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我是參加工作幾年後再重新進入中醫學院的,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入學前我連續幾年生病,包括較大的手術,經過了各種治療,我開始對中醫感興趣。

為了瞭解更多的中醫,以及讓別人少經歷或不要經歷像我一樣的病痛之苦,我放棄了工作,順利通過考試進入高校,我非常高興,這裡應該是我為之熱愛的中醫之路起步的地方。

學校生活眨眼就結束了,因為想離家近,我選擇的是一個三級西醫院實習,裡面有中醫科和康復科。

在中醫科,帶教老師是一個年輕男醫生,來科室後經常在看報紙中度過,我有些奇怪,後來才知道中醫科病人很少,他雖然學中醫,但並不認為中醫有多大能耐,關鍵時刻還得靠西醫,他自己生病幾乎都用西藥,他想考研轉西醫。

由於住院部不忙,我轉到了中醫特色治療門診,有藥燙、火罐等,偶爾會有骨科術後腫脹的病人來這裡做藥燙。我問為什麼這麼少人來,他們說主治醫生認為沒用,所以只有少數幾個人來試試,效果好才又來了幾個人。

接下來我跟著一位副主任醫師,她大部分時間都在會診中度過。這個老師待我很好,會診時先讓我診察病人並開方,然後她再給我講解,指出我的診斷和處方中的問題,從她那我學到了不少東西。

閒聊中,我知道這裡的中醫科以前是很忙的,住院部有一整層樓,每個醫生都得管十多個病人。但後來有點名氣的醫生去其它地方了,醫院想取消中醫科,可由於三級醫院必須要有中醫科,所以還保留著。

醫院決定危重的病人一律不收入中醫科,所以中醫科更輕鬆了。醫院只給中醫科住院部六張病床,住院病人多時要提前通知加床。有些醫生被調到檢驗科等地方了,科室很快就衰退下來,小到只能和其它科合併了。

不少科都不願意與中醫科合併,於是中醫科在醫院的各層樓裡搬來搬去,就連幾個常來中醫科住的病人也因為中醫科的頻繁搬動而選擇住其它科了。

說這些的時候,副主任醫師顯得很無奈,嘆了一口氣,西醫院以西醫的觀點和治療來要求中醫,很多方面都限制了中醫的發展。

另外,我發現在西醫的很多科都在用中藥,如燈盞花素針、生脈針、苦碟子針、四磨湯、消炎利膽片等等,但非常痛心的是,這些中藥都不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的。

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比如兒科便秘常規都會開四磨湯沖劑,頭暈一般都用天麻素針,骨科腰腿痛都會開燈盞花素針等等,雖然沒有太大副作用,但是不辨證施治的效果如何就不好說了。有科室用654-2足三里穴位封閉治療胃痛,大椎穴激光照射退熱等,進行操作的都是護士,其中有些人並不知道這些穴位的具體位置,常有較大偏差。

在這裡,我也遇到了一個西醫“叛徒”,她是神經內科一位副主任醫師,她以前不相信中醫,孩子感冒發燒總是打吊針,後來不管用了,只好看看中醫,沒想到效果不錯,於是對中醫感興趣了。

她還託人買了一整套中醫學院的教材,慢慢自學,她看了很多中醫的養生知識,經常自己食療。她還很認真的問我這個小小的實習生一些中醫問題,比如氣虛和陽虛有什麼區別,風寒和風熱感冒怎麼分,她說退休後打算專心學習中醫,中醫太神奇了。我很感嘆她對中醫的執著和熱愛。

很快,近一年的實習結束了,我又回到了學校。同學相見聊得最多的是考研和工作。

班裡有些同學考研轉西醫,找好工作的同學並不多,普遍說中醫不好找工作,因為業務量小,一般都不招醫生,尤其是應屆生。

以前不多的幾個相信和喜歡中醫的同學也很迷茫,學了五年的中醫快畢業了,不知道中醫到底有什麼用,不知道中醫到底怎麼用,不知道學了中醫要幹什麼。因為實習期間絕大部分醫院都是用西藥,就算一些在中醫院實習的真正用中藥的也少得可憐,中醫不是治病的,而只起一個輔助的作用。

我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來,為什麼五年的中醫學習,不僅沒有培養出幾個優秀的中醫學子,連原本愛好中醫的一些同學都開始懷疑中醫,抵制中醫?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我們這些中醫學院的學生是將來最有可能從事中醫行業的人,我們有著高等學歷,接受了五年中醫專業知識的教育、薰陶,結果卻如此的出人意料。

如果我們這些人都這樣,

中醫的繁榮也許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但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像我的父親和伯祖父所認為的那樣,行醫是一樁仁義事,哪怕遭受不斷的風雨,總有云開日出的時候,學的東西到時就能用了,就能給百姓治好病,中醫就會迎來它繁榮的時候。

通過這五年的學習和實踐,我仍然相信中醫,而且更加喜歡中醫了,我會繼續走下去。

父親還曾說過,如果一個醫生老想著怎樣從病人那賺更多的錢,那他最終可能什麼也賺不到,而要想怎樣更好的治病,治好了病,自然會有人來找的。

雖然伯祖父沒有盼到文革結束取消他不得行醫的禁令,雖然父親沒有看到他一直希望的中醫繁榮,但我會努力,努力為他們看見,在中醫這條路上堅定走下去。也希望中醫的同道中人,尤其是像我一樣喜歡中醫,正在學習中醫的同學、朋友,過程是多樣的,但方向是必須的,

希望大家不再迷茫,不再懷疑中醫,不要迷失方向。

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目前,我們國家真正的中醫已經越來越少,名不符實的中醫,我們暫且稱之為“中不中,西不西”的餬口醫。

可能這個名稱不好聽,特別是四十歲以下的青年中醫,更覺得委曲不好受。其實,他們都想努力成為一名好中醫呢!只是在現實的當下……

一個真正的中醫是如何看病的?我們認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必須做到:

1、堅持整體觀念,不可將局部與整體分割;

2、堅持辨證論治,不專搞辨病論治;

3、堅持脈診,不用聽診器;

4、病人如果剛到,先讓他充分休息後再做診斷,否則診脈會有偏差;

5、堅持只開中藥,不開西藥,病人要求也要拒絕;

6、堅持四診,化驗單隻作參考,不作唯一依據;

7、耐心給患者講解病情,不可敷衍。病人同意後,再記錄醫案,開出藥方;

8、堅持開小處方,不輕易開大處方;

9、堅持用中藥取代抗生素;

10、強化中醫思維,不用西醫理論指導用中藥;

11、說服病人在服中藥期間,不自服西藥,不打針;

12、真正遇到中醫無法解決的疾病,要坦誠告訴患者;

13、處方字跡要工整,不可潦草,更不可自己亂取藥名;

14、要敢於面對危重病人,要敢於搶救西醫搶救不了的病人,這一條非常重要;

15、堅持戒口,不可單講營養;

16、堅持從疾病的根上治療,不急功近利;

17、堅持與病人同呼吸,不可冷淡病人;

18、不把錢財看的太重,醫術在此,何必愁錢不來;

19、堅持走在一直努力,一直學習的路上。

……當然以上內容並不全面,畢竟每個醫生都有每個醫生獨特的方式。

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說實話,現在許多中醫醫院,為了抓收入,是很難也不容許用傳統方法治病的,除非個人開診所,這在於自己如何選擇而已。

一個真正的中醫,不僅會看病,還必須認識中藥,那些不識中藥的中醫,叫做“西式中醫”,也叫做“掛羊頭賣狗肉”的中醫。

能用多種手段治一種疾病,這是中醫;用一種手段治一種疾病,這就是西醫;針灸、按摩、拔罐、刮痧、祝由等,都屬中醫範疇!

現在的西醫診病,醫生已成為儀器的奴隸,一切結論都以儀器的結果為前提,科學的進步卻使人的本能退化了,所以《誤診學》也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古人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真正的中醫,於國必存濟世之心,於民則無貧賤之異,良醫處世,不矜名,不計利,這樣的醫者其道德和仁義值得人們尊敬,其醫術也必將會有更高的造詣。

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中醫的神奇就在於超越當今科學 。人們所指的“科學”是指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誕生的“西方現代科學”。他們根本不知道中醫是超西方現代科學而獨立存在的一種東方知識體系。

比如從搶救劉海若、蒲老治乙腦、鄧老治非典,到中醫治流行性出血熱,中醫面對的病人不一樣,疫情病種不一樣,病菌病毒都不一樣。但有一點卻一樣,那就是都沒收集病毒病菌進行實驗室分析,也沒用小白鼠對所用藥物作靶向實驗,就憑中醫的 “辨證論治”和一些“草木蟲石”上陣就戰,戰而就能勝,而且比那些通過了一系列嚴密實驗室分析、小白鼠實驗的非常“科學”的西醫效果還好!費用還低!這就是中醫的神奇!

這神奇是滿腦子只有西方現代科學,而沒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人八輩子都搞不懂的!所以,他們又搖頭又擺手地說“中醫不符合科學原則和方法”、“不科學”!

這裡筆者要特別指出的是, 中醫這神奇, 或“不科學”,正好是西方現代科學的侷限和缺陷的證件!比如我們知道“科學”的西醫,要對病毒和病菌先進行嚴密的實驗室分析,然後根據其分析結果, 用生物化學等手段研究出對抗性藥物,還要在小白鼠身上作靶性實驗,成功了,一批對抗性藥物誕生了。

但動態的世界往往“計劃沒有變化快”!病毒和病菌變種或產生抗藥了,這批“藥物”便“過期作廢”了,又得重新收集新的病毒和病菌作新一輪的實驗分析、小白鼠實驗、生產新的對抗藥物。

這樣一來,便令“科學”的現代醫學,始終跟在病毒和病菌屁股後面跑,成為滯後於病源的醫學。

神奇的中醫則不然,隨你病毒病菌怎麼變,幾千年來就憑“辨證論治”和那些 “草木蟲石”以不變應萬變, 效果卻出奇得好!

說到這裡,我們需要回顧一下達爾文對科學下的定義“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看看總是跟在病毒和病菌屁股後面跑,滯後於病源的現代醫學,和“以不變應萬變”卻穩操勝券的神奇中醫,請思考一下,什麼叫“發現規律”?又是誰真正“發現了規律”?

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宣稱:中醫的神奇就在不是西方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狹義科學”!中醫是屹立於西方現代科學以外的獨立的知識體系,是超現代科學的人類醫學科學是和西方實用主義的“狹義科學”有著本質區別的!

如果把中醫“科學”放到西方狹義科學圈子裡面去,中醫的神奇也就不復存在了!現在一部分“大義滅親”的中國人正在做著這種蠢事!中醫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華夏民族的瑰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文化當隨時代,不管這個理論多麼正確,只要難以得到大家的認可,它都是要被淘汰的。中醫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此,它語言枯澀難懂,現代人能理解者寥寥無幾,不理解中醫,當然就學不好中醫,國民也難以接受中醫,中醫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向了衰落。要振興中醫,就必須把中醫用大家都懂的語言說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能夠知道如何學好中醫,如何運用中醫。

真正的中醫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呢?要認識它,就必須從中西醫的區別說起:西醫是靠精密儀器發展起來的,它不斷把人體還原,總結出了人體構件的基本規律,並用它來指導醫療。而中醫是靠思辨發展起來的,它通過系統間的類比,總結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中醫就是建立在對這些關係的正確認識之上的。

看看中醫和西醫對病因的認識就知道了,西醫觀察不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就以為病因和自然沒有關係,觀察不到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就以為病因和整體沒有關係,最終只發現疾病往往和細胞病變有對應關係,於是想當然地把病因歸於局部的細胞病變。而中醫不僅認識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出了疾病的外因就是人與自然的矛盾激化,而且認識到了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得出了疾病的內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體管理失控。病因認識不同,當然治療方法就完全不同。西醫的標靶是病變細胞,用外力殺死病變細胞就是西醫的全部;中醫的標靶是整體的管理,恢復整體的管理,使病變細胞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就是中醫的全部,而中醫就是一門恢復整體管理的學問。

其實一比較就知道中醫比西醫更接近真理,因為細胞病變只是疾病的結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把結果當成是病因,必然會帶來整個治療方法上的錯誤,西醫就是這樣一個沒有病因學只知道瞎治的學問。而中醫則把“主不明”視為病因,或者說血液對各組織的不對稱供應是病因,血液供應多了,對應的組織就會功能亢進,血液供應少了,對應的組織就會功能低下,而細胞病變則是組織細胞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達到一定程度所出現的必然結果。

病因明確了,中醫診斷的目標也就清晰了,它無非就是診斷身體各組織是功能亢進還是功能低下,而且還要診斷這些組織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的多少!診斷結果明確了,治療方法也就明確了,它無非就是兩種手段,對於組織細胞的功能亢進,它就用祛邪法,即用各種方法抑制血液對組織細胞的優先供應,血液供應少了,它自然停止亢進;對於組織細胞的功能低下,它就用扶正法,即用各種方法增加血液對組織細胞的優先供應,血液供應足了,它功能自然增加。身體平衡了,整體的管理就恢復了,病變細胞就會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疾病就好了。

古代沒有現代科學的手段,它靠的方法是以外揣內,綜合參商,雖然能夠判斷出身體各組織是功能亢進還是功能低下,甚至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的多少,並用對應偏性的藥和量上的組合來平衡身體之偏。但真正達到這一步的人畢竟太少了,可以這樣說,能夠判斷出身體各組織是功能亢進還是功能低下,已經是不錯的中醫了,要判斷出量上的多少非大醫難以做到!

未來的新中醫是這樣的,你已經out啦

不過,隨著現代科學的進展,我們已經可以通過更先進的手段來進行診斷了,而且比傳統的望聞問切更準確。因此,未來的中醫會採用大量先進的科技手段來進行精確診斷。比如,日本人發明的井穴測量法就不錯,我們還可以用測量血氧的辦法來診斷,當然未來還有更多精確測量的辦法。診斷精確了,治療的療效就上去了。

現代的中醫最大的問題是,連中醫診斷的目標是什麼都不清楚了,學了一大堆辯證,結果很難用得上。未來中醫診斷一定會走向科學化,什麼樣的體質用什麼樣的方子也會逐漸走向標準化。畢竟,對於同一種體質偏性,只可能有一個方子是最好的。過去只是缺乏先進的科學手段難以精確而已,並不是說中醫診斷不需要精確化。

中醫診斷精確了,未來用藥也必然會走向精確。過去的經方治病,核心是抓主要矛盾。客觀地說,每一個人體內各臟腑之間都是不平衡的,只是不平衡程度大小不同,中醫經方都是抓住最不平衡的那個點,用中藥迅速恢復它的平衡。但這並不是說疾病就好了,因為它雖然恢復了大的不平衡,主要矛盾變成了次要矛盾,但新的主要矛盾又出現了,所以,中醫就是一個不斷調節平衡的學問。

未來的中藥也會標準化,中藥的藥理是疏堵經絡,而經絡在人體的分佈是極為規律的,它在某一段的基本孔隙大小應該是一個常數,未來的科學可以測量出來,這時,中藥就可以精確化了,是疏還是堵,用多大的力度,都是有規律可尋的,絕不是象現象這樣把模糊視為中醫的標配。

上醫治未病,未來的中醫將以預防為核心,避免疾病的發生。在這方面,中醫有成熟的方法論,它就是五運六氣學說,未來它必然也會走向科學化,即用數學語言來描述自然變化的規律。人體的體質偏性和最初的產生環境一一對應,通過出生時間,可以抓住一個人體質偏性的主要矛盾,指導我們如何養生,這比過去那種機械地把人的體質分為九類高明得太多了,因為它把人體的體質偏性細化成了幾百種,它更準確。知道了人的體質偏性,就通過根據它對未來自然變化的適應能力預測疾病,一旦預測出來了,就可以在疾病發生之前預防,從而避免疾病的發生。

總之,未來的中醫和西醫將統一起來,方法論一定是在中醫指導下進行的,因為它對病因的認識更科學。至於診斷手段和治療方法,它將借鑑現代科學技術,使它不斷走向精確化,這才是未來中醫的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