在徐有貞們的煽動下悍然作亂,這樣一來,于謙當然可以一口氣將叛軍消滅,但“太上皇”朱祁鎮怎麼辦?一旦景泰帝駕崩,朱祁鎮也死於叛亂,明朝最高皇位虛懸,沂王朱見深只是個毛頭小孩,新的內亂必然會爆發!

而當時,幾年前經歷過土木堡慘禍的明朝,這時是絕對經不起大亂的,一旦大亂無法收拾,陷入水深火熱的,極有可能是大明江山。一心為國的于謙,正是為了明朝江山社稷的穩定,在奪門之變的夜晚,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擇。

其中苦心,正如明朝學者屠隆的嘆息:聽英宗復辟,景廟自全,功則歸人,禍則歸己。公(于謙)蓋可以無死,而顧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這番苦心,見證的,正是一個大智大勇,慷慨擔當的大英雄于謙。


歷史風雲錄


于謙作為明朝的一代名臣,自己的心意在他的《石灰吟》中表露無疑,他的死也是和明朝的皇權交接有著莫大的關係。

明英宗被圈禁

明朝的皇權交接經常出問題,先是靖難之役,接著是明宣宗和自己叔叔之間的小磕小絆,後來就是這次的明代宗明英宗之間的皇權交接了。明英宗因為好玩,崇信太監王振,帶兵御駕出征造成了土木堡之變,明朝危機之下朝廷達成共識讓明英宗的弟弟繼位這就是明代宗。于謙指揮北京保衛戰之後,明代宗佔著皇位不想下來,瓦剌覺得明英宗價值不多,換了點錢之後放了回去,明代宗將其圈禁。至此明英宗和明代宗之間的第一次皇權交接平穩渡過。

廢立太子

明代宗因為自身並不是嫡子,所以在廢除明英宗的太子時受到諸多阻撓,但最終還是成功廢了明英宗的太子,改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于謙在這次廢立太子活動中話不多,就是因為現如今是明代宗坐朝,立明英宗的兒子為太子,先不說明代宗怎麼想,難保以後明代宗的兒子不會生出別的想法,再來一次靖難之役,後患無窮,還不如立明代宗兒子做太子。但因為明代宗自己都不是嫡子,是因為情況緊急登基的,廢了原來的太子,改立明代宗的兒子為太子這種事和明朝立嫡的傳統相悖,也就是說這種事也就是法理上不對,但從實際效果上講能夠排除明朝以後的風險,再加上明代宗又確實十分的寵信于謙,于謙只好做個悶葫蘆不發聲,明代宗成功改立太子。

皇位再次易主

沒想到明代宗兒子福薄,改立太子一年後他就死了,此後太子之位一直空著,大臣想重新立明英宗的 兒子為太子,但明代宗一直拖著,想著再生一個兒子出來,可沒想到兒子沒有再生出來,自己先不行了。看著躺下的明代宗,明朝的中樞必須要為明代宗去世後做準備了,也就是給皇位準備一個接手的。大臣們還是想立明英宗兒子,明代宗覺得自己還能搶救一下,就這麼僵持著。

在兩方僵持的時候,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選擇投機被圈禁的明英宗,此時的明英宗年齡才30來歲,正當壯年,他們請示後宮張太后得到首肯之後選擇發動了奪門之變,明英宗成功奪回皇位。在奪門之變發生的時候,于謙也收到了一點消息,但身為兵部尚書,在朝廷有著極大權威的于謙也沒有采取措施,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眾人發現明英宗回來了,風頭一下子轉變了,于謙最終和王文等人被處斬,一段時間後明代宗去世。

于謙的關鍵選擇

那麼于謙為什麼沒有動靜呢?因為從當時的情況看,明英宗是比立太子更好的選擇,太子當時也才十來歲,說白了也是一個孩子,明代宗的身體眼瞅著就不行了,其他外地藩王如果合適也不會輪到明代宗緊急繼位了,而明英宗正值壯年,由他繼位對於明朝而言最為穩妥,產生的風波最小,相比較國家的動盪,于謙對於自身的安危就不怎麼看重了。雖然知道明英宗是好選擇,但于謙因為之前的作為無法再主動選擇明英宗了,否則就會成為一個兩面三刀的投機小人,他選擇了讓奪門之變順利發生,讓明英宗順順利利繼位,只是也讓自己深陷於必死之局了。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為了應對眼下的傾覆之危,于謙挺身而出,幫助明朝渡過危機,為了消除明朝以後的風險,于謙對於明代宗改立太子選擇沉默,也因為為了明朝的國家順利完成權力交接,于謙在緊要關頭再次選擇沉默,只是最後一次的沉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在一些重大事情的選擇上,于謙每次都很清醒,他每次都是做出對於大明朝最好的選擇,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他最後的死只能怪明代宗自己不爭氣,身體不好了。


天天故史匯


于謙完全有能力阻止,不過為大局著想,為了江山社稷能安穩,所以在“奪門之變”當晚,聽聞政變的發生而選擇按兵不動,或許他預料到自己會是什麼結局,但是他寧可犧牲自己身家性命。

石亨、徐有貞這些帶頭策劃發動政變的人本就是于謙的政敵,嫉妒畏懼於謙的威望。趁著代宗皇帝重病不起,難以視事,加上太子朱見濟早夭,朝廷無儲君內外人心不穩,勾結宦官曹吉祥等人,秘密聯絡英宗生母孫太后,要知道英宗和代宗是異母兄弟。孫太后當然希望親兒子上位,當即點頭同意。

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

當初英宗被俘,國家危難時刻,瓦剌兵臨城下,是由孫太后親自下詔授予明代宗朱祁鈺皇位。這個皇位可不是直接傳自於父親宣宗朱瞻基,意味著孫太后也同意可以否定其皇位合法性。

換言之,這場得到孫太后背書的奪門之變,按封建君臣法統而論,居然是“合法”的。

于謙在朝廷的威望如日中天,掌握軍政大權,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登高一呼,輕而易舉搞定石亨一夥,但是他得到兒子于冕的急報後沒有任何行動。

明·屠隆: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代宗皇帝在深宮氣奄一息,被隔絕在宮門之外的于謙,並不能真正師出有名,去制止皇太后和太上皇的行動。

皇權鬥爭從來落子無悔。孫太后不論從前如何支持于謙,政變後也並不想置於謙於死地,但她及其家族已經選邊站了明英宗和石亨這一方,于謙如果要阻止政變,那只有和孫太后走向對立面,囚禁罷黜孫太后,接下來就會面對另一個直接問題,繼位者當選誰?

政變造反,大逆不道,如果於謙強行罷黜太后和上皇,並宣佈他們是謀逆作亂,則朱祁鎮這個謀逆罪人或應賜死,或廢為庶人;包括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在內的所有朱祁鎮子孫,都同樣將作為罪人之子。

而明宣宗朱瞻基只生了朱祁鎮和朱祁鈺這兩個兒子。朱祁鈺現在病危難治,太子早夭,這就意味著明宣宗朱瞻基一脈將永遠失去皇位繼承權。如此情況下,分封各地的諸王必定想入非非,國家又將陷入動盪不安,很大概率有藩王學習明成祖朱棣,以“靖難”為名起兵入京。

就算換一種溫和的處理方式,于謙不公開宣佈孫太后和朱祁鎮母子是謀逆,只是將他們禁錮起來,剝奪一切權力,推舉英宗長子朱見深繼位。

那麼從明代宗、孫太后、朱見深、甚至大明朱氏皇族任何人的立場角度去看,這樣的于謙不是曹操也是曹操,不是董卓也是董卓了。君臣勢難兩安。

一個罷黜囚禁其祖母、生父的大臣,不管哪個皇侄即位,會不把他當成曹操董卓?天下人又有多少會不把他當成曹操董卓?皇權赫赫天威,豈是人臣可以輕易掌握的?

明代宗朱祁鈺對於謙可不是完全“信之用之”,也“防之懼之”。身為帝王當然清楚權力平衡的必要性,于謙功高震主,威望如日中天,自然有所提防。所以重用和于謙不和的石亨等人,以牽制于謙的權勢,終於釀成禍變。

大明江山是老朱家的,這點是最重要且最基礎的。病危在床的朱祁鈺,聽聞政變發生,第一反應竟然是“于謙耶”,而不是“快傳於卿”之類話語。于謙在朱祁鈺心中地位可不是相父諸葛孔明,而是一直所提防的司馬懿王莽人物,生怕祖宗浴血奮戰打下來的大明江山被權臣輕易和平過渡,這也是朱元璋在祖訓中所提的重中之重。

得知是朱祁鎮政變復位,代宗朱祁鈺方長舒一口氣「哥哥做,好!好!」,寧可自己身死位廢,也不願從此成為大明王朝末代皇帝、老朱家的罪人。

明代宗能從藩王到皇帝,于謙可謂第一功臣,無論是穩定局勢,安定人心,努力勸進,還是堅守北京,收拾河山。但是實際上代宗內心深處對於謙卻是如此忌憚,何況是朱氏皇族任何其他人來做這個新皇帝?

朱元璋所創造的“皇明祖訓”從法理上給了各地藩王充足的發兵理由,大家就會紛紛四方起兵討伐于謙這個新時代董卓了。于謙為人剛正不阿,從不結黨,在師出無名的情況下,他很難迅速擊平四方,穩定天下亂局。

然後呢,八王之亂,天下分崩離析,蒙古伺機入侵,百姓受苦,蒼生塗炭,也不見得就是危言聳聽。彼時天下人又將會怎麼看這樣的于謙?後世史學家又會如何評價這樣的于謙?

于謙面臨的難題就在這裡,如此局面,已經不是明朝體制內合法的政治手段能解決的。但是,于謙畢竟不是政治野心家,而是大公無私,為國忘身的國家忠臣。

奪門之變發生的太快太突然,留給於謙決斷的時間不足一晚,皇城中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只剩下了前太子、英宗之子朱見深,生父政變再立其子,那樣牽涉進去又有何意義?

於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奪門之謀,懵然不少聞,何貴本兵哉!或聞之倉卒,不及發耳!——談遷《國榷》

所以于謙才會呵斥兒子于冕不要去管,這是國家大事,天命自有所歸。

景皇帝大漸,石亨等謀擁南內,府尹公(于冕)知其謀,奔扣告變,少保公呵曰: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

那一晚,于謙在府邸深深嘆息,他想到的是當年宣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想到的是大明江山的社稷安危,雖然清楚自己很可能活不了,但是顧念大局為重,“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譜寫歷史長歌


要知道于謙在奪門之變當晚在做什麼,先要明白于謙在景泰病重時,奪門之前在幹什麼,就能理解他為什麼不阻止這場政變了。

奪門之變的根源其實不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個人意願,而是一群為了謀取自己個人政治利益重臣的政變行為,明英宗只是一顆棋子,雖然受了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裹挾,但是朱祁鎮最終得到的是皇位。

景泰帝病重了,看這個病情,估計是好不起來了,朝中眾臣都很清楚,包括皇室最有威望的孫太后也明白,是時候討論繼任者的問題了,因為景泰帝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了。

景泰帝上位後,廢了原太子朱見深,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死得比景泰帝還早,關鍵是他又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景泰帝朱祁鈺可以沒有兒子,大明朝不能沒有皇帝,立誰為皇帝,這是個大問題。

此時給朝中決策者們的選擇只有三個:原明英宗朱祁鎮、原太子朱見深、異地藩王襄王朱瞻墡。

這三個選擇其實最不靠譜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鎮,連他自己都沒有那個打算和心思,畢竟臉丟大發了,明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不但折損了大明的大部分精英,而且還當了俘虜,這太有損皇家尊嚴了,雖然後來回來了,深居南宮,但是他完全沒有了重新登基的勇氣,朝中的大臣基本也不會支持一個喪國辱格的被俘之君做皇帝。

他不這麼想,不代表某些人不這麼想。朝中有部分人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投機機會,擁立明英宗朱祁鎮再次登基,等於給予了朱祁鎮第二次帝王生命,立的就是再世之功,朱祁鎮登基後給予他們的回報肯定不是一般的少。

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一拍即合,打算這麼幹。

于謙在幹什麼呢,他正在極力的勸說景泰帝朱祁鈺留遺命,立原太子朱見深為儲君,接皇帝位。于謙知道景泰帝肯定不會重新讓自己的哥哥復位的,于謙也不願意,畢竟一朝一君,明英宗的時代已經在土木堡畫上了句號,但是此時能接任皇帝位的,最好的選擇就是朱見深。

異地藩王入京登基的政治風險很大,這相當於給明朝開了一個先例,保不齊後世朝代會如此選擇,而且迎立藩王為帝給了各地的藩王有了當皇帝的心思,說不定未來會有造反的行為發生,重要的是迎立藩王於祖制、禮法不合。

于謙正在勸說景泰帝的時候,奪門之變發生了,于謙其實是第一時間得知了這個消息,畢竟錦衣衛指揮使是他的女婿,當於謙的兒子向他彙報此事的時候,于謙的回答真正的體現了一個忠貞大臣的節操。

自有天命,汝第去。

于謙靜坐家中,等待第二天上朝面君。其實,按照當時候于謙的權勢,兵部尚書,總領軍務太子太保等銜,他是完全有能力鎮壓此次政變的。于謙選擇了靜觀其變,雖然他很清楚自己未來的遭遇。

于謙於國盡忠,如果他出手干預政變,而又沒得景泰帝的授權的情況下,他的行為是不合適的,甚至會被貼上謀逆的標籤,更重要的是,奪門之變的徐有貞得到了當時孫太后的支持,從這一點來看,于謙就更沒有理由進行阻止了,奪門之變從政變性質已經成了皇室家事。

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後,第二天下於謙入獄,沒多久在徐有貞和石亨的蠱惑下,殺了明朝最大的忠臣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沉墨I方之城


于謙正在說相聲呢



仰望那條路


于謙在德雲社忙得屁滾尿流,哪有心思管明朝的那些爛事。小編,你如果有心有興趣,就穿越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